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钱德玲 赵元一 王东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56-1861,共6页
采用挤扩支盘桩-土-结构体系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以了解在地震动激励下该体系的抗震性能以及支盘桩对结构体系的抗拉、抗压及抗扭曲的作用.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该体系的基频、阻尼比、振型、最大位移、结构顶层加速度反应以及破坏特征进... 采用挤扩支盘桩-土-结构体系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以了解在地震动激励下该体系的抗震性能以及支盘桩对结构体系的抗拉、抗压及抗扭曲的作用.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该体系的基频、阻尼比、振型、最大位移、结构顶层加速度反应以及破坏特征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相互作用体系对结构动力特性和结构地震反应均有较大的影响,结构的破坏形式与基础形式、土层性质等因素有关,支盘桩对地震的阻抗性能有了初步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结构体系 动力相互作用 抗震性能 挤扩支盘桩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S对单桩静载试验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钱德玲 张文彦 +1 位作者 曹光暄 李天宝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4-237,共4页
文章采用有限元对单桩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分析;该方法采用Drucker-Prager模型确定土体本构关系,在桩土之间设置Goodman接触单元;结合合肥地区的工程实例,利用GTS有限元分析工具,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基桩静载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 文章采用有限元对单桩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分析;该方法采用Drucker-Prager模型确定土体本构关系,在桩土之间设置Goodman接触单元;结合合肥地区的工程实例,利用GTS有限元分析工具,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基桩静载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设定计算参数,基桩静载试验的Q-s曲线实测值和计算值吻合较好。分析结果对于深刻理解桩土相互作用的机理有重要的意义,为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开辟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单桩极限承载力 静载试验 DRUCKER-PRAG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互作用体系中桩基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8
3
作者 钱德玲 雷超 +1 位作者 王东坡 孙昌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9-714,共6页
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对一种新型变截面桩-土-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观察了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现象,验证和掌握了新型桩体与结构的震害特点。根据试验测定的数据,研究了支盘桩-高层建筑结... 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对一种新型变截面桩-土-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观察了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现象,验证和掌握了新型桩体与结构的震害特点。根据试验测定的数据,研究了支盘桩-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重点分析了支盘桩的动力响应。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桩-土接触压力时程曲线揭示了在地震动激励下桩-土之间存在着拉开和再接触的现象,表明支盘桩在动力相互作用过程中承受了拉、拔荷载,说明和证实了当基础具有较大的抗拉、抗拔和抗扭曲能力时,才能更好的发挥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抗震性能和减轻震灾;桩基两侧对应测点的应变时程曲线呈反向关系,表明在地震作用下,相同时间内桩基一侧受拔,另一侧受压,解释了地震区房屋产生倾斜、倾倒震害现象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 高层建筑结构 拉压效应 减轻震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桩基础体系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钱德玲 李辉 +2 位作者 卢文胜 李健全 夏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3,共6页
基于振动台模型试验,采用大型软件MARC进行了数值仿真试验,再现了在地震作用下桩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基础类型变化对高层建筑结构产生的变形影响较大,桩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中上部结构的最大层间剪力和倾覆... 基于振动台模型试验,采用大型软件MARC进行了数值仿真试验,再现了在地震作用下桩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基础类型变化对高层建筑结构产生的变形影响较大,桩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中上部结构的最大层间剪力和倾覆力矩等都比刚性地基上结构体系的要小,桩基–结构体系中相当一部分地震能量通过支盘扩散到土层中,减小了上部结构的变形能。而刚性地基上结构体系中相当一部分的地震能量则转化为上部结构的变形能,导致结构损伤较大。同时,振动台试验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支盘桩结构体系的阻尼能较大,能够有效地提高基础和结构体系的抗震和减震能力,降低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对抵御地震、减少地震破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动力相互作用 支盘桩 抗震减灾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球形孔扩张理论估算支盘桩扩孔挤压效应 被引量:6
5
作者 钱德玲 崇劲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3-56,共4页
将球形孔扩张理论应用到支盘桩扩孔时径向应力的计算,考虑到扩孔时的油压数据,求得某一孔压下的支盘力,据此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对比和分析了支盘桩与直杆桩承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支盘桩的承载力比直... 将球形孔扩张理论应用到支盘桩扩孔时径向应力的计算,考虑到扩孔时的油压数据,求得某一孔压下的支盘力,据此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对比和分析了支盘桩与直杆桩承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支盘桩的承载力比直杆桩提高了75%,这充分说明了支盘桩在承受大吨位荷载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孔扩张理论 估算 支盘桩 扩孔 承载力 施工工艺 载荷试验 挤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网格法与有限元法的耦合在线弹性断裂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钱德玲 程媛媛 边燕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61-1064,共4页
