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九畏”中丁香-郁金配伍宜忌条件的现代文献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吴迪 高源 +3 位作者 陈绍红 柳海艳 修琳琳 钟赣生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161-169,共9页
丁香-郁金配伍是中药“十九畏”的内容之一,属传统配伍禁忌范畴。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丁香-郁金同用的现代临床文献,提取文献中临床病案资料,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建立病案库,进行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同时探讨两者配伍的宜忌条件,总... 丁香-郁金配伍是中药“十九畏”的内容之一,属传统配伍禁忌范畴。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丁香-郁金同用的现代临床文献,提取文献中临床病案资料,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建立病案库,进行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同时探讨两者配伍的宜忌条件,总结其配伍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筛选所得的41篇文献中提取得到49则医案,涉及药物164味。丁香-郁金同方主治病症主要有呃逆、胃脘痛、腹痛、腹胀等;组方常配伍党参、甘草、柿蒂、陈皮等;配伍时,丁香常用剂量为2~12 g,郁金常用剂量为6~20 g,超量使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提示丁香-郁金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郁金 配伍规律 数据挖掘 “十九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花枳椇子配伍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功能及病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明 陈绍红 +2 位作者 钟赣生 柳海艳 赵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葛花枳椇子2∶1比例配伍后解酒保肝的作用,明确使用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56°红星二锅头白酒灌胃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并给予实验动物含生药量3、6、12 g/kg葛花枳椇子2∶1配伍药物,4、8、12周服药疗程,通过检测肝脏指... 目的探讨葛花枳椇子2∶1比例配伍后解酒保肝的作用,明确使用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56°红星二锅头白酒灌胃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并给予实验动物含生药量3、6、12 g/kg葛花枳椇子2∶1配伍药物,4、8、12周服药疗程,通过检测肝脏指数,谷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等血清肝功能相关指标及肝脏病理形态,观察葛花、枳椇子2∶1比例配伍防治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结果葛花枳椇子配伍各剂量组给药4周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没有治疗作用。给药8周后配伍各剂量组的ALT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给药12周后,配伍各剂量组AST明显下降,配伍低、高剂量组ALT下降,配伍低剂量组TP升高,配伍不同剂量组ALB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肝脏病理形态的变化也与肝功能指标相一致。结论葛花枳椇子配伍各剂量组在给药8周和12周显示出一定解酒保肝作用,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相关指标,其中低剂量组较中、高剂量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 枳椇子 慢性酒精性肝损伤 肝功能 病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反药配伍的海藻玉壶汤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怡文 钟赣生 +1 位作者 王茜 柳海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研究报道的海藻玉壶汤中海藻与甘草的配伍规律与特点,以便为反药配伍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海藻玉壶汤"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0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1989-2010年),对文献全文进行检... 目的分析临床研究报道的海藻玉壶汤中海藻与甘草的配伍规律与特点,以便为反药配伍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海藻玉壶汤"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0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1989-2010年),对文献全文进行检索,选择应用海藻玉壶汤的各种临床研究报道,且处方中含有"海藻-甘草"反药药对的文献,针对其主治病证、证候类型、随证配伍使用的中药及成方、海藻与甘草用法用量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检索得到海藻玉壶汤文献共计1 137篇,其中含有"海藻-甘草"反药配伍的文献共计60篇,占总数的5.28%;以海藻玉壶汤为主方,随症加减用于妇科、男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而并非单纯局限于对瘿病的治疗;其主治病证中证候类型以气滞痰凝型为主;海藻玉壶汤应用于临床,多与化痰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补益药等配伍使用;海藻与甘草比例以2∶1~5∶1之间的较为常见,占文献总数的74.60%,均未见不良反应报道。结论含有反药配伍的海藻玉壶汤在临床应用中范围较广;其主治病证中证候类型仍以气滞痰凝型为主,与原方应用相吻合;海藻与甘草配伍比例与原方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玉壶汤 海藻-甘草 十八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花、枳椇子配伍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海马7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代谢产物含量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旭 陈绍红 +7 位作者 钟赣生 柳海艳 王茜 刘明 赵桐 于雪 范盎然 张傲哲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5期558-562,594,共6页
