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灌浆套筒连接装置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建伟 闫文赏 +1 位作者 苏幼坡 任宏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钢管混凝土柱节点连接是装配式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结构体系的整体性能和推广应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管混凝土柱灌浆套筒连接方法,从其设计与受力原理的分析出发,对其设计参数、细部构造及应用范围进行详细... 钢管混凝土柱节点连接是装配式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结构体系的整体性能和推广应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管混凝土柱灌浆套筒连接方法,从其设计与受力原理的分析出发,对其设计参数、细部构造及应用范围进行详细说明。该连接方式具有受力明确、施工简便及连接可靠等特点。此外,介绍了该套筒式连接方式的实际应用与试验概况,试验表明,该连接方式满足工程连接安全性和可行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灌浆套筒 连接装置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国葳 闫文赏 +1 位作者 李潇 刘波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8-170,共3页
阐述了基础隔震的基本原理与特性,分析了隔震体系的类型、特点及重要性。针对如何有效地降低地震灾害影响,减少建筑物倒塌的可能性,从建筑物消能隔震控制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并申请了串联复合基础隔... 阐述了基础隔震的基本原理与特性,分析了隔震体系的类型、特点及重要性。针对如何有效地降低地震灾害影响,减少建筑物倒塌的可能性,从建筑物消能隔震控制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并申请了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专利,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基础隔震 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软土粘弹塑性边界面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温欣 徐东强 +1 位作者 闫文赏 张媛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共6页
在软土流变性的滞后流变理论基础上,引入考虑损伤和各向异性影响的边界面理论,建立结构性软土粘弹塑性边界面损伤本构模型,并将软土的粘弹塑性边界面损伤模型计算结果与常规室内三轴蠕变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应不同偏应力... 在软土流变性的滞后流变理论基础上,引入考虑损伤和各向异性影响的边界面理论,建立结构性软土粘弹塑性边界面损伤本构模型,并将软土的粘弹塑性边界面损伤模型计算结果与常规室内三轴蠕变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应不同偏应力比,围压较高时的轴应力-时间曲线和孔隙水压力-时间曲线蠕变特征明显,围压较低条件计算曲线略低于对应试验数据,表明初始作用阶段模型参数设定、土样的试验误差等因素误差导致土样初始变化具有复杂性,但总体计算模型同试验数据基本吻合,表明模型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边界面模型 损伤 粘弹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抗拔灌注桩三维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温欣 徐东强 +1 位作者 闫文赏 张跃影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预应力抗拔灌注桩通过对桩体施加预应力产生的抗拔力可以有效阻止裂缝发展,在承载力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桩基钢筋用量,节省工程成本。借助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各种符合抗拔桩工作性状的参数的合理假定,对竖向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抗拔灌注... 预应力抗拔灌注桩通过对桩体施加预应力产生的抗拔力可以有效阻止裂缝发展,在承载力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桩基钢筋用量,节省工程成本。借助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各种符合抗拔桩工作性状的参数的合理假定,对竖向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抗拔灌注桩的工作性状及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桩径增大和桩长增长将导致桩顶位移量减小;预应力抗拔灌注桩与普通桩相比具有更好的变形协调能力和承受上拔荷载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抗拔灌注桩 有限元 桩侧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底部后浇区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住宅施工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闫文赏 陈建伟 +1 位作者 刘暄 张晓峰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12期58-61,共4页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想实现装配式建筑形式的推广,节点及接缝处的连接技术是关键。以唐山市某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工程项目为例,针对工程中采用的预制构件连接技术、支撑体系以及质量控制措...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想实现装配式建筑形式的推广,节点及接缝处的连接技术是关键。以唐山市某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工程项目为例,针对工程中采用的预制构件连接技术、支撑体系以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了其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带底部后浇区的墙体预制构件竖向连接技术的应用是本工程的一大特点,即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安全可靠。工程中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的采用很好地提高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剪力墙 底部后浇区 连接设计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本科院校多高层结构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闫文赏 徐国强 +2 位作者 刘琳琳 刘子健 刘英利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第1期165-171,共7页
结合问卷调查和课题组多年授课经验,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多高层结构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结合普通本科院校特点提出了“模块化反例教学法”的改革思路,教学内容按照结构类型重新进行模块化分割,教学方法以... 结合问卷调查和课题组多年授课经验,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多高层结构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结合普通本科院校特点提出了“模块化反例教学法”的改革思路,教学内容按照结构类型重新进行模块化分割,教学方法以自主提出的反面案例法和问题法为主,考核方式借鉴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资格考试的模式,以产出为导向,形成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尽管学业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但课堂效果和学习氛围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表明了其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本科院校 土木工程 结构设计 教学改革 模块化反例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CSI住宅体系研究现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建伟 闫文赏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31,共14页
