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剂对水性丙烯酸分散体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问娟娟 刘浪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6-181,共6页
在聚合反应中,溶剂不仅具有控制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布、溶解单体的作用,以及优异的降黏效果,而且可增加树脂透明度及提高漆膜性能。因此,研究溶剂在聚合反应中的作用效果非常必要。采用无皂乳液聚合与溶液聚合的复合技术合成水性... 在聚合反应中,溶剂不仅具有控制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布、溶解单体的作用,以及优异的降黏效果,而且可增加树脂透明度及提高漆膜性能。因此,研究溶剂在聚合反应中的作用效果非常必要。采用无皂乳液聚合与溶液聚合的复合技术合成水性丙烯酸分散体,考察了溶剂种类、溶剂比例、以及溶剂含量对水性丙烯酸分散体及涂层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溶剂主要对水性分散体黏度、涂层干性、耐水性及力学性能影响较大。确定最佳溶剂为二乙二醇丁醚/乙二醇叔丁基醚(DB/ETB)混合溶剂,质量比为5∶5,溶剂含量为11%。在该条件下合成的水性丙烯酸分散体粒径较小且分布较窄,平均粒为242.8nm。红外测试结果表明,单体已基本聚合完全。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水性丙烯酸分散体在430℃左右时基本分解完全,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 水性丙烯酸分散体 涂层 耐水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陕产瞿麦挥发油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爽 问娟娟 +2 位作者 杨创勃 高洁 赖普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30-136,共7页
以陕产瞿麦挥发油得率作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优选出了微波辅助提取陕产瞿麦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500 W,液料比20∶1 mL/g,提取温度46... 以陕产瞿麦挥发油得率作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优选出了微波辅助提取陕产瞿麦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500 W,液料比20∶1 mL/g,提取温度46℃,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挥发油得率达3.19%±0.46%,与模型预测值3.27%基本相符,说明该模型合理可靠。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微波法提取的挥发油和同等条件下超声法(功率120 W)提取的挥发油对DPPH·和O2-·清除能力呈较好的量效关系。微波法和超声法提取的挥发油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82、0.73 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68、0.81 mg/mL,说明陕产瞿麦中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产瞿麦 挥发油 微波提取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旧墙翻新水性底面合一涂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问娟娟 刘浪浪 +1 位作者 高洁 刘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9-272,276,共5页
目前普通外墙涂料存在粘结强度较低、不防水、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成本较高等不足,在陈旧的瓷砖表面进行翻新施工难以实现。因此,开发了一种水性底面合一涂料,该涂料在腻子、水泥砂浆以及瓷砖表面均能施工且具有防水功能。经测试,该涂料... 目前普通外墙涂料存在粘结强度较低、不防水、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成本较高等不足,在陈旧的瓷砖表面进行翻新施工难以实现。因此,开发了一种水性底面合一涂料,该涂料在腻子、水泥砂浆以及瓷砖表面均能施工且具有防水功能。经测试,该涂料耐洗刷性测试12000次,漆膜未出现破损、露底以及起泡现象,表明该涂料漆膜具有优异的耐洗刷性;透水性测试为0.1mL,表明漆膜具有优异的致密性和一定防水能力;粘结强度测试表明该涂料在多种处理条件下的水泥基层和釉面瓷砖表面均具有极强的粘结强度和附着力。水性底面合一涂料可免底漆,降低施工成本,且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是一种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多功能水性外墙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墙翻新 底面合一 水性外墙涂料 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协同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问娟娟 刘浪浪 +1 位作者 王燕 张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27,共3页
阐述了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微波协同合成离子液体具有耗时短、产率高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同时总结了微波协同合成离子液体的国内研究进展,并综述了离子液体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微波 合成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提取花生壳中总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崔建强 问娟娟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16-19,25,共5页
通过用微波提取法来提取花生壳中黄酮类化合物,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根据其结果进一步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分析,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功率400 W,提取时间50 min,液料比101 mL·g^-1,花生壳总黄酮收率为3.8%。
关键词 花生壳 总黄酮 微波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多功能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问娟娟 刘浪浪 +1 位作者 高洁 仝红娟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16-119,共4页
