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型半胱氨酸在帕金森病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闫兆芬 高俊华 +3 位作者 刘卓 孙莉 黄曦妍 张巍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9期735-740,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和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PD、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血浆Hcy水平,检测PD、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对P... 目的对比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和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PD、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血浆Hcy水平,检测PD、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对PD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叶酸及维生素B_(12)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血浆Hcy水平与PD严重程度、病程、临床类型、情绪、认知功能及是否服用美多芭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PD组、脑梗死组及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分别为20±11μmol/L、16±7μmol/L及11±2μmol/L,PD组和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PD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0.01);(2)PD组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分别为6±5μg/L和514±345ng/L。PD组血浆叶酸和Hcy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453,P<0.01);血浆维生素B_(12)和Hcy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68,P>0.05)。(3)按照Hoehn-Yahr分期对PD严重程度进行分组,轻、中、重度PD组血浆Hcy水平分别为16±8μmol/L、21±9μmol/L和35±3μmol/L,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浆Hcy水平与病程、临床类型、情绪、认知功能及是否服用美多芭无关。结论 PD组和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PD组Hcy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D组血浆叶酸和Hcy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半胱氨酸 叶酸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高俊华 闫兆芬 +3 位作者 孙莉 刘卓 黄曦妍 张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576-2580,共5页
目的研究170例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发生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PD早期诊断、病情进展预测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170例PD患者进行NMS问卷调查,统计各种NMS的发生率及其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的发生率,用Spearman等... 目的研究170例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发生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PD早期诊断、病情进展预测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170例PD患者进行NMS问卷调查,统计各种NMS的发生率及其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的发生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NMS发生个数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用χ2检验研究NMS发生率最高的不宁腿综合征(RLS)的影响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记忆障碍和情绪障碍与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1)99.41%的PD患者出现了NMS,发生率最高者为RLS(57.1%),其他依次为身体不适(52.9%)、近记忆障碍(52.4%)、抑郁(51.8%)、疲劳(50.0%);(2)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的PD-NMS中,发生率最高者为失眠(55.3%),其他依次为抑郁(48.9%)、无兴趣(48.2%)、嗅觉减退(46.2%)、焦虑(45.9%);(3)PD患者NMS发生数为0~26个,平均为(10±5)个,NMS发生个数与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发病年龄、临床分型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56、-0.006、0.016、-0.44和0.002,P>0.05),与病情严重程度、病程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170和0.194,P<0.05);(4)轻、中、重度PD患者RLS、近记忆障碍及情绪障碍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88、9.365和29.710,P<0.05)。结论 (1)几乎所有PD患者出现了NMS,发生率最高的NMS为RLS;(2)PD患者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可出现多种NMS,失眠发生率最高,对PD的发生及进展具有预警作用;(3)随着病程延长及病情进展,PD患者出现NMS的个数明显增多;(4)随着病情的加重,RLS、近记忆障碍和情绪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不宁腿综合征 记忆障碍 情绪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曦妍 孙莉 +3 位作者 刘卓 闫兆芬 高俊华 张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3150-3152,3156,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伴发抑郁(PD with depression,PDD)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连续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81例PD患者:(1)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了解患者抑郁及不同程度抑郁的发生情况;(2)进行汉密...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伴发抑郁(PD with depression,PDD)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连续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81例PD患者:(1)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了解患者抑郁及不同程度抑郁的发生情况;(2)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计算抑郁与焦虑共病的发生率;(3)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PDD组和非PDD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临床类型、疾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探讨PDD的相关因素;(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PDD的危险因素。结果 (1)PD伴发抑郁者59例,抑郁的发生率为72.8%,其中轻度32例(54.2%),中度23例(39.0%),重度4例(6.8%);(2)抑郁与焦虑共病共31例,发生率为38.3%;(3)性别、临床类型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与PDD的发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程度、病程、记忆障碍、认知障碍及痴呆与PDD的发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混合型及疾病严重程度进入回归模型,OR值(95%CI)分别为3.526(1.120,11.106)及3.606(1.213,10.724)。结论 PDD发生率高,患者常合并焦虑,PDD与性别、临床类型及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其中混合型及疾病严重程度是PD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第二部分) 被引量:4
