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斜壁面汽泡脱离行为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肖仁杰 闫晓 昝元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2-1539,共8页
为探索壁面沸腾过程汽泡的脱离规律,通过可视化实验对倾斜壁面汽泡的脱离行为进行研究,获得了倾斜壁面汽泡主要发生的3类脱离行为,包括自由脱离、碰撞脱离与扰动脱离。为降低汽泡行为随机性带来的干扰,建立了量化汽泡脱离特征量的最小... 为探索壁面沸腾过程汽泡的脱离规律,通过可视化实验对倾斜壁面汽泡的脱离行为进行研究,获得了倾斜壁面汽泡主要发生的3类脱离行为,包括自由脱离、碰撞脱离与扰动脱离。为降低汽泡行为随机性带来的干扰,建立了量化汽泡脱离特征量的最小无关数原则,确定汽泡自由脱离、碰撞脱离的最小无关数分别为25、34,确保对应脱离特征量的统计偏差小于±5%。在实验参数范围内,基于最小无关数原则统计获得汽泡脱离特征量,结果表明,随着加热壁面热流密度的升高,汽泡自由脱离直径呈增大趋势,汽泡碰撞脱离直径呈减小趋势,汽泡生长时间与等待时间减少,汽泡脱离频率增大。碰撞脱离对汽泡生长时间的减少效应强于对等待时间的延迟效应,综合结果为碰撞脱离缩短了汽泡脱离周期,加快了壁面核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壁面 汽泡自由脱离 汽泡碰撞脱离 汽泡扰动脱离 脱离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热解过程中焦炭氮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闫晓 车得福 徐通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80-984,共5页
为研究煤中氮在燃烧第一阶段随挥发分析出进入均相反应与残留煤焦发生异相反应的比例,评估均相反应与异相反应对最终氮氧化物排放贡献的大小提供依据,建立了固定床反应系统并在低加热速率条件下研究了煤阶、温度、脱灰以及不同灰成分在... 为研究煤中氮在燃烧第一阶段随挥发分析出进入均相反应与残留煤焦发生异相反应的比例,评估均相反应与异相反应对最终氮氧化物排放贡献的大小提供依据,建立了固定床反应系统并在低加热速率条件下研究了煤阶、温度、脱灰以及不同灰成分在热解过程中对焦炭氮转化率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高阶煤热解时,氮更多地保留在煤焦中,而低阶煤中的氮则容易析出形成气态含氮产物;高温利于氮从煤焦中析出;脱灰对低阶煤中氮的析出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脱灰对高阶煤的影响不如低阶煤明显;煤中含Ti、Na、K、Fe和Ca等类矿物质在温度高于800℃时促进氮从煤焦中析出,Mg的存在使焦炭氮的转化率略有提高,Si和Al类矿物质对于氮的析出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焦炭氮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封存诱发近断层活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禹海涛 张改 闫晓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36-149,共14页
文中梳理了CO_(2)地质封存诱发地震活动的典型案例和总体进展,并结合注入诱发断层失稳理论,系统阐述热-流-力-化多场耦合作用下的CO_(2)封存诱发近断层活化机理,探讨不同物理过程对断层活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亟... 文中梳理了CO_(2)地质封存诱发地震活动的典型案例和总体进展,并结合注入诱发断层失稳理论,系统阐述热-流-力-化多场耦合作用下的CO_(2)封存诱发近断层活化机理,探讨不同物理过程对断层活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亟待突破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CO_(2)地质封存诱发地震活动与孔隙压力扩散、非等温效应及地球化学反应等物理过程紧密相关;相较于注水活动,CO_(2)注入触发了涉及多相流动状态、焦耳-汤姆逊效应、CO_(2)溶解放热及CO_(2)-地层盐水-岩体化学作用等一系列复杂多物理场耦合过程;实际断层活化及剪切破坏的发生是这些过程协同作用的结果,并受到地层应力状态和断层属性的控制,以及注入策略和注入位置的影响。今后研究工作需要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层面全面考虑热-流-力-化多场耦合效应,加强封存场地地质构造勘查,并发展多模式的流体注入策略,这对理解CO_(2)注入诱发近断层活化机制进而实现地震活动的精确预测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封存 断层活化 孔隙流体压力 非等温效应 地球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烟除尘型单层炉排常压锅炉
4
作者 闫晓 许卫江 车刚 《工业锅炉》 1999年第3期33-35,共3页
介绍一种全新的消烟除尘型单层炉排常压锅炉的设计思路,并列出了设计的几个主要参数。同时,作者还讨论了燃煤锅炉消烟除尘的条件,对于设计环保型锅炉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常压锅炉 消烟除尘 炉排 炉拱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风对W型火焰锅炉空气动力场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许卫疆 闫晓 +2 位作者 孙新国 惠世恩 徐通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对 30 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化实验 ,通过改变三次风的送入角度 ,系统地研究了三次风对炉内流动的影响 .研究表明 ,三次风对炉内流动有明显影响 ,它阻碍了主气流向下流动 ,使气流行程变短 .当三次风下倾一个小角度时 ,可以进一... 对 30 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化实验 ,通过改变三次风的送入角度 ,系统地研究了三次风对炉内流动的影响 .研究表明 ,三次风对炉内流动有明显影响 ,它阻碍了主气流向下流动 ,使气流行程变短 .当三次风下倾一个小角度时 ,可以进一步延长气流行程 ,对炉内流动有利 .为解决W型火焰锅炉储仓式送风系统三次风送入炉膛的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型火焰锅炉 三次风 空气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应用于子通道分析的初步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臧金光 闫晓 +2 位作者 黄善仿 曾小康 黄彦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1-996,共6页
