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文学实践教学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闫兰娜 李书萍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8-149,共2页
中国现代文学实践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它连接现代文学课堂教学和学生课下实践、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文学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既完成了现代文学的教学任务,又提升了学生的精神素养。
关键词 现代文学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童小说的逃亡意识 被引量:5
2
作者 闫兰娜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6-27,共2页
对现实生活的恐惧是人类逃亡的动机,苏童描写了两种逃亡方式:消极的躲避与激烈的反抗,苏童通过这样的表述,使人类更清醒的认识现实存在,体现了苏童对人类生存的命名能力。
关键词 苏童 小说 逃亡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体验与情感缺席——论苏童小说的生命意识 被引量:2
3
作者 闫兰娜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6-27,共2页
苏童在其小说中深入探寻了人类生存的孤独状态,颠覆了亲情与爱情的内涵,在苏童看来,亲情与爱情所代表的不再是温暖与安慰,反而是造成人类孤独状态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生命 孤独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曹禺剧作中的“欣赏距离”
4
作者 闫兰娜 李书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5-36,共2页
文章从情节设置、人物结局和音响运用三个方面分析了曹禺在剧作中有意制造“欣赏距离”,使观众摆脱故事本身的纠缠,上升到哲学层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 曹禺 欣赏距离 哲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太忠 杨柳 +1 位作者 闫兰娜 肖云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0,162,共5页
环境承载力理论的研究,对于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论述了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发展过程,并从"容量"、"阈值"和"能力"3方面介绍了环境承载力定义,指... 环境承载力理论的研究,对于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论述了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发展过程,并从"容量"、"阈值"和"能力"3方面介绍了环境承载力定义,指出了环境承载力具有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用于环境承载力定量化研究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以河北省为例,介绍了河北省概况,具体分析讨论了河北省综合环境承载力,运用环境承载率评价法把河北省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成水环境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大气环境承载力和城市声环境承载力4个单要素进行了研究,其承载率分别为2.37,0.84,0.579,0.946。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石家庄市综合环境承载率为1.4。提高河北省综合环境承载力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综合承载力 水环境承载力 土地承载力 大气环境承载力 声环境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小剧场式教学模式论
6
作者 闫兰娜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9-70,共2页
中国现代文学小剧场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它通过课堂精讲、声音证入、角色转换三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文学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既完成了现代文学的教学任务,又提升了学生的精神素养。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小剧场 体验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