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热带区域农用地微塑料残留特征及种植类型影响
1
作者 钱益斌 何小康 +4 位作者 杨帅 严佩 孙宇 陈曦 冯成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75-4483,共9页
海南岛作为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微塑料的形成与残留,系统阐释这一热带典型区域农用地土壤微塑料的残留特征,可以为热带地区塑料污染治理提供重要支撑。研究以海口市琼山区为典型研究区域采集农用地土壤样品... 海南岛作为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微塑料的形成与残留,系统阐释这一热带典型区域农用地土壤微塑料的残留特征,可以为热带地区塑料污染治理提供重要支撑。研究以海口市琼山区为典型研究区域采集农用地土壤样品,通过密度分离、消解和显微镜观测等步骤提取和鉴定农用地土壤中微塑料的丰度、形状、粒径和颜色等残留特征,探究了微塑料的潜在来源以及人类活动强度对农用地土壤微塑料丰度的影响,并揭示了不同种植类型土壤微塑料分布的差异。结果显示,所有土壤样品均被检测到微塑料,平均丰度为(1023.6±925.5)个/kg,且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趋势。纤维状(54.6%)、小于0.5 mm(46.0%)以及黑色(49.8%)是该地区农用地微塑料最常见的赋存形态类型。农用地周围人类活动是土壤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来源,不同类型农用地中微塑料丰度和形态具有显著性差异,农用塑料地膜的使用是土壤微塑料的直接来源;林地中较低的农业活动强度使得其土壤微塑料丰度较低,破碎程度较少;水田中的上覆水降低了其土壤中微塑料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微塑料 农用地 种植类型 人类活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某化工园区大气VOCs组成、来源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18
2
作者 钱益斌 钟昌琴 +3 位作者 杨安富 陈静华 薛育易 黄道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123,共9页
为探究海南某化工园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该化工园区22个空气样品中的VOC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域共检出18种VOCs,夏季和春季大气VOCs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 为探究海南某化工园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该化工园区22个空气样品中的VOC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域共检出18种VOCs,夏季和春季大气VOCs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4.7μg/m3和177.5μg/m3,主要特征污染物分别为乙酸乙酯(45.18%)和丙酮(77.83%)。源解析显示,夏季大气VOCs主要来源为汽车尾气排放、石油化工源和工业过程源,贡献率分别为44.95%、18.96%和15.49%;春季主要来源为溶剂使用和挥发、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源和石油化工源,贡献率分别为33.81%、15.58%、13.55%和9.48%。健康风险评价分析表明,春夏两季大气中VOCs对人体造成的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夏季大气中的苯和二氯甲烷以及春季大气中的苯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VOCs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健康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内油水两相流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钱益斌 杨利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6-573,共8页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圆管中油水两相流动过程中的流型、相转换的研究现状,并重点介绍了油水垂直两相流中液滴粒径及分布、持液率、压力降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展油水两相...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圆管中油水两相流动过程中的流型、相转换的研究现状,并重点介绍了油水垂直两相流中液滴粒径及分布、持液率、压力降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展油水两相流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两相流 相转换 液滴粒径分布 持液率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相二步法合成甘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钱益斌 杨利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5828-5829,5837,共3页
对氯乙酸氨解法合成甘氨酸工艺进行了改进和优化。试验分为2步进行,先在氯乙酸的甲醇溶液中通入氨气,反应制取氯乙酸铵;再在氯乙酸铵的甲醇溶液中加入适量催化剂乌洛托品,在适宜条件下通氨反应,得到产品甘氨酸。试验考察了第二步反应中... 对氯乙酸氨解法合成甘氨酸工艺进行了改进和优化。试验分为2步进行,先在氯乙酸的甲醇溶液中通入氨气,反应制取氯乙酸铵;再在氯乙酸铵的甲醇溶液中加入适量催化剂乌洛托品,在适宜条件下通氨反应,得到产品甘氨酸。试验考察了第二步反应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优化条件为通氨时间120 min,反应温度60℃,n(氯乙酸铵)∶n(甲醇)=1∶7.5,保温时间为45 min。在母液套用条件下,第二步反应的单步收率可达99.35%,经2步合成后甘氨酸收率可达9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 氯乙酸氨解法 母液回用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现状与对策
5
作者 钱益斌 黄春 吴晓晨 《热带农业工程》 2018年第4期63-66,共4页
结合海南省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分析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布局、日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海南实际从扩容升级处置设施、提升处置水平、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和水泥窑共处置技术研发应用、完善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等方... 结合海南省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分析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布局、日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海南实际从扩容升级处置设施、提升处置水平、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和水泥窑共处置技术研发应用、完善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危险废物 处置设施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对城市生活垃圾原位水蒸气气化制备富氢燃气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晶博 张静 +4 位作者 钱益斌 胡超 周兴翠 肖波 马彩凤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9-286,共8页
