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篇复仇小说的不同审美机制——《铸剑》与《复仇的话》比较论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钱模祥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8-12,共5页
1923年6月《现代日本小说集》出版,辑录了鲁迅先生翻译的六位日本作家的十一篇作品。在菊池宽名下,有《三浦右卫门的最后》和《复仇的话》两篇。这是两篇历史题材小说,都发表在1918年,鲁迅的翻译相当及时。在小说集附录的《关于作者的...
1923年6月《现代日本小说集》出版,辑录了鲁迅先生翻译的六位日本作家的十一篇作品。在菊池宽名下,有《三浦右卫门的最后》和《复仇的话》两篇。这是两篇历史题材小说,都发表在1918年,鲁迅的翻译相当及时。在小说集附录的《关于作者的说明》中,鲁迅又对菊池宽的生平与创作作了专门介绍,可见他对菊池宽的历史题材小说是相当重视的。耐人寻味的是,在相距不到四年之后,鲁迅写成了他的第二篇历史小说《铸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剑》
鲁迅
比较论析
宴之敖者
审美机制
眉间
小说集
作品
历史小说
历史题材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俳话二题
2
作者
钱模祥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55-58,共4页
芭蕉原名松尾宗房,是日本17世纪末叶的一位杰出的俳句诗人。在俳谐文学史上,他有着继往开来的地位与作用,被日本国民誉为古代的“俳圣”。 公元1644年,芭蕉出生在伊贺国上野一个下级武士家庭。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三。芭蕉13岁那年,...
芭蕉原名松尾宗房,是日本17世纪末叶的一位杰出的俳句诗人。在俳谐文学史上,他有着继往开来的地位与作用,被日本国民誉为古代的“俳圣”。 公元1644年,芭蕉出生在伊贺国上野一个下级武士家庭。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三。芭蕉13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家境日趋贫困。幼年的芭蕉做了当地藩主之子藤堂忠良的伴读。小主人比他大两岁,两人情投意合,一起师事当时享有盛名的“贞门俳仙”北村季吟,这使芭蕉最初受到俳谐文学的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蕉
季题
幽玄
闲寂
谈林
日本
岁时
纪行
北村
贞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芜村与俳句
3
作者
钱模祥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32-33,共2页
与谢芜村是18世纪日本著名的画家和俳谐诗人。他本姓谷口,别号夜半亭、宰町、落日庵,1716年出生于摄津国东成郡毛马村(现大阪市都岛区毛马町)的一个富裕农家。
关键词
与谢芜村
现实人生
大阪市
作品
生活
日本文学
艺术优势
黑暗现实
巴人
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水》艺术模式读解
4
作者
钱模祥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8-12,共5页
《理水》艺术模式读解钱模祥鲁迅在构思《理水》这篇小说时.历史典籍能提供的材料是很有限的,他主要选取《史·记·夏本纪》中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又辅之以另些古籍上关于“鲸殛羽山”、“益稷佐禹”、“奇肱飞车”、“蝌蚪...
《理水》艺术模式读解钱模祥鲁迅在构思《理水》这篇小说时.历史典籍能提供的材料是很有限的,他主要选取《史·记·夏本纪》中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又辅之以另些古籍上关于“鲸殛羽山”、“益稷佐禹”、“奇肱飞车”、“蝌蚪文字”等零星记载。这些材料自身都很单薄,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史记·夏本纪》
理水
历史小说
中国的脊梁
现代生活
《故事新编》
形象系统
水利局
书信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送东阳马生序》的立意和脉络
被引量:
1
5
作者
沈继常
钱模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88-89,共2页
宋濂写的《送东阳马生序》,六百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历久不衰。其重要原因之一恐是写法上即辞章文采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认为,本文的一个显著特色是以“勤”、“艰”二字贯串全文,提挈全篇,因而使文章立意明确,脉络清楚。 清人...