文章采用无网格Galerkin方法与有限元(EFG-FE)耦合的方法来计算裂纹问题,这种耦合的方法不仅解决了无网格Galerkin法力学边界条件施加的难点,而且还克服了无网格Galerkin法耗时较多的缺点;运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分别采用了线性基函数... 文章采用无网格Galerkin方法与有限元(EFG-FE)耦合的方法来计算裂纹问题,这种耦合的方法不仅解决了无网格Galerkin法力学边界条件施加的难点,而且还克服了无网格Galerkin法耗时较多的缺点;运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分别采用了线性基函数、二次基函数和部分扩展基,对有限板单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受拉中心斜裂纹方形板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GALERKIN法 EFG-FE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扩支盘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及FEM模拟研究 被引量:69
7
作者 钱德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1-375,共5页
根据单桩静载荷试验的结果 ,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挤扩支盘桩的承载机理、荷载传递性状和FEM模拟结果。通过计算分析 ,指出了承力盘的承力特性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和互补效应以及与其他桩型的不同点 。
关键词 挤扩支盘桩 承载机理 荷载传递性状 FEM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盘桩抗压和抗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钱德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517-520,共3页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支盘桩高承载力和低沉降量的内涵。通过分析得出:在轴向压力作用下,支盘承受较大的荷载,支盘力占总荷载大约60 %以上,说明在承力上,支盘力控制着单桩承载力和沉降量的大小。在抗拔方面,由于支盘上方土阻力的作...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支盘桩高承载力和低沉降量的内涵。通过分析得出:在轴向压力作用下,支盘承受较大的荷载,支盘力占总荷载大约60 %以上,说明在承力上,支盘力控制着单桩承载力和沉降量的大小。在抗拔方面,由于支盘上方土阻力的作用,使支盘桩的抗拔力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盘桩 承载机理 抗拔性能 支盘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桩-土-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钱德玲 孙昌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7,共4页
根据支盘桩抗压、抗拔及抗扭曲的阻抗性能,提出了由支盘桩代替直杆桩,组成支盘桩-地基-上部结构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支盘与阻尼器具有相似性原理,在地震作用下,盘在土体中作位移极小的往复运动,提供刚度和阻... 根据支盘桩抗压、抗拔及抗扭曲的阻抗性能,提出了由支盘桩代替直杆桩,组成支盘桩-地基-上部结构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支盘与阻尼器具有相似性原理,在地震作用下,盘在土体中作位移极小的往复运动,提供刚度和阻尼、消耗地震能量、减轻地震动对结构的地震反应。针对该体系的抗震特性,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分析方法和模型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盘桩 阻抗性能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挤扩支盘桩破坏性状的探讨 被引量:19
10
作者 钱德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955-958,共4页
大量的静载试验和已建工程的经验证明 :挤扩支盘桩具有高承载力 ,明显不同于普通的钻孔灌注桩 ,特别是在承载力可调性方面 ,挤扩支盘桩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文章基于静载试验结果 ,研究和探讨了支盘桩的受力特性和破坏性状。研究结果表明 ... 大量的静载试验和已建工程的经验证明 :挤扩支盘桩具有高承载力 ,明显不同于普通的钻孔灌注桩 ,特别是在承载力可调性方面 ,挤扩支盘桩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文章基于静载试验结果 ,研究和探讨了支盘桩的受力特性和破坏性状。研究结果表明 ,挤扩支盘桩在承力方面 ,支盘受力最大 ,约占总荷载的 6 0 %以上 ,沉降量明显低于同等条件下的钻孔灌注桩 ,且端阻力和侧阻力同时发挥。在破坏性状上 ,无论是荷载—沉降曲线还是动测检测结果 ,均说明了支盘下土体的局部剪切破坏是其破坏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扩支盘桩 受力性状 破坏性状 局部剪切破坏 静载试验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盘桩-地基相互作用及有限元法模拟的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钱德玲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2-86,共5页
支盘桩是一种具有高承载力和低沉降量特性的新型桩。为了探求支盘桩的荷载传递规律 ,本文在静载荷试验的基础上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支盘桩的承载机理、挤密效应、孔隙水压力消散、荷载传递性状以及有限元模拟结果。通过计算分析表明 :支... 支盘桩是一种具有高承载力和低沉降量特性的新型桩。为了探求支盘桩的荷载传递规律 ,本文在静载荷试验的基础上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支盘桩的承载机理、挤密效应、孔隙水压力消散、荷载传递性状以及有限元模拟结果。通过计算分析表明 :支盘桩在受力上具有摩擦端承桩的特性 ,并且主要靠承力盘承受荷载 ,支盘力约占极限承载力的 60 %以上。根据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 ,指出了盘间存在着应力叠加效应以及最佳盘间距和桩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扩支盘桩 承载机理 荷载传递性状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值仿真系统实现支盘桩的荷载传递性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钱德玲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8-72,共5页
在试验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了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 ,再现了新型支盘桩的受力机理、荷载传递性状和荷载作用下应力场及位移场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 ,根据应力场及位移场变化的范围 ,指出了支盘桩的最佳盘间距、桩间距 。
关键词 荷载传递规律 数值仿真 应力场 位移场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被引量:7
13
作者 钱德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93-97,共5页
本文综合论述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并结合一些地区实际问题进行环境质量的分析。
关键词 环境工程地质 稳定性 协调性 城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C分析的桩基抗拔动力特性研究
14
作者 钱德玲 李金俸 +2 位作者 汪哲荪 李辉 卢文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5-150,共6页
根据支盘桩-土-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振动台模型试验,采用分析软件Marc对支盘桩和直杆桩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摇摆使支盘桩承受交替变化的拉压荷载,支盘上部土体中的拉"应力泡"随着结... 根据支盘桩-土-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振动台模型试验,采用分析软件Marc对支盘桩和直杆桩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摇摆使支盘桩承受交替变化的拉压荷载,支盘上部土体中的拉"应力泡"随着结构顶层侧移的增大而不断增大,说明上拔力主要是通过支盘传递的,支盘有效地耗散了部分地震能量,减小了上部结构的摆幅.支盘桩的抗拔力由桩侧摩阻力和支盘阻力组成,随着动荷载的增大,支盘成为传递荷载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泡 振动台试验 抗拔 抗震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层建筑-箱型基础动力响应分析
15
作者 钱德玲 李英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0,共7页
