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气新钻井对老井产能的影响及其控制因素——以沁水盆地柿庄南地区为例
1
作者 韩学婷 孟尚志 +4 位作者 刘广景 任镇宇 陶树 门欣阳 韦子扬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3,共9页
针对沁水盆地柿庄南地区产能释放不均衡等问题,通过水平井加密方式调整优化初始井网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但钻井泥浆、压裂液窜流至邻井现象频发,导致老井产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柿庄南地区煤层气开发实践为基础,分析了该区井间干扰... 针对沁水盆地柿庄南地区产能释放不均衡等问题,通过水平井加密方式调整优化初始井网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但钻井泥浆、压裂液窜流至邻井现象频发,导致老井产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柿庄南地区煤层气开发实践为基础,分析了该区井间干扰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产能的响应,从地质和工程角度提出应对方法或新钻井部署建议。新钻水平井分段压裂是影响老井产能的主要方式,钻井影响井占比较低、产能恢复率较差且集中发生于近井地带(最小井距小于120 m)。压裂影响井最小井距普遍介于120~300 m,在550~900 m埋深范围内均有分布。被影响井生产异常主要体现为液柱回升,最小井距小于150 m或构造煤发育的部分老井伴有黑水产出、卡泵停机等现象。卡泵停机或黑水产出井产能恢复效率较低,卡泵停机井人工实时解卡产量可大幅恢复,但解卡失败,检泵作业后产气量降幅明显。受新钻井压裂影响的老井分布在新钻井水平段射孔方向,地质层面主要受控于水平主应力各向异性,不同井距条件下存在水力裂缝沟通和压裂液前缘波及两种方式。柿庄南地区煤储层水平应力差为5.5~13.5 MPa,压裂影响井平均水平主应力差普遍大于10 MPa,高水平应力差条件下水力裂缝的强定向性致使老井流体场受到扰动。新钻井部署应与老井最小井距大于300 m且规避断层,高应力差地带可通过暂堵压裂或缩小簇间距、强化缝间应力干扰以弱化其对老井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平井 水平应力差 井网加密 柿庄南地区 沁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开发井网样式和井距优化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区块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赞 周瑞琦 +6 位作者 杨焦生 王玫珠 王大猛 马遵青 祁灵 门欣阳 方立羽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21-131,共11页
煤层气井网优化设计与部署是煤层气开发方案编制的关键部分,合理的井网部署不仅可以优化煤层气产量,还可降低煤层气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针对这一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区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煤层条件及煤储层特征,确定... 煤层气井网优化设计与部署是煤层气开发方案编制的关键部分,合理的井网部署不仅可以优化煤层气产量,还可降低煤层气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针对这一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区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煤层条件及煤储层特征,确定了煤层气开发适用的井型和井网方位。结果显示:大宁区块山西组5号煤层具有厚度大,结构简单,含气量高,渗透率低等特点,煤层顶底板封隔性好,资源潜力巨大。煤层气开发井型应以定向井为主,水平井为辅,配合相应的井网进行规模开发,井网方位为NE66°;利用煤层气产能数值模拟软件COMET3,对大宁区块当前采用的井网样式和井排距进行产能预测,模拟评价了不同井网样式和不同井排距开放方案下的产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前大宁区块煤层气开发所采用的井网样式和井排距,在排采3086 d后,煤层气采收率仅为19.03%,煤层气资源动用程度低。在井排距为300 m×80 m和400 m×100 m(即井排距比为4∶1)时五点式井网的单井累计产气量最大,在井排距为300 m×100 m和360 m×120 m(即井排距比为3∶1)时矩形井网单井累计产气量最大,据此认为大宁区块在设置4∶1的井排距比时应选用五点式井网,设置3∶1的井排距比时应选用矩形井网,井网样式和井排距经过优选后,煤层气采收率分别达44.18%和36.85%,煤层气资源动用程度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大宁区块 COMET3 产能模拟 井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