目的:从配伍剂量、给药周期两个角度,探讨葛花、枳椇子配伍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海马7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白酒灌胃的方法复制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东宝甘泰... 目的:从配伍剂量、给药周期两个角度,探讨葛花、枳椇子配伍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海马7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白酒灌胃的方法复制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东宝甘泰组、葛花枳椇子配伍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于灌胃4、8、12周后,冰上快速剥取海马组织,利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造模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5-羟色胺(5-HT)的含量在配伍的3个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在配伍中、高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高香草酸和肾上腺素的含量在配伍中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造模8周后,与模型组相比,5-HT的含量在配伍的3个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在配伍中、高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多巴胺的含量在配伍中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造模12周后,与模型组相比,5-HIAA的含量在配伍低、高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NE的含量在配伍中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葛花、枳椇子配伍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代谢产物含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为葛花、枳椇子配伍防治酒精性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 枳棋子 配伍 单胺类神经递质 慢性酒精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半夏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许皖 张建美 +6 位作者 钟赣生 郭岩松 柳海艳 欧丽娜 赵桐 刘佳 王思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038-1044,共7页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系统检索自1949年至今,有关"十八反"中乌头与半夏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归纳乌头半夏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宜忌条件。初...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系统检索自1949年至今,有关"十八反"中乌头与半夏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归纳乌头半夏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宜忌条件。初步认为生川乌与生半夏1∶2配伍为实验的禁忌条件,对心、肝、肾组织的损害大,各高、中、低剂量组(相当于临床成人剂量的45倍、10~15倍、3~6倍)之间无差异,就其煎煮方式而言,合煎液比合并液的毒性强;由于乌头与半夏有不同的炮制品种,即使在相同的比例下进行实验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比例方面尚不能归纳其适宜条件。而给药时间、煎煮方式方面的研究较少,很难从少量的实验中总结归纳出宜忌条件。笔者认为乌头半夏能否同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即对乌头半夏这一反药组合配伍应进行多角度、多学科、多层次的探析以期最终阐明乌头与半夏的配伍实质,为完善中药配伍理论和指导临床运用起到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乌头 半夏 反药组合 宜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建美 许皖 +6 位作者 钟赣生 郭岩松 柳海艳 欧丽娜 赵桐 刘佳 王思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053-1058,共6页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年以来关于"十八反"中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同用的研究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归纳甘遂甘草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适宜...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年以来关于"十八反"中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同用的研究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归纳甘遂甘草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适宜和禁忌条件。