文章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地震激励下的某超限高层建筑箱型基础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静力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确保其计算精度,并分别输入地震激励EL-centro波、Kobe波和... 文章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地震激励下的某超限高层建筑箱型基础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静力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确保其计算精度,并分别输入地震激励EL-centro波、Kobe波和上海人工波,分析箱型基础在不同激励下的层间位移、内力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地震波作用下,箱基整体呈现出剪切变形模式,层间位移以底层为最大,轴力、剪力和弯矩也均是底层柱最大,因而箱基底层视为薄弱层;顶层由于围岩性质、上部结构嵌固以及地震耦合效应的影响,也容易成为薄弱部位;在地基-箱型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体系中,上部结构的刚度以及周围土体的约束,使箱基的整体性得到了极大提升,从而在设计地震加速度作用下其各个部位都能够处于正常工作的弹性阶段;箱基的中柱受到地震波耦合作用的影响要显著于边柱。分析结果为今后超限建筑的抗震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型基础 ANSYS软件 动力响应 土-结构相互作用 层间位移 内力 薄弱层 抗震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挤扩支盘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及FEM模拟研究”讨论的答复
16
作者 钱德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挤扩支盘桩 荷载传递 FEM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引起下部地铁隧道变形控制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杰 吴超平 +3 位作者 钱德玲 陈震 胡亮 梁中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7-251,共5页
以南京上跨地铁隧道的基坑工程为背景,文章运用MIDAS GTS软件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基坑施工进行全过程动态模拟,计算结果与工程监测数据基本吻合;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影响运营隧道变形的关键因素,计算结... 以南京上跨地铁隧道的基坑工程为背景,文章运用MIDAS GTS软件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基坑施工进行全过程动态模拟,计算结果与工程监测数据基本吻合;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影响运营隧道变形的关键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不可避免地引起坑底土体发生变位,带动土体中的隧道产生位移;探讨了减少基坑开挖对紧邻地铁隧道影响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运营隧道 变形研究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基坑开挖卸载对既有地铁的影响与变形控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曹顺 钱德玲 +2 位作者 魏雪云 程红 马晓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79-1482,1536,共5页
以上跨南京地铁2号线的深基坑开挖为工程背景,文章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 ,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开挖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影响下穿隧道变形的原因和控制隧道变形的施工措施。通过比较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 以上跨南京地铁2号线的深基坑开挖为工程背景,文章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 ,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开挖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影响下穿隧道变形的原因和控制隧道变形的施工措施。通过比较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得出基坑开挖引起下穿隧道纵向隆起曲线呈正态分布,地铁隧道纵向隆起范围大约为基坑沿隧道方向开挖长度的2~3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施工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隧道的上抬变形,相关结论和施工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数值分析 隧道变形 纵向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RC框架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亮 钱德玲 +2 位作者 刘杰 陈震 杨浩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7-661,共5页
文章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其中混凝土与钢筋分别采用实体单元与桁架单元进行分离式建模,并使用Embed技术进行自由度的耦合。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进行... 文章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其中混凝土与钢筋分别采用实体单元与桁架单元进行分离式建模,并使用Embed技术进行自由度的耦合。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梁柱节点自由端在竖向单调加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计算的变形模式同试件破坏形态一致。文中采用参数分析,探讨了混凝土膨胀角、黏性系数及损伤因子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的节点设计提供试验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软件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有限元 损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变形控制及对周边建筑物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波 钱德玲 蒋玉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13-1517,共5页
在城市建筑密集区内,深基坑开挖变形控制及对周边建筑的影响保护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技术难题。文章以南京江东路某段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MIDAS/GTS软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建立考虑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整体计... 在城市建筑密集区内,深基坑开挖变形控制及对周边建筑的影响保护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技术难题。文章以南京江东路某段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MIDAS/GTS软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建立考虑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整体计算模型,并将计算值与监测值对比。结果表明,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基坑支撑轴力、围护桩变形及对周边建筑沉降的影响,支撑轴力和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与周边建筑物沉降有较强的关联性。同时也论证了基坑设计和开挖方案的合理性及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为以后相关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变形控制 数值模拟 围护结构 周边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