多尺度耦合分析是目前开展反应堆安全分析的一种趋势,常规的多尺度耦合是将不同程序通过一公共耦合平台实现数据间的传递和交换。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多尺度耦合思路,认为基于相对小尺度的分析手段可扩展应用至大尺度,并用计算流体力学(CFD... 多尺度耦合分析是目前开展反应堆安全分析的一种趋势,常规的多尺度耦合是将不同程序通过一公共耦合平台实现数据间的传递和交换。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多尺度耦合思路,认为基于相对小尺度的分析手段可扩展应用至大尺度,并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应用于子通道尺度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方法对湍流交混能力的考虑仍存在欠缺,还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子通道 多尺度 湍流交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膛喉口面积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何立明 车刚 +4 位作者 徐通模 惠世恩 谭厚章 闫晓 许卫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2-15,共4页
对珞璜电厂引进法国Stein公司 36 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化研究 .采用热线风速仪对炉内流场进行测试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炉膛喉口面积对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规律 ,得出了在不同相对喉口面积下的炉内气流流场图 ,并对炉内气流速... 对珞璜电厂引进法国Stein公司 36 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化研究 .采用热线风速仪对炉内流场进行测试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炉膛喉口面积对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规律 ,得出了在不同相对喉口面积下的炉内气流流场图 ,并对炉内气流速度分布、气流充满度和平均有效动量流率等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研究表明 ,适当缩小炉膛喉口面积 ,一方面有利于喷入炉内煤粉的着火和燃尽 ,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小高温烟气对喉口和前、后拱及冷灰斗的冲击 ,从而达到降低这些部位结渣的可能性 ,此外还可以降低高温烟气对前后墙 (即水冷壁 )的冲刷 ,有效防止或降低水冷壁的高温腐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型火焰锅炉 炉膛喉口面积 模化试验 空气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校体育时局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子朴 闫晓 王晓虹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100,共5页
从时局视角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进行分析。从纵向时局而言,以1949年为分水岭,划分为早期的和近期的我国学校体育。早期的(1949年以前)和近期(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校体育受到日本、欧美教育思想影响至深;1949年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学校体育... 从时局视角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进行分析。从纵向时局而言,以1949年为分水岭,划分为早期的和近期的我国学校体育。早期的(1949年以前)和近期(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校体育受到日本、欧美教育思想影响至深;1949年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学校体育受到苏俄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而横向上来看,中国学校体育受其他学科影响根深蒂固;同时内部结构分化始终不断。而近1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的丰富性表现为:(1)推进素质教育和对学校体育"新课标"进行修订;(2)针对青少年体质问题颁发"中央7号文件"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3)围绕北京奥运会举办,开展奥林匹克教育;(4)校园足球有了用武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时局分析 学科特征 学校体育思想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棒导向管外流道旁流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眭曦 廖恒基 +4 位作者 丁雷 陈景雅 王盛 杨祖毛 闫晓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56-1961,共6页
