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EB页面的模糊聚类 被引量:2
1
作者 钟茂生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59-62,共4页
当前Internet上信息浩如烟海,人们很容易从Internet上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料,然而如何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类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而又很有意义的问题.本文通过采用模糊集合理论和模糊聚类技术,对Internet上的WEB页... 当前Internet上信息浩如烟海,人们很容易从Internet上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料,然而如何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类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而又很有意义的问题.本文通过采用模糊集合理论和模糊聚类技术,对Internet上的WEB页面进行聚类从而将WEB页面自动分类.实验表明,对WEB页面进行模糊聚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页面 模糊聚类 自动分类 模糊集合理论 信息资料 技术 问题 管理 回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半胱氨酸预还原断续流动-HG-AFS法测定木材及木制品中微量砷 被引量:3
2
作者 吕水源 戴金兰 钟茂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3-425,共3页
采用L-半胱氨酸为预还原剂,建立了断续流动进样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木材及木制品中微量砷的方法。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考察了介质和载流酸度、硼氢化钠浓度、L-半胱氨酸浓度和载流流速的影响以及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 采用L-半胱氨酸为预还原剂,建立了断续流动进样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木材及木制品中微量砷的方法。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考察了介质和载流酸度、硼氢化钠浓度、L-半胱氨酸浓度和载流流速的影响以及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方法简便、快速。在选定的测定条件下,砷的检出限为0.15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5.1%,回收率为95%~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断续流动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木材 木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式消解法测定铬鞣剂中Cr(Ⅵ)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戴金兰 尹洪雷 +1 位作者 吕水源 钟茂生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47,52,共3页
采用碱式消解法测定铬鞣剂中的Cr(Ⅳ)含量。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抑制铬鞣剂中的Cr(Ⅲ)与Cr(Ⅳ)之间的转化。试验结果表明回收率为94.6%~103.2%,RSD为2.1%。
关键词 铬鞣剂 碱式消解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复合系统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爱和 漆昕 钟茂生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119-124,共6页
从构建"中三角"(武汉、长沙、南昌)经济圈全局战略出发,基于"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复合系统观点,运用时间序列DEA分析方法,对"中三角"经济圈"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复合系统运行动态综合效率进行... 从构建"中三角"(武汉、长沙、南昌)经济圈全局战略出发,基于"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复合系统观点,运用时间序列DEA分析方法,对"中三角"经济圈"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复合系统运行动态综合效率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区域经济 复合系统 协调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一种前处理方法同时测定食用菌中多种农药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钟茂生 朱品玲 +3 位作者 梁剑 郭成超 游晨莹 魏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77-2779,共3页
[目的]建立了用一种前处理方法同时检测食用菌中多种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试样经乙酸乙酯-正己烷(体积比1∶1)溶液提取,浓缩后用PSA填料,ENVI-Carb柱净化,然后用GC-μECD和GC-FPD测定,外标法定量。... [目的]建立了用一种前处理方法同时检测食用菌中多种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试样经乙酸乙酯-正己烷(体积比1∶1)溶液提取,浓缩后用PSA填料,ENVI-Carb柱净化,然后用GC-μECD和GC-FPD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17种农药在0.005~0.25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样品添加量为0.01~0.05 mg/kg时回收率达70%~11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2%,定量下限为0.01~0.05 mg/kg。[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适用于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食用菌 前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鱼中多种农药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钟茂生 梁剑 +3 位作者 江晓芬 朱品玲 陈舒奕 叶海峰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1年第6期6-10,共5页
建立了用一种前处理方法同时检测大黄鱼中多种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试样经乙腈水提取,离心分层后用中性氧化铝填料和ENVI-18柱净化,然后用GC-μECD和GC-FPD测定,外标法定量。14种农药在0.01~0.5 mg/L范围... 建立了用一种前处理方法同时检测大黄鱼中多种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试样经乙腈水提取,离心分层后用中性氧化铝填料和ENVI-18柱净化,然后用GC-μECD和GC-FPD测定,外标法定量。14种农药在0.01~0.5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样品添加量为0.001~0.01 mg/kg时回收率为63%~110%,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0.5%,α硫丹、β硫丹、硫丹硫酸盐的定量下限(S/N≥10)为0.001 mg/kg,其余农药的定量下限均小于0.01 mg/kg。该方法准确、简便,可满足大黄鱼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拟除虫菊酯农药 有机磷农药 大黄鱼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24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3