结果发现甘遂与甘草反药组合配伍的药效和毒性受配伍剂量、配伍比例、入药方式、炮制品种、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多方面影响。初步认为低剂量(接近临床用量)及甘遂与甘草1∶15或1∶10配伍属于配伍的适宜条件。而禁忌条件是高剂量(临床用量的数十倍)及甘遂与甘草1∶1或1∶2配伍。现有的文献显示生甘遂与炙甘草配伍,两药入汤剂先分煎后合并,口服以及短时间给药为配伍适宜条件;而醋甘遂与炙甘草、醋甘遂与生甘草、生甘遂与生甘草配伍,腹腔注射以及长时间给药为配伍禁忌条件。笔者认为甘遂甘草能否同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应增加多条件交叉、多层次深入的研究,丰富和完善甘遂甘草配伍的宜忌条件,进而对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甘遂 甘草 反药组合 宜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花枳椇子配伍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中乙醇浓度和肝中乙醇脱氢酶活性的量—时—效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明 陈绍红 +2 位作者 钟赣生 柳海艳 赵桐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299-30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葛花、枳椇子2∶1比例配伍后解酒保肝的量-时-效关系,明确葛花枳椇子配伍使用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56°红星二锅头白酒灌胃复制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六组: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葛花、枳椇子2∶1比例配伍后解酒保肝的量-时-效关系,明确葛花枳椇子配伍使用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56°红星二锅头白酒灌胃复制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六组:空白组,模型组,东宝肝泰对照组,葛花枳椇子2∶1高剂量配伍组,葛花枳椇子2∶1中剂量配伍组,葛花枳椇子2∶1低剂量配伍组,于实验4周、8周、12周末分别取材,腹主动脉取血,并迅速取肝左叶组织约0.2 g,检测血中乙醇浓度以及肝中乙醇脱氢酶活性。结果给药8周和12周,葛花枳椇子各剂量配伍组均可降低血中乙醇浓度,增强肝中乙醇脱氢酶活性,且配伍低剂量组较其他组有一定的治疗优势。结论结果表明,不同剂量葛花、枳椇子比例配伍均有一定程度解酒保肝功效,但葛花、枳椇子2∶1比例低剂量配伍效果最佳,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 枳椇子 酒精性肝损伤 乙醇浓度 乙醇脱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甘草反药组合在海藻玉壶汤抗丙硫氧嘧啶致甲状腺肿大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鑫 葛超冉 +11 位作者 霍敏 贺佳 陈丰 李娜 柳海艳 修琳琳 陈绍红 许皖 吕艳敏 葛东宇 董瑞娟 钟赣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8期1391-1398,共8页
目的:探讨海藻-甘草剂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高限剂量2倍的条件下,海藻-甘草反药组合在海藻玉壶汤抗丙硫氧嘧啶(PTU)致大鼠甲状腺肿大中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84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 目的:探讨海藻-甘草剂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高限剂量2倍的条件下,海藻-甘草反药组合在海藻玉壶汤抗丙硫氧嘧啶(PTU)致大鼠甲状腺肿大中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84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优甲乐)、海藻玉壶汤全方组(简称“全方组”)、海藻玉壶汤去海藻组(简称“去海藻组”)、海藻玉壶汤去甘草组(简称“去甘草组”)、海藻玉壶汤去海藻及甘草组(简称“去藻草组”),每组12只。造模期间,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给予PTU(10 mg·kg^(-1)),每日1次,共14 d。模型制备成功后,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去离子水,阳性药组大鼠给予优甲乐(20μg·kg^(-1)),其余各给药组给予相应中药煎液(给药剂量为全方组12.06 g·kg^(-1)、去海藻组9.9 g·kg^(-1)、去甘草组10.26 g·kg^(-1)、去藻草组8.1 g·kg^(-1)),每日给药1次,持续28 d。治疗期间,每隔1 d,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灌胃给予PTU以维持模型稳定,剂量依前。给药结束后计算各组大鼠的甲状腺系数;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组织形态;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甲状腺系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煎液给药组大鼠甲状腺系数显著降低(P<0.01)。光镜下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形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与阳性药组变化最为显著,甲状腺组织小叶排列紊乱,结构不清,细胞核数目增多(P<0.05),上皮细胞增生肥大,细胞直径增加(P<0.05),滤泡腔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面积显著减小(P<0.05),其余各给药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的病变均有一定减轻,其中全方组大鼠甲状腺组织形态与对照组最为接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3、T4水平显著降低(P<0.05),TSH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全方组大鼠血清T3、T4水平显著升高(P<0.05),TSH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藻玉壶汤全方及去掉1味或2味反药组合能回调甲状腺肿大大鼠甲状腺系数,改善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及恢复血清中激素水平,且全方组优于全方去掉1味或2味反药组,由此说明,海藻-甘草反药组合是海藻玉壶汤中关键的药对,对于甲状腺肿大的治疗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玉壶汤 甲状腺肿大大鼠 甲状腺系数 甲状腺功能 病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甘草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 被引量:7
