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苍术生态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1
作者 曹梅玉 张成才 +7 位作者 朱寿东 王升 闫滨滨 万修福 吕朝耕 孙楷 康传志 张燕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苍术是临床常用中药,野生资源匮乏,目前多为人工种植。其种植模式主要分为大田单作和生态种植,生态种植主要包括粮药间套作、荒坡地种植、林下种植。从经济效益、活性成分含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对不同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发现,... 苍术是临床常用中药,野生资源匮乏,目前多为人工种植。其种植模式主要分为大田单作和生态种植,生态种植主要包括粮药间套作、荒坡地种植、林下种植。从经济效益、活性成分含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对不同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发现,与大田单作比较,苍术-玉米间作、荒坡地种植和林下种植的苍术中苍术醇、β-桉叶醇、苍术酮、苍术素含量之和分别提高了94%、59%、93%,投入产出比分别降低至0.36、0.44、0.33;采用生态种植模式的苍术药材品质好、经济效益高、综合优势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生态种植 间作 荒坡地种植 林下种植 拟境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我国牡荆适生区预测研究
2
作者 彭清妮 章鹏飞 +7 位作者 杨贤平 随梦飞 张明 闫滨滨 万修福 张子华 杨健 王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6期8-12,共5页
目的预测我国牡荆的潜在适生区,分析影响牡荆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方法基于牡荆在全国的196个地理样点分布信息及55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10.2软件,预测我国牡荆适生区潜在分布。结果构建的MaxEnt预测模... 目的预测我国牡荆的潜在适生区,分析影响牡荆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方法基于牡荆在全国的196个地理样点分布信息及55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10.2软件,预测我国牡荆适生区潜在分布。结果构建的MaxEnt预测模型可信度较高。影响牡荆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6~10月份平均气温、4月份降水量、11月份降水量、最暖季平均温、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我国牡荆适生区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江西、安徽中南部、浙江西北部、湖南东部及东北部、湖北东部及东南部等地。结论本研究预测的我国牡荆潜在适生区分布可为其资源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 生态适宜性 最大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玉米间作促进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原因 被引量:3
3
作者 曹梅玉 张有 +7 位作者 闫滨滨 万修福 孙楷 康传志 王红阳 吕朝耕 张燕 郭兰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9-320,共12页
与玉米间作能够缓解苍术连作障碍,而养分条件变化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苍术||玉米间作对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为期2年的苍术||玉米间作根际不同分隔处理的田间试验,共设置了4种处理:苍术单作(A)、苍术||玉米间作... 与玉米间作能够缓解苍术连作障碍,而养分条件变化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苍术||玉米间作对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为期2年的苍术||玉米间作根际不同分隔处理的田间试验,共设置了4种处理:苍术单作(A)、苍术||玉米间作不隔膜(AI)、苍术||玉米间作隔尼龙膜(AN)和苍术||玉米间作隔塑料膜(AP),分别测定了苍术生物量和4种挥发油成分含量,苍术根茎氮磷钾含量,根际土壤pH、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因子含量。结果发现,AI和AN处理的苍术根茎鲜重均高于A和AP,且AI与A和AP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苍术4种挥发油含量均表现为AI和AN高于A和AP,其中AI的β-桉叶醇含量分别比A和AP显著高128.4%和205.6%(P<0.05),AI和AN的苍术素含量比A和AP显著提高75.0%~875.0%(P<0.05);相比A和AP,AI和AN的苍术根茎4种挥发油成分总含量显著提高82.8%~210.3%(P<0.05),表明苍术||玉米间作的地下根际互作对促进苍术根茎生物量和挥发油积累有重要作用。AI和AN比A和AP苍术根际土壤pH下降0.4%~6.3%、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3.5%~48.1%;AI的苍术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比A和AP显著提高32.8%和36.2%(P<0.05),AN的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51.5%和46.7%(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苍术酮主要与苍术根茎氮磷钾含量和根际土壤氮磷钾含量呈正相关,而苍术素主要与根茎钾含量呈正相关。与A和AP相比,AI苍术磷吸收效率分别提高23.4%和30.0%(P<0.05);AI和AN的氮和钾利用效率比A显著提高131.3%~222.2%(P<0.05)。综上可知,苍术||玉米间作体系中,与无根际互作(A和AP)相比,地下根际互作效应(AI和AN)可提高苍术根际酸化水平,活化土壤氮磷钾,促进苍术根茎养分吸收利用,进而提高苍术产量,同时影响苍术根茎挥发油积累。本研究揭示了苍术||玉米间作地下根际作用是促进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重要因素,为药用植物生态多样性种植模式推广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玉米间作 挥发油 根茎生物量 养分吸收 根际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丹参生物量积累及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志刚 郜舒蕊 +6 位作者 谢景 闫滨滨 侯俊玲 王文全 宋嬿 张现明 李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11期1171-1176,共6页
