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地下水的土层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门福录 崔杰 +1 位作者 袁晓铭 景立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21-532,共12页
本文综合地介绍了含地下水的土层对地震波传播的研究成果,并对一些普遍性的原则问题进行了讨论.在不变形介质的前提下详细研究了二维地下水的波动问题,应用和开发了线单元-特征线法、交替方向隐式差分法和伽辽金有限单元法,求解了一些... 本文综合地介绍了含地下水的土层对地震波传播的研究成果,并对一些普遍性的原则问题进行了讨论.在不变形介质的前提下详细研究了二维地下水的波动问题,应用和开发了线单元-特征线法、交替方向隐式差分法和伽辽金有限单元法,求解了一些边值问题.还研究了介质的不均匀性、地层的成层性等对地下水波动的影响以及地下水波在界面上的透射、反射现象,发现了一些新的规律.从普遍方程出发,论证了地下水波在可变形介质和不变形介质中的差别,导出了两者的换算关系.开辟了由不变形介质的解求可变形介质的解的一个间接途径. 在可变形介质的前提下,直接从两相介质动力方程组出发,对含水土层中的波动问题进行了详尽研究,考虑了弹塑性、非线性本构关系、剪胀性、刚度退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计算对各种土壤刚度、渗阻条件、边界透水条件、荷载形式、本构关系和不均匀性等情况做了比较研究,发现一些新规律.在垂直地震荷载作用下发现了两种不同形态的孔隙水压反应——阶变形和振荡形的机制,并用间断波理论解释了孔压阶跃的原因.最后对发现的新现象做了一些讨论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含水地层 地震波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地下水份迁移及其危害 被引量:3
2
作者 门福录 陈文化 +1 位作者 崔杰 袁纯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88-97,共10页
对建筑物地下水份迁移的机理和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减轻和防治这种慢性自然灾害的对策。
关键词 建筑 地基上 地下水份迁移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与不含水地层的分层交错对地面运动和波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门福录 崔杰 景立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74-787,共14页
简要地报道对不含水土层分层排列、饱水土层分层排列、不含水土层与饱水土层分层交错排列情况下对波传播和地面运动影响的研究结果.考虑到土场的剪胀性、线性和非线性本构关系、刚度退化等因素,编制了可适用上述各种情况和任意多土层... 简要地报道对不含水土层分层排列、饱水土层分层排列、不含水土层与饱水土层分层交错排列情况下对波传播和地面运动影响的研究结果.考虑到土场的剪胀性、线性和非线性本构关系、刚度退化等因素,编制了可适用上述各种情况和任意多土层(包括含水或不含水、力学性质不同、厚度不同、边界连续条件不同等),在不同基底输入或上边界输入作用下的通用分析程序.通过对相当数量的典型情况进行的分析计算,得到了一些趋势性的认识,特别是对饱水与不含水土层分层交错情况,取得了一些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土层 不含水土层 波传播 地面运动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灾害、灾害学和灾害研究方法若干问题的浅见 被引量:21
4
作者 门福录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9-152,共4页
对灾害、灾害学和灾害研究方法等问题做了简短的讨论,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笔者认为,灾害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对两类灾害的可能的研究方法做了概述和评论。
关键词 灾害学 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 生命 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粘土流变性质及地面沉降问题初步研究(一) 被引量:9
5
作者 门福录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报导了作者早先时候所做的有关上海地区粘土流变性质实验研究结果和地面沉降问题的初步分析。简要评述了当时已有的有关文献,介绍了试验方法,并指出了试验中有重要影响的问题,给出了一些详细的试验结果,发现瞬间塑性变形比弹性变形... 报导了作者早先时候所做的有关上海地区粘土流变性质实验研究结果和地面沉降问题的初步分析。简要评述了当时已有的有关文献,介绍了试验方法,并指出了试验中有重要影响的问题,给出了一些详细的试验结果,发现瞬间塑性变形比弹性变形还大,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流变性质 试验结果 上海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粘土流变性质及地面沉降问题的初步研究(二) 被引量:4
6
作者 门福录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123-132,共10页
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一个新的粘一弹一塑性模型,并与以前其他研究者的模型作了比较,讨论了分析试验结果时应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最后,对上海市地面沉降问题作了粗略的分析。
关键词 粘土 流变模型 松弛 地面沉降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力学研究观点、方法若干问题之我见 被引量:4
7
作者 门福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0-382,共3页
关键词 岩土力学 土静力学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几点补充意见 被引量:1
8
作者 门福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土动力学 岩土工程 工程力学 岩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的几点补充意见”讨论的答复 被引量:1
9
作者 门福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71-671,共1页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大气动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成层性对地下水波的影响
10
作者 门福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78-688,共11页
本文探讨了地层分层性对地下水中波传播的影响,发现孔隙率及渗透性的变化对波传播有相当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孔隙率大的岩层比孔隙率小的岩层中平均孔隙水压有放大效应.这对研究地震成因等问题有些启示.
