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通信中光学天线的隔离度研究
1
作者 马业辉 闫钧华 +1 位作者 张超 刘剑峰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伴随激光通信组网和轻量化的需求以及收发一体化模式的普遍应用,实现光学天线发射和接收之间的高效隔离至关重要,为此文章对同轴天线与离轴天线的隔离度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Code V光学设计软件分别设计了1550 nm波段的同轴天线和离轴... 伴随激光通信组网和轻量化的需求以及收发一体化模式的普遍应用,实现光学天线发射和接收之间的高效隔离至关重要,为此文章对同轴天线与离轴天线的隔离度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Code V光学设计软件分别设计了1550 nm波段的同轴天线和离轴两反式天线,视场角为±1.5 mrad,接近衍射极限;再根据杂散光散射模型,利用分析软件进行光线追迹,模拟出隔离度;然后分别研究了在同轴天线次镜中心放置遮拦来规避开孔风险,以及在离轴天线中调整离轴量和曲率半径的方法,使同轴和离轴天线的隔离度分别提升至−69 dB和−89 dB。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均能够有效提升光学天线的隔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光学天线 隔离度 杂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BR的舰船SAR成像快速仿真计算方法
2
作者 章琪琪 张寅 +2 位作者 范君杰 夏翀翔 闫钧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2-613,共12页
针对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舰船成像仿真应用中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现有SBR(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两方面改进.一是基于叶节点空间邻域编码搜索的射线管相交面元检测算法,通过只追踪... 针对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舰船成像仿真应用中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现有SBR(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两方面改进.一是基于叶节点空间邻域编码搜索的射线管相交面元检测算法,通过只追踪射线管中心射线并搜索叶节点空间周围潜在相交面元,在有效提升相交检测速度的同时避免遗漏相交面元;二是射线管三角剖分快速分裂算法,将射线管和相交面元投影至射线管虚拟孔径面,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自适应地将射线管快速分裂成连续的子射线管.对典型舰船目标进行RCS(Radar Cross Section)计算及SAR成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本文方法计算效率比Kd树(K-dimension tree)加速SBR方法提升14倍以上,比经典自适应射线管分裂SBR方法提升3倍以上,计算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成像仿真 SAR回波仿真 舰船RCS计算 弹跳射线法 自适应射线管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lman预测器的改进的CAMShift目标跟踪 被引量:29
3
作者 闫钧华 陈少华 +2 位作者 艾淑芳 李大雷 段贺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6-542,共7页
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遇到目标被遮挡时容易陷入局部最大值,对快速运动目标容易跟踪失败,且无法从失败中复原。针对该问题,利用Kalman预测器改进CAMShift算法。首先利用Kalman预测器预测下帧图像中目标的位置,以此位置为中心确定CAMShif... 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遇到目标被遮挡时容易陷入局部最大值,对快速运动目标容易跟踪失败,且无法从失败中复原。针对该问题,利用Kalman预测器改进CAMShift算法。首先利用Kalman预测器预测下帧图像中目标的位置,以此位置为中心确定CAMShift算法进行目标跟踪的搜索区域;然后利用目标匹配时的Bhattacharyya系数及目标大小来判断目标是否被遮挡以及被遮挡的程度。如果没有被遮挡,则用CAMShift算法得到的目标位置更新Kalman预测器中参数;如果遮挡不严重,则用Kalman预测器的预测值作为目标的位置和大小,且用该组值更新Kalman预测器中参数;如果遮挡非常严重,则用Kalman预测器的预测值作为目标当前位置,目标大小为固定值,用该组值更新Kalman预测器中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准确地跟踪被遮挡目标和快速运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Kalman预测器 目标跟踪算法 遮挡 搜索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复杂背景中红外运动小目标实时检测 被引量:7
4
作者 闫钧华 段贺 +2 位作者 艾淑芳 李大雷 许倩倩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7-702,共6页
