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ixup训练及多模型决策融合的腰椎间盘突出诊断
1
作者 李英 陈健 +2 位作者 苏志海 海金金 闫镔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65-271,共7页
医疗多中心数据集的分布是存在差异的,由单一中心数据集训练的模型泛化性往往不佳,导致训练好的模型在应用时受到很大的限制。Mixup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模型泛化性,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DST)... 医疗多中心数据集的分布是存在差异的,由单一中心数据集训练的模型泛化性往往不佳,导致训练好的模型在应用时受到很大的限制。Mixup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模型泛化性,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DST)的模型融合方法能够有效融合多个模型的最佳决策。因此,针对单一中心训练的医疗模型泛化性较差的问题,通过Mixup训练增强模型的泛化性能,并采用多模型决策融合的方式获得最佳决策结果,提出了一个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有效模型。经过外部测试集测试,该方法获得了88.22%的分类准确率、88.12%的F1分数和87.69%的AU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核磁影像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 Mixup 多模型决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邻域尺寸选择的点云法向量估计算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兆丰 闫镔 +2 位作者 童莉 陈健 李建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22-1326,共5页
三维空间中的法向量估计在计算机视觉和表面重建等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局部表面拟合的方法是基于点云数据的经典估计方法。为了增强该方法对于不同局部邻域细节尺度的适应性以得到更准确的估计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邻域... 三维空间中的法向量估计在计算机视觉和表面重建等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局部表面拟合的方法是基于点云数据的经典估计方法。为了增强该方法对于不同局部邻域细节尺度的适应性以得到更准确的估计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邻域尺寸选择的点云法向量估计算法。该方法通过分析三维空间点的邻域点在点的梯度上投影来估计点云中各点的邻域分布情况;最后根据不同的分布情况选择不同的邻域大小,根据该邻域范围内的点拟合出的平面求解得到各点的法向矢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邻域半径选择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基于局部表面拟合法向矢量求解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图像 点云 局部表面拟合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束CT系统旋转平移轨迹几何参数标定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俊 闫镔 +2 位作者 李磊 陆利忠 张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693-2698,共6页
针对锥束CT系统旋转平移(RT)轨迹中几何参数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在单圆轨迹标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RT轨迹的几何参数标定方法。该方法利用定标体模投影轨迹的椭圆参数与系统几何参数建立关系,解析求解出系统的内部参数。在... 针对锥束CT系统旋转平移(RT)轨迹中几何参数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在单圆轨迹标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RT轨迹的几何参数标定方法。该方法利用定标体模投影轨迹的椭圆参数与系统几何参数建立关系,解析求解出系统的内部参数。在此基础上,外推得到旋转轴所有的位置参数,并求得符合理想轨迹要求的几何参数。所求参数都可以通过解析的公式得到,能有效避免迭代法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对存在偏差的系统进行了仿真,并利用该方法进行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由于几何参数误差造成的几何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几何参数 几何伪影校正 RT扫描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锥束CT系统几何参数标定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俊 闫镔 +2 位作者 陆利忠 李磊 张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5-238,242,共5页
为了解决锥束CT(computed tomography)成像系统中几何参数不能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螺旋扫描轨迹的几何参数标定方法。该方法根据金属钢球的投影轨迹与系统几何参数的关系,构建了仅依赖5个几何参数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模型。然... 为了解决锥束CT(computed tomography)成像系统中几何参数不能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螺旋扫描轨迹的几何参数标定方法。该方法根据金属钢球的投影轨迹与系统几何参数的关系,构建了仅依赖5个几何参数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模型。然后利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求解该优化模型从而得到系统几何参数的最优解。该方法实现简单,校正体模仅需一个固定在有机玻璃内的金属钢球,而无需专用的校正体模,对校正体模的加工精度要求较低。计算机数值仿真和实际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能满足实际应用中高精度重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锥束CT 几何校正 螺旋扫描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辉 陆利忠 +1 位作者 闫镔 陈健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218-222,247,共6页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及工业领域应用广泛。文章首先介绍了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概念,分析了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原理和关键算法,即面绘制、体绘制、点绘制算法;然后对三维可视化开发包VTK进行了介绍,并以Ray Casting算法为例给出了基于VTK的...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及工业领域应用广泛。文章首先介绍了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概念,分析了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原理和关键算法,即面绘制、体绘制、点绘制算法;然后对三维可视化开发包VTK进行了介绍,并以Ray Casting算法为例给出了基于VTK的三维体绘制算法的实现过程;最后对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技术 面绘制 体绘制 点绘制 V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频能量的CT几何参数自标定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俊 闫镔 +4 位作者 李磊 闫培 陆利忠 张峰 魏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40-2546,共7页
