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3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实然问题、应然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
5
1
作者
钟绍春
杨澜
范佳荣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33,共8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破解个性化学习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感知与状态评价精度不高...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破解个性化学习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感知与状态评价精度不高、学习特征挖掘不准、学习规律挖掘不全、学习问题溯源不深、学习干预精度不佳等瓶颈性难题。为此,研究从情境感知、主体理解和智能干预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数据驱动个性化学习的应然逻辑。在此基础上,从学习行为数据有效感知与理解、学习效果精准评估的个性化学习追踪、薄弱知识点和异常学习行为的学习问题成因溯源、潜在交互学习规律发现的教育知识图谱高阶推理、公共学习路网构建与高适配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方面,讨论了数据驱动个性化学习的实现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学习
数据驱动
情境感知
学习路径规划
教育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
被引量:
276
2
作者
钟绍春
张琢
唐烨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5-88,共4页
该文阐述了微课的由来和发展历程,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课堂实录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需要阐述了微课的含义和用途,明确了微课到底是什么;系统分析了如何依据讲授、自主与协作、智慧培养等教学模型的实际需要确定...
该文阐述了微课的由来和发展历程,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课堂实录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需要阐述了微课的含义和用途,明确了微课到底是什么;系统分析了如何依据讲授、自主与协作、智慧培养等教学模型的实际需要确定微课开发和应用的方向;基于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学习,学生的课前、课堂和课后学习等的实际需要,给出了完整微课资源和碎片式微课资源的设计思路与原则以及制作的主要方法;讨论了有效推动微课建设和应用的可能途径和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颠覆课堂
智慧教育
教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
85
3
作者
钟绍春
张琢
+1 位作者
李吉南
钟永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4-77,共4页
本文系统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性质和作用,讨论了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何时需要引入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引入信息技术,如何引入信息技术等问题,并提出了整合点的概念与做法,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出了有益的策略...
本文系统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性质和作用,讨论了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何时需要引入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引入信息技术,如何引入信息技术等问题,并提出了整合点的概念与做法,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出了有益的策略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点
基本整合方法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和方法
被引量:
41
4
作者
钟绍春
姜雁秋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1-53,共3页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展,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模型,讨论了资源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最后讨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育信息化
中小学
教学资源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构建智慧课堂
被引量:
58
5
作者
钟绍春
钟卓
张琢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1,28,共8页
尽管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规模化普及应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给课堂教学带来层次深、规模大、范围广的革命性改变。文章对智慧课堂相关研究做了梳理和分析,讨论了智慧课堂构建的方向与思路,分析了课程量化目标、课堂教...
尽管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规模化普及应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给课堂教学带来层次深、规模大、范围广的革命性改变。文章对智慧课堂相关研究做了梳理和分析,讨论了智慧课堂构建的方向与思路,分析了课程量化目标、课堂教学组织结构、教与学路径、教与学活动实施方法以及质量评价体系等影响智慧课堂构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从知识和能力两个境界,由课程目标、知识点分级组织体系、知识点间关联关系和知识点内容,以及能够衡量知识点掌握与相应能力形成程度的量化评价体系等组成的课程图谱结构模型。提出了基于内核问题/任务与知识点、能力点关联关系的知识及能力体系建模方法,以及基于过程和结果数据建立学习画像的方法。从课堂教学组织结构样态创新、教与学路径优化和教学活动实施难点破解三个层面,分层次讨论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课堂
课程图谱
学习画像
学习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途径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
37
6
作者
钟绍春
钟卓
张琢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68,共9页
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互联网+"和AR/VR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课堂信息化教学和网络研训的普及应用,人工智能助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热点研究问题。然而,尽管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都在积极开展网络教...