研究丹参移栽后不同生长时期根生物量积累及4种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丹参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丹参移栽成活后,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动态取样,测定各时期丹参根部干物质的量及4种活性成分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 研究丹参移栽后不同生长时期根生物量积累及4种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丹参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丹参移栽成活后,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动态取样,测定各时期丹参根部干物质的量及4种活性成分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量,分析全生育期内丹参根生物量及4种活性成分的积累规律,并探讨各成分单株总量及丹酚酸B与隐丹参酮、丹参酮IIA量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丹参根部干物质积累呈"慢-快-慢-快"的变化趋势,折干率呈"M"形变化;相同类别活性成分具有较相似的变化规律,各成分量的最大值多出现在根部营养生长初期,而在传统采收期—枯黄期,4种活性成分的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丹酚酸B与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量的比值在8月初便趋于稳定,并一直持续至翌年展叶期;4种活性成分的总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在枯黄期均有所降低,翌年返青时又逐渐升高。明确了不同生长时期丹参根生物量及4种活性成分的积累规律,综合考虑丹参药材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丹参的采收宜在春季萌芽前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生物量 活性成分 生长时期 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元素对黄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庆燕 杨相 +5 位作者 王秋玲 夏贵惠 闫滨滨 崔旭盛 张媛 王文全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8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探究氮磷钾用量及其配比对黄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期为黄芪规范化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黄芪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定期浇灌营养液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长时期氮磷钾施用量及配... 目的:探究氮磷钾用量及其配比对黄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期为黄芪规范化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黄芪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定期浇灌营养液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长时期氮磷钾施用量及配比对黄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N_1P_2K_2处理对黄芪株高、地径和根粗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氮磷钾合理配施可促进黄芪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氮磷钾元素对黄芪根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依次为磷>氮>钾;黄芪生长前期,N_2P_1K_1作基肥施入可促进黄芪生长,8月中旬氮磷钾按N_1P_2K_1追肥,可促进黄芪根干重的增加;回归分析可知,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浓度为0.254、0.165、0.261 g·L^(-1)。结论:氮磷钾合理配施能促进黄芪生长和根部干物质积累,前期氮、磷、钾肥按0.254、0.083、0.131 g·L^(-1)浓度施用可促进黄芪生长,8月中旬氮、磷、钾肥按0.127、0.165、0.131 g·L^(-1)浓度追肥可促进黄芪根部干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氮磷钾 生长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淫羊藿开花结实及种子休眠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闫滨滨 崔欣萍 +5 位作者 万修福 康传志 王升 孙嘉惠 杨健 张燕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2期376-382,共7页
针对药用淫羊藿开花结实与种子休眠特性等问题,从开花结实特性、时空与环境因素等对开花结实的影响、种子休眠特性及解除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从药用淫羊藿开花结实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快速高效打破种子休眠技... 针对药用淫羊藿开花结实与种子休眠特性等问题,从开花结实特性、时空与环境因素等对开花结实的影响、种子休眠特性及解除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从药用淫羊藿开花结实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快速高效打破种子休眠技术研究、良种选育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药用淫羊藿植物结实率与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淫羊藿 开花结实 种子休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生态种植探讨及对其健康产业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9
7
作者 崔欣萍 闫滨滨 +7 位作者 张小波 彭政 郭秀芝 孙嘉惠 詹志来 杨洪军 张燕 郭兰萍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5期905-912,共8页
杜仲既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药材,又是天然橡胶资源,同时也是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绿色种植的重要树种。规模化种植是杜仲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种植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保障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是如今积极倡导的一种种植... 杜仲既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药材,又是天然橡胶资源,同时也是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绿色种植的重要树种。规模化种植是杜仲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种植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保障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是如今积极倡导的一种种植方式。开展杜仲生态种植对其整个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杜仲不同空间尺度上自然生境及地理分布信息,结合现有栽培模式,对其生态种植工作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杜仲生态种植及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栽培 采收加工 生态种植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种子与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文斌 尚兴朴 +5 位作者 陈彩霞 罗琳 闫滨滨 邓庭伟 侯俊玲 王文全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2期243-249,共7页
