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及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安春平 程伟 闫忠红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25,共2页
医疗过程不应被看作是单一的技术过程,需要关注医学技术以外的诸多因素,医患沟通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讨论了培养医患沟通技能的意义在于增加病人满意度、提高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与工作效率、减少纠纷等,并介绍了医患沟通过程... 医疗过程不应被看作是单一的技术过程,需要关注医学技术以外的诸多因素,医患沟通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讨论了培养医患沟通技能的意义在于增加病人满意度、提高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与工作效率、减少纠纷等,并介绍了医患沟通过程中的主要技巧,以期对临床医患沟通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意义 沟通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鲁多墓志铭”出处释疑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鸿艳 闫忠红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8期77-79,共3页
“To cure some 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这段话多数人都相信它出自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但近年来却有学者提出了质疑,认为它没有确切的出处。那么,在世界追求医学人文回归的今天,这段话还会被人们不断地提及、... “To cure some 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这段话多数人都相信它出自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但近年来却有学者提出了质疑,认为它没有确切的出处。那么,在世界追求医学人文回归的今天,这段话还会被人们不断地提及、引用,这就很有必要为其做正本清源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这段名言从其性质上说,它不是墓志铭,而是格言;此格言应该源于15世纪中叶的法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希望通过此次研判,使人们在今后引用这段格言时能够做到毫厘不爽;更希望医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鲁多 墓志铭 出处释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虚构作品《仁医》的伦理反思 被引量:2
3
作者 周鸿艳 闫忠红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24期40-43,共4页
随着医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医学生患上了“医学人文缺乏综合征”,西方医学教育者提出,应将“文学与医学”引入医学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叙事医学作品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治愈“医学人文缺乏综合征”的良药之一。尝试以医学叙事虚构作... 随着医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医学生患上了“医学人文缺乏综合征”,西方医学教育者提出,应将“文学与医学”引入医学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叙事医学作品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治愈“医学人文缺乏综合征”的良药之一。尝试以医学叙事虚构作品《仁医》为例,以医学伦理学为整体框架解析小说中的四个核心叙事情境:医生与患者、医生与同事、医生与社会,以及医生与自我之间的关系。通过仔细研读和伦理反思,证实叙事医学著作的确是一味治疗“医学人文缺乏综合征”的良药,它不但能提高医生和医学生的叙述能力、临床想象力、临床阅历,还能缓解其职业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小说 《仁医》 伦理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育视域下医学伦理学课程美育教学的思考与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鸿艳 郝军燕 闫忠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7期811-816,F0003,共7页
课程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把美育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相结合,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它不但与美育有着天然的亲缘性,而且具有感性美育、理性美育和人性美育的功能。通过对医学伦理... 课程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把美育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相结合,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它不但与美育有着天然的亲缘性,而且具有感性美育、理性美育和人性美育的功能。通过对医学伦理学课程中美育点的分析,提出实现课程美育功能的实施路径:借助审美媒介向医学生施加审美影响,对医学生审美态度进行指导和教育,再通过课前课后、线上线下实践与分享,使医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为培养出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医学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美育 医学伦理学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