针对锥束CT系统中几何参数失配引起几何伪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空域高频能量的几何伪影自校正算法。该算法以重建图像的空域高频能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通过单纯形法迭代求解使空域高频能量最大的几何参数最优解。利用投影图像... 针对锥束CT系统中几何参数失配引起几何伪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空域高频能量的几何伪影自校正算法。该算法以重建图像的空域高频能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通过单纯形法迭代求解使空域高频能量最大的几何参数最优解。利用投影图像的特性提取部分参数作为输入初值,减小算法搜索范围。并采用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对自校正过程中的图像重建并行加速,减少重建时间,提高校正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5%,对重建图像中的几何伪影有较好的校正效果。同时,在不影响精度的情况下减少了迭代次数,算法执行效率提高了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几何伪影自校正 空域高频能量判据 图形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功能磁共振神经反馈系统对初级运动皮层自主调节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娄江华 马丽佳 +3 位作者 李中林 闫镔 史大鹏 李永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功能磁共振神经反馈系统(rtfMRI)对正常志愿者初级运动皮层区(M1区)自主调节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基于课题组建立的rtfMRI,选取右侧M1区作为感兴趣区(ROI),把该ROI的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信号以曲线的方式反馈给受检... 目的探讨实时功能磁共振神经反馈系统(rtfMRI)对正常志愿者初级运动皮层区(M1区)自主调节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基于课题组建立的rtfMRI,选取右侧M1区作为感兴趣区(ROI),把该ROI的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信号以曲线的方式反馈给受检者,引导12例正常右利手志愿者通过运动想象进行M1区调节。在线数据采用TBV软件进行分析,观察ROI的BOLD信号改变,并进行组分析和3次训练前后比较右侧M1区信号变化程度。结果组分析显示,12例正常志愿者通过运动想象M1区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次训练M1区的上调程度不断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tf MRI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受检者自主调节初级运动皮层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成像 运动皮质 神经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法TV模型的锥束CT散射校正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庆亮 闫镔 +2 位作者 李磊 孙红胜 张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35-2238,共4页
为了解决CT图像中散射伪影问题,提出并使用修正的泊松分布函数作为散射函数,然后利用卷积模型生成多个散射基图像,将基图像与原始重建图像的线性组合作为最终重建图像,最后,通过使重建图像的全变分函数最小求取线性组合系数最优解。该... 为了解决CT图像中散射伪影问题,提出并使用修正的泊松分布函数作为散射函数,然后利用卷积模型生成多个散射基图像,将基图像与原始重建图像的线性组合作为最终重建图像,最后,通过使重建图像的全变分函数最小求取线性组合系数最优解。该算法具有计算复杂度小、能够灵活应用于不同的成像对象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有效抑制散射导致的杯状和黑色带状伪影,提高图像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散射校正 卷积法 泊松分布 全变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谱滤波和图像残差重投影的CT图像金属伪影校正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磊 韩玉 +2 位作者 席晓琦 王敬雨 闫镔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288-293,共6页
工业CT成像过程中,金属伪影会降低成像质量,影响图像结构信息的判断和提取。针对射束硬化和光子散射这两个引起金属伪影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能谱滤波和图像残差重投影的金属伪影校正方法。首先根据透射衰减信息对初始射... 工业CT成像过程中,金属伪影会降低成像质量,影响图像结构信息的判断和提取。针对射束硬化和光子散射这两个引起金属伪影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能谱滤波和图像残差重投影的金属伪影校正方法。首先根据透射衰减信息对初始射线能谱进行能谱估计,然后根据能量相关的物质衰减系数变化率曲线定量计算滤光片的厚度,并通过比较不同材料滤光片的有效射线透过率选择滤光片材料,最后根据原始重建图像目标区域进行散射估计,通过图像残差重投影去除散射噪声,实现CT图像的金属伪影校正。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射束硬化和光子散射导致的金属伪影影响,提高图像对比度和改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金属伪影 射束硬化 光子散射 滤光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方图峰值的PCB三维CT图像双直方图均衡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磊 童莉 +2 位作者 李中国 田小超 闫镔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319-324,共6页
