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化碳光催化降解水中双氯芬酸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子昂 高艺芳 +4 位作者 刘超 李文军 刘晓娜 李博 钱天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1,共10页
【目的】石墨相碳氮化合物(g-C_(3)N_(4),GCN)在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被广泛应用。传统的GCN由于比表面积低和活性位点少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方法】为改良氮化碳性能,以尿素为前驱体,采用热聚合法成功制备光催化剂氮化碳... 【目的】石墨相碳氮化合物(g-C_(3)N_(4),GCN)在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被广泛应用。传统的GCN由于比表面积低和活性位点少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方法】为改良氮化碳性能,以尿素为前驱体,采用热聚合法成功制备光催化剂氮化碳(PCN),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了PCN的形貌、元素组成、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能等,并探究了其在模拟太阳光下对目标污染物双氯芬酸(DCF)的降解行为和机制。【结果】结果表明,PCN的比表面积(133.963 m^(2)/g)明显高于传统GCN(2.605 m^(2)/g),约为GCN的67倍。PCN(0.20 g/L)在pH为5时10 min内即可实现DCF(10 mg/L)100%的催化降解。自由基淬灭实验证实超氧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是主要的活性氧(ROSs)物种,通过基于福井指数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并结合中间产物的测定确定了DCF的降解路径。可重复利用实验表明,PCN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碳氮化合物 双氯芬酸 尿素 光催化 密度泛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推求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的高性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钱天伟 陈繁荣 +1 位作者 杜晓丽 武贵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73-975,共3页
关键词 非饱和土壤 水分运动 建造 危害性 屏障 非饱和导水率 污染物迁移 环境 放射性核素 核素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多组分反应溶质迁移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钱天伟 李书绅 武贵宾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6-121,共6页
描述多孔介质中地下水中溶质迁移行为的模型有两类 :一为溶质的多组分水化学平衡模式 ;二为溶质的水动力迁移模式 (对流 -弥散模式 )。对这两类模型进行了回顾 ,着重介绍了近年来两者耦合模型的发展 ,提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多组分 地下水 反应溶质 耦合模型 迁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顶盖毛细屏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钱天伟 刘春国 +5 位作者 丁庆伟 李一菲 何秋生 杨国义 霍丽娟 杨改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38-940,948,共4页
放射性废物处置库工程屏障的设计对处置库中放射性废物的长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毛细屏障作为处置库顶盖的工程屏障之一,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阐述了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顶盖毛细屏障设置的意义,对近年来毛细屏障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 放射性废物处置库工程屏障的设计对处置库中放射性废物的长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毛细屏障作为处置库顶盖的工程屏障之一,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阐述了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顶盖毛细屏障设置的意义,对近年来毛细屏障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处置 顶盖 毛细屏障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乾安地区浅层苏打水形成的热力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钱天伟 曹玉清 刘淑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2-26,共5页
本文采用热力学方法对吉林省乾安地区苏打水形成进行研究,建立重碳酸钠水形成的物理化学模型,并做了模型验证。
关键词 苏打水 物理化学模型 形成机制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包气带水分绕流条件下核素迁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钱天伟 王金生 +2 位作者 焦志兰 刘春国 武贵斌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4-339,368,共7页
