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大细胞在小鼠佐剂性关节炎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董甜甜 王金龄 +5 位作者 李世刚 柳蔚 闫梦真 余婕 陈桂婷 周婷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3-699,共7页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小鼠佐剂性关节炎(AA)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AA模型组(model组)、AA模型+色甘酸钠(CS)组(CS组)和AA模型+肥大细胞缺失组(W-4Bao组)。每组6只小鼠,前3组均...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小鼠佐剂性关节炎(AA)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AA模型组(model组)、AA模型+色甘酸钠(CS)组(CS组)和AA模型+肥大细胞缺失组(W-4Bao组)。每组6只小鼠,前3组均为健康雌性C57BL/6小鼠,W-4Bao组为肥大细胞缺乏的KitW-4Bao小鼠。除control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小鼠右后足底皮下注射CFA构建慢性AA疼痛模型;CS组于致炎1 d后开始腹腔注射CS(20 mg/kg),其它各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4 d。分别于致炎第0、1、3、7、10和14天测量小鼠足掌厚度、机械刺激缩爪反应阈值(PWT)和热刺激缩爪反应潜伏期(PWL)。14 d后获取各组小鼠踝关节组织,组织切片进行HE和甲苯胺蓝染色,ELISA法检测踝关节组织中组胺(histamine)、类胰蛋白酶(tryptase)、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浓度。结果:小鼠致炎1 d后,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右后足炎症表现明显,PWT和PWL显著降低(P<0.05),踝关节组织中肥大细胞和脱颗粒肥大细胞数量以及histamine、tryptase、SP和CGRP的浓度显著增加(P<0.05);与model组相比,CS组和W-4Bao组小鼠痛觉过敏减轻,细胞因子与神经肽的释放显著减少(P<0.05)。结论:肥大细胞的活化促进小鼠AA疼痛发生,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神经肽和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关节炎 疼痛 色甘酸钠 神经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背根神经节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新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董甜甜 李世刚 +4 位作者 唐和斌 柳蔚 王金龄 闫梦真 余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2-30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高纯度的小鼠背根神经节神经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案。方法取6~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的背根神经节,使用Ⅰ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获取背根神经节神经细胞,采用小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克隆抗体免疫细...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高纯度的小鼠背根神经节神经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案。方法取6~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的背根神经节,使用Ⅰ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获取背根神经节神经细胞,采用小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并测定细胞纯度。结果培养的原代神经细胞生长良好,纯度可达90%,用含有神经生长因子(NGF)的DMEM培养基培养,存活时间可达60 d。结论该方案简单稳定,可培养出大量高纯度的神经细胞,为深入研究神经细胞提供了可靠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背根神经节 神经细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倍子发酵炮制百药煎主要药理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祎甜 张振凌 +3 位作者 王瑞生 林秀敏 张江山 闫梦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7-192,共6页
目的研究比较五倍子发酵为百药煎后其抗炎镇痛、止咳化痰等药理作用的变化。方法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评价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评价镇痛作用,采用浓氨水致咳法和酚红模拟化痰药效结合分光光度法分别评价止咳化痰作用,分... 目的研究比较五倍子发酵为百药煎后其抗炎镇痛、止咳化痰等药理作用的变化。方法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评价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评价镇痛作用,采用浓氨水致咳法和酚红模拟化痰药效结合分光光度法分别评价止咳化痰作用,分别对比五倍子发酵为百药煎后其药理作用变化;通过测定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探究其抗炎机制。结果百药煎能显著抑制热板和醋酸引起的疼痛反应(P<0.05),作用强于五倍子(P<0.05);显著抑制二甲苯致耳肿胀现象(P<0.05),降低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含量(P<0.05);显著降低咳嗽潜伏期时间,减少咳嗽次数(P<0.05),而五倍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酚红排出量明显高于五倍子组(P<0.05)。结论五倍子发酵为百药煎后抗炎镇痛、止咳化痰作用增强,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百药煎 发酵 抗炎镇痛 止咳化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木瓜中莽草酸通过减少RBL-2H3细胞脱颗粒抑制大鼠软骨细胞分化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桂婷 郑倩倩 +4 位作者 余婕 闫梦真 周婷婷 曹后平 李世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90-896,共7页
目的研究资木瓜中总提物莽草酸(SA)通过抑制RBL-2H3细胞脱颗粒从而减少软骨细胞向肥厚软骨细胞的分化作用。方法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类胰蛋白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软骨细胞的鉴定;软骨细胞培养组分为正常软骨细胞对照组,化合物48/80... 目的研究资木瓜中总提物莽草酸(SA)通过抑制RBL-2H3细胞脱颗粒从而减少软骨细胞向肥厚软骨细胞的分化作用。方法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类胰蛋白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软骨细胞的鉴定;软骨细胞培养组分为正常软骨细胞对照组,化合物48/80(C48/80)活化RBL-2H3细胞培养上清液处理组,(3、10、30)μg/mL SA分别作用后的RBL-2H3细胞培养上清液处理组。噻唑蓝(MTT)法检测SA和RBL-2H3细胞上清液对软骨细胞的毒性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细胞2型胶原蛋白(Col2)和Col10的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软骨细胞Col10蛋白水平;ELISA检测软骨细胞培养上清液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sRANKL)及骨保护素(OPG)含量,二甲基亚甲蓝(DMB)比色法检测糖胺多糖(GAG)的含量。结果(0~30)μg/mL SA对软骨细胞生长无显著影响,与C48/80活化RBI-2H3细胞培养上清液处理组比较,随着SA剂量的增加,软骨细胞中Col2、GAG蛋白表达增加,Col10、MMP13的表达明显降低、sRANKL/OPG的比值降低。结论SA通过抑制RBL-2H3细胞脱颗粒减少软骨细胞向肥厚软骨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木瓜 莽草酸(SA) RBL-2H3细胞 软骨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单体化合物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余婕 董甜甜 +4 位作者 闫梦真 陈桂婷 周婷婷 李世刚 柳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0-142,共3页