9
作者 修琳琳 钟赣生 +7 位作者 张建美 许皖 郭岩松 柳海艳 欧丽娜 赵桐 刘佳 王思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044-1049,共6页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年以来关于"十八反"中海藻甘草反药组合同用的研究文献,检索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归纳海藻甘草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适宜和禁忌...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年以来关于"十八反"中海藻甘草反药组合同用的研究文献,检索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归纳海藻甘草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适宜和禁忌条件。初步认为海藻与甘草1∶1、1∶2、1∶3配伍为适宜条件,海藻与甘草3∶1比例以及大于3∶1比例配伍为禁忌条件,并且随着海藻剂量增加,毒性增强。应用于特定病理模型下的海藻玉壶汤中,为海藻甘草配伍适宜条件。现有文献显示,短时间给药为配伍适宜条件;腹腔注射以及长时间给药为配伍禁忌条件。而煎煮方法、不同品种方面的研究较少,很难从少量的实验中总结归纳出宜忌条件。因此海藻甘草能否同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今后应当进一步开展不同品种的药用海藻与甘草配伍的宜忌条件研究,增加多条件、多层次交叉研究,完善海藻甘草反药组合配伍的宜忌条件,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海藻 甘草 反药组合 宜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不同品种海藻与甘草反药组合的海藻玉壶汤对甲状腺肿大大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思睿 修琳琳 +7 位作者 刘殿娜 陈丰 柳海艳 陈绍红 李娜 张晨 高洁 钟赣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接近临床常用剂量)的海藻和甘草对甲状腺肿大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海藻的不同品种对治疗作用机制的影响。方法大鼠连续灌服丙硫氧嘧啶14天复制甲状腺肿大模型,并将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海藻(海蒿子)玉...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接近临床常用剂量)的海藻和甘草对甲状腺肿大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海藻的不同品种对治疗作用机制的影响。方法大鼠连续灌服丙硫氧嘧啶14天复制甲状腺肿大模型,并将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海藻(海蒿子)玉壶汤高剂量组、海藻(海蒿子)玉壶汤中剂量组、海藻(海蒿子)玉壶汤低剂量组、海藻(羊栖菜)玉壶汤高剂量组、海藻(羊栖菜)玉壶汤中剂量组、海藻(羊栖菜)玉壶汤低剂量组,共9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日灌服丙硫氧嘧啶1次,质量浓度为1 mg/(mL·100 g),连续灌服14天。14天后,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服相应药物,体积均为1 mL/100 g,连续给药28天,期间为了稳定模型,每隔1天灌服丙硫氧嘧啶1次,剂量与之前一致。给药结束后,计算各组大鼠甲状腺系数,并测定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hree iodine thyroid 3,5,3’-triiodothyronine,T_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hyroxine,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_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hyroxine,FT_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水平。结果 (1)各给药组T_3水平较模型组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羊高组略优于海高组,且均分别优于各中、低剂量组(P<0.05或P<0.01);(2)各给药组在FT_3水平上均体现出向正常转归的趋势,其中海高组优于阳性药组及其他各组(P<0.05或P<0.01);(3)与模型组相比,海低组及羊栖菜各组的TSH水平均有显著的下降趋势(P<0.01),且效果均优于阳性药组,其中羊高组效果最佳。结论含不同品种海藻的海藻玉壶汤对由甲状腺肿大引起的各种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其中以海藻玉壶汤(海蒿子)高剂量组、海藻玉壶汤(羊栖菜)高剂量组效果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甘草 反药组合 海藻玉壶汤 甲状腺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瓜蒌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岩松 许皖 +7 位作者 钟赣生 张建美 柳海艳 欧丽娜 刘佳 赵桐 王思睿 修琳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025-1030,共6页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2014年关于中药"十八反"中乌头瓜蒌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从检索到的文章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文章,仅选取实验研究类的文章,总结归纳乌头瓜蒌反药组合的适宜条件和禁忌条件。初步认为...