针对旋转复杂背景中红外运动小目标检测误检率高、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目标检测新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预处理,计算图像光流场,提取特征点,估算背景光流;然后设置阈值,判断提取备选目标特征点集合;最后通过特征点光流矢量角... 针对旋转复杂背景中红外运动小目标检测误检率高、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目标检测新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预处理,计算图像光流场,提取特征点,估算背景光流;然后设置阈值,判断提取备选目标特征点集合;最后通过特征点光流矢量角度、目标灰度值区间、目标特征点区域边缘检测的方法,排除备选目标特征点集合中的背景特征点,实时准确检测旋转复杂背景中红外运动小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红外多个运动小目标,检测率93.8%,平均虚警率0.126次/帧,平均每帧耗时15.53 ms,每帧图像处理的最大时间为20.45 ms,能够满足运动目标检测对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背景 红外目标 旋转 目标检测 特征点光流矢量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特征融合的目标跟踪 被引量:7
5
作者 闫钧华 陈少华 +1 位作者 许俊峰 储林臻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7-523,共7页
针对单一图像源下目标跟踪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跟踪状态下的目标存在于可见光与红外图像中的特征对连续自适应均值移动跟踪算法做出改进。首先选取可见光图像的“颜色梯度背投影”作为改进的目标模型,选取红外图像的“灰度梯度背投影... 针对单一图像源下目标跟踪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跟踪状态下的目标存在于可见光与红外图像中的特征对连续自适应均值移动跟踪算法做出改进。首先选取可见光图像的“颜色梯度背投影”作为改进的目标模型,选取红外图像的“灰度梯度背投影”作为改进的目标模型;然后根据可见光序列图像和红外序列图像各自进行连续自适应均值移动跟踪算法得到的对应的口‘系数判定两种图像跟踪的效果,对两种图像的权重进行自适应调整,得到这两种图像的特征级融合图像和跟踪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320像素×240像素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基于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特征融合的目标跟踪算法在复杂背景下能够较准确的跟踪目标,目标跟踪精度为0.5像素,跟踪速度为30~32ms/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图像特征融合 可见光图像 红外图像 连续自适应均值移动跟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闫钧华 朱智超 +1 位作者 孙思佳 杭谊青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9-333,共5页
利用尺度空间理论对多分辨率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算法进行研究,提出利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多尺度特征点及边缘作为配准的特征,利用特征尺度确定用于相似度匹配的子图像大小,使用LTS-Hausdorff(least trimmed square Hausdorff)距离... 利用尺度空间理论对多分辨率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算法进行研究,提出利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多尺度特征点及边缘作为配准的特征,利用特征尺度确定用于相似度匹配的子图像大小,使用LTS-Hausdorff(least trimmed square Hausdorff)距离判断子图像的相似性。利用尺度空间理论及多尺度下图像的特征能更加全面的对图像进行描述。在利用多尺度特征获取到匹配对后,再利用随机一致性检测对匹配对进行提纯并获取空间变换的参数,然后使用该参数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配准与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的图像配准方法,能有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空间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图像配准 HAUSDORFF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的分布式系统负载平衡 被引量:7
7
作者 闫钧华 张焕春 经亚枝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79,共6页
为实现分布式系统的动态负载平衡 ,基于Multi agent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系统动态负载平衡算法 .该算法采用接收者启动的策略 ,根据各主机的负载状态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利用移动Agent动态迁移任务 .文中研究了主机负载状态 ,提出了负载... 为实现分布式系统的动态负载平衡 ,基于Multi agent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系统动态负载平衡算法 .该算法采用接收者启动的策略 ,根据各主机的负载状态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利用移动Agent动态迁移任务 .文中研究了主机负载状态 ,提出了负载状态指标 :〈LC,LM〉 ,该指标反映了分布式测控系统中各主机的异构性特点 .文中还详细介绍了Agent的功能、结构及通信 ,并且通过实例对Agent通信及如何创建移动Agent进行了说明 .将所提算法应用于分布式测控系统 ,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少网络传输、节省时间、提高系统效率和实现动态负载均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动态负载 负载平衡 MULTI—AGENT 移动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的分布式测控系统任务调度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闫钧华 张焕春 经亚枝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5,共4页