目的:研究甘草种子、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甘草药材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全国主产区所流通的甘草种子、种苗为样本,通过收集种子的发芽率、净度、含水量、千粒质量,种苗的根长、芦头直径和百株质量等指标信息,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 目的:研究甘草种子、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甘草药材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全国主产区所流通的甘草种子、种苗为样本,通过收集种子的发芽率、净度、含水量、千粒质量,种苗的根长、芦头直径和百株质量等指标信息,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标准差法、平均值法并结合生产实践对甘草种子、种苗进行分级,并开展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等级划分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甘草种子质量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各级甘草种子的千粒质量不低于8 g,含水量不低于10%,一级种子:发芽率≥90%,净度≥90%;二级种子:90%>发芽率≥85%,90%>净度≥85%;三级种子:85%>发芽率≥80%,85%>净度≥80%。甘草种苗质量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根长≥45 cm,芦头直径≥0.8 cm,1.3 kg≤百株质量<0.8 kg;二级种苗:45 cm>根长≥35 cm,0.8 cm>芦头直径≥0.6 cm,0.8 kg≤百株质量<0.4 kg;三级种苗:35 cm>根长≥25 cm,0.6 cm>芦头直径≥0.4 cm,0.4 kg≤百株质量≤0.2 kg。结论:经验证,甘草种子、种苗质量等级划分合理,便于生产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种子 种苗 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淫羊藿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9
作者 崔欣萍 闫滨滨 +5 位作者 万修福 孙嘉惠 杨健 孙楷 王铁霖 张燕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4期705-714,共10页
淫羊藿是小檗科多年生落叶或常绿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目前,其药用品种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获取有效成分高且质量均一的药材,积极开展淫羊藿药用植物人工栽培工作迫在眉睫。通过对药用淫羊藿生长特征进行梳理,总... 淫羊藿是小檗科多年生落叶或常绿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目前,其药用品种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获取有效成分高且质量均一的药材,积极开展淫羊藿药用植物人工栽培工作迫在眉睫。通过对药用淫羊藿生长特征进行梳理,总结该属药用植物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自然生境,整理其地理分布信息,探讨淫羊藿药用品种植物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重点对淫羊藿药用植物的人工繁育技术、人工栽培条件、药材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对策进行总结,以期为开展其人工栽培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栽培 繁殖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健康食疗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10
作者 肖建才 刘建功 +3 位作者 赵子鹤 闫滨滨 张燕 杨健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5,236,共9页
从传统健康食疗产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食疗产业在实行大健康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概括了食疗产业的产品研究结果;介绍了食疗产业在全球的发展成效;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的食疗市场做出了分析,包括行业数据、市场竞争模式、供需分析等。... 从传统健康食疗产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食疗产业在实行大健康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概括了食疗产业的产品研究结果;介绍了食疗产业在全球的发展成效;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的食疗市场做出了分析,包括行业数据、市场竞争模式、供需分析等。最后依据上述的产业发展分析结果,提出了预测分析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疗 健康产业 药食同源 市场发展 功能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元素对菘蓝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植青 贺超 +4 位作者 闫滨滨 陈彩霞 王文杰 侯俊玲 王文全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8期1513-1524,共12页
目的:阐明不同营养元素对菘蓝生长的影响,明确其营养需求,为菘蓝的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菘蓝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法研究元素种类和浓度对其生长特性的影响,观察缺素处理菘蓝幼苗的典型特征,测定不同处理菘蓝生长和生理指... 目的:阐明不同营养元素对菘蓝生长的影响,明确其营养需求,为菘蓝的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菘蓝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法研究元素种类和浓度对其生长特性的影响,观察缺素处理菘蓝幼苗的典型特征,测定不同处理菘蓝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元素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铜(Cu)、锰(Mn)、锌(Zn)对菘蓝幼苗生长具有关键作用。菘蓝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程度不一,低浓度Zn、硼(B),中浓度N、K、Mg、Fe、Mn,高浓度P、Ca、Cu对菘蓝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N、P、K、Ca、Mg、Fe、Cu、Mn、Zn元素对菘蓝生长影响较大,尤其是K、N、Fe、P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水培 缺素处理 营养元素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