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钱文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75-57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特点。方法:观察急性脑卒中259例并发肺部感染者53例的年龄、卒中类型、吞咽障碍、基础病存在等情况。结果:年龄越大,肺部感染发生率越高(P<0.01);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特点。方法:观察急性脑卒中259例并发肺部感染者53例的年龄、卒中类型、吞咽障碍、基础病存在等情况。结果:年龄越大,肺部感染发生率越高(P<0.01);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0.01);伴意识障碍者合并肺部感染率远高于无意识障碍者(P<0.01);有吞咽障碍合并肺部感染高于无吞咽障碍(P<0.01);卧床时间越长肺部感染率越高(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缺血性卒中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寅恪与季羡林——一项学术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钱文忠 王海燕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8,共6页
比较佛教语文学在陈寅恪先生和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史上的不同作用与地位,可以明显看出,陈寅恪先生的“史学三变”和季羡林先生的“佛教语文学三转”之不同,佛教语文学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完全不同的演进轨迹从而显现。陈寅恪先生因“史... 比较佛教语文学在陈寅恪先生和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史上的不同作用与地位,可以明显看出,陈寅恪先生的“史学三变”和季羡林先生的“佛教语文学三转”之不同,佛教语文学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完全不同的演进轨迹从而显现。陈寅恪先生因“史学三变”而灿烂夺目,季羡林先生则因“体”一“用”一“体用圆融”的“佛教语文学三转”而彪炳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季羡林 佛教语文学 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羡林:慷慨又“吝啬”的爱书人
3
作者 钱文忠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72-73,共2页
季先生是非常慷慨的,他有时候慷慨到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地步。中国当代内地最大的一笔捐赠就来自于他。但他又是"吝啬"的,唯一一个"吝啬"的方面就体现在书上,他把自己最最珍爱的书,非常严密地锁在铁皮柜子里,钥匙... 季先生是非常慷慨的,他有时候慷慨到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地步。中国当代内地最大的一笔捐赠就来自于他。但他又是"吝啬"的,唯一一个"吝啬"的方面就体现在书上,他把自己最最珍爱的书,非常严密地锁在铁皮柜子里,钥匙挂在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吝啬 慷慨 季羡林 爱书 中国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犁中所见的朝鲜犁、中国犁及混血型犁 被引量:2
4
作者 河野通明 钱文忠 张合旺 《古今农业》 2009年第4期38-42,共5页
关键词 日本 朝鲜 血型 中国 历史信息 组成部分 物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车机杼织经纬 汉锦唐绢谱华章
5
作者 孔祥芝 钱文忠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23期60-62,共3页
中国自古就以“农桑并举、耕织并重”为立国之策,所谓“农者,食之本;桑者,衣之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桑丝织的国家,相传嫘祖养蚕缫丝,始有绫罗衣锦问世。蚕桑丝织是中华先祖在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发明创造,起源于黄河中... 中国自古就以“农桑并举、耕织并重”为立国之策,所谓“农者,食之本;桑者,衣之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桑丝织的国家,相传嫘祖养蚕缫丝,始有绫罗衣锦问世。蚕桑丝织是中华先祖在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发明创造,起源于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成都三江平原一带。蚕桑丝织业是历代极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是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基础 国民收入 黄河中下游 发明创造 蚕桑丝织业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义宁精神,开展陈学研究——《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推介 被引量:1
6
作者 钱文忠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132-133,共2页
用出版纪念论文集或召开纪念性学术讨论会的方式,来缅怀某一位大师的业绩,或对卓有成就的学者的某一寿辰表示祝贺,这是在国际学术界中常见的佳事。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论文集在我国并不多见。这是致使许多著名学者逐渐被淡忘,他们的成... 用出版纪念论文集或召开纪念性学术讨论会的方式,来缅怀某一位大师的业绩,或对卓有成就的学者的某一寿辰表示祝贺,这是在国际学术界中常见的佳事。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论文集在我国并不多见。这是致使许多著名学者逐渐被淡忘,他们的成就不能得到广泛传播与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出版业尤其是学术性著作的出版面临很大困难的今天,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以深远的眼光出版了《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以下简称《文集》)。这一天虽然来得稍稍迟了一些,可是我们这些慕寅恪先生之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讨论会 陈先生 教授 陈寅恪 道德文章 学术成就 治学方法 论文集 纪念性 出版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