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享自动驾驶汽车的多阶城市影响综述
1
作者 钟绍鹏 刘骜 +4 位作者 翟君诺 范美含 李茜瑶 林原 李振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118,共15页
为深入理解共享自动驾驶汽车(SAVs)的引入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围绕SAVs的多阶影响进行了全面回顾和系统分析,旨在总结以往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综述结果表明,现有... 为深入理解共享自动驾驶汽车(SAVs)的引入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围绕SAVs的多阶影响进行了全面回顾和系统分析,旨在总结以往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综述结果表明,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SAVs对交通系统的短期影响,包括对居民出行行为与道路交通流等方面的探讨;然而,对于SAVs的长期影响,特别是对城市可达性、环境与能源的研究相对较少。与此同时,尽管已有研究揭示了SAVs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对环境或可达性的潜在不利影响,但鲜有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发展策略。此外,在研究方法方面,现有研究主要依赖定性分析或独立的交通需求模型进行推演和模拟,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研究应开发土地利用与交通整合模型,并将其与数据驱动的方法相结合,以更精确、全面和系统地刻画SAVs引入对城市土地利用、环境与能源的长期(负面)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和应对措施,以优化SAVs的应用效果,减少其潜在负面影响,推动城市交通系统向高效、智能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共享自动驾驶汽车 土地利用与交通 城市影响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开通对住宅价格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钟绍鹏 李真 +1 位作者 隽海民 赵蒙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0-177,共8页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面板房价数据,根据所处区位和属性,将住宅区分为市区、郊区、高档小区、一般小区、距站点500 m以内、距站点500~1 000 m之间6类住宅。以南京地铁4号线为处理组,地铁7号线为控制组,分别建立空间双重差分模型,量化分...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面板房价数据,根据所处区位和属性,将住宅区分为市区、郊区、高档小区、一般小区、距站点500 m以内、距站点500~1 000 m之间6类住宅。以南京地铁4号线为处理组,地铁7号线为控制组,分别建立空间双重差分模型,量化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开通对差异化住宅价格产生的影响。空间因素影响结果表明,地铁4号线的开通会使沿线站点1 000 m范围内的房价平均上升1.16%;对沿线市区住宅价格影响低于郊区住宅;对沿线一般住宅小区价格增值影响约是高档住宅小区的2倍;对距站点500 m以内住宅价格增值影响略小于距站点500~1 000 m住宅。特征模型结果表明,市区住宅及高档住宅小区在噪音多、道路拥挤且教育资源不匹配的情况下会导致住宅价格下降;距离商场较近对高档住宅小区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对一般住宅小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住宅价格 增值效应 网络爬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多用户类型和多模式拥挤收费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钟绍鹏 邓卫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6-872,共7页
为了确定一般排队网络在高峰时段随时间变化的最优拥挤收费,将描述时变交通流的时空拓展网络(STEN)与传统的网络平衡模型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多类型、多模式动态拥挤收费模型.考虑不同类型的出行者有不同的时间价值(VOT),同时,对单车种出... 为了确定一般排队网络在高峰时段随时间变化的最优拥挤收费,将描述时变交通流的时空拓展网络(STEN)与传统的网络平衡模型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多类型、多模式动态拥挤收费模型.考虑不同类型的出行者有不同的时间价值(VOT),同时,对单车种出行方式进行延拓,建立了包含公交车与私家车在内的多模式交通网络拥挤收费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带有路段容量限制下的多类型、多模式网络平衡问题,可以采用内惩罚函数法求解.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提供动态拥挤收费策略,分析拥挤收费下不同时间价值的用户对于出行方式、出发时间以及出行路径的不同选择,相比于传统的基于瓶颈的静态单模式拥挤收费模型有一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拥挤收费 时空拓展网络 多类型 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成环境和低频浮动车数据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 被引量:3
4
作者 钟绍鹏 何璟 +2 位作者 朱康丽 邹延权 隽海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5-131,147,共8页