为了改善PCB三维CT图像的对比度和动态范围,针对目前的双直方图均衡算法无法适应PCB图像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方图峰值的双直方图均衡算法。利用PCB三维CT图像的灰度直方图中的最大值对应于PCB基板的概率最大的先验信息,提出以直... 为了改善PCB三维CT图像的对比度和动态范围,针对目前的双直方图均衡算法无法适应PCB图像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方图峰值的双直方图均衡算法。利用PCB三维CT图像的灰度直方图中的最大值对应于PCB基板的概率最大的先验信息,提出以直方图峰值所对应的灰度值为二分点对直方图进行二分,在其两侧分别进行直方图均衡增强,最后再合并增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PCB三维CT图像更具有针对性,增强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方图均衡 图像增强 三维图像 PCB CT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平行投影的快速重建算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晨欣 江桦 闫镔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206-209,共4页
为了在PC机上快速实现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的重建,文章在分析传统平行光投影的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改进的基于极坐标下反投影及坐标映射的快速重建算法,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优化后的算法与传... 为了在PC机上快速实现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的重建,文章在分析传统平行光投影的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改进的基于极坐标下反投影及坐标映射的快速重建算法,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优化后的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在图像质量上相当,而运算速度要快,尤其是对于大幅图像而言优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平行束 重建算法 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素模式分析的fMRI视觉解码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童莉 王理军 +1 位作者 郑载舟 闫镔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66-72,共7页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兴起与广泛应用,视觉解码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多体素模式分析(multi-voxel pattern analysis,MVPA)方法日渐成为最受关注的视觉信息解码方法。与经典fMRI数据分析中的单体素...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兴起与广泛应用,视觉解码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多体素模式分析(multi-voxel pattern analysis,MVPA)方法日渐成为最受关注的视觉信息解码方法。与经典fMRI数据分析中的单体素分析方法不同,该方法考虑神经元活动的相互关系,引入多体素模式特征训练分类器,实现对大脑视觉认知状态的分类识别。文章重点介绍MVPA解码的基本思想、实施步骤和在视觉解码中的应用,并指出了今后的一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多体素模式分析 模式分类 视觉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RI数据的有监督特征提取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中林 童莉 +2 位作者 王林元 卜海兵 闫镔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285-291,共7页
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广泛用于从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数据中解码视觉信息、精神状态、情绪和其它感兴趣的大脑感知和认知功能。然而,由于fMRI数据样本维数高,样本量少,一般需要利用特征提取方... 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广泛用于从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数据中解码视觉信息、精神状态、情绪和其它感兴趣的大脑感知和认知功能。然而,由于fMRI数据样本维数高,样本量少,一般需要利用特征提取方法去除多余的预测变量和实验噪声等信息,避免机器学习模型出现过拟合问题,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和泛化能力。介绍和讨论了常用fMRI数据有监督特征提取方法的一般原理和研究现状,并着重分析其性能和可能改进方向,最后对特征提取方法在fMRI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特征提取 有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S研究概述 被引量:7
14
作者 祁建清 闫镔 杨正 《电子对抗技术》 2001年第4期13-17,共5页
介绍入侵检测技术的产生原因,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定义、工作原理,并按照不同的分类原则对入侵检测技术分类进行了详细说明,阐述了入侵检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入侵检测系统 防火墙 计算机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SMALL ANIMAL IMAGING UNDER DIFFERENT SCAN CONDITIONS
15
作者 贾鹏翔 王浩宇 +4 位作者 闫镔 李磊 陈健 张锋 包尚联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0年第1期27-33,共7页
To evaluae small animal imaging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t high voltage, filter thickness and tube current, an animal 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 system based on panel detector is developed and a rat i... To evaluae small animal imaging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t high voltage, filter thickness and tube current, an animal 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 system based on panel detector is developed and a rat is scanned by using the system with individual high voltage, tube current, filter thickness, and exposure time. A model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Monte Carlo code PENELOPE for generating the X-ray spectra of X-ray tube used in the micro-CT system. A platform developed based on Matlab allows for calculating beam quality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average energy of X-ray beam, the change of transmition rate and the input X-ray fluenc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ignal difference to noise ratio (SDNR) of micro-CT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DNR and scan combinations is analyzed. A series of tools and methods are developed for small animal imaging and imag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the field of small animal im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ing techniques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CT) imaging performanc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CT投影数据硬化校正技术