本文针对包气带黄土-石英砂介质中出现的水分绕流现象,采用了剖面二维水流数值模式进行了模拟;利用黄土对3H几乎不吸附的特点,采用3H的野外迁移试验资料验证流场。随后模拟了90Sr在黄土包气带中的迁移,模拟过程中将源直接放在石英砂周... 本文针对包气带黄土-石英砂介质中出现的水分绕流现象,采用了剖面二维水流数值模式进行了模拟;利用黄土对3H几乎不吸附的特点,采用3H的野外迁移试验资料验证流场。随后模拟了90Sr在黄土包气带中的迁移,模拟过程中将源直接放在石英砂周围的黄土结点上。对90Sr在包气带迁移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了与实验结果相符的双峰现象,表明介质的差异可能是导致90Sr浓度双峰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核素 包气带 ^90SR ^3H 黄土 石英砂 绕流 双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地下水中HCO_3~-来源的稳定碳同位素法 被引量:5
7
作者 钱天伟 段长春 曹玉清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78-182,共5页
自然界中CO_2主要来自有机质、大气和碳酸盐岩石,因同位素分馏作用,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在这三种物质中的分配不尽相同。本文根据地下水实测HC,的δ ̄(13)C ̄2值,利用热力学及同位素平衡计算与之相平衡的CO_2气体的... 自然界中CO_2主要来自有机质、大气和碳酸盐岩石,因同位素分馏作用,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在这三种物质中的分配不尽相同。本文根据地下水实测HC,的δ ̄(13)C ̄2值,利用热力学及同位素平衡计算与之相平衡的CO_2气体的δ ̄(13)C值,确定了CO_2气体来源,进而确定了的有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度积约束——废物处置安全评价中不应忽视的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钱天伟 汤鸿霄 郭择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5-278,共4页
对废物处置安全评价中常用的核素迁移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利用溶度积约束对废物源项进行修正 。
关键词 安全评价 核素迁移 放射性废物处置 地下水 容度积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ATLAB拟合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改强 霍丽娟 +2 位作者 杨国义 李一菲 钱天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8-274,共7页
选用MATLAB的lsqcurvefit、nlinfit、lsqnonlin、fminsearch、fminunc、fgoalattain、curvefit、nlintool等8个函数,分别拟合了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结果表明lsqcurvefit、nlinfit、curvefit和nlintool等4个函数拟合效果较好,具有源... 选用MATLAB的lsqcurvefit、nlinfit、lsqnonlin、fminsearch、fminunc、fgoalattain、curvefit、nlintool等8个函数,分别拟合了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结果表明lsqcurvefit、nlinfit、curvefit和nlintool等4个函数拟合效果较好,具有源代码短、收敛性好等特点,特别是在实测数据较少的情况下,MATLAB的拟合结果甚至优于RETC和RED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 Genuchten 土壤持水曲线 MATLAB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镎、钚、锶在黄土地下水中地球化学行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展适 周文斌 +2 位作者 钱天伟 武贵斌 李满根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5-361,共7页
结合中国的浅地层处置方针和现场实际情况 ,采用地球化学模式程序EQ3 /6模拟研究了核素镎、钚、锶在浅地层埋藏条件下黄土地下水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其中包括核素在黄土地下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地下水 黄土相互作用条件下核素存在形式的变... 结合中国的浅地层处置方针和现场实际情况 ,采用地球化学模式程序EQ3 /6模拟研究了核素镎、钚、锶在浅地层埋藏条件下黄土地下水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其中包括核素在黄土地下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地下水 黄土相互作用条件下核素存在形式的变化规律和次生矿物的生成种类和顺序等。研究结果表明 :1 )在现场地下水中核素的存在形式为 :镎以NpO2 +为主 ,次为NpO2 CO3- 、NpO2 OH(aq) ,分别占73 .88%、1 9.72 %和 5 .86%。钚以Pu(OH) 5- 占绝对优势 (99.68% ) ;锶的存在形式以Sr2 +为主 ,占94.84%。 2 )水 岩作用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在地下水中加入研究浓度的核素镎、钚后 ,瞬间将生成NpO2和PuO2 沉淀 ,同时还将生成一系列其它矿物的沉淀 ,主要有赤铁矿、绿泥石及磷灰石等。地下水 黄土相互作用过程中溶液中镎的浓度和存在形式变化表现为突变 ,在反应的初始阶段以NpO2 +为主 ,占95 .3 7% ,反应进行约半小时左右时 ,镎的存在形式突然发生了质的变化 ,瞬间转变为以Np(OH) 5- 为主 ,且含量占 99.1 6% ,但体系的pH值并没有发生突然的改变。地下水 黄土相互作用过程中钚的存在形式的变化基本上遵循渐变的规律。由反应初期以PuO2 +为主 ,次为Pu(OH) 5- ,逐渐过渡到Pu(OH) 5- 、Pu3+和PuSO4 +共存 ,到反应后期则以Pu(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下水 地球化学行为 中国 放射性废物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黄铁矿去除地下水中Se(Ⅳ)污染的XPS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宏芳 钱天伟 张敏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3-546,共4页