7
作者 钟茂生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8年第1期13-18,共6页
本文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快速检测茶叶中24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含0.1%乙酸的乙腈提取,经无水硫酸镁、石墨化碳黑吸附剂(GCB)、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以电喷雾电离正离子(ESI+)、多反应检测模式(MRM)进行检测... 本文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快速检测茶叶中24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含0.1%乙酸的乙腈提取,经无水硫酸镁、石墨化碳黑吸附剂(GCB)、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以电喷雾电离正离子(ESI+)、多反应检测模式(MRM)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24种农药在0.005~0.10 mg/kg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该分析方法简便、快速,通过优化前处理和上机条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测试,方法定量下限(S/N>10)为0.01 mg/kg,方法回收率为67%~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10.3%。该方法适用于茶叶中常用农药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茶叶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与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及茶叶加工品中295种农药多残留 被引量:68
8
作者 苏建峰 钟茂生 +4 位作者 陈晶 郭昕 陈劲星 梁震 刘建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5-638,共14页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茶叶及茶叶加工品(超微茶粉、速溶茶粉)中农药多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方法(方法Ⅰ),配以一个辅助方法(方法Ⅱ),构成茶叶及茶叶加工品中常见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及其它杂类共295种农药多...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茶叶及茶叶加工品(超微茶粉、速溶茶粉)中农药多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方法(方法Ⅰ),配以一个辅助方法(方法Ⅱ),构成茶叶及茶叶加工品中常见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及其它杂类共295种农药多残留的分析体系(方法Ⅰ286种,方法Ⅱ9种)。方法Ⅰ中,样品用乙酸乙酯均质和超声波提取,提取液利用丙酮的溶解性能和亲水亲脂特性,使待测农药溶于少量丙酮中并借丙酮在水相与正己烷相之间的转移实现了待测农药的选择性转移,从而除去茶多酚、咖啡因、蛋白质、有机酸、矿物质、糖类及调味组分等大部分杂质,然后采用Cleanert TPT柱除去色素和剩余的少部分极性杂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分析;方法Ⅱ中,样品采用乙腈均质和超声波提取,提取液经Cleanert TPT柱净化后供气相色谱(GC)分析。GC-MS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方式(SIM),GC采用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外标法定量。在最优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1.00 mg/L,r2〉0.99,定量下限(S/N≥10)为0.01~0.10 mg/kg。加标水平为0.10 mg/kg时,方法Ⅰ回收率为51%~135%,其中回收率在70%~110%之间的占88.3%,相对标准偏差为3.7%~18%;方法Ⅱ回收率为68%~99%,相对标准偏差为3.5%~8.2%。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快速,可满足茶叶及茶叶加工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样品前处理 农药多残留分析 茶叶 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迁移量 被引量:2
9
作者 江晓芬 井伟 +5 位作者 李小晶 钟茂生 朱品玲 梁剑 陈舒奕 叶海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7-651,共5页
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HILIC-MS/MS)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MEL)、三聚氰酸一酰胺(ADE)和三聚氰酸(CYA)的方法。食品接触材料分别采用水、4%乙酸、10%乙醇和橄榄油在70℃烘箱浸泡4h。水基浸泡液过0.45μm微孔薄膜后... 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HILIC-MS/MS)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MEL)、三聚氰酸一酰胺(ADE)和三聚氰酸(CYA)的方法。食品接触材料分别采用水、4%乙酸、10%乙醇和橄榄油在70℃烘箱浸泡4h。水基浸泡液过0.45μm微孔薄膜后进入色谱柱,橄榄油提取物以凝胶色谱法净化后进入色谱柱。在优化条件下,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检测器检测,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测定。MEL、ADE和CYA分别在5~100、2~200、2~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分别为4.0、8.0、8.0μg/L。在5.0μg/L的添加水平下,MEL、ADE、CYA的平均回收率在98.9%~106.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49%~5.44%之间。结果表明,该法可简便、快速、准确地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的迁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 食品接触产品 三聚氰胺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葱属蔬菜中二甲嘧菌胺和吡氟禾草灵残留量 被引量:7
10
作者 苏建峰 钟茂生 +3 位作者 张光军 陈竞秀 林立峰 刘建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0-593,共4页