将城市道路周边建成环境的相关属性作为路段行程时间的解释变量,结合城市低频浮动车数据,在不需要速度等GPS信息的条件下研究建成环境属性因素对路段行程时间的影响。同时,给出一种新的路段行程时间分布估计方法,即利用路段车辆数的分... 将城市道路周边建成环境的相关属性作为路段行程时间的解释变量,结合城市低频浮动车数据,在不需要速度等GPS信息的条件下研究建成环境属性因素对路段行程时间的影响。同时,给出一种新的路段行程时间分布估计方法,即利用路段车辆数的分布代替路段长度作为路段行程时间的分配比例系数,得到路段行程时间的分布情况。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以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为例进行分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得到各类建成环境对行程时间的影响参数值,并对比研究路段在有、无建成环境影响下的行程时间。结果表明:道路周边的建成环境会在不同时段导致路段行程时间显著增加,学校的影响时间段主要在6:00-7:20,医院、诊所集中在7:00-8:00,交叉口造成的行程时间增量在研究范围内整体较为平均。通过似然比检验,验证了将建成环境变量作为路段行程时间影响因素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路段行程时间估计 浮动车数据 道路建成环境 极大似然估计 路段行程时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间结构对PM2.5的影响--美国夏洛特汽车排放评估项目的借鉴和启示 被引量:17
5
作者 宋彦 钟绍鹏 +3 位作者 章征涛 陈燕萍 丹尼尔.罗德里格斯 布莱恩.莫顿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4,共6页
汽车污染物排放量是影响PM2.5指标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汽车通行里程数,从而减少汽车排放以达到治理城市PM2.5的目的。文章通过梳理美国夏洛特汽车排放评估项目的案例,介绍了构建城市土地利用与汽车排放... 汽车污染物排放量是影响PM2.5指标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汽车通行里程数,从而减少汽车排放以达到治理城市PM2.5的目的。文章通过梳理美国夏洛特汽车排放评估项目的案例,介绍了构建城市土地利用与汽车排放关系模型的4个步骤,即构建情景方案、应用TRANUS软件构建土地和交通出行的互动模型、应用MOBILE6软件估算汽车排放量、评估不同情景城市土地利用方案的汽车排放量。夏洛特汽车排放评估项目的推广将为我国城市增长方式提供实证模拟以及方案效果评估的方法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PM2 5 交通出行 汽车排放 情景规划 实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智慧公交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6
6
作者 徐猛 刘涛 +1 位作者 钟绍鹏 姜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108,共18页
以当前城市智慧公交发展为背景,本文从我国城市智慧公交当前发展现状出发,围绕智慧公交客流特征分析、智慧公交运营研究、智慧公交网络设计与优化、智慧公交服务评估等4个方面对智慧公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重点。在... 以当前城市智慧公交发展为背景,本文从我国城市智慧公交当前发展现状出发,围绕智慧公交客流特征分析、智慧公交运营研究、智慧公交网络设计与优化、智慧公交服务评估等4个方面对智慧公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一步从智慧公交客流特征分析、智慧公交运营、智慧公交网络设计与优化,以及智慧公共交通服务评估等4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并指出每个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本文从乘客特征智能识别与预测、复杂场景下的智慧公交运营、智慧公交网络设计与优化,以及智慧公交服务评估等4个方面对智慧公交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展望,并分别提出了代表性的研究问题。通过总结当前智慧公交的研究不足以及研究展望,本文进一步指出智慧公交的创新性研究和发展,亟需从如下4个方面展开:挖掘乘客全出行链信息,提供一站式智慧公交出行服务;土地利用与交通整合视角下集成智慧公交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和公交运营效率提升;基于智慧公交多层级发展需求,构建面向政府、企业、社会用户的立体化公交运营系统评估体系;构建智慧公交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结合当前智慧公交出行的日渐兴起,本文总结了智慧公交当前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智慧公交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智慧公交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认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的集成应用,对提供多模式智慧公交服务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机遇。但是,单凭新技术无法提升智慧公交服务水平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还需交通系统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当前亟需围绕关键问题开展研究。本文同时强调当前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多学科交叉,突出产学研相结合,为我国智慧公交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智慧公交 公交运营 公交客流 公交线网设计 公交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进口道上游公交停靠站设置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龙海 李丽兰 钟绍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2-295,共4页
