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沙参的苷类成分
被引量:
36
1
作者
原忠
周碧野
+2 位作者
张志诚
门田重利
李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研究北沙参 (Glehnialittorali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SephadexLH 2 0柱层析 ,通过光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北沙参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syringin( 1 ) ,vanillicacid 4 O β D glu...
目的研究北沙参 (Glehnialittorali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SephadexLH 2 0柱层析 ,通过光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北沙参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syringin( 1 ) ,vanillicacid 4 O β D glucopyranoside( 2 ) ,benzylβ D apiofuranosyl ( 1→6 ) β D glucopyranoside( 3) ,icarisideD( 4 ) ,n butylα D fructofuranoside( 5 )。 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参
苷类成分
丁香苷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尖海龙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朝晖
徐国钧
+3 位作者
徐珞珊
王强难
波恒雄
门田重利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6-27,共2页
对尖海龙SyngnathusacusLinnaeus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共检索出26个甾体类化合物,主要有胆甾酮类、胆甾烯醇类、麦角甾醇类及雄甾酮激素类;31个其它类化合物,多为高级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其...
对尖海龙SyngnathusacusLinnaeus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共检索出26个甾体类化合物,主要有胆甾酮类、胆甾烯醇类、麦角甾醇类及雄甾酮激素类;31个其它类化合物,多为高级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脂,并含有鲨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海龙
GC/MS
甾体类化合物
中药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绵萆薢中两个新二芳基庚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
9
3
作者
殷军
刘志惠
+2 位作者
王勇
陈英杰
门田重利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6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绵萆薢(Dioscoreaspongios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绵萆薢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R,5S,7S)-1,7-二苯基-3,7...
目的:研究绵萆薢(Dioscoreaspongios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绵萆薢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R,5S,7S)-1,7-二苯基-3,7-环氧-5-羟基-1-庚酮(命名为绵萆薢素A,化合物1)、(3S,5S,7S)-1,7-二苯基-3,7-环氧-5-羟基-1-庚酮(命名为绵萆薢素B,化合物2)、(+)-丁香树脂醇(化合物3)、胡椒醇(化合物4)、芝麻素酮(化合物5)。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4和5是3个首次从薯蓣属分得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萆薢
绵萆薢素A
、B
二芳基庚酮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源于补肾中药及其复方的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殷军
刘志惠
+3 位作者
史丽影
韩娜
陈英杰
门田重利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63-667,共5页
目的对作者研究组多年来从补肾中药、药食两用药材及复方中寻找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PTH诱导的骨吸收培养系统筛选及活性追踪,应用动物体内实验确证活性部位...
目的对作者研究组多年来从补肾中药、药食两用药材及复方中寻找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PTH诱导的骨吸收培养系统筛选及活性追踪,应用动物体内实验确证活性部位。用各种化学手段分得活性成分,用细胞培养和E lisa的方法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并为药食两用药材和临床验方的抗骨质疏松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
活性部位
活性成分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沙参的苷类成分
被引量:
36
1
作者
原忠
周碧野
张志诚
门田重利
李铣
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沈阳市东陵区农林局
富山医科药科大学
出处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3-185,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北沙参 (Glehnialittorali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SephadexLH 2 0柱层析 ,通过光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北沙参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syringin( 1 ) ,vanillicacid 4 O β D glucopyranoside( 2 ) ,benzylβ D apiofuranosyl ( 1→6 ) β D glucopyranoside( 3) ,icarisideD( 4 ) ,n butylα D fructofuranoside( 5 )。 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北沙参
苷类成分
丁香苷
结构鉴定
Keywords
Glehnia littoralis
glycosides
syringin
structure elucidation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尖海龙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朝晖
徐国钧
徐珞珊
王强难
波恒雄
门田重利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研究室
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
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6-27,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对尖海龙SyngnathusacusLinnaeus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共检索出26个甾体类化合物,主要有胆甾酮类、胆甾烯醇类、麦角甾醇类及雄甾酮激素类;31个其它类化合物,多为高级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脂,并含有鲨烯。
关键词
尖海龙
GC/MS
甾体类化合物
中药
化学成分
Keywords
Syngnathus acus L.
GC/MS
Steriods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绵萆薢中两个新二芳基庚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
9
3
作者
殷军
刘志惠
王勇
陈英杰
门田重利
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
出处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6年第2期16-19,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绵萆薢(Dioscoreaspongios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绵萆薢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R,5S,7S)-1,7-二苯基-3,7-环氧-5-羟基-1-庚酮(命名为绵萆薢素A,化合物1)、(3S,5S,7S)-1,7-二苯基-3,7-环氧-5-羟基-1-庚酮(命名为绵萆薢素B,化合物2)、(+)-丁香树脂醇(化合物3)、胡椒醇(化合物4)、芝麻素酮(化合物5)。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4和5是3个首次从薯蓣属分得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关键词
绵萆薢
绵萆薢素A
、B
二芳基庚酮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Keywords
Dioscorea spongiosa
Diospongin A, B
diarylheptanoid
chemical constituents
structure elucidation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源于补肾中药及其复方的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殷军
刘志惠
史丽影
韩娜
陈英杰
门田重利
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大连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日本富山医药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
出处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63-667,共5页
文摘
目的对作者研究组多年来从补肾中药、药食两用药材及复方中寻找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PTH诱导的骨吸收培养系统筛选及活性追踪,应用动物体内实验确证活性部位。用各种化学手段分得活性成分,用细胞培养和E lisa的方法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并为药食两用药材和临床验方的抗骨质疏松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补肾
活性部位
活性成分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Keywords
tonifying the kidney
active fraction
active constituent
osteoporosis
osteoblasts
osteoclast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沙参的苷类成分
原忠
周碧野
张志诚
门田重利
李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尖海龙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张朝晖
徐国钧
徐珞珊
王强难
波恒雄
门田重利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绵萆薢中两个新二芳基庚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殷军
刘志惠
王勇
陈英杰
门田重利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源于补肾中药及其复方的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及机制的研究
殷军
刘志惠
史丽影
韩娜
陈英杰
门田重利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