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iC/CCT复合体对mTORC1完整性及其活性的调控作用研究
1
作者 闫先航 钱正韬 +1 位作者 姚春芳 周小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的探讨TRiC/CCT复合体(TCP-1 ring complex/chaperonin containing TCP-1)与mTOR复合体1(mTORC1)之间可能的相互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探究TRiC/CCT复合体与mTORC1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雷帕霉素抑制mTORC... 目的探讨TRiC/CCT复合体(TCP-1 ring complex/chaperonin containing TCP-1)与mTOR复合体1(mTORC1)之间可能的相互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探究TRiC/CCT复合体与mTORC1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雷帕霉素抑制mTORC1活性后,制备可溶性及不溶性细胞蛋白样本,比较受CCT辅助折叠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通过非变性凝胶电泳技术观察TRiC/CCT复合体的变化,探究mTORC1对TRiC/CCT复合体完整性的影响;利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静默HEK-293T细胞中的CCT2或CCT5基因,研究TRiC/CCT复合体对mTORC1关键组分表达及下游底物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TRiC/CCT复合体各亚基与mTORC1均存在相互作用;雷帕霉素抑制mTORC1活性后,β-actin、β-Tubulin及STAT3不溶性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增加,且在非变性电泳凝胶中复合体分子大小无明显改变,证明mTORC1对TRiC/CCT复合体的形成不存在调控作用;在HEK-293T中静默CCT2或CCT5后,mTOR、Raptor、mLST8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磷酸化的p70S6K及Akt水平降低,证实TRiC/CCT复合体对mTORC1及下游分子具有调控作用。结论TRiC/CCT复合体通过调控mTORC1各组分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而影响其下游底物的磷酸化水平及活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C1 TRiC/CCT复合体 蛋白质折叠 分子伴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报道系统应用于AAVS1安全港的定点整合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淳 陈耀 +3 位作者 何佳佳 张毛雪 钱正韬 周小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5-829,共5页
目的利用ZFN与TALEN基因编辑以及同源重组技术将Cas9表达框、基因编辑效率荧光报道系统以及真核细胞筛选标记的DNA超长片段定点插入HEK-293T细胞基因组AAVS1安全港,建立可用于衡量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稳定细胞株。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 目的利用ZFN与TALEN基因编辑以及同源重组技术将Cas9表达框、基因编辑效率荧光报道系统以及真核细胞筛选标记的DNA超长片段定点插入HEK-293T细胞基因组AAVS1安全港,建立可用于衡量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稳定细胞株。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AAVS1-all-in-one-CRISPR质粒。利用脂质体将识别并切割AAVS1基因组序列的ZFN和TALEN质粒以及AAVS1-all-in-one-CRISPR质粒共转染入HEK-293T细胞。使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单克隆细胞后,利用杀稻瘟菌素S筛选、红色荧光检测、Cas9 Western blot以及基因组PCR鉴定等方法获得CRISPR-Cas9基因编辑报道系统完整整合入AAVS1安全港的稳定细胞株。继而,将EGFP修复模板单链DNA及EGFP sgRNA瞬时转染入这些稳定细胞株,对失去荧光的EGFP进行基因编辑,恢复其发光功能,并通过荧光检测技术验证基因编辑结果。结果成功获得3株同时具有嘌呤霉素和杀稻瘟菌素S抗性以及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单克隆细胞,Western blot证实其成功表达Cas9蛋白,基因组PCR鉴定目的基因成功整合入基因组AAVS1位点。经EGFP基因编辑后,细胞恢复绿色荧光。结论利用ZFN与TALEN将完整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报道系统成功整合入HEK-293T细胞基因组的AAVS1安全港,整合DNA片段长度达11.5 kb,并利用Cas9成功编辑EGFP报道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VS1 CRISPR ZFN TALEN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