16
作者 马晨欣 江桦 闫镔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02-505,共4页
从理论上探讨了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CT系统中单能X光和多能X光与物质之间的作用机制,阐述了X射线能谱硬化的产生原因,而能谱硬化是造成图像伪影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结合现状分析讨论了消除射线硬化的几种关键技术。
关键词 CT重建 光谱硬化 杯状伪影 硬化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特征点距离特征集合求交匹配算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易辰 陈健 +3 位作者 闫镔 童莉 曾磊 崔明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728-2732,共5页
对于使用锥束CT分区成像的物体,要得到其完整的三维图像,需要对各分区重建图像进行三维拼接。作为基于特征的三维拼接算法中重要的步骤之一,特征点匹配是要对图像重叠区域中检测到的特征点建立对应关系。针对目前三维SIFT特征匹配算法... 对于使用锥束CT分区成像的物体,要得到其完整的三维图像,需要对各分区重建图像进行三维拼接。作为基于特征的三维拼接算法中重要的步骤之一,特征点匹配是要对图像重叠区域中检测到的特征点建立对应关系。针对目前三维SIFT特征匹配算法对于相似特征误匹配率较高的问题,提出基于三维特征点空间关系的三维特征点匹配算法:距离特征集合求交法。该算法使用求取简便的特征点三维距离特征作为特征描述符,避免了扩大特征信息统计范围时巨大的计算消耗问题,然后在匹配过程中设计了距离特征集合求交的相似性度量方法,解决了以往基于空间关系方法中特征矢量各项元素不对应的问题。实验证明:该算法在图像存在大量相似特征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三维特征点匹配的匹配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拼接 特征匹配 距离特征集合求交 相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评估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8
作者 蒋静芳 曾颖 +2 位作者 林志敏 童莉 闫镔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686-693,共8页
情绪在人类进化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脑电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神经信号测量手段,已成为现有情绪评估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对情绪识别基本原理及信号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情绪相关脑电特征的提取与选择,包括ERP成分、频率特... 情绪在人类进化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脑电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神经信号测量手段,已成为现有情绪评估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对情绪识别基本原理及信号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情绪相关脑电特征的提取与选择,包括ERP成分、频率特征、基于脑活动不对称性特征以及非线性特征;并介绍了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分类器设计。最后对基于脑电信号情绪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情绪 事件相关电位 特征提取 情绪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透射CT的康普顿背散射图像重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古宇飞 闫镔 +2 位作者 王彪 李磊 韩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248,共6页
在康普顿散射成像(CST)技术中可以结合透射成像重建出衰减系数来消除散射重建的非线性,但这样得到的投影矩阵带有误差。而CST重建问题的不适定性对噪声和投影矩阵的误差非常敏感,重建结果会有较大误差。针对此问题,基于压缩感知理论提... 在康普顿散射成像(CST)技术中可以结合透射成像重建出衰减系数来消除散射重建的非线性,但这样得到的投影矩阵带有误差。而CST重建问题的不适定性对噪声和投影矩阵的误差非常敏感,重建结果会有较大误差。针对此问题,基于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CST重建算法。新方法将图像重建问题归结为一个图像的全变分(TV)最小化问题,并使用收敛速度较快的基于交替方向法的Split-Bregman方法进行求解。在仿真实验中,通过与代数重建技术(ART)进行比较,在测量数据充足和测量数据不足两种情况下,本文算法都具有更好的重建质量,证明了所提算法在重建精度和抗噪性能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普顿散射成像 透射CT 图像重建 全变分最小化 Split-Breg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背景能量项的Graph Cuts PCB CT图像分割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昌灏 闫镔 +1 位作者 曾磊 李建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27,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通过空间曲面拟合方法生成背景能量项,并将其融入Graph Cuts的分割模型中,以实现对背景灰度不均匀的PCBCT图像分割。本文的方法通过概率模型将自顶向下的全局信息和传统图割模型中自底向上的局... 提出了一种新的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通过空间曲面拟合方法生成背景能量项,并将其融入Graph Cuts的分割模型中,以实现对背景灰度不均匀的PCBCT图像分割。本文的方法通过概率模型将自顶向下的全局信息和传统图割模型中自底向上的局部信息有效结合起来,其中背景能量项依据用户添加的背景种子点自适应地生成。通过对多组PCB CT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的Graph Cuts和Grabcut等算法相比,本文方法能得到更准确的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 无损检测 图割 背景能量项 CT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