近年来,我国有很多陈旧的建筑外墙亟待翻新。前期研究开发出一款双组分的水性底面合一涂料,然而存在色差难以控制、施工时间受限、双组分之一的粉料组分易出现受潮等问题。因此,特设计一款单组分水性多功能涂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近年来,我国有很多陈旧的建筑外墙亟待翻新。前期研究开发出一款双组分的水性底面合一涂料,然而存在色差难以控制、施工时间受限、双组分之一的粉料组分易出现受潮等问题。因此,特设计一款单组分水性多功能涂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结果表明:该涂料耐洗刷性测试5 000次无异常;透水性测试为0.4 mL;涂膜的抗泛碱性和抗盐析性测试均为72 h无异常;水性多功能涂料在水泥基材上无处理的粘结强度最大为2.7 MPa,碱处理的粘结强度最小为1.4 MPa,粘结强度保持率(1.4/2.7)为52%;潮湿处理之后,水性多功能涂料在平整釉面瓷砖粘结强度保持率(3.1/4.3)为72%,非平整釉面瓷砖粘结强度保持率(2.6/3.4)为76%。该水性多功能涂料不仅同时达到了外墙涂料底漆和面漆的性能要求,又在一些极端环境条件的基材上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良好的附着力,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多功能涂料 颜填料 涂膜 抗泛碱性 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吡咯侧链的2-氟-6-甲氧基苯醚合成及其硝化产物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问娟娟 唐文强 +2 位作者 高艳蓉 徐小娜 刘斌 《化学世界》 CAS 2021年第10期598-603,共6页
以2-氟-6-甲氧基苯酚(2)和1-(3-氯丙基)吡咯烷盐酸盐(3)为原料,经过羟烷基化反应得到1-[3-(2-氟-6-甲氧基苯氧基)丙基]吡咯烷盐酸盐(4),然后发生硝化反应得到1-[3-(2-氟-6-甲氧基-4-硝基苯氧基)丙基]吡咯烷盐酸盐(1a)和1-[3-(2-氟-6-甲... 以2-氟-6-甲氧基苯酚(2)和1-(3-氯丙基)吡咯烷盐酸盐(3)为原料,经过羟烷基化反应得到1-[3-(2-氟-6-甲氧基苯氧基)丙基]吡咯烷盐酸盐(4),然后发生硝化反应得到1-[3-(2-氟-6-甲氧基-4-硝基苯氧基)丙基]吡咯烷盐酸盐(1a)和1-[3-(2-氟-6-甲氧基-3-硝基苯氧基)丙基]吡咯烷盐酸盐(1b),产物及中间体结构经1H NMR、1H-1H NOESY和ESI-MS表征。并研究了影响羟烷基化反应收率的重要因素,确定化合物4合成优化条件为:n(3)∶n(2)=1.2∶1,n(K_(2)CO_(3))∶n(2)=2.5∶1,乙腈为反应溶剂,回流反应2 h,在该条件下,化合物4收率为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侧链 硝化反应 结构表征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问娟娟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年第12期32-32,共1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淀粉微球制备方法、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并对淀粉微球的应用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淀粉微球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氯-8,9-二甲氧基-1,2,3,4-四氢苯并[h][1,6]萘啶的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仝红娟 赵梅梅 +2 位作者 杜漠 刘斌 问娟娟 《化学世界》 CAS 2021年第10期614-617,共4页
以2-氧代哌啶-3-羧酸(2)和3,4-二甲氧基苯胺为原料,通过酸胺缩合反应得到N-(3,4-二甲氧基苯基)-2-氧代哌啶-3-甲酰胺(3),化合物3与三氯氧磷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5-氯-8,9-二甲氧基-1,2,3,4-四氢苯并[h][1,6]萘啶(1)。化合物1经^(1)H NMR、... 以2-氧代哌啶-3-羧酸(2)和3,4-二甲氧基苯胺为原料,通过酸胺缩合反应得到N-(3,4-二甲氧基苯基)-2-氧代哌啶-3-甲酰胺(3),化合物3与三氯氧磷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5-氯-8,9-二甲氧基-1,2,3,4-四氢苯并[h][1,6]萘啶(1)。化合物1经^(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化合物1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三氯氧磷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1 h,在该条件下,化合物1收率为6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啶衍生物 1 6-萘啶衍生物 条件优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氘代4-(氨甲基)-N-甲氧基苯脒-D7的合成研究
10
作者 问娟娟 徐小娜 +3 位作者 王欣 唐文强 仝红娟 刘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6期1647-1653,共7页
氘代策略在药物研发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报道一种结构新颖的氘代苯脒化合物——氘代4-(氨甲基)-N-甲氧基苯脒盐酸盐-D7(1)的合成,期望为后期的活性研究提供化合物基础。首先,氘代1,4-二溴苯-D4(2)与氰化亚铜发生氰代反应,得到氘代4-... 氘代策略在药物研发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报道一种结构新颖的氘代苯脒化合物——氘代4-(氨甲基)-N-甲氧基苯脒盐酸盐-D7(1)的合成,期望为后期的活性研究提供化合物基础。首先,氘代1,4-二溴苯-D4(2)与氰化亚铜发生氰代反应,得到氘代4-溴苯腈-D4(3);然后,中间体(3)与甲基硼酸(4)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得到氘代4-甲基苯腈-D4(5);中间体(5)再经NBS溴代,得到氘代4-(溴甲基)苯腈-D4(6);随后,中间体(6)与双(叔丁氧羰基)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氘代N,N-二(叔丁氧羰基)-4-氰基苯甲胺-D4(7);中间体(7)再与氘代甲氧基胺盐酸盐-D3(8)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得到氘代N,N-二(叔丁氧羰基)-4-(N′-甲氧基脒基)苯甲胺-D7(9);最后,中间体(9)在酸性条件下脱除Boc保护基,得到产物(1)。中间体及产物结构通过^(1)H NMR和ESI-MS进行表征,其中,关键中间体(7)及产物(1)的结构进一步通过^(13)C NMR表征。最后,对各反应步骤进行条件优化,确定适宜的反应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代 氘代药物 脒类化合物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