信号交叉口进口道上游适当位置设置公交停靠站,可方便乘客集散、减少公交车辆上下客对社会车辆的影响,进而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在对进口道前公交停靠站处公交车辆停靠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无公交专用道的两相位信号控制十字交叉口... 信号交叉口进口道上游适当位置设置公交停靠站,可方便乘客集散、减少公交车辆上下客对社会车辆的影响,进而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在对进口道前公交停靠站处公交车辆停靠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无公交专用道的两相位信号控制十字交叉口条件下交叉口总乘客延误模型,并以乘客总延误最小原则建立了信号优化模型.给出了两相位十字交叉口最佳红灯时间的解法,并根据最佳红灯时间与公交到达时间、停靠服务损失时间及其引起的绿灯损失时间之间的关系,得出公交停靠站与信号交叉口停车线之间的最佳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停靠损失时间 乘客总延误最小 最佳红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硅钨酸及硅钨钴杂多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卫阳 钟绍鹏 陈建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5,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硅钨酸(SiW)及硅钨钴酸(SiWC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发现SiW和SiWCo与BSA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其结合常数KLB分别为4.94×104、6.06×104(298 K)与4.33×104、5.86×104(...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硅钨酸(SiW)及硅钨钴酸(SiWC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发现SiW和SiWCo与BSA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其结合常数KLB分别为4.94×104、6.06×104(298 K)与4.33×104、5.86×104(310 K),结合位点数n均为1,它们与BSA相互作用方式为静电引力。采用同步荧光法考察了SiW和SiWCo对BSA构象的影响,发现SiW和SiWCo与BSA均发生了相互作用,但都没有改变BSA的构象,通过比较发现SiWCo与BSA作用活性比SiW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钨酸 硅钨钴酸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同步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驱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姚荣涵 梁春岩 钟绍鹏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深入剖析问题驱动的知识获取与创造机制以及教学互动机制,提出问题驱动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内涵与外延.结果表明,研究生培养的每个环节都围绕"问题"展开.借鉴问题驱动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问题...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深入剖析问题驱动的知识获取与创造机制以及教学互动机制,提出问题驱动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内涵与外延.结果表明,研究生培养的每个环节都围绕"问题"展开.借鉴问题驱动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问题驱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实现途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模式 问题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大学校园停车系统规划——以大连理工大学凌水主校区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全志 隽海民 +1 位作者 钟绍鹏 赵胜川 《交通运输研究》 2017年第2期37-45,共9页
为解决大学校园停车系统混乱以及用于相关规划的基础数据样本量小、精度不高、时效性差等问题,应用大学校园停车调查数据、各出入口车辆记录数据以及各院系教职工信息数据进行多源大数据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大学校园停车系统规... 为解决大学校园停车系统混乱以及用于相关规划的基础数据样本量小、精度不高、时效性差等问题,应用大学校园停车调查数据、各出入口车辆记录数据以及各院系教职工信息数据进行多源大数据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大学校园停车系统规划方法。以大连理工大学凌水主校区收集到的数据为例,首先从静态角度利用各出入口车辆记录数据和校园停车调查数据获取校园整体停车需求,进而利用各院系教职工信息数据分析各部门的停车需求。然后,从动态角度考虑停车位的周转问题,利用各出入口车辆记录数据分析校园出入车辆停车时段分布状况。最后,根据多源大数据分析所得校园停车系统现状,得出相应的校园停车系统规划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大数据的大学校园停车系统规划方法可有效解决传统方法中基础数据样本量小、精度不高、时效性差等问题,提高了规划结果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停车系统规划 多源数据分析 大学校园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城市大型商业区商业模式创新及政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宏晓 孙晖 钟绍鹏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174,共10页
