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高压凝析气藏石蜡沉积条件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崔书姮 汤勇 +2 位作者 赵曜 闫兆金 王海峰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7年第3期55-58,73,共5页
高温高压凝析气藏地层到地面的流动保障对开发至关重要。针对高温高压凝析气藏含有较高重烃,开发过程中容易出现石蜡沉积,而实验测试往往费时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简单的实验和相平衡热力学模型相结合进行石蜡沉积条件预测的新方法。... 高温高压凝析气藏地层到地面的流动保障对开发至关重要。针对高温高压凝析气藏含有较高重烃,开发过程中容易出现石蜡沉积,而实验测试往往费时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简单的实验和相平衡热力学模型相结合进行石蜡沉积条件预测的新方法。以南海西部某凝析气藏为例,利用PVT仪测试凝析气高温高压相态特征,通过差热扫描仪测试地面凝析油石蜡沉积温度。基于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在拟合地面凝析油石蜡沉积点和高温高压凝析气相态基础上,预测地层凝析气流体石蜡沉积点和沉积量。研究凝析气气—液—固三相相态特征和石蜡沉积的温度压力规律。结果显示:气液固三相热力学模型结合实验可以很好的预测凝析气的石蜡沉积和气液固三相相态特征;YC13-1地面油当温度大于30℃后,压力需要高于60 MPa才可能有石蜡沉积。压力降低,析出蜡的量逐渐增加,在大气压的时候,析出的蜡的重量比重约0.45%。高温条件下,该凝析气难以出现石蜡沉积,但在地面输送过程中需重点考虑石蜡沉积。该方法对其它类似凝析气体系的石蜡沉积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凝析气藏 石蜡沉积 相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煤层气藏自改造动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彬 周彪 +4 位作者 王新宇 闫兆金 薛洪刚 汪洋 汤勇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2期20-23,共4页
不同于常规气藏,煤层气藏开采过程中存在自改造效应,即随着地层压力的降低,储层渗透率会发生复杂变化。大量研究表明:有效应力、煤基质收缩、Klinkenberg效应是自改造效应的三大控制因素,改进的SD模型更能准确描述欠饱和煤层气藏渗透率... 不同于常规气藏,煤层气藏开采过程中存在自改造效应,即随着地层压力的降低,储层渗透率会发生复杂变化。大量研究表明:有效应力、煤基质收缩、Klinkenberg效应是自改造效应的三大控制因素,改进的SD模型更能准确描述欠饱和煤层气藏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结合实际数据,计算分析表明,杨氏模量对自改造效应影响最大,泊松比对自改造效应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特征 影响因素 优选模型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深气藏加重压裂液返排密度降低原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学芳 汤勇 +4 位作者 刘举 闫兆金 王茜 王彬 刘豇瑜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102,105,共3页
针对克深气藏采用硝酸钠加重压裂液进行储层改造,在地层未产水情况下返排液密度从1.32 g/cm^3下降为1.15~1.20 g/cm^3的现象,开展加重压裂液是否发生盐析和密度降低原因探讨。通过实验测试了加重压裂液和地层水混合物常压蒸发和高压蒸... 针对克深气藏采用硝酸钠加重压裂液进行储层改造,在地层未产水情况下返排液密度从1.32 g/cm^3下降为1.15~1.20 g/cm^3的现象,开展加重压裂液是否发生盐析和密度降低原因探讨。通过实验测试了加重压裂液和地层水混合物常压蒸发和高压蒸发后密度变化;通过高温高压长岩心实验动态模拟了加重压裂液返排过程和返排密度;结合凝析水产出机理模拟计算了凝析水产出对返排液密度影响。综合实例井生产动态数据、测井解释和硝酸钠溶解度数据,研究结果认为,含硝酸钠加重压裂液在储层条件下不会发生盐析,返排液密度的降低主要是凝析水的稀释作用、漏失钻井液及局部可动水的稀释作用,以及加重压裂液在储层中的吸附作用。该研究对加重压裂液储层改造和伤害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钠 加重压裂液 返排密度降低 凝析水 盐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