4
作者 杜万良 孙海欣 +48 位作者 贾茜 李姝雅 陈盼 张倩 袁怀武 朱先进 吴建维 荆京 邰宏飞 冯皓 徐莹鑫 石玉芝 魏玉桢 韩利坤 孙莉 孙娆 段婉莹 王琳 李朝霞 马佳 白莹 赵萍 石庆丽 谭颖 张瑞云 黄上萌 刘萍 杨华俊 孙小英 王玮婧 佟梦琦 黄曦妍 周娟 王燕 郑博文 李楠 闫兆芬 赵媛 王力群 高俊华 秦学敏 周世梅 乔晓红 郁军超 刘卓 田地 李理 张蓉 赵霞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9期727-755,共29页
2.1高血压高血压既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也是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和卒中之间存在强烈的、连续的、分级别的、一致的和独立的相关性,而且是有预测意义以及病因学意义的。即使是血压处于正常范... 2.1高血压高血压既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也是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和卒中之间存在强烈的、连续的、分级别的、一致的和独立的相关性,而且是有预测意义以及病因学意义的。即使是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血压越高,卒中风险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卒中 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第三部分) 被引量:3
5
作者 杜万良 孙海欣 +48 位作者 贾茜 李姝雅 陈盼 张倩 袁怀武 朱先进 吴建维 荆京 邰宏飞 冯皓 徐莹鑫 石玉芝 魏玉桢 韩利坤 孙莉 孙娆 段婉莹 王琳 李朝霞 马佳 白莹 赵萍 石庆丽 谭颖 张瑞云 黄上萌 刘萍 杨华俊 孙小英 王玮婧 佟梦琦 黄曦妍 周娟 王燕 郑博文 李楠 闫兆芬 赵媛 王力群 高俊华 秦学敏 周世梅 乔晓红 郁军超 刘卓 田地 李理 张蓉 赵霞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10期809-831,共23页
3尚未充分证实或可干预的潜在危险因素 3.1偏头痛 在年轻女性中,偏头痛与卒中的相关性最为一致,尤其是那些有先兆性偏头痛的女性。14项研究(11项病例对照研究和3项队列研究)的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总体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atio... 3尚未充分证实或可干预的潜在危险因素 3.1偏头痛 在年轻女性中,偏头痛与卒中的相关性最为一致,尤其是那些有先兆性偏头痛的女性。14项研究(11项病例对照研究和3项队列研究)的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总体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atio,RR)2.1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89~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卒中 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第一部分) 被引量:2
6
作者 杜万良 孙海欣 +48 位作者 贾茜 李姝雅 陈盼 张倩 袁怀武 朱先进 吴建维 荆京 邰宏飞 冯皓 徐莹鑫 石玉芝 魏玉桢 韩利坤 孙莉 孙娆 段婉莹 王琳 李朝霞 马佳 白莹 赵萍 石庆丽 谭颖 张瑞云 黄上萌 刘萍 杨华俊 孙小英 王玮婧 佟梦琦 黄曦妍 周娟 王燕 郑博文 李楠 闫兆芬 赵媛 王力群 高俊华 秦学敏 周世梅 乔晓红 郁军超 刘卓 田地 李理 张蓉 赵霞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8期659-664,共6页
本指南对预测一个人发生首发卒中的风险的方案进行了评估。首发卒中的危险因素或者危险标识根据是否能被干预分类(不可干预的、可干预的和潜在可干预的),或者根据证据强度分类(证据充分和证据不充分)。不可干预的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 本指南对预测一个人发生首发卒中的风险的方案进行了评估。首发卒中的危险因素或者危险标识根据是否能被干预分类(不可干预的、可干预的和潜在可干预的),或者根据证据强度分类(证据充分和证据不充分)。不可干预的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低出生体重、种族和遗传易感性。证据充分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暴露于吸烟环境、糖尿病、心房颤动和某些其他心脏疾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绝经后激素治疗、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和身体脂肪分布。证据不充分或者潜在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酗酒、滥用药物、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紊乱、偏头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蛋白(a)、高凝状态、炎症和感染。本指南还对使用阿司匹林预防首次卒中的数据进行了回顾,针对各种危险因素,提出了减少卒中风险可采取的策略。本指南综述了各种已经明确和近期明确的危险因素的证据,对2006年的指南进行了完整的修订。新版指南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2006年指南着重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由于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重叠,本指南新加了出血性卒中的预防,并将重点放在以患者为本的个体化卒中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卒中 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阶段Rasmussen脑炎临床与脑电图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闫兆芬 王静 +4 位作者 栾国明 周健 光宇光 翟峰 王梦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21-826,共6页
目的总结不同年龄阶段Rasmussen脑炎患者临床及脑电图特征,评价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方法与结果根据发病年龄将Rasmussen脑炎患儿分为≤6岁组(18例)和>6岁组(18例),两组脑电图主要表现为一侧半球持续性和(或)间歇性慢波(35例);≤6岁组... 目的总结不同年龄阶段Rasmussen脑炎患者临床及脑电图特征,评价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方法与结果根据发病年龄将Rasmussen脑炎患儿分为≤6岁组(18例)和>6岁组(18例),两组脑电图主要表现为一侧半球持续性和(或)间歇性慢波(35例);≤6岁组患儿进入急性期中位病程为5(2,11)个月、>6岁组12.00(5.50,24.00)个月(P=0.014)。发病9个月时,≤6岁组进入急性期病例为15例、>6岁组6例(P=0.006),多脑区性癇样放电患儿均由前驱期进入急性期(≤6岁组10例、>6岁组2例,P=0.036)。功能性半球离断术预后达EngelⅠ级者21/27例(≤6岁组11例、>6岁组10例)、解剖性半球切除术达EngelⅠ级者8/8例(≤6岁组4例、>6岁组4例)。结论Rasmussen脑炎患者的脑电图主要表现为患侧半球持续性慢波或多脑区性癇样放电,发病年龄越早、病情进展越迅速。解剖性半球切除术和(或)功能性半球离断术是控制发作的唯一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癫癇 脑电描记术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