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2014年关于中药"十八反"中乌头瓜蒌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从检索到的文章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文章,仅选取实验研究类的文章,总结归纳乌头瓜蒌反药组合的适宜条件和禁忌条件。初步认为乌头瓜蒌反药组合的适宜的条件为:制川乌或制附子配伍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而乌头瓜蒌反药组合的禁忌条件为:生川乌瓜蒌合用时,瓜蒌相当于临床最大剂量的0.03~6倍,(生川乌一般外用不内服无法进行比较)草乌与瓜蒌1∶1,生附子与瓜蒌1∶1,生川乌与瓜蒌1∶1;生川乌或生附子配伍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乌头瓜蒌反药组合是否是绝对的配伍禁忌,不能一概而论,宜忌条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条件下较难确定某一个条件是适宜的条件还是禁忌的条件,本文归纳出的宜忌条件仅供参考。随着多学科多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关于"十八反"的宜忌条件也会更加丰富和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乌头 瓜蒌 反药组合 宜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及不同品种甘草对腹水模型大鼠心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岩松 柳海艳 +5 位作者 钟赣生 许皖 张建美 刘珍清 修琳琳 王思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27-533,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含不同品种甘草的甘遂半夏汤加减反药组合对腹水模型大鼠的心肝肾脏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甘草品种对甘遂甘草配伍"反"或"不反"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220只随机分成11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全... 目的通过分析含不同品种甘草的甘遂半夏汤加减反药组合对腹水模型大鼠的心肝肾脏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甘草品种对甘遂甘草配伍"反"或"不反"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220只随机分成11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全方炙甘草组、全方胀果组、全方光果组、去遂炙甘草组、去遂胀果组、去遂光果组、去草组、去草遂组,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连续给药10天,然后腹主动脉取血,离心,检测心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分析方法选择方差分析,方差齐采用LSD方法,方差不齐采用Dunnet T3分析方法。结果 (1)在肝功能中TP和ALB合成方面,全方(炙胀果甘草)组的药效相对优于全方(炙光果甘草)组和全方(炙甘草)组,且三个全方组去掉一味反药或两味反药组在促进由于Walker-256细胞造成的大鼠肝脏ALB和TP合成降低方面的疗效优于三个全方组。(2)含甘遂与不同品种甘草反药组合的甘遂半夏汤全方在对Walker-256细胞造成的大鼠心功能、肾功能和肝功能中AST的含量、ALT的含量、AST/ALT比值和ALP含量变化方面无明显影响。结论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这三个不同品种的甘草对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在心功能、肾功能和肝功能中AST的含量、ALT的含量、AST/ALT比值和ALP含量方面无明显影响,但在改善由于Walker-256细胞造成的大鼠肝脏蛋白合成异常方面,胀果甘草优于光果甘草和甘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甘遂甘草反药组合 甘草 光果甘草 胀果甘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贝母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皖 张建美 +6 位作者 钟赣生 郭岩松 柳海艳 欧丽娜 赵桐 刘佳 王思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031-1037,共7页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系统检索自1949年至今,有关"十八反"中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初步认为乌头及其所属的炮制品与川、浙贝母各剂量...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系统检索自1949年至今,有关"十八反"中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初步认为乌头及其所属的炮制品与川、浙贝母各剂量组(接近临床成人用量的2~16倍)配伍;生草乌与浙贝母、制川乌与川贝母1∶1比例配伍的合煎剂均为实验的禁忌条件,制川乌与川贝母3∶1配伍、生川乌与浙贝母在1∶1~1∶13的区间内配伍的合煎剂为实验的可能适宜条件。笔者认为乌头与贝母能否同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对乌头贝母这一反药组合配伍应进行多角度、多学科、多层次的探析,以期最终阐明乌头与贝母的配伍实质,为完善中药配伍理论和指导临床运用起到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乌头 贝母 反药组合 宜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及不同品种甘草对腹水模型大鼠肝脏CYP450m RNA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皖 柳海艳 +5 位作者 钟赣生 于雪 张建美 郭岩松 王思睿 修琳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21-527,共7页