在固相萃取基础上通过极性区间排列净化前处理,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青葱、大葱、洋葱中的二甲嘧菌胺与吡氟禾草灵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加入氯化钠继续均质,离心分层后取部分乙腈层过Envi-18柱和Florisil柱净... 在固相萃取基础上通过极性区间排列净化前处理,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青葱、大葱、洋葱中的二甲嘧菌胺与吡氟禾草灵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加入氯化钠继续均质,离心分层后取部分乙腈层过Envi-18柱和Florisil柱净化后上机测试。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外标法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速。通过优化前处理和上机条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测试,二甲嘧菌胺与吡氟禾草灵的定量下限(S/N=10)均小于0.01mg/kg,在加标水平0.01~0.2mg/kg范围内,回收率分别为81.4%~94.6%、107%~12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3%~11%、4.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样品前处理 二甲嘧菌胺 吡氟禾草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鳗鱼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 被引量:9
11
作者 苏建峰 陈晶 +3 位作者 陈劲星 钟茂生 张光军 刘建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8,共5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E-GC-MS)检测鳗鱼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先用正己烷配合乙腈、水均质提取,再加入氯化钠继续均质,离心分层;取部分乙腈层溶液浓缩后过Florisil柱净化,用正己烷淋洗去除油脂,再用乙酸乙酯-...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E-GC-MS)检测鳗鱼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先用正己烷配合乙腈、水均质提取,再加入氯化钠继续均质,离心分层;取部分乙腈层溶液浓缩后过Florisil柱净化,用正己烷淋洗去除油脂,再用乙酸乙酯-正己烷(1∶19,v/v)洗脱分析物;将洗脱液吹干后用正己烷溶解定容,并进行GC-MS分析。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的样品前处理条件和GC-MS条件下,方法的定量限(S/N=10)小于0.01mg/kg;在加标水平为0.01~0.1mg/kg时,回收率为91%~105%,相对标准偏差为4.3%~6.1%。该方法准确、灵敏、快速,可满足鳗鱼中三氯杀螨醇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三氯杀螨醇 鳗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养殖淡水鱼兽药残留及其食用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3
12
作者 罗钦 钟茂生 +2 位作者 朱品玲 方灵 刘文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2期8253-8259,共7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主要养殖淡水鱼中兽药残留水平及评价其食用安全风险。方法以草鱼、罗非鱼和鳗鱼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药物残留及其代谢物残留含量,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险系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在3种养殖淡水... 目的了解福建省主要养殖淡水鱼中兽药残留水平及评价其食用安全风险。方法以草鱼、罗非鱼和鳗鱼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药物残留及其代谢物残留含量,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险系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在3种养殖淡水鱼肌肉中, 36种药物中有31种(包含14种渔用禁药)未检出,只有甲氧苄啶、磺胺嘧啶、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等5种药物被检测出,残留量最高的是氟苯尼考(179.33μg/kg),次之为磺胺嘧啶(161.20μg/kg);有1个罗非鱼样品的磺胺嘧啶含量超过了标准限量值;单项污染指数评价表明,除了1个罗非鱼样品受到磺胺嘧啶重度污染和1个鳗鱼样品受到甲氧苄啶轻度污染外,其余的55份淡水鱼样品的药物残留处于正常背景水平;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除了有1份罗非鱼样品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外,98.24%的淡水鱼的综合药物残留处于正常背景水平,其卫生质量均正常;成人和儿童的复合药物危害系数最大的均为鳗鱼;94.74%的淡水鱼长期被成人摄食不会造成潜在的药物健康风险,91.23%的淡水鱼长期被儿童摄食不会造成潜在的药物健康风险。结论福建省3种养殖淡水鱼食用仍存在一定的药物健康风险,今后应继续保持高压监管,并对出现的个别药物污染进行更精准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药物污染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剑 钟茂生 +1 位作者 朱品玲 陈舒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446-13447,13472,共3页
[目的]参考国家标准建立水产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水产品样品液中的三聚氰胺含量。[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都能较好地检测三聚氰胺含量,但其检测限不... [目的]参考国家标准建立水产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水产品样品液中的三聚氰胺含量。[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都能较好地检测三聚氰胺含量,但其检测限不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限为2.0 mg/kg,出峰时间为7.25 min。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限为0.01mg/kg。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的浓度-峰面积曲线为:y=22.351 3+46.380 7x,R=0.998 4。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的浓度-峰面积曲线为:y=39.702 5+16.264 6x,R=0.995 7。[结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检测时间更短,灵敏度更高,检测效果更好,但检测成本较高。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效果略差,但更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水产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剑 朱品玲 +1 位作者 钟茂生 陈舒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198-16199,16212,共3页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通过改变国家标准方法,再结合行业标准(SN/T1627-2005)方法对测定水产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利用基质作加标回收定量,消除了由前处理带来的干扰;LC/MS的色谱图表明,硝基呋喃代...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通过改变国家标准方法,再结合行业标准(SN/T1627-2005)方法对测定水产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利用基质作加标回收定量,消除了由前处理带来的干扰;LC/MS的色谱图表明,硝基呋喃代谢物达到很好的检测效果;基质的加标回收曲线表明,加标的硝基呋喃代谢物达到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LC/MS检测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检测限为0.5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硝基呋喃代谢物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芹菜中伏杀硫磷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钦 钟茂生 +1 位作者 刘文静 潘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8期6401-6405,共5页