基于Multi-Agent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测控系统动态任务调度算法。该算法采用接收者启动的调度策略,根据各主机负载状态,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动态迁移任务,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效率,实现了负载均衡的目标。该算法采用移动Agent来迁移任务,有... 基于Multi-Agent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测控系统动态任务调度算法。该算法采用接收者启动的调度策略,根据各主机负载状态,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动态迁移任务,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效率,实现了负载均衡的目标。该算法采用移动Agent来迁移任务,有效地减少了网络传输,节省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测控系统 动态任务调度 调度策略 移动AGENT 分布计算 通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FT特征视觉词汇算法的局部遮挡目标识别 被引量:4
9
作者 闫钧华 姜惠华 +2 位作者 孙思佳 艾淑芳 李大雷 《电子设计工程》 2016年第19期159-162,170,共5页
针对被局部遮挡目标的识别困难的问题,将目标图像的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特征矢量作为视觉单词,应用视觉词汇算法,提出了基于SIFT特征视觉词汇算法的目标识别算法。结合在无遮挡与被局部遮挡的交通工具全方位姿态模... 针对被局部遮挡目标的识别困难的问题,将目标图像的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特征矢量作为视觉单词,应用视觉词汇算法,提出了基于SIFT特征视觉词汇算法的目标识别算法。结合在无遮挡与被局部遮挡的交通工具全方位姿态模型库上进行的目标识别试验,得出结果:算法对无遮挡目标的平均识别率能到达83%以上,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对被局部遮挡目标的平均识别率也能保持在80%左右,只有很小的降低。实验结果显示算法具有优良的识别被局部遮挡目标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SIFT特征 视觉词汇 局部遮挡 全方位姿态模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P实现基于改进压缩跟踪算法的目标实时跟踪 被引量:3
10
作者 闫钧华 姜惠华 +1 位作者 杨勇 谢天夏 《电子设计工程》 2016年第20期9-12,16,共5页
为解决目标外形、姿态变化以及被遮挡的难点,对压缩跟踪算法进行改进:以Kalman预测位置为中心,采用由粗到精的搜索策略,快速准确地找到具有最大分类分数的目标位置;根据目标在每一帧最大分类分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粗判定,再利用目标和模板... 为解决目标外形、姿态变化以及被遮挡的难点,对压缩跟踪算法进行改进:以Kalman预测位置为中心,采用由粗到精的搜索策略,快速准确地找到具有最大分类分数的目标位置;根据目标在每一帧最大分类分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粗判定,再利用目标和模板的相似度进行精判定以判断遮挡的开始;利用Kalman预测器预测目标被遮挡时的位置,利用基于MCD距离的模板匹配检出脱离遮挡后的目标。使用浮点转定点等策略将算法在DSP上优化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跟踪效果稳定,在目标外形、姿态缓慢变化以及被遮挡时能准确地跟踪目标。对640×480像素的视频,跟踪框为64×64像素时,被遮挡目标跟踪速度达到38.5毫秒/帧,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实时跟踪 遮挡 压缩跟踪 定点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区域像素显著性和时域信息的地面动目标检测及其DSP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钧华 肖勇旗 +2 位作者 姜惠华 杨勇 张寅 《电子设计工程》 2018年第19期178-183,193,共7页
提出了基于时域信息与显著性信息融合的地面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利用时域信息快速提取运动目标,然后在预选目标的扩展区域内利用显著性检测目标,最后将时域检测结果与显著性检测结果相融合以最终检测到运动目标。基于DSP实现了基于... 提出了基于时域信息与显著性信息融合的地面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利用时域信息快速提取运动目标,然后在预选目标的扩展区域内利用显著性检测目标,最后将时域检测结果与显著性检测结果相融合以最终检测到运动目标。基于DSP实现了基于航拍视频图像的地面目标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地提高航拍视频图像中地面目标检测的准确性与鲁棒性,同时不会显著增加检测算法的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显著性检测 地面背景 信息融合 DSP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分割的复杂运动背景中慢速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钧华 段贺 +1 位作者 许倩倩 杨勇 《电子设计工程》 2016年第6期77-80,84,共5页
