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有机质特征对甲烷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50
1
作者 闫建萍 张同伟 +2 位作者 李艳芳 吕海刚 张小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5-811,共7页
对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样品在压力15 MPa、温度分别为35,50和65℃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甲烷等温吸附线实验,结合美国相关盆地样品的吸附实验结果,探讨有机质特征对页岩气体吸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在不同类型干酪根lnK-... 对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样品在压力15 MPa、温度分别为35,50和65℃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甲烷等温吸附线实验,结合美国相关盆地样品的吸附实验结果,探讨有机质特征对页岩气体吸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在不同类型干酪根lnK-1/T图解中位于Ⅱ型干酪根趋势线附近,但每吨岩石Langmuir最大吸附量只占美国3种典型干酪根类型的Langmuir最大吸附量的30%左右。龙马溪组页岩的吸附热和标准吸附熵分别为19.8~25.4 kJ/mol和-94.0^-111.1 J/(mol.K),与Ⅱ型或Ⅲ型干酪根对甲烷的吸附很接近,远大于黏土矿物对甲烷的吸附,揭示了有机质是重要的吸附介质。值得注意的是龙马溪组页岩每吨有机质最大吸附量比美国3种典型干酪根类型的Langmuir最大吸附量明显要大,这可能与高热演化条件下泥岩的孔隙结构密切相关,这一点在后续研究中要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有机质特征 甲烷 吸附气 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有机质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55
2
作者 张小龙 李艳芳 +3 位作者 吕海刚 闫建萍 妥进才 张同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1-856,共6页
选择四川盆地长宁县双河镇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新鲜露头剖面,对124个样品进行碳硫含量、Rock-Eval热解分析和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约20 m段TOC含量较高,达3.04%~7.28%,向上残余有机质含... 选择四川盆地长宁县双河镇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新鲜露头剖面,对124个样品进行碳硫含量、Rock-Eval热解分析和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约20 m段TOC含量较高,达3.04%~7.28%,向上残余有机质含量变低(0.81%~1.83%)并趋于稳定。硫含量在0.02%~4.69%,平均为0.95%。龙马溪组页岩δ13Corg值在-31.2‰^-29.4‰,平均-30.1‰,显示有机质以Ⅰ,Ⅱ型为主。TOC与硫含量、δ13Corg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结合龙马溪页岩的岩石学和化石特征,认为控制龙马溪组烃源岩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原因是海平面升高、气候变暖和深水还原环境,导致有机质产率高且保存好。奥陶系五峰组和志留系龙马溪组底部高有机质海相泥岩是页岩气富集的最有利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马溪组 有机质 沉积环境 碳同位素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勘探和开发进展综述 被引量:91
3
作者 张小龙 张同伟 +3 位作者 李艳芳 闫建萍 张铭杰 胡沛青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2期116-122,共7页
页岩气是指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聚集在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储集空间为有机质孔隙及矿物基质孔隙和裂缝,其来源有生物成因和热解成因2种,具有典型的自生自储特征。页岩气孔隙度(<10%)和渗透率(μD~nD)较低,需... 页岩气是指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聚集在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储集空间为有机质孔隙及矿物基质孔隙和裂缝,其来源有生物成因和热解成因2种,具有典型的自生自储特征。页岩气孔隙度(<10%)和渗透率(μD~nD)较低,需通过压裂(一般为水力压裂)来增强连通性,进而获得经济开发。页岩气在美国的成功开发展示了页岩气是基础地质和石油工程高度结合的典范。页岩气勘探程度低,技术不成熟,页岩气藏主控因素不清楚,成藏理论或模式有待深入研究,是当前我国页岩气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藏条件 资源量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心脏起搏器程控随访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闫建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程控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18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程控随访组(392例)和程控未随访组(126例),并进行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程控随访发现并解决起搏器功能异常、生理性...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程控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18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程控随访组(392例)和程控未随访组(126例),并进行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程控随访发现并解决起搏器功能异常、生理性起搏模仿、节能、自动化功能酌情开启优化治疗共四大问题;随访后程控随访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程控未随访组(P<0.01)。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规范化程控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和优化治疗,应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心脏起搏器 程控随访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