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按学生来源组织教育实习的尝试
- 1
-
-
作者
钱仓水
王昌安
储永林
-
机构
淮阴师专
-
出处
《江苏高教》
1986年第4期9-11,共3页
-
文摘
一、为什么改过去,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采取以专业编组到中学实习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便于系科对实习的组织领导和专业指导,但也存在不少弊端,主要是:1.实习学校往往把实习生当作临时来客,客气有余,亲近不足;实习生又往往把实习学校看成是一个跳板,取得了成绩之后,便与它无关,谦虚有余,谨慎不足;双方的接触处于表层阶段。2.由于是按专业编组的,一个组少则六、七人,多则十五、六人,集中在一个学校,实习一门课程,又受开放班级的限制,因此实习的课时常常偏少;特别是,一个班级往往同时向几个专业的实习生开放。
-
关键词
实习生
教育实习
实习学校
学生实习
学生来源
系科
班主任
高等师范院校
带队教师
专业实习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适应农村教育改革实施“2+1”主辅修制
- 2
-
-
作者
钱仓水
陈发松
储永林
-
机构
淮阴师范专科学校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4-46,79,共4页
-
文摘
师专主要是为农村中等教育培养师资服务的。现在,农村教育的实际、特别是随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情况的出现,要求师专必须采取超前的、相适应的调整,而实施“2+1”主辅修制是一个必要的可行方案。
-
关键词
主辅修制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师专
农村中学
农村经济建设
辅修专业
培养师资
二年制
人才培养规格
深化教育改革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教学计划外教育的程序管理——师专应率先探讨的课题
- 3
-
-
作者
钱仓水
-
机构
淮阴师专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4-56,共3页
-
文摘
一、教学计划外教育高校对于教学计划,向来十分重视。目标、学制、课程、课时,那张教学时间分配表象七巧板似的被摆弄来、摆弄去,总是使人煞费苦心。这是值得的、必须的,它是人才规格的设计蓝图,又是培养人才的“施工”依据。然而,多年来,人们发现教学计划外的某些教育因素制约着“施工”质量和人才质量。就师范院校而言其大端即有: (1) 从事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的树立。志愿干教育的,一进校就会安心学习,不愿当教师的如何读得进书?从来就有专业思想不确立、不稳定的,而以现在尤为突出、尤为普遍。相当数量的学生是迫于无奈才跨进师范、特别是师专这个矮门槛、穷门户的。
-
关键词
教学计划
程序管理
人才质量
师范院校
教育事业
教育因素
师专
人才规格
专业思想
教学时间分配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悲剧标志诸说
- 4
-
-
作者
钱仓水
-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81-87,共7页
-
文摘
悲剧标志指的是它的人物、冲突和结局等,这是它区别于其它艺术形态的地方。自亚理斯多德总发其端、黑格尔实质突破之后,它至今仍是人们热衷的话题。本文大致梳理了悲剧各标志的演变脉络,评论了当今诸说的得失。
-
关键词
悲剧
标志
冲突
效果
-
分类号
I106.3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论小说定位后的特征
- 5
-
-
作者
钱仓水
-
机构
淮阴师院中文系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2期148-153,共6页
-
文摘
回眸审视,二十世纪里几乎一以贯之的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作为小说特征的做法,实际上是对于外国文学三分法(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中叙事类特征的生搬硬套。在中国既然已经确立了一种四分法(诗歌、小说、剧本以及散文),而且是一种符合实际和需要的中国式分类,那么,就应该在定位后的新格局里重新寻找小说的特征。
-
关键词
小说
定位
特征
-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现代格律诗探索的历程(之一)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钱仓水
周仲器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3年第3期38-43,共6页
-
文摘
伟大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诗的序幕.第一个登上诗坛“尝试”的是胡适,但他迈着的是放大了的小脚的怯生生的步子.接着,在时代的召唤下,顺着诗歌发展的必然潮流,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将士相继用自己的劳作奋力拓荒.一九二一年,郭沫若的《女神》结集出版.它以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以完全打破了旧诗语言和格律的崭新形式,跃上诗坛,于是新诗的地位才真正得以确立,并成了此后诗歌形式的“主体”.