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互联网+"和AR/VR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课堂信息化教学和网络研训的普及应用,人工智能助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热点研究问题。然而,尽管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都在积极开展网络教研与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是,很多区域教育部门和学校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部署和安排方面,主要还是集中在能够利用智能工具和网络手段开展教研和培训活动上,普遍缺乏借助智能工具和网络手段解决课堂教学瓶颈性问题,特别是课堂教学第二层级问题解决方法和途径的探索与实践。该文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及可能破解途径,提出了在智能技术支持下,通过持续迭代研究"互联网+"条件下解决瓶颈性问题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依据新模式汇聚优秀教师教学智慧建立智慧学习路网资源,并动态将所研究的新模式和智慧学习路网资源传播给区域内教师掌握应用,基于数据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新模式、优化学习路网资源的中小学智能研训体系模型。系统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掌握与运用课程图谱、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充分运用智能工具支撑教学活动等智能教育关键素养,并提出了能够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关键素养的虚拟实践教学方式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研训
智能教育素养
智能工具
虚拟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
68
7
作者
钟绍春
王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10,共5页
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关键,该文将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路、方法及实施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首先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
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关键,该文将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路、方法及实施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首先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该定位于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并提出了包括学科本体分析、学习方法选择、理想学习过程设计三大核心步骤的思路。为了让信息技术真正起到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就应该让教师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而不是教学资源与软件的制作,该文在所提出的教学方法创新思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文科、理科学科的差异和特点,分别针对文科及理科提出了支撑教学方法创新的学科工具及平台建设方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需要学校及各级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该文最后结合多年的经验总结了明确目标与制定推进方案、教师胜任力培训、教育教研活动助力以及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等四条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教学方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
72
8
作者
钟绍春
唐烨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20,40,共7页
文章基于近两年的调研、组织大赛和所做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从应用方向、范围、层次和类别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互联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讨论了人工智能时代推进教育信息化2.0,实现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实施路径、面临的...
文章基于近两年的调研、组织大赛和所做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从应用方向、范围、层次和类别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互联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讨论了人工智能时代推进教育信息化2.0,实现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实施路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并从技术支持教与学瓶颈性问题的解决策略出发,构建促进策略实施的智慧支撑系统,设计基于智慧系统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建立融合创新应用与本地化资源建设工作体系模式,从而系统阐述了教育创新发展实施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2.0
创新发展
方向
路径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慧教育的关键问题思考及建议
被引量:
93
9
作者
钟绍春
唐烨伟
王春晖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1,117,共7页
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对教育变革的方向起着引领的作用。该文首先对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进行了思考,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其次,阐释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明确了智慧教育模型建构的方向,在此基础...
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对教育变革的方向起着引领的作用。该文首先对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进行了思考,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其次,阐释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明确了智慧教育模型建构的方向,在此基础之上,对智慧教育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深入思考;最后,从智慧学习、智慧研修和智慧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实现智慧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期能够为智慧教育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智慧学习
智慧教学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技术如何支持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被引量:
64
10
作者
钟绍春
钟卓
+2 位作者
范佳荣
赵雪梅
杨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9,46,共10页
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和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同时也为教与学的变革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可能。然而,当前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绝大多数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
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和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同时也为教与学的变革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可能。然而,当前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绝大多数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给教与学带来的更多是便利和效率,课堂教学中很多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智能技术条件下能够破解教学深层次问题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成为热点。该文对当前信息化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讨论了智能技术支持下能够破解教学深层次问题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思路与途径;从智能工具支持下的深度学习、微课云课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大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教学和“互联网+”支持下的无边界混合式学习等,分析了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方向;提出了通过以紧耦合课程内容为单位做学习逻辑设计、有针对性设计驱动学习的问题与任务和系统设计教与学路径等方面,实现智能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和优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
学习逻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育革命
被引量:
48
11
作者
钟绍春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24,共8页
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互联网+”等技术在教育中迅速普及,催生了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未来教育等,但信息化还没有真正给教育带来大规模常态化的革命。从人的培养过程动态多变性入手,分析了其他行业只要买到好产品就能够直...
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互联网+”等技术在教育中迅速普及,催生了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未来教育等,但信息化还没有真正给教育带来大规模常态化的革命。从人的培养过程动态多变性入手,分析了其他行业只要买到好产品就能够直接带来进步,而教育即使配备最好产品也不一定就能够实现革命的深层次原因。以信息化的视角,对教育问题做了合适的层级划分,对不同层级教育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化途径与工作范式。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定位和取向、智能技术支持问题解决新模式、智能支撑环境、实施组织和保障体系等层面,对智慧教育内涵做了深入分析。从教育信息化由产品应用转段升级为教育创新,基于人才培养量化标准全面捕捉学校办学问题,全面运用智能技术有效支持教育活动实施,在智能生态育人环境中常态化开展智慧教育活动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智慧教育学校应具备的核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慧教育
教育革命
人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信息时代教育新模式
被引量:
45
12
作者
钟绍春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29,共7页
文章分析了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所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从解决教育教学所存在的瓶颈性问题角度,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和应采取的基本工作思路。系统分析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未来学校创新发展的方向,...