目的评定气相色谱法测定芹菜中伏杀硫磷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出阳性芹菜中伏杀硫磷的含量,分析检测全过程和不确定度来源,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伏杀硫磷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结果影响芹菜中伏杀硫磷不确定度... 目的评定气相色谱法测定芹菜中伏杀硫磷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出阳性芹菜中伏杀硫磷的含量,分析检测全过程和不确定度来源,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伏杀硫磷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结果影响芹菜中伏杀硫磷不确定度大小的顺序为样品定容体积>标准溶液峰面积>样品溶液峰面积>标准溶液配制过程>样品称量,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3.123%,本次样品浓度为(0.131±0.008) mg/kg(k=2)。结论选择精准度越高的定容器皿,能有效降低测量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伏杀硫磷 芹菜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饮片糖基化蛋白纳米颗粒的构建与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查飞 叶海峰 +3 位作者 梁剑 朱品玲 钟茂生 江晓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007-21009,共3页
从板蓝根饮片中分离出糖基化蛋白,体外构建纳米颗粒,并对所形成胶体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进行表征。经SDS-PAGE鉴定板蓝根饮片粗提液中存在3个主要的糖基化蛋白,用这些蛋白构建的纳米颗粒的粒径约为50 nm。MDCK细胞试验表明,蛋白纳米颗... 从板蓝根饮片中分离出糖基化蛋白,体外构建纳米颗粒,并对所形成胶体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进行表征。经SDS-PAGE鉴定板蓝根饮片粗提液中存在3个主要的糖基化蛋白,用这些蛋白构建的纳米颗粒的粒径约为50 nm。MDCK细胞试验表明,蛋白纳米颗粒具有较强的抗病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糖基化蛋白 纳米颗粒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猝灭法检测环孢霉素A
17
作者 江晓芬 钟茂生 +3 位作者 梁剑 朱品玲 陈舒奕 邱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444-1445,1455,共3页
[目的]建立用静态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环孢霉素的方法。[方法]以实验室自合成的羧基钌为发光试剂,环境友好型二丁基乙醇胺为共反应试剂,用静态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环孢霉素。[结果]在pH为6.0的0.06 mol/L PBS缓冲溶液中,羧基钌发光强... [目的]建立用静态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环孢霉素的方法。[方法]以实验室自合成的羧基钌为发光试剂,环境友好型二丁基乙醇胺为共反应试剂,用静态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环孢霉素。[结果]在pH为6.0的0.06 mol/L PBS缓冲溶液中,羧基钌发光强度的淬灭值与环孢霉素A浓度在9.3×10-9~4.0×10-7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 0),检测限达5.4×10-7mol/L。[结论]该方法是首次用电化学发光方法应用于环孢霉素的检测,为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环孢霉素提供了理论与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羧基钌 环孢霉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三角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剑 钟茂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2期153-154,共2页
叶绿素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N、P、K是植物叶绿素合成的重要元素。通过对不同氮、磷、钾肥配比下种植的三角梅新鲜叶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探讨三角梅生长过程中氮、磷、钾肥的最合理施肥水平,为三角梅种植中的合理施肥... 叶绿素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N、P、K是植物叶绿素合成的重要元素。通过对不同氮、磷、钾肥配比下种植的三角梅新鲜叶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探讨三角梅生长过程中氮、磷、钾肥的最合理施肥水平,为三角梅种植中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氮磷钾肥 配比 叶绿素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硫氰酸盐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研究
19
作者 陈舒奕 钟茂生 +4 位作者 钟国龙 钟传明 朱品玲 叶洪 肖颖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9年第5期32-37,共6页
建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水产品中硫氰酸盐的检测方法。样品加水超声提取,加α-溴-2,3,4,5,6-五氟甲苯(PFB.Br)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进行衍生化反应,高速冷冻离心,衍生产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采用选择离子扫... 建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水产品中硫氰酸盐的检测方法。样品加水超声提取,加α-溴-2,3,4,5,6-五氟甲苯(PFB.Br)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进行衍生化反应,高速冷冻离心,衍生产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外标法定量。在0.025~0.50 mg· kg^-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通过优化前处理和上机条件,方法定量限(S/N≥10)为 0.025mg· kg^-1,在样品中进行0.10mg· kg^-1、0.25mg· kg^-1和0.50mg· kg^-1加标水平测试,其回收率为70.6~88.2%,RSD为3.6~10.4%。本文建立的水产品中硫氰酸盐测定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可用于水产品样品中硫氰酸盐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水产品 硫氰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