宋濂写的《送东阳马生序》,六百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历久不衰。其重要原因之一恐是写法上即辞章文采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认为,本文的一个显著特色是以“勤”、“艰”二字贯串全文,提挈全篇,因而使文章立意明确,脉络清楚。 清人魏际瑞在《伯子论文》中说:“文章烦简,非因字句多寡,篇幅短长。若庸絮懈蔓,一句亦谓之烦,切到精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阳
师古
宋濂
善假于物
抄书
精详
圣贤
“物”
文章立意
《劝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记念刘和珍君》几种解释的质疑
6
作者
钱模祥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101-102,共2页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讽刺批判了“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有的同志由此而发问道:“这里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是人民还是反动派,如果说属于广大人民这个范畴,能说对他们的革命性都是估计得很充分的么?”我们说,...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讽刺批判了“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有的同志由此而发问道:“这里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是人民还是反动派,如果说属于广大人民这个范畴,能说对他们的革命性都是估计得很充分的么?”我们说,这里的“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当然属于人民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敌斗争
革命者
广大人民
鲁迅作品教学
革命性
质疑
解释
中国人民
社会作用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篇复仇小说的不同审美机制——《铸剑》与《复仇的话》比较论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钱模祥
出处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8-12,共5页
文摘
1923年6月《现代日本小说集》出版,辑录了鲁迅先生翻译的六位日本作家的十一篇作品。在菊池宽名下,有《三浦右卫门的最后》和《复仇的话》两篇。这是两篇历史题材小说,都发表在1918年,鲁迅的翻译相当及时。在小说集附录的《关于作者的说明》中,鲁迅又对菊池宽的生平与创作作了专门介绍,可见他对菊池宽的历史题材小说是相当重视的。耐人寻味的是,在相距不到四年之后,鲁迅写成了他的第二篇历史小说《铸剑》。
关键词
《铸剑》
鲁迅
比较论析
宴之敖者
审美机制
眉间
小说集
作品
历史小说
历史题材小说
分类号
C658.3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俳话二题
2
作者
钱模祥
出处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55-58,共4页
文摘
芭蕉原名松尾宗房,是日本17世纪末叶的一位杰出的俳句诗人。在俳谐文学史上,他有着继往开来的地位与作用,被日本国民誉为古代的“俳圣”。 公元1644年,芭蕉出生在伊贺国上野一个下级武士家庭。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三。芭蕉13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家境日趋贫困。幼年的芭蕉做了当地藩主之子藤堂忠良的伴读。小主人比他大两岁,两人情投意合,一起师事当时享有盛名的“贞门俳仙”北村季吟,这使芭蕉最初受到俳谐文学的熏陶。
关键词
芭蕉
季题
幽玄
闲寂
谈林
日本
岁时
纪行
北村
贞门
分类号
C658.3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芜村与俳句
3
作者
钱模祥
出处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32-33,共2页
文摘
与谢芜村是18世纪日本著名的画家和俳谐诗人。他本姓谷口,别号夜半亭、宰町、落日庵,1716年出生于摄津国东成郡毛马村(现大阪市都岛区毛马町)的一个富裕农家。
关键词
与谢芜村
现实人生
大阪市
作品
生活
日本文学
艺术优势
黑暗现实
巴人
技艺
分类号
C658.3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水》艺术模式读解
4
作者
钱模祥
出处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8-12,共5页
文摘
《理水》艺术模式读解钱模祥鲁迅在构思《理水》这篇小说时.历史典籍能提供的材料是很有限的,他主要选取《史·记·夏本纪》中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又辅之以另些古籍上关于“鲸殛羽山”、“益稷佐禹”、“奇肱飞车”、“蝌蚪文字”等零星记载。这些材料自身都很单薄,更...
关键词
鲁迅
《史记·夏本纪》
理水
历史小说
中国的脊梁
现代生活
《故事新编》
形象系统
水利局
书信集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送东阳马生序》的立意和脉络
被引量:
1
5
作者
沈继常
钱模祥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88-89,共2页
文摘
宋濂写的《送东阳马生序》,六百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历久不衰。其重要原因之一恐是写法上即辞章文采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认为,本文的一个显著特色是以“勤”、“艰”二字贯串全文,提挈全篇,因而使文章立意明确,脉络清楚。 清人魏际瑞在《伯子论文》中说:“文章烦简,非因字句多寡,篇幅短长。若庸絮懈蔓,一句亦谓之烦,切到精详。
关键词
东阳
师古
宋濂
善假于物
抄书
精详
圣贤
“物”
文章立意
《劝学》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记念刘和珍君》几种解释的质疑
6
作者
钱模祥
机构
南通师专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101-102,共2页
文摘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讽刺批判了“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有的同志由此而发问道:“这里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是人民还是反动派,如果说属于广大人民这个范畴,能说对他们的革命性都是估计得很充分的么?”我们说,这里的“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当然属于人民的范畴。
关键词
对敌斗争
革命者
广大人民
鲁迅作品教学
革命性
质疑
解释
中国人民
社会作用
范畴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篇复仇小说的不同审美机制——《铸剑》与《复仇的话》比较论析
钱模祥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俳话二题
钱模祥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芜村与俳句
钱模祥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理水》艺术模式读解
钱模祥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送东阳马生序》的立意和脉络
沈继常
钱模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记念刘和珍君》几种解释的质疑
钱模祥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