目的观察含不同品种甘草的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对腹水模型大鼠肝脏CYP450 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细胞制造癌性腹水模型,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全方炙甘草组、全方炙光果甘草组... 目的观察含不同品种甘草的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对腹水模型大鼠肝脏CYP450 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细胞制造癌性腹水模型,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全方炙甘草组、全方炙光果甘草组、全方炙胀果甘草组、去遂炙甘草组、去遂炙光果甘草组、去遂炙胀果甘草组、去炙甘草组、去炙甘草醋甘遂组,共计11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其余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给药11天后,摘取肝脏,液氮保存,进行PCR实验。结果在CYP2E1 mRNA表达方面,全方炙甘草组、全方炙胀果甘草表达下调,且优于全方去掉一味或两味反药。三个甘草品种的甘遂半夏汤的CYP3A1 mRNA、CYP3A2 mRNA表达上调,且优于全方去掉一味或两味反药。结论 (1)全方炙甘草组、全方炙胀果甘草组在CYP450表达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药效作用,其中全方炙甘草组优于全方炙胀果甘草,且均优于全方去掉一味或两味反药组。(2)全方炙光果甘草组则未表现出一定的药效作用,但也未表现出毒性作用,弱于去掉一味或两味反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药组合 甘遂 炙甘草 炙光果甘草 炙胀果甘草 CYP450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芫花甘草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修琳琳 钟赣生 +7 位作者 张建美 许皖 郭岩松 柳海艳 欧丽娜 赵桐 刘佳 王思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050-1053,共4页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年以来关于"十八反"中芫花甘草反药组合同用的研究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归纳芫花甘草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适宜...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年以来关于"十八反"中芫花甘草反药组合同用的研究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归纳芫花甘草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适宜和禁忌条件。初步认为芫花与甘草比例为1∶1为适宜条件;芫花与甘草比例小于1∶5,且总给药量较大,为禁忌条件。而给药途径、煎煮方法、炮制品种方面的研究较少,很难从少量的实验中总结归纳出宜忌条件。芫花甘草能否同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应增加多条件交叉、多层次深入的研究,丰富和完善芫花甘草配伍的宜忌条件,进而对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芫花 甘草 反药组合 宜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藜芦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岩松 许皖 +6 位作者 钟赣生 张建美 柳海艳 欧丽娜 刘佳 赵桐 王思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064-1069,共6页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等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2014年关于中药"十八反"中人参藜芦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从检索到的文章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文章,仅选取实验研究类的文章,总结归纳人参藜芦反药组合的适宜条件和禁忌条件...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等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2014年关于中药"十八反"中人参藜芦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从检索到的文章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文章,仅选取实验研究类的文章,总结归纳人参藜芦反药组合的适宜条件和禁忌条件。结合现有的实验成果,未能归纳出人参藜芦反药组合的适宜的条件,初步认为人参藜芦反药组合的禁忌条件为:人参藜芦合用,人参相当于临床最大剂量的2~10倍,藜芦相当于临床最大剂量的10~30倍;藜芦为临床最高剂量的一半,而人参为临床剂量的4~8倍;人参与藜芦配伍比例小于100∶1;红参配伍黑藜芦,生晒参配伍黑藜芦。人参藜芦入药方式、煎煮时间和复方应用因为相关研究较少或不够全面,未能归纳出禁忌条件。人参藜芦反药组合是否是绝对的配伍禁忌,不能一概而论,宜忌条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条件下较难确定某一个条件是宜的条件还是忌的条件,随着多学科、多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宜忌条件也会更加丰富和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人参 藜芦 反药组合 宜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不同给药次数对腹水大鼠水通道蛋白-2基因及肾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建美 许皖 +6 位作者 钟赣生 赵桐 范盎然 柳海艳 郭岩松 修琳琳 王思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次数条件下的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对腹水模型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2 mRNA表达及肾组织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细胞制造癌性腹水模型,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次数条件下的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对腹水模型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2 mRNA表达及肾组织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细胞制造癌性腹水模型,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全方给药一次组、去草给药一次组、去遂给药一次组、去草遂给药一次组、全方给药二次组、去草给药二次组、去遂给药二次组、去草遂给药二次组,共计11组。