硒是生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但是过度摄入对人体是有害的。主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了湿法制备的黄铁矿去除水中Se(Ⅳ)的产物形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子显微... 硒是生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但是过度摄入对人体是有害的。主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了湿法制备的黄铁矿去除水中Se(Ⅳ)的产物形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湿法球磨制备的黄铁矿进行了表征。XRD图谱表明该法制备的黄铁矿纯度较高,图谱中除了FeS2特征衍射峰外基本没有杂峰;SEM观测发现处理后的黄铁矿颗粒形状接近球形,尺寸在80~180nm范围内。上述相关表征结果表明,湿法球磨制备的黄铁矿具有颗粒粒径更小、比表面积更大、反应活性更高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在12h反应时间内,该法制备的黄铁矿颗粒对初始浓度为20mg·L-1的Se(Ⅳ)去除效率达到95%。对该组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拟合,其结果满足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obs为0.26h-1。XPS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反应后黄铁矿中铁和硫的结合能均有所降低,即黄铁矿表面出现了新价态的铁元素和硫元素;(2)在反应后的黄铁矿表面有新形态的硒—Se(0)形成,同时也检测到了Se(Ⅳ)形态,但Se(0)的含量占主导优势。由此推测,黄铁矿去除水体中的Se(Ⅳ)以氧化还原为主,同时伴随着吸附反应。该结果对于利用黄铁矿去除水体中具有高毒性的Se(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S XRD 黄铁矿 Se(Ⅳ) 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石英砂层厚度及倾角对核废物处置库顶盖毛细屏障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霍丽娟 杨改强 +4 位作者 杨国义 何秋生 李一菲 赵世平 钱天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3,27,共4页
毛细屏障作为核废物处置库顶盖的工程屏障之一,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箱体实验方法,研究了非饱和稳定流条件下粗石英砂层厚度和倾角对毛细屏障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石英砂层厚度的增大,水分的相对绕流量增大,毛细屏... 毛细屏障作为核废物处置库顶盖的工程屏障之一,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箱体实验方法,研究了非饱和稳定流条件下粗石英砂层厚度和倾角对毛细屏障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石英砂层厚度的增大,水分的相对绕流量增大,毛细屏障效应增强;随着粗石英砂层倾角的增大,其表面积水减少,水的横向流动能力增强,毛细屏障效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屏障 基质势 绕流 穿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黄铁矿对铼的还原固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宁 李一菲 钱天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4-208,共5页
利用非放射性的高铼酸根离子(Re O-4)模拟放射性的高锝酸根离子(Tc O-4)的化学行为,研究天然磁黄铁矿还原固定地下水中高锝酸根离子的机理。结果表明:磁黄铁矿可以较好地处理水溶液中的铼,其80 d对初始浓度为5×10-5mol/L的Re ... 利用非放射性的高铼酸根离子(Re O-4)模拟放射性的高锝酸根离子(Tc O-4)的化学行为,研究天然磁黄铁矿还原固定地下水中高锝酸根离子的机理。结果表明:磁黄铁矿可以较好地处理水溶液中的铼,其80 d对初始浓度为5×10-5mol/L的Re O-4处理率可达97%,处理效果随反应时间延长、投加量增大而增强,磁黄铁矿对高铼酸根的去除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室温下,其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为0.046 3 d-1;温度越高,磁黄铁矿对铼的处理效果越好,在80℃下效果最好,7 d内就可以完全处理Re(Ⅶ);p H值对磁黄铁矿处理铼的效果有明显影响,p H=1.02时24 h就可以完全去除铼离子,但在p H值为3~8.5时对反应速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磁黄铁矿 还原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喷淋量对核废物处置库顶盖毛细屏障效应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霍丽娟 钱天伟 +2 位作者 丁庆伟 李一菲 杨国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4,108,共5页