针对复杂运动背景中慢速小目标检测误检率高,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阈值分割的慢速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计算连续两帧图像特征点的金字塔光流场,对光流场进行滤波,获取匹配特征点集合。然后对图像运动背景进行建模,拟合投影... 针对复杂运动背景中慢速小目标检测误检率高,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阈值分割的慢速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计算连续两帧图像特征点的金字塔光流场,对光流场进行滤波,获取匹配特征点集合。然后对图像运动背景进行建模,拟合投影模型参数,通过投影模型得到运动背景补偿图像,进行图像差分处理,获得差分图像。最后迭代计算差分图像的自适应阈值,修正差分阈值,差分图像二值分割,检测出运动目标。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复杂背景中的慢速小目标,虚警率为2%,目标漏检率为2.6%,目标检测准确率95.4%,每帧图像目标检测时间为38ms,能够满足运动目标检测对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慢速 复杂运动背景 特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物非球面零位干涉检测的补偿器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钧华 胡子佳 +3 位作者 朱德燕 陈阳 张寅 范君杰 《电子设计工程》 2022年第6期66-70,75,共6页
非球面因具有自由度多、像差校正能力强等优点,已作为一种更优良的面型广泛应用于航天、遥感等领域的载荷系统中。达到高精度检测要求的非球面可以在光电检测领域广泛使用,为此设计了针对口径800 mm,曲率半径1 400 mm的抛物非球面补偿... 非球面因具有自由度多、像差校正能力强等优点,已作为一种更优良的面型广泛应用于航天、遥感等领域的载荷系统中。达到高精度检测要求的非球面可以在光电检测领域广泛使用,为此设计了针对口径800 mm,曲率半径1 400 mm的抛物非球面补偿器。基于像差理论计算了补偿器初始结构,并在Zemax中采用逆向设计的方法建立初始结构。结构优化后得到了设计结果PV=0.014 8λ,RMS=0.003 6λ,相关设计结果满足PV<0.25λ,RMS<0.02λ的高精度检测要求。根据所设计的补偿器结构进行公差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补偿器可用于实际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Offner型补偿器 高精度 公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信道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时间和门限联合分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鑫 张建伟 +3 位作者 杨昊 孔繁锵 高宁 闫钧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121,共5页
为提高多信道认知无线电的吞吐量,提出采用交替方向优化联合分配次用户的频谱感知时间和子信道感知门限.基于"先听后传"的次用户帧结构,建立了感知时间和门限的优化分配模型.该模型在保证满足主用户通信需求和子信道频谱感知... 为提高多信道认知无线电的吞吐量,提出采用交替方向优化联合分配次用户的频谱感知时间和子信道感知门限.基于"先听后传"的次用户帧结构,建立了感知时间和门限的优化分配模型.该模型在保证满足主用户通信需求和子信道频谱感知性能的前提下,最大化次用户各子信道的吞吐量总和.联合优化算法通过交替优化感知时间和门限能够获得模型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的感知时间和门限最大化次用户的吞吐量,并且相比之前的方案,联合分配能够提高次用户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联合分配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lman预测和自适应模板的目标相关跟踪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少华 闫钧华 +1 位作者 朱智超 孙思佳 《电子设计工程》 2011年第23期189-192,共4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kalman预测和自适应模板的目标相关跟踪算法。通过kalman预测下一帧图像中目标的状态,缩小整个图像上目标检测的搜索范围,满足目标跟踪的实时性。采取自适应模板更新策略,根据目标的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参考模板,提高目...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kalman预测和自适应模板的目标相关跟踪算法。通过kalman预测下一帧图像中目标的状态,缩小整个图像上目标检测的搜索范围,满足目标跟踪的实时性。采取自适应模板更新策略,根据目标的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参考模板,提高目标跟踪的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随着目标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快速调整参考模板,进行稳定和实时的跟踪,当目标被物体遮挡时仍能有效地跟踪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KALMAN预测 模板匹配 模板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域和频域特征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寅 吕向阳 +3 位作者 闫钧华 马越 侯平 王高飞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第23期139-146,共8页