肥大细胞脱颗粒在炎症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脱颗粒途径来治疗相关疾病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植物中存在多种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多酚类单体成分,通过分析总结植物多酚类单体化合物在抗炎中的研... 肥大细胞脱颗粒在炎症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脱颗粒途径来治疗相关疾病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植物中存在多种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多酚类单体成分,通过分析总结植物多酚类单体化合物在抗炎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脱颗粒 多酚类单体 炎症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R技术建立同时测定白芍饮片5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模型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江山 张振凌 +3 位作者 闫梦真 林秀敏 陈祎甜 夏云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3-138,I0027-I0029,共9页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同时测定白芍饮片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没食子酸和β-PGG 5种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以109份白芍饮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样本光谱信息,以HPLC测定的含量作为...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同时测定白芍饮片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没食子酸和β-PGG 5种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以109份白芍饮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样本光谱信息,以HPLC测定的含量作为参考值,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SNV/MSV+导数+N-D平滑等预处理方法,分别建立白芍总苷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没食子酸和β-PGG 3个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配对t检验及含量偏差结果表明5种化学成分的NIR预测值与参考值无显著差异,预测结果良好;其定量模型校正集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929、0.94610、0.94577、0.99125和0.93529,校正均方差分别为0.179、0.230、0.304、0.473和0.0367,预测均方差分别为0.148、0.243、0.160、0.472和0.0283。结论白芍饮片多指标定量分析模型能够快速的检测出上述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近红外技术可以用于白芍饮片多成分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为白芍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多指标成分 近红外光谱技术 定量模型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砖茶水提物对HepG2细胞脂肪变性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余婕 闫梦真 +2 位作者 陈桂婷 周婷婷 李世刚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为了探讨青砖茶水提物(green brick tea water extract,GBT-WE)对胎牛血清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变性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利用高浓度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培养基对HepG2细胞培养48h,建立非酒精性细胞脂肪变性模型,而后加入... 为了探讨青砖茶水提物(green brick tea water extract,GBT-WE)对胎牛血清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变性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利用高浓度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培养基对HepG2细胞培养48h,建立非酒精性细胞脂肪变性模型,而后加入不同质量浓度GBT-WE给药处理24h.采用CCK-8法检测含有不同质量浓度FBS的培养液和GBT-WE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脂肪变性的程度,利用酶法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的含量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脂质代谢相关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含有50%FBS的培养基培养HepG2细胞48h可诱导其脂肪变性;GBT-WE的质量浓度超过240μg/mL时对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GBTWE能显著减轻细胞脂肪变性的程度(P<0.01),显著降低TG、TC表达量(P<0.01),同时可以下调SREBP1c、FAS蛋白表达水平(P<0.01).上述实验结果初步表明青砖茶水提物通过SREBP1c/FAS信号通路实现对HepG2细胞脂肪变性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水提物(GBT-WE) HEPG2细胞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脂肪变性 从头脂肪生成(DN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皮马勃不同部位止血作用及吸附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佳宁 张振凌 +4 位作者 陈晶晶 张颖 李青松 林秀敏 闫梦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7-161,共5页
目的比较脱皮马勃不同药用以及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小鼠的止血作用、对亚甲基蓝吸附力的效果,为马勃的加工炮制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脱皮马勃,剪成小块,分出孢体、包被,分别制成水煎液;对脱皮马勃45%乙醇提取液分别用石油醚、二氯甲烷... 目的比较脱皮马勃不同药用以及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小鼠的止血作用、对亚甲基蓝吸附力的效果,为马勃的加工炮制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脱皮马勃,剪成小块,分出孢体、包被,分别制成水煎液;对脱皮马勃45%乙醇提取液分别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层4个极性部位,将上述水煎液及极性部位作为不同组别的给药药物。采用断尾法、毛细管法测定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血凝仪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使用One-way ANOVA处理数据;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孢体、包被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力。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孢体组和包被组均可显著缩短小鼠的BT、CT、PT和APTT(PSymbol|@@0.05),孢体组可极显著提高FIB的含量(PSymbol|@@0.01),包被组显著缩短TT(PSymbol|@@0.05);脱皮马勃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组均可显著缩短小鼠的BT、CT、PT、APTT、TT,提高其FIB的含量(PSymbol|@@0.05,PSymbol|@@0.01);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力(mg/g):包被5.744>孢体5.479。结论脱皮马勃的孢体、包被,其萃取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均有显著的止血作用,凝血机制可能与通过介导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途径有关,且包被的吸附力大于孢体,建议统一将包被作为药用部位,规范马勃的加工炮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皮马勃 炮制方法 包被 止血 吸附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