冷却剂流经核反应堆堆芯时,绝大部分通过燃料组件内部流过,带走裂变能量。另外一小部分作为旁流经过燃料组件外侧流道、控制棒导向管外侧及内侧流道流出。为确保反应堆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安全性,必须限制堆芯旁流流量。本文通过开展导... 冷却剂流经核反应堆堆芯时,绝大部分通过燃料组件内部流过,带走裂变能量。另外一小部分作为旁流经过燃料组件外侧流道、控制棒导向管外侧及内侧流道流出。为确保反应堆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安全性,必须限制堆芯旁流流量。本文通过开展导向管外侧流道阻力特性实验研究,在不同流量工况下获得了分段压差,并进一步拟合了雷诺数与阻力系数的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导向管外侧流道压力损失主要集中在堆芯下栅格板处,当反应堆额定工况运行时,单组导向管外侧流量仅为0.196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向管 外侧流道 阻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器喷射角度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立明 车刚 +3 位作者 徐通模 惠世恩 闫晓 许卫疆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94-297,共4页
对引进的 36 0 MW的 W型火焰锅炉进行冷态模化研究 ,用热线风速仪测试炉内流场 ,研究了燃烧器喷射角度对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 ,随着燃烧器喷射角度的减小 ,一、二次风对炉膛前后墙 (即水冷壁 )的冲刷作用明显减小 ,同时 ... 对引进的 36 0 MW的 W型火焰锅炉进行冷态模化研究 ,用热线风速仪测试炉内流场 ,研究了燃烧器喷射角度对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 ,随着燃烧器喷射角度的减小 ,一、二次风对炉膛前后墙 (即水冷壁 )的冲刷作用明显减小 ,同时 ,高温烟气对喉口和炉拱的冲刷速度和角度也有所减小 ,这样可有效防止水冷壁的高温腐蚀 ,减轻水冷壁、炉拱和喉口处的结渣程度 ,但烟气向下的行程有缩短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型火焰锅炉 燃烧器喷射角度 空气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高校各民族中长跑运动员近八年竞赛成绩对比分析
11
作者 闫晓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第16期195-196,共2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新疆高校不同民族中长跑运动员近8年的竞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新疆近几年各民族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现实状况,着手分析新疆大、中学校中长跑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对新疆高校及中...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新疆高校不同民族中长跑运动员近8年的竞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新疆近几年各民族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现实状况,着手分析新疆大、中学校中长跑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对新疆高校及中学中长跑今后训练管理的一些见解,为新疆中长跑竞技比赛今后整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高校 中长跑 竞赛成绩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摆条件下矩形窄缝通道内汽泡脱离直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添舟 陈炳德 +3 位作者 闫晓 徐建军 黄彦平 肖泽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7-641,共5页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可视化研究了矩形窄缝通道内不同质量流速下摇摆运动对汽泡脱离直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摇摆运动引起的局部流场波动,汽泡生长过程变得不稳定,且汽泡脱离直径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种效应会随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减...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可视化研究了矩形窄缝通道内不同质量流速下摇摆运动对汽泡脱离直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摇摆运动引起的局部流场波动,汽泡生长过程变得不稳定,且汽泡脱离直径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种效应会随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减弱。线性拟合发现,摇摆角位移为0°时,汽泡脱离直径有最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运动 矩形窄缝通道 汽泡脱离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圆管通道内超临界水传热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志刚 李永亮 +2 位作者 曾小康 闫晓 肖泽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99-803,共5页