针对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提取图像特征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空域和频域特征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SFIQA)。对失真图像进行可操控金字塔分解;在两个尺度上提取36维空域特征,在3个尺度上提取6维频域特征,融合这两种特征构建42... 针对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提取图像特征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空域和频域特征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SFIQA)。对失真图像进行可操控金字塔分解;在两个尺度上提取36维空域特征,在3个尺度上提取6维频域特征,融合这两种特征构建42维的图像特征;将图像特征输入到支持向量机中进行训练评分,得到失真图像的评分。将文中方法与其他性能良好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在LIVEMD数据库和RBORSID数据库上进行了主客观一致性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具有很高的主客观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 空域特征 频域特征 特征融合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基于模型匹配的快速目标识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思佳 闫钧华 +1 位作者 储林臻 杭谊青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第11期190-193,共4页
文中建立不同类型目标的模型匹配数据库;采用最小周长多边形构造目标主体轮廓的近似多边形,以简化目标主体轮廓减少算法处理的数据量;提取具有仿射不变性的多边形顶点个数、最长线段两侧顶点个数、同底三角形面积比向量特征不变量对待... 文中建立不同类型目标的模型匹配数据库;采用最小周长多边形构造目标主体轮廓的近似多边形,以简化目标主体轮廓减少算法处理的数据量;提取具有仿射不变性的多边形顶点个数、最长线段两侧顶点个数、同底三角形面积比向量特征不变量对待识别目标进行描述,应用3个特征量在模型匹配数据库中逐一进行分层遍历搜索匹配。实验表明,基于模型匹配的目标识别算法能够快速的识别目标,提高了目标识别的实时性,同时能够判定目标所处的姿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模型匹配 最小周长多边形 同底三角形面积比 模型匹配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2ME的脉搏波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智超 闫钧华 刘成 《电子设计工程》 2011年第11期71-75,共5页
为降低成本、提高便携性和二次开发性,设计了一种基于J2ME的脉搏波测量系统。与传统设备昂贵且笨拙的有创测量脉搏信号系统的仪器相比,该方案采用了无创光电容积脉搏波法,使用简易、低成本、通用性高的C8051F330单片机作为信号采集控制... 为降低成本、提高便携性和二次开发性,设计了一种基于J2ME的脉搏波测量系统。与传统设备昂贵且笨拙的有创测量脉搏信号系统的仪器相比,该方案采用了无创光电容积脉搏波法,使用简易、低成本、通用性高的C8051F330单片机作为信号采集控制单元,在蓝牙手机上使用J2ME显示和存储脉搏信号。结果表明,系统数据误差控制在10%以内,并且系统的成本降低50%以上、体积减少50%以上、二次开发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2ME 蓝牙 C8051F330 光电容积 脉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成像模式下舰船目标SAR成像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寅 范君杰 +2 位作者 闫钧华 章琪琪 夏翀翔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3-120,共8页
针对典型工作模式下舰船目标SAR(synthetica perture radar)成像仿真应用,建立了条带模式、聚束模式、扫描模式下电磁信号发射与回波传输模型。基于面元法将舰船目标三维模型划分为多个三角形面元,利用弹跳射线法计算舰船目标各面元的... 针对典型工作模式下舰船目标SAR(synthetica perture radar)成像仿真应用,建立了条带模式、聚束模式、扫描模式下电磁信号发射与回波传输模型。基于面元法将舰船目标三维模型划分为多个三角形面元,利用弹跳射线法计算舰船目标各面元的一次散射和多次散射,仿真SAR回波信号。采用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消除回波混叠,得到SAR仿真图像。最后,对舰船目标进行多成像模式、多成像角度的仿真实验,并将仿真图像和哨兵一号A星的实测图像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仿真较为真实的舰船目标SAR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仿真 舰船目标 弹跳射线法 距离多普勒 面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尿液流量测量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成 闫钧华 +1 位作者 徐诚 陈少华 《电子设计工程》 2011年第4期124-127,共4页
为了实现对危重病人尿流流量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尿液流量测量系统。与工业上的液位检测系统相比,该系统采集到的图片中的液位不是很明显,但又需要液位检测过程简单高效。鉴于以上的矛盾,采用二值化检测储液盒底部和顶部刻... 为了实现对危重病人尿流流量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尿液流量测量系统。与工业上的液位检测系统相比,该系统采集到的图片中的液位不是很明显,但又需要液位检测过程简单高效。鉴于以上的矛盾,采用二值化检测储液盒底部和顶部刻度线,然后将底部线和顶部线之间的区域提取出来做接下来的运算。不仅减少运算量还对储液盒进行定位,提高了精度。根据图片的特点,对运算区域依次进行直方图均衡、sobel水平边缘检测、液位提取,最终得到液位值。对于计算过程中需要的阈值,通过pc端的智能参数筛选程序利用遗传算法得到。试验证明使用遗传算法迭代500次后得到的阈值能够使系统的误差小于3个像素,表明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能够进行尿液流量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流量测量 运算区域 直方图均衡 sobel水平边缘检测 液位提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