-
关键词
现代格律诗
格律诗论
新诗格律
闻一多
诗派
徐志摩
自由体
诗歌形式
音节
《死水》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诗歌类名考释
- 7
-
-
作者
钱仓水
-
出处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33-38,共6页
-
文摘
抒情诗:中国最早源起的诗体中国是一个诗国,主要是指一个抒情诗国。诗即抒情乃至诗有“抒情”之名,在中国都是源起极早的。据《尚书·尧典》记载,距今约四千多年前的一位古帝——舜就说过“诗言志”的话。当然,此说并不可靠,但“诗言志”早就被人频频提到却是事实:《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有“诗以言志”;《礼记·仲尼闲居》
-
关键词
诗言志
抒情诗
散文诗
自由诗
诗歌
诗体
诗缘情
刘半农
郭沫若
十七年
-
分类号
C658.3
[社会学]
-
-
题名诗体识鉴录(三则)
- 8
-
-
作者
钱仓水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2年第4期51-56,共6页
-
文摘
史诗、诗史、咏史诗,指的都是诗歌,又都和历史搭界,貌看,同胎的三姐妹,然而,稍作深入探究,则不然,它们之间的差异大着呢。 先说咏史诗。我国古代的“咏史”诗,肇端于东汉的班固,他的《咏史》诗,咏赞了西汉少女缇萦进宫上书代父请罪、汉文帝为之感动而赦其父罪的历史故事。中国是一个诗国,又有悠久的历史,班固咏史诗的推出,等于是亮出了一个指示牌:这里也是诗歌题材的一个矿藏,一片沃土!于是,大家的眼睛骤然一亮,继而你来挖,他来垦,王粲、曹植、左思、鲍照,大多有“咏史”为题之诗作,到南朝梁肖统编选《文选》时,已专列“咏史”一门。
-
关键词
诗体
旧格律
识鉴
咏史诗
诗史
格律诗
诗歌
“新诗”
新格律
初唐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文章的分类与归类
- 9
-
-
作者
钱仓水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4期16-18,8,共4页
-
文摘
世界上凡事凡物都好分类.我们走进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店,它是按货物的实用需要分类的,你需要什么,便可走到有关的柜台前作专一的比较和挑选;我们打开一本讲植物的书,这里分门呀、纲呀、目呀,你需要知道某种花草或作物的特性,也就容易查看了解.这种生活的分类、科学的分类被普遍运用着,充斥在一切领域.同样,文章也可以分类:鲁迅说过,“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
-
关键词
作品
剧本
鲁迅
自由诗
名词
格律诗
回忆录
汉语语词
需要分类
诗歌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说说散文的“散”
- 10
-
-
作者
钱仓水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4年第4期60-62,共3页
-
文摘
散文的“散”,原义是指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骈文、韵文对称而言的文体形式.“骈文后起,唐虞三代是不骈的”(鲁迅:《做文章》).确实,先秦的诸子散文也好,历史散文也好,后来的司马迁的《史记》也好,它们都是“不骈”的,文句错落,接近口语.什么时候“骈”了的呢?魏晋南北朝.
-
关键词
散文
“小说”
韵文
原义
“古文”
中国新文学
文句
戏剧
骈文
鲁迅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为新诗格律三辩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周仲器
钱仓水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70-76,共7页
-
文摘
缘起新诗格律运动,无论是从陆志韦1923年出版的《渡河》算起,还是从1926年《晨报·诗刊》出版算起,都已有了六十年上下的历史。它自成为一个“运动”之后,几十年来,虽然时断时续、时隐时显、时起时伏,经历着一条曲曲折折、坎坷不平的道路,但是却始终吸引着许多人沿着它行进的方向去不断探索开拓。1965年春天,诗人、元帅陈毅说起过,毛主席曾向他讲到中国文艺改革以诗歌为最难,大约需要五十年的时间。可见新诗格律和形式要创出一条公认的路子,是多么的不易。正因为这样,我们应该尽力推进它。
-
关键词
五十年
新诗格律
作品
节奏
自由体
古代诗歌
现代格律诗
自由诗
形式主义
不断探索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