为高效资源化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提出了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原位水蒸气气化制备富氢燃气方法.在城市生活垃圾原位水蒸气气化过程中添加CaO,对CO2进行高温吸收,促进H2产生.考察了n(Ca)In(C)(CaO与垃圾原料中碳元素的摩尔比)、反... 为高效资源化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提出了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原位水蒸气气化制备富氢燃气方法.在城市生活垃圾原位水蒸气气化过程中添加CaO,对CO2进行高温吸收,促进H2产生.考察了n(Ca)In(C)(CaO与垃圾原料中碳元素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及垃圾含水率等因素对H2产率以及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Ca)/n(c)由0增至1.5,φ(H2)和H2产率(以W计)分别由25.89%、10.86g/kg增至45.90%、31.56g/kg;水蒸气的引入提高了CaO的碳酸化反应活性,促进了H2的产生,但当含水率高于39.45%时,则会降低产气品质;反应温度高于750℃时,虽能强化城市生活垃圾、焦油的热分解等反应产生更多的H2,但不利于CaO的碳酸化反应,最佳的操作温度为700~750℃;对固体残留物进行XRD和SEM分析可知,反应温度高于750℃会降低CaO的活性,不利于CaO对CO2的吸收.以CaO为添加剂的城市生活垃圾原位水蒸气气化制备富氢燃气是一种有效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原位水蒸气气化 CAO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原位水蒸气气化制氢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晶博 张静 +4 位作者 胡超 钱益斌 周兴翠 肖波 马彩凤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4-1550,共7页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原位水蒸气气化制氢研究,考察了加热方式、反应温度以及含水率对城市生活垃圾原位水蒸气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快加热方式有利于提高燃气品质和降低焦油含量;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气体产物含量增...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原位水蒸气气化制氢研究,考察了加热方式、反应温度以及含水率对城市生活垃圾原位水蒸气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快加热方式有利于提高燃气品质和降低焦油含量;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气体产物含量增加,焦油含量和半焦含量下降,气体组分中H2和CO含量升高,碳转化率从30.49%增加到56.79%;当城市生活垃圾含水率为39.45%时,产气品质最高,气体成分中H2含量达到最高值25.8%,气体的低位热值达到17.02 MJ/m3;温度升高和蒸汽引入能改变半焦产物的表观形貌,并能提高半焦产物的BET以及灰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原位水蒸气气化 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靶器官毒性剂量法(TTD)和证据权重分析法(WOE)评估固化飞灰中重金属非致癌健康风险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丽君 韩静磊 +2 位作者 钱益斌 张宗尧 郭庶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4-1020,共7页
传统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未考虑重金属对多种靶器官的影响及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不能反映重金属真实的风险情况.ATSDR的靶器官毒性剂量法(TTD)和EPA的证据权重分析法(WOE)分别将重金属能够产生效应的靶器官与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引入评价... 传统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未考虑重金属对多种靶器官的影响及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不能反映重金属真实的风险情况.ATSDR的靶器官毒性剂量法(TTD)和EPA的证据权重分析法(WOE)分别将重金属能够产生效应的靶器官与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引入评价过程,对传统评价方法进行修正.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了TTD法和WOE法评估了生活垃圾焚烧厂固化飞灰中重金属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并将其与传统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传统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得出的HI值为0.2084,经TTD法和WOE法修正后的HI值分别为0.5165和0.6717,修正后风险大于传统方法所预测风险,更严格的反映固化飞灰对工人健康的真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器官毒性剂量 证据权重分析 非致癌健康风险 固化飞灰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污染物的呼吸暴露风险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黄道建 陈晓雯 +4 位作者 蔡凤珊 许榕发 庄僖 于晓巍 钱益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48,共8页
以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的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MSWIPPs)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气扩散模型(AERMOD)模拟烟气特征污染物的扩散特性,研究了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的大气污染现状,并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 以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的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MSWIPPs)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气扩散模型(AERMOD)模拟烟气特征污染物的扩散特性,研究了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的大气污染现状,并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烟气中颗粒物(PM10、PM2.5)、HCl、NOx、SO2、Pb、Cd、Cr和PCDD/Fs(二噁英)等的年平均排放质量浓度范围为1.98×10^-9~93.87 mg/m3,预测周边环境大气中各污染物的全时段平均质量浓度范围为5.00×10^-14~1.49×10^-3 mg/m3,均远低于评价标准限值.呼吸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HCl、NOx、SO2和Pb对人群产生的非致癌风险范围为2.71×10^-7~1.38×10^-2,Cd、Cr和PCDD/Fs的致癌风险范围为7.12×10^-10~2.04×10^-5,均处于可接受范围.在成人群体中,所有烟气特征污染物对男性造成的健康风险普遍高于女性,在儿童群体中则相反;儿童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明显高于成人.在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下风向均分布有小学、幼儿园等,建议根据人群分布、风向变化、春夏季节更替等特点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项目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和敏感人群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烟气污染物 呼吸暴露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