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68例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连爽 赵俊华 +3 位作者 赵玉霞 门桐林 曹丽艳 范增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为临床的诊治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经手术切除的56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和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68例中男∶女为2.17∶1(389/179),周边型肺癌∶中心型肺癌为1.35∶1(326/242),发...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为临床的诊治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经手术切除的56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和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68例中男∶女为2.17∶1(389/179),周边型肺癌∶中心型肺癌为1.35∶1(326/242),发生在右肺上中下叶的分别为26.2%、7.9%和24.5%,左肺上、下叶分别为22.5%和18.9%,右肺多于左肺,上肺叶多于下肺叶;肺鳞癌为36.1%、肺腺癌为50.4%,肺小细胞癌为7.0%、其他类型肺癌占6.5%;在女性患者中腺癌占71.5%、男性患者中鳞癌为45.0%。男女病理类型构成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吸烟者326例(57.4%),不吸烟者242例(42.6%)。在肺鳞癌、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中,吸烟者分别占71.2%、45.1%和65.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中以男性、周边型为多,肺腺癌处于所有病理类型的首位,吸烟者易患肺鳞癌,以中心型肺癌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癌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肺组织CD36表达及意义
2
作者 曹丽艳 于洪 +5 位作者 赵俊华 赵玉霞 门桐林 赵娜 刘丹 白露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3-87,共5页
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 MV X射线单次全胸野照射15 Gy,于照后不同时间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凝血酶敏感蛋白-1受体CD36在肺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病理和CD36在不同时间段的... 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 MV X射线单次全胸野照射15 Gy,于照后不同时间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凝血酶敏感蛋白-1受体CD36在肺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病理和CD36在不同时间段的表达和意义。结果表明,HE和Masson染色提示照射后的1周肺泡腔有炎性细胞渗出,继之间质水肿,4及8周出现肺泡腔变小甚至结构破坏,局部实变,肺间质出现胶原纤维;CD36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照射组在照后的第1、2、4、8周时间段CD36表达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以上结果说明CD36参与了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阻抑其表达可能对放射肺损伤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射性肺损伤 CD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