为了对超临界水冷堆概念设计参数范围内超临界水的传热特性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竖直上升圆管通道内超临界水的传热特性开展了研究,用实验数据对现有传热关系式和CFD计算模型进行了评估。通过实验数据与现有经验... 为了对超临界水冷堆概念设计参数范围内超临界水的传热特性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竖直上升圆管通道内超临界水的传热特性开展了研究,用实验数据对现有传热关系式和CFD计算模型进行了评估。通过实验数据与现有经验关系式的对比,发现现有大多数超临界传热关系式能够对本实验的壁温进行预测。使用实验数据对CFD模型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参数条件下SST模型和RNGk-ε模型的计算壁温与实验数据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 传热实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试验堆堆芯入口流量分配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眭曦 王盛 +1 位作者 杨祖毛 闫晓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7-263,共7页
堆芯入口流量分配研究是新型反应堆设计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程验证实验,其结果能为反应堆的热工水力及安全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本文针对中国工程试验堆(CENTER),采用缩比模型开展了堆芯入口流量分配特性实验研究,在不同工况下获得了模拟... 堆芯入口流量分配研究是新型反应堆设计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程验证实验,其结果能为反应堆的热工水力及安全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本文针对中国工程试验堆(CENTER),采用缩比模型开展了堆芯入口流量分配特性实验研究,在不同工况下获得了模拟燃料组件、铍/铝组件、钴靶组件及控制棒导向管内的流量分配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的工况范围中,堆芯中大部分冷却剂流过模拟燃料组件,同类型模拟组件间的流量分配较均匀,最大流量相对偏差在±4%以内。实验入口总流量对流量分配特性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试验堆 流量分配 流量分配因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煤热解过程中N_2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明宇 闫晓 +1 位作者 刘艳华 车得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93-1297,共5页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在600-1 300℃范围内进行抚顺煤的热解实验,研究了热解过程中燃料N向N2的转化,以及脱除矿物质元素和添加催化剂对N2生成的影响.升温速率是20℃/min,热解载气为高纯He,热解产生的N2用气相色谱方法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在600-1 300℃范围内进行抚顺煤的热解实验,研究了热解过程中燃料N向N2的转化,以及脱除矿物质元素和添加催化剂对N2生成的影响.升温速率是20℃/min,热解载气为高纯He,热解产生的N2用气相色谱方法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抚顺原煤在600℃热解时N2生成量很少,不足10%.随着热解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煤中N向N2的转化率几乎呈线性增长.N2的来源一是直接从煤的大分子结构中释放,二是由矿物质元素与燃料氮之间的固相反应产生.抚顺煤脱除矿物质后热解时,N2的生成量明显减少.Ti、Na、K、Fe、Ca类矿物质元素的加入不同程度地促进了N2生成,而且其作用温度区间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生成 气相色谱方法 热解 脱除矿物质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摆条件下矩形窄缝通道内汽泡脱离直径模型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添舟 陈炳德 +3 位作者 闫晓 徐建军 黄彦平 肖泽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1-805,共5页
在静止条件下汽泡脱离直径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摇摆条件引起的瞬变外力场,构建了摇摆条件下汽泡脱离直径预测模型,通过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符合较好。通过受力分析发现,摇摆运动引起的浮力波动必须予以考虑。模型计算发现:角位移θ=... 在静止条件下汽泡脱离直径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摇摆条件引起的瞬变外力场,构建了摇摆条件下汽泡脱离直径预测模型,通过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符合较好。通过受力分析发现,摇摆运动引起的浮力波动必须予以考虑。模型计算发现:角位移θ=0°时,汽泡脱离直径最小;而质量流速越大,这种趋势越不明显。如果系统存在5%以上的流量波动,则其对汽泡脱离直径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运动 受力分析 矩形窄缝通道 汽泡脱离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加热全长棒束过冷沸腾工况子通道参数场计算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君毅 闫晓 +2 位作者 肖泽军 徐建军 刘文兴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5,共8页