关键词 地下水 传播 成层性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建筑物存在的饱和砂土地基液化振动台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文化 门福录 +1 位作者 景立平 王德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4-60,共7页
对建筑物地基的液化问题至今研究得尚不够充分。我们在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已有的振动台等试验条件下,做了一批试验,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已有的工作。
关键词 建筑物 地基 振动台试验 饱和砂土 砂土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地层地震液化和滑移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文化 门福录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2-140,共9页
应用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分析倾斜地层的土壤动力非线性反应、液化和液化滑移问题,地下水位上的地层简化为单相介质层,饱和夹砂层看作是两相介质,水是可压缩的,采用双曲线非线性本构关系,考虑了砂土的剪胀性、刚度退化、滞回特性和... 应用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分析倾斜地层的土壤动力非线性反应、液化和液化滑移问题,地下水位上的地层简化为单相介质层,饱和夹砂层看作是两相介质,水是可压缩的,采用双曲线非线性本构关系,考虑了砂土的剪胀性、刚度退化、滞回特性和上水相对运动等因素。基于土力学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分析非自由场地液化的动力方程组,基于是否考虑发生渗流问题,同时建立了两种离散形式:一种是以土骨架位移和水位移为未知量的矩阵方程,另一种是以土骨架位移、水位移和孔隙水压力为未知量的矩阵方程,初步分析了适用于多孔介质波动模拟的离散模型的人工边界问题,形成的方法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地层 振动液化 水位移 孔隙水压力 两相介质动力学 数学模拟 散射场 边界条件 滑移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剪切波速为宗量的一种砂土地震液化的不确定性判别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崔杰 门福录 沈世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1-99,共9页
利用基于剪切波速的砂土液化判别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考虑剪切波速的随机性和液化及液化危害等级的模糊性的液化和液化危害等级的判别法。作者首先讨论了当剪切波速具有随机性时液化的发生概率,进而给出了确定场地液化和危害程度的发... 利用基于剪切波速的砂土液化判别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考虑剪切波速的随机性和液化及液化危害等级的模糊性的液化和液化危害等级的判别法。作者首先讨论了当剪切波速具有随机性时液化的发生概率,进而给出了确定场地液化和危害程度的发生概率。在此基础上,结合液化和液化危害程度(等级)的模糊性,利用模糊事件的概率分析方法,提出了可同时考虑随机性和模糊性的场地液化和液化危害性的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 模糊性 砂土液化 地震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水土层中骨架变形等因素对波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杰 门福录 张志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18,共11页
本文在假设上骨架可变形的前提下,结合土的弹性、弹塑性和非线性本构关系和固相、液相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针对饱和士体的一组可同时求出固相和液相的变形和应力变化的方程组。利用差分法对饱水上层在水平、竖向速度波、应力波以及地... 本文在假设上骨架可变形的前提下,结合土的弹性、弹塑性和非线性本构关系和固相、液相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针对饱和士体的一组可同时求出固相和液相的变形和应力变化的方程组。利用差分法对饱水上层在水平、竖向速度波、应力波以及地震波输入时进行了数值求解,简要分析和讨论了上骨架变形的作用、渗透系数、孔隙率、本构关系模型以及边界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现了一些新的规律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土层 等因素 骨架变形 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作用下砂土的残余体变及其时域连续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文化 门福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47-951,共5页