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东北地区4个大型商业区的案例研究表明,疫情防控从消费习惯和社交距离影响消费行为,从经营成本和预期收益影响营商规模,对城市大型商业区集聚发展模式产生冲击。大型商业区以重塑供需链接关系为目标,通过“资源结构化... 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东北地区4个大型商业区的案例研究表明,疫情防控从消费习惯和社交距离影响消费行为,从经营成本和预期收益影响营商规模,对城市大型商业区集聚发展模式产生冲击。大型商业区以重塑供需链接关系为目标,通过“资源结构化-资源能力化-资源杠杆化”推动大型商业区商业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大型商业区 商业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大数据背景下的公交问题诊断与优化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骜 钟绍鹏 +2 位作者 李茜瑶 姜宇 王仲 《交通运输研究》 2023年第5期40-51,共12页
为深化对交通大数据背景下公交问题诊断与优化的理解,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良性发展,围绕出行需求估计、出发时间与出行路径选择、出行时间估算及公交系统优化4类核心问题进行了综述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近年来的公交问题诊断... 为深化对交通大数据背景下公交问题诊断与优化的理解,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良性发展,围绕出行需求估计、出发时间与出行路径选择、出行时间估算及公交系统优化4类核心问题进行了综述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近年来的公交问题诊断与优化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以总结既有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存在的缺陷,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文献梳理结果显示,以往研究存在过度关注居民个体出行行为刻画、忽视公共交通与其他出行方式的联系、未能充分考虑潜在客流需求、忽视公交线网设计与时刻表制定之间相互影响4个主要问题。从研究趋势来看,未来公交系统的分析与优化将更加关注多源数据融合和人工智能技术。这些技术将深化对公交乘客和小汽车用户出行规律的分析、解析小汽车用户向公交系统转移的作用机理,并推动公交系统协同优化模型的开发,以推进城市交通系统向更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公交问题诊断 线网优化 时刻表优化 交通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卡数据的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数据获取方法
13
作者 赵骥 钟绍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21期62-62,共1页
提出了基于IC卡数据的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数据获取方法,包括进站客流数据、出站客流数据和换乘客流数据。首先对IC卡原始数据作预处理,通过客流OD匹配获取客流OD数据,生成并修正客流OD矩阵,考虑换乘客流的有效路径分配,建立OD组合与换乘... 提出了基于IC卡数据的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数据获取方法,包括进站客流数据、出站客流数据和换乘客流数据。首先对IC卡原始数据作预处理,通过客流OD匹配获取客流OD数据,生成并修正客流OD矩阵,考虑换乘客流的有效路径分配,建立OD组合与换乘客流匹配关系,并以此获取换乘客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卡数据 客流数据 有效路径分配 换乘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识别诊断-情景分析的道路立交改造研究
14
作者 隽海民 钟绍鹏 +1 位作者 侯文博 高影 《交通与运输》 2022年第3期1-5,共5页
由于对发展预期研判的误差以及建设能力、城市空间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影响,早年建成的部分立交工程出现老旧、容量不足以及交通组织不合理等问题,亟待实施系统改造。首先,依托分类交通数据分析及现场踏查,综合多要素精准识别拥堵问题及... 由于对发展预期研判的误差以及建设能力、城市空间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影响,早年建成的部分立交工程出现老旧、容量不足以及交通组织不合理等问题,亟待实施系统改造。首先,依托分类交通数据分析及现场踏查,综合多要素精准识别拥堵问题及成因;其次,从区域路网关系入手,对研判问题提出各类改造方案,结合改造目标进行方案的组合设计;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以减少延误为主要优化目标,再现不同组合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并提出推荐方案,可为类似道路立交改造决策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立交 识别诊断-情景分析 综合识别诊断 仿真分析 目标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