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何变换归一化在盲图像水印算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闫小萍 张专成 武国斌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7期49-51,64,共4页
在水印技术的应用中,针对几何攻击的鲁棒性一直是一个难题。这主要是由于即使很小的尺度或旋转攻击,都 会使接收图像失去与原水印图像的同步,从而无法检测出水印。提出一种利用几何矩对原始图像和接收图像进行归一化处 理的方法,使... 在水印技术的应用中,针对几何攻击的鲁棒性一直是一个难题。这主要是由于即使很小的尺度或旋转攻击,都 会使接收图像失去与原水印图像的同步,从而无法检测出水印。提出一种利用几何矩对原始图像和接收图像进行归一化处 理的方法,使水印的嵌入和检测都在同步的基础上进行。该方法具有鲁棒性好、校正精度高、运算简单的特点,同时检测 端不需要原始图像。实验证明本算法对翻转、旋转和尺度变化等几何攻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水印 几何攻击 几何矩 图像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期和稳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探索 被引量:20
2
作者 肖诚 吕诚 +9 位作者 赵林华 贾红伟 查青林 闫小萍 王建明 张英泽 Youwen Zhou 徐世杰 李梢 吕爱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活动期和稳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热证候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采集RA寒热证候患者及正常人空腹静脉血,纯化得到CD4+T淋巴细胞,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和分析技术,探索活动期和稳定期RA寒热证候患者CD4+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差异点。结... 目的探讨活动期和稳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热证候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采集RA寒热证候患者及正常人空腹静脉血,纯化得到CD4+T淋巴细胞,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和分析技术,探索活动期和稳定期RA寒热证候患者CD4+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差异点。结果RA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有63条基因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涉及免疫应答;稳定期RA寒热证候患者之间有48条基因异常表达,只有1条与上述63条基因重复,主要涉及功能代谢;活动期RA寒热证候患者之间有59条基因异常表达,没有与上述稳定期与活动期比较的63条和稳定期寒热证候之间的48条基因重复,主要涉及功能代谢。结论RA患者稳定期和活动期之间的基因表达谱差异与寒热证候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有所不同,提示中医证候分类学具有基因表达谱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证候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补阳还五汤实验研究概况 被引量:6
3
作者 闫冬梅 闫小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6-17,共2页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由黄芪、当归、芍药、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组成,功能补气活血通络,主治中风偏瘫,口眼歪斜,舌强言蹇等症。本方的临床应用颇广,实验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现就近10年来有关本方的实...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由黄芪、当归、芍药、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组成,功能补气活血通络,主治中风偏瘫,口眼歪斜,舌强言蹇等症。本方的临床应用颇广,实验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现就近10年来有关本方的实验研究状况概述如下。1 抗血栓作用 血栓的形成与血管内皮状况、血小板功能、血液凝固性、纤溶活性、血液粘滞性、血液流变性等多种因素有关。 李氏等用人脐静脉灌流方法研究了补阳还五汤对血管壁抗血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具有抑制凝血酶,刺激血管壁释放vW(抗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作用,该因子参与血小板粘附于内皮下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中药药理学 抗血栓 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舌象的动态变化看中、西药作用之差异——附469例RA多中心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查青林 林色奇 +9 位作者 何羿婷 闫小萍 苏励 宋跃进 曾升平 刘维 冯兴华 钱先 朱婉华 吕爱平 《江西中医药》 2005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 :了解中、西药作用之差异。方法 :对 469例RA多中心临床病例舌象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采用分类变量重复测量资料的分析方法 ,对中、西药组舌质、舌苔的变化进行动态比较、分析 ,并比较有效与无效病例舌象变化的差异。结果 :舌象随治... 目的 :了解中、西药作用之差异。方法 :对 469例RA多中心临床病例舌象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采用分类变量重复测量资料的分析方法 ,对中、西药组舌质、舌苔的变化进行动态比较、分析 ,并比较有效与无效病例舌象变化的差异。结果 :舌象随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不同 ,不同时间点的舌象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中、西药对舌质的影响不同 ,P <0 0 5 ,但舌苔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中药组舌质从舌紫暗或夹有瘀斑瘀点转为舌淡红者较多 (30∶1 4 ) ,西药组舌红转为舌淡红较多 (2 0∶1 2 ) ;舌象变化在有效与无效病例中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中、西药对舌象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象 动态变化 中药 西药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闫小萍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12期919-920,共2页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不保留灌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行不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续用5 d...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不保留灌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行不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续用5 d,通过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值治疗组为(48.23±24.11)μmol/L,对照组为(79.21±29.2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P<0.01);胆红素开始下降时间治疗组为(2.5±0.6)d,对照组为(4.2±1.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P<0.01);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为(3.7±1.9)d,对照组为(6.8±2.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P<0.01)。结论:生理盐水不保留灌肠可刺激肠管蠕动,增加胎粪排出,从而干扰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黄疸 不保留灌肠 生理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