采用箱体实验方法,通过对粗-细砂交界面水分穿透量和绕流量的定量观测以及基质势的测定,模拟降雨条件,探讨了喷淋量分别为5、10、15、20、25mm/d时对核废物处置库顶盖(粗-细砂交界面)毛细屏障效应的影响。基质势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没有... 采用箱体实验方法,通过对粗-细砂交界面水分穿透量和绕流量的定量观测以及基质势的测定,模拟降雨条件,探讨了喷淋量分别为5、10、15、20、25mm/d时对核废物处置库顶盖(粗-细砂交界面)毛细屏障效应的影响。基质势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没有达到粗砂进水基质吸力之前,水分在粗-细砂交界面累积量增加并未及时发生横向流动;当交界面的基质吸力达到进水基质吸力后,穿透发生;此后交界面的基质势又很快减小,水分主要发生横向绕流。随着喷淋量的增大,对于粗-细砂交界面,无论是喷淋期间基质势的增加程度还是喷淋结束后基质势的降低程度都很明显;相比较而言,细砂层的基质势变化很小。水分相对绕流量测定结果表明,喷淋量不大于5mm/d时,不会发生穿透;随着喷淋量的增大,通过粗-细砂交界面的穿透量逐渐增大,而横向绕流量随之减小,当喷淋量达到25mm/d时,水分相对绕流量减少至3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淋量 毛细屏障 基质势 绕流 穿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在改性介质中的吸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李一菲 田帅慧 +2 位作者 霍丽娟 刘宏芳 钱天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4,29,共6页
通过室内等温静态批量平衡吸附实验,采用2种常见的等温吸附方程(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对锶在3种不同润湿性的石英砂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回归拟合。结果表明,介质润湿性对锶的吸附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润湿性较强的亲水性石英砂的... 通过室内等温静态批量平衡吸附实验,采用2种常见的等温吸附方程(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对锶在3种不同润湿性的石英砂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回归拟合。结果表明,介质润湿性对锶的吸附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润湿性较强的亲水性石英砂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疏水性石英砂;从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拟合结果来看,两者均具有理想的相关性,但普通石英砂和亲水性石英砂的等温吸附式更符合Langmuir方程,而疏水性石英砂采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的相关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润湿性 批量平衡吸附实验 等温吸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纳米铁去除ReO_4^-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小宝 刘宏芳 +1 位作者 丁庆伟 钱天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17,共4页
采用NaBH4与FeSO4液相还原法制备零价纳米铁,用制得的零价纳米铁去除ReO4-,然后用分光光度法在610 nm处测定ReO4-的吸光度,从而计算零价纳米铁对ReO4-的去除率。结果表明:(1)ReO4-初始浓度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对最终ReO4-去除率影响不大... 采用NaBH4与FeSO4液相还原法制备零价纳米铁,用制得的零价纳米铁去除ReO4-,然后用分光光度法在610 nm处测定ReO4-的吸光度,从而计算零价纳米铁对ReO4-的去除率。结果表明:(1)ReO4-初始浓度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对最终ReO4-去除率影响不大。(2)pH对反应产生很大影响,将溶液pH调至中性或微碱条件下较适合反应的进行,去除效果也较好。(3)随着温度的升高,零价纳米铁对ReO4-的去除效果相应增强,但影响并不显著;反应速率加快,且45℃时反应速率最快。(4)零价纳米铁对ReO4-的还原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 零价纳米铁 Re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_(3)N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降解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艺芳 郭瑞 +2 位作者 焦媛 刘晓娜 钱天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73-2082,共10页