基于"百年住宅"宜居设计理念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及要求,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CSI住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总结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于装配式预应力结构、预应力板柱结构、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以及预应力叠合板... 基于"百年住宅"宜居设计理念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及要求,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CSI住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总结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于装配式预应力结构、预应力板柱结构、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以及预应力叠合板的研究进展。指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结构将是预应力结构未来研究发展的重点。另外,针对CSI住宅体系的形成、优势及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最后指出CSI住宅体系将是未来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中国建筑产业化布局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预应力 CSI住宅 住宅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加固与钢板加固混凝土梁抗震性能对比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波 韩玉涛 +1 位作者 闫文赏 倪国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6-242,共7页
通过对地震损伤钢筋混凝土梁加固修复方法的研究,进行了不同配筋率的梁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损伤后的梁进行了加固修复,并对加固修复梁在再次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完成了6根试验梁的制作,并对... 通过对地震损伤钢筋混凝土梁加固修复方法的研究,进行了不同配筋率的梁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损伤后的梁进行了加固修复,并对加固修复梁在再次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完成了6根试验梁的制作,并对其在位移控制下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碳纤维加固与钢板加固的抗震性能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梁 碳纤维加固 钢板加固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种类变化对单层柱面网壳等效模型模拟精度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王宁 徐建新 +2 位作者 薛素铎 陈海彬 闫文赏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1-177,共7页
单层柱面网壳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虽有较好的模拟精度,因为其建模复杂而且计算费时,所以难于应用到工程实际中进行模拟分析。为了平衡计算精度和计算量,需要对精细化模型进行等效简化研究。前期研究得到了1种较好的简化建模方法,在此基础... 单层柱面网壳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虽有较好的模拟精度,因为其建模复杂而且计算费时,所以难于应用到工程实际中进行模拟分析。为了平衡计算精度和计算量,需要对精细化模型进行等效简化研究。前期研究得到了1种较好的简化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地震波种类变化对等效模型模拟精度的影响。共建立了1组4个单层柱面网壳模型,所有模型分为两类,即:2个精细化壳单元模型和2个等效梁单元模型。由于地震波种类不同会使模型失效的临界加速度值不同。因此,动力分析时选用接近结构失稳临界值的加速度。模拟结果显示:随着地震波种类的改变,简化模型的等效效果都较好。等效简化模型的精度受地震波种类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柱面网壳 有限元分析 等效模型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系统减震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娟浓 刘波 +1 位作者 韩玉涛 闫文赏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悬挂系统减震的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公式,并根据龙格-库塔方法,利用MATLAB语言编制程序求解。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悬挂系统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楼层位移沿结构高度分布趋于均匀,层间位移、楼层速度及楼层加速度大...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悬挂系统减震的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公式,并根据龙格-库塔方法,利用MATLAB语言编制程序求解。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悬挂系统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楼层位移沿结构高度分布趋于均匀,层间位移、楼层速度及楼层加速度大幅减小。当悬挂结构系统半径为3m左右时,减震效果可达7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系统减震 LAGRANGE方程 层间位移 龙格-库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板与弹簧协同隔震的性能研究
11
作者 陈娟浓 刘波 +1 位作者 韩玉涛 闫文赏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5-190,共6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干摩擦板-复位弹簧隔震系统的隔震性能,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结构无隔震系统、地下室顶板与基础顶面分别设置隔震系统地震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公式。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结构设置减震系统后楼层位移、层间位移、速度及加... 从理论上分析了干摩擦板-复位弹簧隔震系统的隔震性能,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结构无隔震系统、地下室顶板与基础顶面分别设置隔震系统地震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公式。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结构设置减震系统后楼层位移、层间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明显减小。在基础顶面设置隔震系统比地下室顶板设置隔震系统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摩擦板 LAGRANGE方程 层间位移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规范对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的比较
12
作者 郑玲玲 陈建伟 +1 位作者 闫文赏 王宁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133-138,共6页
列举了国内外规范中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的设计公式,分别从适用范围、套箍约束作用和公式的理论基础等角度,分析其差异性,并通过具体试验算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国家规范中的表达式与关键参数都有明显的差异,且通... 列举了国内外规范中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的设计公式,分别从适用范围、套箍约束作用和公式的理论基础等角度,分析其差异性,并通过具体试验算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国家规范中的表达式与关键参数都有明显的差异,且通过比较可知国外规范中的计算结果相比于试验结果都偏于保守,中国的3部规范与其他国家的规范相比试验结果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混凝土 短柱 轴压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