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裂缝水平井非稳态产能模型及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闪从新 李晓平 +1 位作者 秦海菲 吴小庆 《油气井测试》 2008年第6期5-7,共3页
以往的多裂缝油藏产能模型并没有考虑由于裂缝的存在而产生的压降间断和裂缝上下表面对渗流的影响。通过对水平井在穿越多裂缝下渗流规律的研究,建立了气藏多裂缝水平井的非稳态产能模型。通过正交变换获得该模型的精确解,应用Stehfest... 以往的多裂缝油藏产能模型并没有考虑由于裂缝的存在而产生的压降间断和裂缝上下表面对渗流的影响。通过对水平井在穿越多裂缝下渗流规律的研究,建立了气藏多裂缝水平井的非稳态产能模型。通过正交变换获得该模型的精确解,应用Stehfest方法对拉普拉斯空间解进行了数值反演,讨论了压裂气井产能的短期渐进解和长期渐进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裂缝 产能 低渗透气藏 正交变换 数值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闪从新 王道成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2,共3页
通过对岩心处于束缚水和残余油条件下的真实启动压力梯度值进行测量,与目前所采用的拟启动压力梯度值进行比较,发现目前所运用的拟启动压力梯度值与真实启动压力梯度值相差巨大,实际应用中应该采用真实启动压力梯度值进行计算和研究。最... 通过对岩心处于束缚水和残余油条件下的真实启动压力梯度值进行测量,与目前所采用的拟启动压力梯度值进行比较,发现目前所运用的拟启动压力梯度值与真实启动压力梯度值相差巨大,实际应用中应该采用真实启动压力梯度值进行计算和研究。最后,绘制了应用于实际生产的理论图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压力 束缚水 残余油 理论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径向渗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道成 赵立强 +2 位作者 刘平礼 李闽 闪从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76,共5页
利用实验手段回归出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的相关式,并用此式得出非均质油藏的启动压力梯度分布,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三维三相径向坐标下的渗流数学模型和有限差分方程。有限差分方程中每个网格块上的启动压力梯度可以考虑为不同值... 利用实验手段回归出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的相关式,并用此式得出非均质油藏的启动压力梯度分布,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三维三相径向坐标下的渗流数学模型和有限差分方程。有限差分方程中每个网格块上的启动压力梯度可以考虑为不同值,网格块上的启动压力梯度值可由初始化参数场给定,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并对比了低渗非均质储层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启动压力梯度为常数和启动压力梯度非均匀分布时的压力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非均质 差分 启动压力梯度 生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与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德元 戴忠 +2 位作者 陆剑波 闪从新 高晓根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42-645,542,共4页
从分析油气田开发、天然气净化、轻烃回收、CNG及矿区服务五项业务的用能特点入手,提出了建立这五项业务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阐述了建立能效对标指标的原则、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探讨了各级能效对标指标设置的必要性... 从分析油气田开发、天然气净化、轻烃回收、CNG及矿区服务五项业务的用能特点入手,提出了建立这五项业务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阐述了建立能效对标指标的原则、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探讨了各级能效对标指标设置的必要性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对标 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化厂尾气含杂质CO_(2)物理参数变化规律及状态方程选用
5
作者 王馨怡 闪从新 +3 位作者 戴志向 别沁 郑思佳 邓斌 《石油工程建设》 2024年第6期56-63,共8页