给药一次组每天上午给药一次,给药二次组上午下午各给药一次,一二次组每天给药总量一致。腹水长成14天取材,摘取肾脏,液氮保存,进行PCR和免疫组化实验。结果甘遂半夏汤全方给药一次组和全方给药二次组的AQP-2 mRNA表达及肾组织凋亡无明显差异。但全方组的AQP-2 mRNA表达及肾组织凋亡均较全方去一味或两味反药组有降低趋势。结论含甘遂甘草反药组合的甘遂半夏汤全方给药一次组和给药二次组抑制AQP-2mRNA表达和对癌性腹水造成的肾组织细胞过度凋亡的减缓作用无明显差异,且均优于全方去掉一味或两味反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甘草 反药组合 水通道-2信使RNA 肾组织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戟甘草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建美 许皖 +6 位作者 钟赣生 郭岩松 柳海艳 欧丽娜 赵桐 刘佳 王思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059-1063,共5页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年以来关于"十八反"中大戟甘草反药组合同用的研究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归纳大戟甘草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宜忌...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年以来关于"十八反"中大戟甘草反药组合同用的研究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归纳大戟甘草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宜忌条件。结果显示对大戟与甘草配伍宜忌条件的研究多集中在配伍剂量、配伍比例、煎煮方式、给药途径、大戟品种等方面。在给药剂量方面,按照临床规定安全剂量给药时大部分表现为"不反";而两药的倍量使用,则表现出一定的相反趋势。给药途径方面,腹腔注射是禁忌条件。而其他几方面未区分出明确的"反"与"不反"的条件。笔者认为大戟甘草能否同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单一条件下得出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成为定论。且发现实验研究多在生理条件下对单纯反药组合进行探讨,希望今后病理状态下含反药组合的复方研究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使"十八反"的研究更具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大戟 甘草 反药组合 宜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不同给药次数对腹水大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建美 许皖 +6 位作者 钟赣生 赵桐 贾旭 柳海艳 郭岩松 修琳琳 王思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34-539,共6页
目的同给药次数条件下的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对腹水模型大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细胞制造癌性腹水模型,将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全方给药一次组、去草给药一次组、去遂... 目的同给药次数条件下的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对腹水模型大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细胞制造癌性腹水模型,将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全方给药一次组、去草给药一次组、去遂给药一次组、去草遂给药一次组、全方给药二次组、去草给药二次组、去遂给药二次组、去草遂给药二次组,共计11组。给药一次组每天上午给药1次,给药二次组上午、下午各给药1次,一二次组每天给药总量一致。腹水长成14天后取材,摘取肝脏,制成病理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形态变化,并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模型组肝细胞损伤严重,全方给药一次组及二次组肝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且一次组的减轻程度大于二次组。与全方一次组比较,去草一次组、去遂一次组、去草遂一次组肝损伤加重;与全方二次组比较,去草二次组、去遂二次组、去草遂二次组肝损伤加重。结论全方给药一次组和二次组对肝损伤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给药一次组的改善作用优于给药二次组;全方组损伤修复及抗炎作用优于全方去掉一味或两味反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药组合 甘遂 甘草 肝脏病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本草纲目》看16世纪前后的中外医药交流
20
作者 高洁 范璐 +9 位作者 陈绍红 柳海艳 修琳琳 刘殿娜 陈丰 张晨 李娜 许皖 吕艳敏 钟赣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1期1447-1452,共6页
本文结合《本草纲目》的成书时代背景和16世纪前后中外文化与科技交流情况,通过回顾《本草纲目》中的海外药物收载情况、海外影响力及海外藏本,对其成书前后的16世纪明代中外医药交流情况进行分析,旨在借研究在16世纪中医药发展昌盛时... 本文结合《本草纲目》的成书时代背景和16世纪前后中外文化与科技交流情况,通过回顾《本草纲目》中的海外药物收载情况、海外影响力及海外藏本,对其成书前后的16世纪明代中外医药交流情况进行分析,旨在借研究在16世纪中医药发展昌盛时期我国对外交流的情况,对当下的中医药外交工作产生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外医药交流 明代 16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