采用壁面热分配模型对PSBT基准题中的5×5均匀加热全长棒束过冷沸腾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均匀加热全长棒束通道中不同子通道和加热元件表面参数沿轴向的发展过程和径向的分布特性。研究发现,角通道和边通道是弱对流区域,... 采用壁面热分配模型对PSBT基准题中的5×5均匀加热全长棒束过冷沸腾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均匀加热全长棒束通道中不同子通道和加热元件表面参数沿轴向的发展过程和径向的分布特性。研究发现,角通道和边通道是弱对流区域,其质量流速低于棒束平均值,但由于冷棒功率偏低,消除了流动不均衡性对传热效果的影响。在棒束径向方向,不同位置子通道间参数场存在差异,这是由于位于搅混格架横向导流对角方向的通道具有更有效的通道间对流效果,其传热效果更好。这种流动特性引起的参数差异在角通道中尤为显著。热棒表面过热度明显高于冷棒过热度,且位于非搅混格架横向导流方向的热棒具有更高的壁面过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BT 全长棒束 均匀加热 子通道 参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交混翼矩形流道内超临界流动传热CFD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冬华 顾汉洋 +1 位作者 李永亮 闫晓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4-517,共4页
针对超临界水堆使用的棒束,取1根加热棒为中心的矩形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FD中CFX10作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25 MPa超临界压力下,有无交混翼时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点。计算结果表明:交混翼可增加流道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具有强化... 针对超临界水堆使用的棒束,取1根加热棒为中心的矩形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FD中CFX10作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25 MPa超临界压力下,有无交混翼时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点。计算结果表明:交混翼可增加流道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具有强化传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反应堆 棒束 交混 数值流体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VI管小破口失水事故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传新 张妍 +3 位作者 黄志刚 昝元锋 卓文彬 闫晓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87-1792,共6页
在模块化小型反应堆非能动安全系统综合模拟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压力容器直接注入(DVI)管小破口失水事故实验,研究了DVI管小破口失水事故过程中的热工水力现象和非能动安全系统运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块化小型反应堆DVI管小破口失水事故... 在模块化小型反应堆非能动安全系统综合模拟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压力容器直接注入(DVI)管小破口失水事故实验,研究了DVI管小破口失水事故过程中的热工水力现象和非能动安全系统运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块化小型反应堆DVI管小破口失水事故中,非能动安全系统可对堆芯进行注水,有效导出堆芯衰变热量,保护堆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破口失水事故 DVI管 非能动安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与分层熔池形态下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预测和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建 闫晓 +1 位作者 昝元峰 卓文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4-911,共8页
基于在熔池-混凝土界面结构、对流传热和熔融物层间传热3个方面的MEDICIS程序建模方法 ,针对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在混合与分层两种熔池形态下的假想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MCCI)事故进行预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合熔池形态下... 基于在熔池-混凝土界面结构、对流传热和熔融物层间传热3个方面的MEDICIS程序建模方法 ,针对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在混合与分层两种熔池形态下的假想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MCCI)事故进行预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合熔池形态下,熔池平均温度接近熔融物固化温度,混凝土堆腔的侵蚀表现为各向同性,安全壳内最终温度和压力均未达到设计值;在分层熔池形态下,熔池平均温度远高于熔融物固化温度,混凝土堆腔的侵蚀表现为各向异性且径向占优,安全壳内最终温度和压力都非常接近设计值。两种熔池形态下的混凝土地基侵蚀过程都很缓慢,厚度为4m的地基熔穿时间超过1周;安全壳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以及不可凝结气体CO、CO_2和H2,存在气体燃烧和爆炸风险,对安全壳完整性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 混合熔池 分层熔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