由于CO_(2)与天然气、石油的物性有差异,CO_(2)管道输送与天然气和石油的输送也有着较大差异,因此研究净化厂尾气含杂质CO_(2)的物理参数,对CO_(2)的气相管道输送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国内外CO_(2)输送研究案例进行了收集分析,发现对含杂... 由于CO_(2)与天然气、石油的物性有差异,CO_(2)管道输送与天然气和石油的输送也有着较大差异,因此研究净化厂尾气含杂质CO_(2)的物理参数,对CO_(2)的气相管道输送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国内外CO_(2)输送研究案例进行了收集分析,发现对含杂质CO_(2)气体进行相态与物性测试是研究CO_(2)输送的基础条件。然后,将净化厂捕集经过加氢脱硫处理后的尾气,通过处理前后对比得出净化厂尾气组分特点,通过配制不同CO_(2)含量的流体样品,进行闪蒸测试及PV关系测试,得到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含杂质CO_(2)气体的压缩因子及密度等物性参数,得出相同压力下,CO_(2)含量越高压缩因子越小;相同压力下,除纯CO_(2)外,CO_(2)含量越高,相同压力下密度越高,这跟C2及以上烃组分含量有关;相同温度下,CO_(2)含量越高,相同压力下黏度越高,且黏度增长变缓的压力越小;相同温度下CO_(2)含量越高,相同压力下定压比热越高,随着温度的降低,达到最高定压比热的CO_(2)含量降低。最后,采用BWRS、PR、SRK状态方程分别计算CO_(2)含量为50%和100%的气体压缩因子、密度、黏度和定压比热,并与实验结果对比,推荐PR方程为最适用的状态方程,以此指导CO_(2)气相输送关键节点参数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杂质CO_(2) 物理参数 状态方程 相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三甘醇脱水装置脱水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勇 闪从新 伍坤一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共7页
页岩气井的开发具有生产初期产气量大、中后期衰减快的生产特征。三甘醇脱水装置处理量过大会导致脱水负荷超过最佳工况的允许范围,脱水效果不理想。鉴于此,采用HYSYS软件对三甘醇(TEG)脱水装置进行了流程模拟,定量分析了三甘醇贫液质... 页岩气井的开发具有生产初期产气量大、中后期衰减快的生产特征。三甘醇脱水装置处理量过大会导致脱水负荷超过最佳工况的允许范围,脱水效果不理想。鉴于此,采用HYSYS软件对三甘醇(TEG)脱水装置进行了流程模拟,定量分析了三甘醇贫液质量分数、三甘醇循环量对三甘醇脱水装置脱水效果的影响,并根据脱水装置在不同处理量下的现场实际考核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从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为满足三甘醇贫液质量分数在99%以上的生产控制指标,可在确保再生温度不超过热降解温度204℃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重沸器温度,并在15~25 m 3/h的范围内合理提高汽提气量。当贫液质量分数高于99%、水露点远低于设计值时,建议在保证产品气水露点达标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三甘醇贫液的总循环量,从而降低重沸器燃料气耗量,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甘醇 脱水 页岩气 HYSYS软件 定量分析 工艺参数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口水合物预防工艺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伍坤一 闪从新 王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1,共6页
针对页岩气井排液生产期内的水含量很高,井口及下游管线可能出现堵塞现象,采用HYSYS软件对页岩气井口多工况进行水合物形成预测,发现在正常生产初期关井后重新开井和高气水比时,可能会出现水合物。并对目前页岩气田采用的注醇工艺和加... 针对页岩气井排液生产期内的水含量很高,井口及下游管线可能出现堵塞现象,采用HYSYS软件对页岩气井口多工况进行水合物形成预测,发现在正常生产初期关井后重新开井和高气水比时,可能会出现水合物。并对目前页岩气田采用的注醇工艺和加热工艺进行了适应性分析。结果发现,加热工艺的总投资成本略高于注醇工艺,但是加热工艺的处理量范围较大,并且预防效果较为显著。对生产期间关井后复产和高气水比时,可考虑水套加热炉和加注量为45 kg/d的移动注醇撬进行搭配使用。在生产后期,拆除水套加热炉撬后,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的条件下,部分井口存在水合物形成风险,可在丛式井组撬装装置预留水合物抑制剂加注口。研究结果为页岩气井制定水合物预防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水合物 HYSYS软件 注醇工艺 加热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 被引量:2
8
作者 唐奎 苟华平 闪从新 《山西建筑》 2014年第22期266-268,共3页
通过分析海外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环境,采用AHP方法对总承包风险进行了排序研究,并提出了规避海外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的措施,以降低在项目进行工程中的损失,提高企业海外项目的盈利。
关键词 海外工程 EPC总承包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