文章分析了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所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从解决教育教学所存在的瓶颈性问题角度,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和应采取的基本工作思路。系统分析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未来学校创新发展的方向,重点是聚焦教育核心瓶颈问题,建立有效学习环境(学习路网),构建起让学生认同并主动学习,按照需要并找到适合的方式学习,得到最适合的教师帮助并找到最佳合作伙伴完成学习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创新与合作、认知与系统思维,学科关键问题解决与职业能力,以及多元智慧的新教育体系。论述了信息时代学校创新发展的新样态,即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汇聚名师教学智慧建设学习路网和智能导引系统,"人网融合"供给优质教育,实现高品质个性化育人。从教与学过程监测调控和教与学活动有效支持两个方面,深入讨论了依据以问题为线索的知识图谱采集教学大数据、筛选学习路径、优化学习路网等支撑新模式实施的智慧系统构建关键技术。最后,讨论了推进教育新模式构建应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应包括全员更新理念,明确方向;编制有前瞻性的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建创新团队,全面开展创新实践工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育新模式
人网融合
智慧学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及软件研究
被引量:
37
13
作者
钟绍春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8,共6页
本文围绕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及软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提出了整合的资源及软件研究应从学科的教与学过程入手开展研究工作。在分析人类学习模式、教与学的过程以及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所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
本文围绕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及软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提出了整合的资源及软件研究应从学科的教与学过程入手开展研究工作。在分析人类学习模式、教与学的过程以及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所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讨论了能够用于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存在困难的教学支撑软件以及合适的、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建设方法和一些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
教学软件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课堂教学新模式构建方向与途径研究
被引量:
30
14
作者
钟绍春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0-48,共9页
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和AR/VR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人工智能等技术还没有真正给课堂教学带来深层次、大规模、革命性(结构性)的改变。该文从信息化视角对课堂教学...
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和AR/VR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人工智能等技术还没有真正给课堂教学带来深层次、大规模、革命性(结构性)的改变。该文从信息化视角对课堂教学问题做了层级划分,系统分析了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问题的实际解决情况,阐述了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第二层级问题尚未形成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法体系是导致课堂教学没有出现深层次、大规模、革命性改变的根本原因;讨论了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下,破解课堂教学第二层级问题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构建方向和基本思路;提出了从基于工具和资源的知识学习与问题探究、基于微课和云课的人网融合课堂翻转教学、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与精准学习等方面,分类、分层次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方法,并深入讨论了学科图谱、教学与学习路径、技术赋能方式等影响课堂教学新模式构建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新模式
人工智能
智慧教育
人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支持智慧学习的方向与途径
被引量:
38
15
作者
钟绍春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3,共6页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还没有真正引发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革命的问题,该文剖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只用来为原有教学思路和方法提供教学条件,而未用来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从技术支持疑难知识学习和构建感悟探究环境,...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还没有真正引发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革命的问题,该文剖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只用来为原有教学思路和方法提供教学条件,而未用来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从技术支持疑难知识学习和构建感悟探究环境,基于数据优化教师教学和引导学生高品质个性化学习等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改变学习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应从学生有针对性学习、优质教师供给、疑难知识学习、提供更多探究机会、动态掌控和调整教学和学习、系统评价教师教学等方面,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变革与创新,实现高品质学习。从数据驱动的智慧学习、依据知识与能力图谱采集学习大数据和基于学习大数据构建和优化学习路网等方面,讨论了以智慧学习路网为基础构建"人网融合"智慧学习新样态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学习
人网融合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专用领域自动问答系统模型
被引量:
2
16
作者
钟绍春
张琢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8,共6页
介绍了一般问答系统的技术和方法,同时,为了提高问答系统的精确度,提出了专用领域问答系统模型,其核心是专业词典库(Thesaurus)的应用(专业词典库包含了结构化的领域专业词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建筑学与教育领域的问答系统.并应用MRR(Me...
介绍了一般问答系统的技术和方法,同时,为了提高问答系统的精确度,提出了专用领域问答系统模型,其核心是专业词典库(Thesaurus)的应用(专业词典库包含了结构化的领域专业词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建筑学与教育领域的问答系统.并应用MRR(Mean Recip-rocal Rank)评估方法,在建筑学领域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关键词检索方法,应用此方法的系统在性能上取得了近10%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检索
领域词典库
问答系统
NE(名称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教育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27
17
作者
钟绍春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10,23,共9页
本文针对中小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从教育信息化的定位及需要思考的问题、信息化环境下学校的管理、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法、信息化资源及软件建设模式与方法、...