通过对砂土动力剪切荷载作用过程中的土骨架的弹性和塑性分析,研究了土骨架接触面部分可能发生的弹性恢复和永久变形以及破碎引起的最剧烈的塑性变形;并且,提出了可以通过液化前后颗粒粒径的质量百分含量的对比试验,来验证破碎模型的合... 通过对砂土动力剪切荷载作用过程中的土骨架的弹性和塑性分析,研究了土骨架接触面部分可能发生的弹性恢复和永久变形以及破碎引起的最剧烈的塑性变形;并且,提出了可以通过液化前后颗粒粒径的质量百分含量的对比试验,来验证破碎模型的合理性;为进行砂土动力非线性变形和液化的数值模拟,结合砂土的剪切非线性的本构,总结了更为简化的时域连续的函数经验公式,使得在时域内进行土壤动力特性和动力非线性反应分析,以及用剪胀性理论解释动力液化和变形问题易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土骨架弹-塑性变形 破碎模型 验证试验 时域连续模型 残余体积变形 动力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满流体地下管道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晓铭 门福录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9-90,共12页
地震中,埋设管道通常和周围土体一起运动,而且,除了在断层、滑坡以及土性急剧变化的地段可能遭受的桐应破坏之外,沿管轴方向地震运动造成的埋管震害最为显著。本文讨论的正是沿管轴方向行进的波引起的充满流体的地下管道动力反应问题,... 地震中,埋设管道通常和周围土体一起运动,而且,除了在断层、滑坡以及土性急剧变化的地段可能遭受的桐应破坏之外,沿管轴方向地震运动造成的埋管震害最为显著。本文讨论的正是沿管轴方向行进的波引起的充满流体的地下管道动力反应问题,考虑了土、管和流体的相互作用。针对某些介质和结构参数给出了一些数值结果,表明了流体、周围土体对管的反应的影响。计算出含流体和不含流体的管道随扰动频率变化的动力放大效应和系统的自振频率。最后,得出了流体、周围土体、扰动频率等因素对管体反应影响的若干初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道 动力分析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多孔介质中渗流的基本规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康一 门福录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5-82,共8页
达西定律作为渗流力学的一项基本规律,曾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它只适用于线性的层流情况。本文简要回顾了非线性流及紊流的研究现状,并采用一种多数研究者公认的基本规律,建立了非线性流及紊流的运动方程式,它对研究高速渗流、气体渗流以... 达西定律作为渗流力学的一项基本规律,曾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它只适用于线性的层流情况。本文简要回顾了非线性流及紊流的研究现状,并采用一种多数研究者公认的基本规律,建立了非线性流及紊流的运动方程式,它对研究高速渗流、气体渗流以及边界效应和离子效应等情况是有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介质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机制及其对地运动和波传播的影响——兼对若干基本概念的讨论(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门福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首先对地幔对流、大陆漂移和地震起源的机制做了尝试性分析,给出一个简单的力学解释。然后,考虑不同的震源类型,破裂传播以及岩体性质,探讨了震源机制对地面运动和波传播的影响。根据间断(阶跃)波理论阐明了至少应该有两个物理参量才能... 首先对地幔对流、大陆漂移和地震起源的机制做了尝试性分析,给出一个简单的力学解释。然后,考虑不同的震源类型,破裂传播以及岩体性质,探讨了震源机制对地面运动和波传播的影响。根据间断(阶跃)波理论阐明了至少应该有两个物理参量才能表征地震烈度,因为在震源处同时有应力阶跃和质点速度阶跃发生。也阐明了断层的破裂速度连同断层面积一起应是第三个重要影响参量,因为它对震源处卸载的时间函数的形式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断层破裂是一个瞬间卸载过程,并引起应力和速度阶跃,而现行惯用的一些概念均未考虑到这一点,所以笔者对工程地震和地震工程中若干概念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传播 破裂传播 震源机制 地震 岩体 断层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