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源技术进步与区域专业化——特高压输电工程的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魏守华 钱非非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1,共12页
基于2003—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市数据,以特高压输电工程为切入点,研究能源技术进步对区域专业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以特高压输电技术为代表的能源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区域专业化水平,具体而言,较没有特高压输电项目城市,配备... 基于2003—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市数据,以特高压输电工程为切入点,研究能源技术进步对区域专业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以特高压输电技术为代表的能源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区域专业化水平,具体而言,较没有特高压输电项目城市,配备特高压输电工程城市的专业化水平提升约1.09%,且该效应在中小城市、资源丰富城市和内陆地区更强;在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基期分工水平、调整指标测度、剔除极端值并进行安慰剂检验和倾向得分匹配后,该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特高压建设所表征的能源技术进步通过激发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生产的集聚效应来促进地区专业化。继续扩大特高压输电规模,合理实施区域专业化,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技术进步 特高压输电工程 区域专业化 渐进双重差分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设施改善、市场集聚效应与城市人口增长差异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守华 吴海峰 钱非非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74,共20页
针对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率和城市规模明显分化的现象,本文从向心力的集聚效应和离心力的通勤成本视角进行研究。理论模型和199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地铁等交通设施改善和基于市场潜力的消费集聚效应会增大均衡时城市... 针对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率和城市规模明显分化的现象,本文从向心力的集聚效应和离心力的通勤成本视角进行研究。理论模型和199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地铁等交通设施改善和基于市场潜力的消费集聚效应会增大均衡时城市规模,区位基础等本地特征因素也会影响均衡城市规模。稳健性和异质性检验表明,交通设施的改善驱动高等级大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来自市场潜力的集聚效应是中小城市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分解关键解释变量的计量结果表明,城市群,特别是都市圈的中小城市的人口快速增长得益于圈层结构中市场潜力带来的集聚效应,而内陆和东北的孤立中小城市因市场潜力弱而人口增长缓慢。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市场潜力通过增加产品需求和提升工资水平、交通设施改善通过提高有效劳动力数量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吸引人口流入并推动人口增长,且房价调节关键解释变量与人口增长的关系。为促进城镇体系协调发展,国家应构建“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外围中小城市”多层次空间格局,优化区域空间功能分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通勤成本 交通设施改善 集聚效应 市场潜力 人口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城镇化进程中的工资差距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守华 李浩 钱非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54,共15页
长三角城市群正由快速城镇化向高质量城镇化演进,其中的劳动力由同质性集聚向异质性集聚转变如何影响城市间工资差距和共同富裕?通过理论模型和计量检验,研究阐释城市规模、市场潜力和高技能劳动力比重对长三角城市工资收入的影响,结果... 长三角城市群正由快速城镇化向高质量城镇化演进,其中的劳动力由同质性集聚向异质性集聚转变如何影响城市间工资差距和共同富裕?通过理论模型和计量检验,研究阐释城市规模、市场潜力和高技能劳动力比重对长三角城市工资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口规模和市场潜力对中小城市的名义工资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大城市的名义工资主要表现为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溢价,人口规模和市场潜力的作用不明显;对于真实工资,城市规模、市场潜力和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溢价影响都不显著。这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实现空间一般均衡,正进入高质量城镇化和共同富裕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城市规模 工资差距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建设能否助力中国环境技术提升?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守华 钱非非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06,共10页
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切入点,使用2003-2019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评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环境技术提升的政策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并未对环境技术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这种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存... 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切入点,使用2003-2019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评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环境技术提升的政策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并未对环境技术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这种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存在激励与扭曲两种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所致。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激励效应在中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大城市均显著为正,但在中小型城市中难以发挥;扭曲效应主要出现在西部地区城市、中小型城市以及Ⅰ型大城市。鉴于此,可由点到面地推进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加强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环境监管力度,激发创新活力,减少政策扭曲;对于中东部地区城市和人口规模较大城市要努力提高创新质量,实现绿色创新“多量多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低碳试点 环境技术水平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