本文针对中小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从教育信息化的定位及需要思考的问题、信息化环境下学校的管理、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法、信息化资源及软件建设模式与方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模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分析了这些方面工作的关键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资源与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放、自适应、分布式多Agent系统
被引量:
1
18
作者
钟绍春
刘大有
陈建中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5-42,共8页
阐述了多Agent系统开放、自适应的含义,指出开放、自适应多Agent系统应具有的特性.分析了当前DAI研究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分布式
人工智能
多AGENT系统
开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态逼近关系及时态逻辑的扩充
19
作者
钟绍春
刘大有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9-127,共9页
本文提出了时态逼近关系,并给出了命题不确定性时态关系的一种分类,在Shoham的时态逻辑基础上,对命题和一阶两种情况,提出了能描述不确定性时态关系,基于时间点和(点对构成的)时间区间的时态逻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此...
本文提出了时态逼近关系,并给出了命题不确定性时态关系的一种分类,在Shoham的时态逻辑基础上,对命题和一阶两种情况,提出了能描述不确定性时态关系,基于时间点和(点对构成的)时间区间的时态逻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此外,还给出了在非确定性时态关系下用于描述命题类型的一些命题时态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时态逻辑
时态逼近关系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
184
20
作者
唐烨伟
樊雅琴
+2 位作者
庞敬文
钟绍春
王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54,65,共7页
技术的发展带动教育的进步,理念是指导教学变革的基础。近年来,网络学习空间与智慧教育分别以其新颖、新式的教学优势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支持。该文以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点,从真...
技术的发展带动教育的进步,理念是指导教学变革的基础。近年来,网络学习空间与智慧教育分别以其新颖、新式的教学优势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支持。该文以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点,从真实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空间
智慧教育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实然问题、应然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
5
1
作者
钟绍春
杨澜
范佳荣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33,共8页
基金
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混合式学习场景下学习者知识状态评测与干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CA230270)。
文摘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破解个性化学习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感知与状态评价精度不高、学习特征挖掘不准、学习规律挖掘不全、学习问题溯源不深、学习干预精度不佳等瓶颈性难题。为此,研究从情境感知、主体理解和智能干预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数据驱动个性化学习的应然逻辑。在此基础上,从学习行为数据有效感知与理解、学习效果精准评估的个性化学习追踪、薄弱知识点和异常学习行为的学习问题成因溯源、潜在交互学习规律发现的教育知识图谱高阶推理、公共学习路网构建与高适配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方面,讨论了数据驱动个性化学习的实现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个性化学习
数据驱动
情境感知
学习路径规划
教育知识图谱
Keywords
Personalized Learning
Data-driven
Context Awareness
Learning Path Planning
Educational Knowledge Graph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
被引量:
276
2
作者
钟绍春
张琢
唐烨伟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5-88,共4页
基金
2013年度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效果测量方法体系及实证研究"(项目编号:MCM20130641)阶段性成果
文摘
该文阐述了微课的由来和发展历程,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课堂实录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需要阐述了微课的含义和用途,明确了微课到底是什么;系统分析了如何依据讲授、自主与协作、智慧培养等教学模型的实际需要确定微课开发和应用的方向;基于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学习,学生的课前、课堂和课后学习等的实际需要,给出了完整微课资源和碎片式微课资源的设计思路与原则以及制作的主要方法;讨论了有效推动微课建设和应用的可能途径和方法等。
关键词
微课
颠覆课堂
智慧教育
教学模型
Keywords
Micro-lecture
Flipped Classroom
Wisdom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
85
3
作者
钟绍春
张琢
李吉南
钟永江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4-77,共4页
文摘
本文系统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性质和作用,讨论了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何时需要引入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引入信息技术,如何引入信息技术等问题,并提出了整合点的概念与做法,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出了有益的策略与思考。
关键词
整合点
基本整合方法
信息技术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和方法
被引量:
41
4
作者
钟绍春
姜雁秋
机构
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东北师大软件学院
吉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1-53,共3页
文摘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展,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模型,讨论了资源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最后讨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育信息化
中小学
教学资源
课程标准
分类号
G43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构建智慧课堂
被引量:
58
5
作者
钟绍春
钟卓
张琢
机构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1,28,共8页
基金
2018年度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以宁夏石嘴山市实验中学为案例”(项目编号:MCM20180604)。
文摘
尽管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规模化普及应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给课堂教学带来层次深、规模大、范围广的革命性改变。文章对智慧课堂相关研究做了梳理和分析,讨论了智慧课堂构建的方向与思路,分析了课程量化目标、课堂教学组织结构、教与学路径、教与学活动实施方法以及质量评价体系等影响智慧课堂构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从知识和能力两个境界,由课程目标、知识点分级组织体系、知识点间关联关系和知识点内容,以及能够衡量知识点掌握与相应能力形成程度的量化评价体系等组成的课程图谱结构模型。提出了基于内核问题/任务与知识点、能力点关联关系的知识及能力体系建模方法,以及基于过程和结果数据建立学习画像的方法。从课堂教学组织结构样态创新、教与学路径优化和教学活动实施难点破解三个层面,分层次讨论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关键词
智慧课堂
课程图谱
学习画像
学习路网
Keywords
Smart Classroom
Curriculum Map
Learning Portrait
Learning Road Network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途径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
37
6
作者
钟绍春
钟卓
张琢
机构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68,共9页
基金
2018年度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以宁夏石嘴山市实验中学为案例”(项目编号:MCM20180604)研究成果。
文摘
