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闫云宇 翟福山 +4 位作者 王安峰 杨庚武 刘兵 李文雁 刘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2期42-44,47,共4页
目的 研究探讨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研究探讨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以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进行干预,观察组则以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进行干预,然后将两组不同分期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6、12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转移侵袭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Ⅲa期和Ⅲb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47%和66.67%,均高于对照组(x2=6.542、6.831,P<0.05),治疗后6、12周的血清者肿瘤标志物则低于对照组,而转移侵袭相关指标变化也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6周与12周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对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转移侵袭相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的研究
2
作者 李文雁 王淑琴 +1 位作者 王晓玲 闫云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5-318,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Ⅰ型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了58例NSCLC组织中c-erbB-1、c-erbB-2、c-erbB-3、c-erbB-4蛋白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c-erbB-1、c-erbB-2、c-erbB-3... 目的探讨Ⅰ型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了58例NSCLC组织中c-erbB-1、c-erbB-2、c-erbB-3、c-erbB-4蛋白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c-erbB-1、c-erbB-2、c-erbB-3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织,过表达率分别为62.07%、60.34%和41.38%。C-erbB-4表达率为63.85%,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3)。c-erbB-1蛋白过表达与PCNA指数呈正相关(r=0.248,P<0.05);c-erbB-2蛋白过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29,P<0.05),c-erbB-2和c-erbB-3蛋白的过表达,及二者的共过表达,与TNM分期有密切关系(P<0.01);C-erbB-4蛋白表达趋向于高分化肿瘤(P<0.01)。C-erbB-2蛋白过表达及其与c-erbB-3蛋白共过表达显示预后不良(P<0.01)。结论Ⅰ型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有助于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受体 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菇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晓明 闫云宇 +1 位作者 毕华 高振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6期94-95,共2页
目的分别测定猴头菇菌丝体、猴头菇发酵液提取的粗多糖中的多糖含量。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多糖含量,样品与对照品分别在450~75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最大吸收波长为(625±1)nm,猴头菇多糖检测浓度在2... 目的分别测定猴头菇菌丝体、猴头菇发酵液提取的粗多糖中的多糖含量。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多糖含量,样品与对照品分别在450~75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最大吸收波长为(625±1)nm,猴头菇多糖检测浓度在20~100μg/mL(r2=0.999)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6.0%。结论猴头菇菌丝体与发酵液提取的粗多糖中多糖含量均能达到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菌丝体 猴头菇发酵液 多糖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菇多糖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晓明 闫云宇 +1 位作者 毕华 高振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4期118-121,共4页
目的对猴头菇多糖脂质体进行质量和稳定性评价,测定猴头菇多糖脂质体包封率和进行脂质体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超滤法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最大吸收波长为(625±1)nm,测定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分别在40、60、80... 目的对猴头菇多糖脂质体进行质量和稳定性评价,测定猴头菇多糖脂质体包封率和进行脂质体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超滤法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最大吸收波长为(625±1)nm,测定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分别在40、60、80℃下对脂质体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超滤法能很好的将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分离,游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96.3%,加样回收率为95.9%,脂质体不能透过超滤膜;加速试验中40、60℃下稳定性较好。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猴头菇多糖脂质体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法 猴头菇多糖 脂质体 包封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滴注法制备猴头菇多糖脂质体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明 闫云宇 +1 位作者 毕华 崔晓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4期51-52,79,共3页
目的研究乙醇滴注法制备猴头菇多糖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乙醇滴注法制备猴头菇多糖脂质体;以包封率和稳定性参数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结果最佳处方为磷脂20mg/... 目的研究乙醇滴注法制备猴头菇多糖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乙醇滴注法制备猴头菇多糖脂质体;以包封率和稳定性参数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结果最佳处方为磷脂20mg/mL,胆固醇用量为2.0mg/mL,VE用量为2.0mg/mL,药液浓度为0.8mg/mL;最佳制备工艺为水浴温度60℃,滴注速度越小越好,乳匀时间15min,磁力搅拌速度40r/min,按最佳处方及工艺制得的猴头菇多糖脂质体均匀圆整,包封率69.7%。结论乙醇滴注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优选得到的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多糖 脂质体 正交试验 乙醇注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