以单一尿素为前驱体,通过热聚合制备了C_(3)N_(4),并通过SEM、XRD、XPS、FT-IR、UV-Vis等分析表征了所制备的C_(3)N_(4)材料的结构、成分、光学性能和光催化活性.结果发现制备的C_(3)N_(4)具有花状的多孔纳米片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制备... 以单一尿素为前驱体,通过热聚合制备了C_(3)N_(4),并通过SEM、XRD、XPS、FT-IR、UV-Vis等分析表征了所制备的C_(3)N_(4)材料的结构、成分、光学性能和光催化活性.结果发现制备的C_(3)N_(4)具有花状的多孔纳米片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制备的C_(3)N_(4)在氙灯320~780nm的照射下,对盐酸四环素(TCH)的降解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60min内降解率达到99.60%.自由基淬灭实验的结果表明,·O_(2)^(-)、^(1)O_(2)和h^(+)是TCH降解的主要原因.对比试验和DFT理论计算分析发现,以尿素为原料制备的C_(3)N_(4)比三聚氰胺为原料制备的M-C_(3)N_(4)光催化效果优异是归因于C_(3)N_(4)具有花状的多孔结构,更大比表面积以更多的活性位点和氧空位.此外,制备的催化剂C_(3)N_(4)对四环素类的抗生素(盐酸金霉素(CTC)和土霉素(OTC))具有类似的催化效果.进一步通过分析光催化氧化中间产物,提出了TCH可能的降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C_(3)N_(4) 四环素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铁还原固定铼的动力学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帆 钱天伟 +1 位作者 丁庆伟 刘宏芳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0-284,共5页
为了解纳米铁还原固定铼的动力学性质,实验中采用了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在不同浓度、温度和pH下对纳米铁降解ReO4-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为纳米铁处理锝提供依据。纳米铁还原铼的反应可能为:2ReO4-+2Fe0+2H+→2ReO2+Fe2O3... 为了解纳米铁还原固定铼的动力学性质,实验中采用了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在不同浓度、温度和pH下对纳米铁降解ReO4-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为纳米铁处理锝提供依据。纳米铁还原铼的反应可能为:2ReO4-+2Fe0+2H+→2ReO2+Fe2O3+H2O,还原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满足阿伦尼乌斯(Arrhenius)公式,其表观活化能为5.13kJ/mol。在pH为中性或微酸、微碱性时,纳米铁还原铼的处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在不同水流速度下的迁移规律探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郝军停 霍丽娟 +1 位作者 李一菲 钱天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4-158,共5页
为研究水流速度对土壤中锶迁移的影响,设计室内易混合置换实验,获得了饱和黄土土柱中不同水流速度条件下溴的穿透曲线及锶的垂直分布曲线,并用CXTFIT2.1软件对其参数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黄土对锶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为研究水流速度对土壤中锶迁移的影响,设计室内易混合置换实验,获得了饱和黄土土柱中不同水流速度条件下溴的穿透曲线及锶的垂直分布曲线,并用CXTFIT2.1软件对其参数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黄土对锶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阻滞系数(Rd)均在170以上,而且不为常数;对于锶在垂直土柱中的迁移,可用两点模型描述;随着垂直土柱的水流速度的增大,锶的阻滞系数Rd越来越小,表明更高的水流速度促进了Sr在土壤中的迁移。因此,用不变的阻滞系数描述锶在介质中的迁移是不恰当,一旦外界环境发生改变,锶的阻滞系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水流速度不定的情况下,不能采用某一个固定的阻滞系数作为计算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流速 阻滞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污染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小飞 李一菲 钱天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5,共4页
采用压力膜仪法结合砂箱法测定不同类型石英砂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运用RETC软件拟合得到土壤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对柴油污染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污染会导致土壤润湿性发生明显改变,斥水性增强,引起土壤... 采用压力膜仪法结合砂箱法测定不同类型石英砂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运用RETC软件拟合得到土壤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对柴油污染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污染会导致土壤润湿性发生明显改变,斥水性增强,引起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变化,降低土壤在低水吸力段的持水能力。受污染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的变化也会对水分特征曲线的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压力膜仪法 沙箱法 VAN GENUCHTE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