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脉胀理论从营卫探讨无症状高血压病的辨治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明昊 侯承志 +4 位作者 艾克热木·艾尔肯 李红萍 钮岳岳 李琳轩 冯玲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24-826,共3页
“脉胀”首见于《灵枢·胀论》,本文根据其论述的病理特征,结合《内经》疾病逐层传变的理论认为其可对应于现代高血压病早期无症状阶段。《内经》理论中营气主血而行脉内上下,内注脏腑,外络皮毛;卫气循脉外,散布全身,温分肉,肥腠理... “脉胀”首见于《灵枢·胀论》,本文根据其论述的病理特征,结合《内经》疾病逐层传变的理论认为其可对应于现代高血压病早期无症状阶段。《内经》理论中营气主血而行脉内上下,内注脏腑,外络皮毛;卫气循脉外,散布全身,温分肉,肥腠理,共同承担输布代谢等功能。营卫和畅,血脉流通,是脏腑肢体官窍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对应着现代医学正常血压的生理基础。笔者认为营卫失和,血脉壅胀是无症状高血压病的核心病机,厥气阻碍脉外卫气的正常运转或因卫气本身逆乱,以致脉外之卫气失其运行之常路,僭越逆行入血脉中,与营血不和,致气血壅塞而生脉胀。故临床当以调和营卫,通畅气血为治疗总则,并从营卫血脉之阴阳、气血和脾胃化生之源三个层面分层论治,以桂枝汤法配以风药宣畅阳郁,行阴散壅;以丹参饮加减理气行血,散壅消胀;以升阳益胃汤为主体加减,升清降浊,和中消胀。本文针对高血压病无症状阶段不便由症状进行辨证论治的情况和当前高血压病脏腑辨证为主的辨治思路做出了补充,以完善高血压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系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胀 营卫 无症状高血压病 桂枝汤 丹参饮 风药 升阳益胃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玲教授基于“脉神同调”治疗心房颤动伴焦虑、抑郁的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琳轩 程晓振 +4 位作者 李明昊 艾克热木·艾尔肯 李红萍 钮岳岳 冯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25-129,共5页
心房颤动伴随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属于双心医学的范畴,即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这与中医学“形神一体观”的理论不谋而合。因心房颤动患者往往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此冯玲教授提出“脉神同调”,即在治疗心房颤动的同时注... 心房颤动伴随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属于双心医学的范畴,即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这与中医学“形神一体观”的理论不谋而合。因心房颤动患者往往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此冯玲教授提出“脉神同调”,即在治疗心房颤动的同时注重对神志、睡眠等不良情绪的调理。“脉神同调”是冯玲教授在“形神一体观”的综合指导下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思想,脉乃脉体和脉律,神乃神志,即在治疗心房颤动的同时加强对神志的调理。脉体充盈饱满,脉律均匀和缓有力则能助心行血,从而使脉调和,神志安宁,心搏有常。结合冯玲教授临床经验,认为“气机郁滞、痰浊痹阻、心失所养”是本病的发病关键,当以“脉神同调”为总治则,以豁痰化浊通心阳,涤脉通利宁心神;疏肝解郁调气机,畅通心脉安心神;佐以健脾补肾,填充血脉养心神为具体治法。临床上常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小柴胡汤加减化裁,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神同调 心房颤动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