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高兴表情评价中的表征动量效应和参照依赖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杨阳 李东 +3 位作者 闫向博 李曌 崔倩 蒋重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3,共15页
已有的表情面孔研究大多使用静态面孔图片材料,对动态表情研究相对不足。然而,在生活中人们的表情往往是动态的。为了探究动态表情的情绪加工特点,本研究通过3个包含了动态和静态高兴表情图片材料的实验,考察了动态高兴表情的强度变化... 已有的表情面孔研究大多使用静态面孔图片材料,对动态表情研究相对不足。然而,在生活中人们的表情往往是动态的。为了探究动态表情的情绪加工特点,本研究通过3个包含了动态和静态高兴表情图片材料的实验,考察了动态高兴表情的强度变化方向和总体平均表征对情绪三维度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平均表征越高的动态表情面孔会得到更高的唤醒度评分。以与动态表情最后一帧表情强度相同的静态表情为对比条件,从强到弱变化的动态表情会获得更低的效价评分和更高的优势度评分,而从弱到强变化的动态表情则获得更高的效价评分,即出现了表征动量效应。相对于从弱到强,从强到弱变化的动态表情所产生的知觉表征动量效应更大。此外,知觉者会基于实验中所见过的表情图片形成内部参照标准,进而影响当前表情图片的情绪评价,内部参照标准越低,目标表情图片所得情绪评分越高,反之亦然,表现出参照依赖效应。这些加工特征提示今后研究者采用表情材料进行研究时,需要注意动静差异以及材料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表情 情绪三维度 表征动量 参照依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印象中面孔−人格知觉和语音−人格知觉的异同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东 吴琦 +2 位作者 闫向博 崔倩 蒋重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4-692,共9页
人们会根据陌生人的面孔线索或语音线索迅速地对其人格特质进行主观推断而形成第一印象。面孔−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和语音−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在维度结构和内在机制上具有相似性;在对具体人格特质和维度的敏感性,以及具体的认知机制方面又具... 人们会根据陌生人的面孔线索或语音线索迅速地对其人格特质进行主观推断而形成第一印象。面孔−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和语音−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在维度结构和内在机制上具有相似性;在对具体人格特质和维度的敏感性,以及具体的认知机制方面又具有各自的特异性。未来研究可以基于同一批被知觉者开展面孔−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和语音−人格知觉第一印象的直接比较,并着力探究二者的过程特点,以及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形成时面孔和语音知觉的跨模态整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印象 人格知觉 面孔 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面孔-人格知觉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闫鹏昊 史晓露 +3 位作者 吴琦 李东 闫向博 蒋重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人格特质对面孔-人格知觉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招募80名大学生作为知觉者,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16PF)对陌生人的面孔图片(被知觉者)进行人格特质评价,包括独立性、乐群性、紧张性、聪慧性、幻想性、实验性和恃强性,同... 目的:探究大学生人格特质对面孔-人格知觉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招募80名大学生作为知觉者,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16PF)对陌生人的面孔图片(被知觉者)进行人格特质评价,包括独立性、乐群性、紧张性、聪慧性、幻想性、实验性和恃强性,同时收集知觉者和被知觉者人格特质的自评得分,以知觉者评分与被知觉者自评得分之差的绝对值作为反映人格知觉准确性的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知觉者和被知觉者的自身人格特质与人格知觉/被知觉总体准确性的关系。结果:知觉者乐群性得分与面孔-人格知觉总体偏差正向关联(β=0.09);被知觉者乐群性得分与面孔-人格被知觉总体偏差正向关联(β=0.51),被知觉者恃强性得分与面孔-人格被知觉总体偏差负向关联(β=-0.57)。结论:陌生双方的人格特质会选择性的影响人格知觉和被知觉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质 人格知觉 知觉准确性 面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孔—人格知觉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田杨阳 吴琦 +4 位作者 李东 闫向博 李雅宁 魏鹏霏 蒋重清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1-458,共8页
人们会迅速地对目标人物的面孔线索进行人格特质分析,进而形成对目标的人格第一印象。在这个面孔—人格知觉的过程中,知觉结果会受到知觉对象、知觉者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本文基于这三个方面对影响面孔—人格知觉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人们会迅速地对目标人物的面孔线索进行人格特质分析,进而形成对目标的人格第一印象。在这个面孔—人格知觉的过程中,知觉结果会受到知觉对象、知觉者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本文基于这三个方面对影响面孔—人格知觉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以期更系统、科学地研究与看待面孔—人格知觉,并为人际印象设计与管理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社会知觉 面孔—人格知觉 第一印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