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互联网+"和AR/VR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课堂信息化教学和网络研训的普及应用,人工智能助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热点研究问题。然而,尽管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都在积极开展网络教研与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是,很多区域教育部门和学校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部署和安排方面,主要还是集中在能够利用智能工具和网络手段开展教研和培训活动上,普遍缺乏借助智能工具和网络手段解决课堂教学瓶颈性问题,特别是课堂教学第二层级问题解决方法和途径的探索与实践。该文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及可能破解途径,提出了在智能技术支持下,通过持续迭代研究"互联网+"条件下解决瓶颈性问题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依据新模式汇聚优秀教师教学智慧建立智慧学习路网资源,并动态将所研究的新模式和智慧学习路网资源传播给区域内教师掌握应用,基于数据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新模式、优化学习路网资源的中小学智能研训体系模型。系统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掌握与运用课程图谱、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充分运用智能工具支撑教学活动等智能教育关键素养,并提出了能够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关键素养的虚拟实践教学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
智能研训
智能教育素养
智能工具
虚拟实践教学
Keywords
intelligent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telligent education literacy
intelligent tools
virtual practice teaching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
68
7
作者
钟绍春
王伟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10,共5页
文摘
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关键,该文将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路、方法及实施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首先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该定位于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并提出了包括学科本体分析、学习方法选择、理想学习过程设计三大核心步骤的思路。为了让信息技术真正起到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就应该让教师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而不是教学资源与软件的制作,该文在所提出的教学方法创新思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文科、理科学科的差异和特点,分别针对文科及理科提出了支撑教学方法创新的学科工具及平台建设方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需要学校及各级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该文最后结合多年的经验总结了明确目标与制定推进方案、教师胜任力培训、教育教研活动助力以及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等四条实施策略。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教学方法创新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
72
8
作者
钟绍春
唐烨伟
机构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20,40,共7页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智慧课堂环境下个性化微课资源支持分层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JKH20170943SK)
文摘
文章基于近两年的调研、组织大赛和所做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从应用方向、范围、层次和类别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互联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讨论了人工智能时代推进教育信息化2.0,实现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实施路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并从技术支持教与学瓶颈性问题的解决策略出发,构建促进策略实施的智慧支撑系统,设计基于智慧系统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建立融合创新应用与本地化资源建设工作体系模式,从而系统阐述了教育创新发展实施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2.0
创新发展
方向
路径
挑战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2.0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Route
Challenge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慧教育的关键问题思考及建议
被引量:
93
9
作者
钟绍春
唐烨伟
王春晖
机构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1,117,共7页
文摘
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对教育变革的方向起着引领的作用。该文首先对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进行了思考,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其次,阐释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明确了智慧教育模型建构的方向,在此基础之上,对智慧教育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深入思考;最后,从智慧学习、智慧研修和智慧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实现智慧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期能够为智慧教育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智慧学习
智慧教学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Keywords
Intelligence Education
Wisdom Study
Wisdom Teaching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技术如何支持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被引量:
64
10
作者
钟绍春
钟卓
范佳荣
赵雪梅
杨澜
机构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9,46,共10页
基金
2018年度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以宁夏石嘴山市实验中学为案例”(项目编号:MCM20180604)研究成果。
文摘
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和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同时也为教与学的变革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可能。然而,当前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绝大多数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给教与学带来的更多是便利和效率,课堂教学中很多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智能技术条件下能够破解教学深层次问题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成为热点。该文对当前信息化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讨论了智能技术支持下能够破解教学深层次问题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思路与途径;从智能工具支持下的深度学习、微课云课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大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教学和“互联网+”支持下的无边界混合式学习等,分析了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方向;提出了通过以紧耦合课程内容为单位做学习逻辑设计、有针对性设计驱动学习的问题与任务和系统设计教与学路径等方面,实现智能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和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
学习逻辑设计
Keyword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new teaching mode
information teaching
learning logic design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育革命
被引量:
48
11
作者
钟绍春
机构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24,共8页
文摘
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互联网+”等技术在教育中迅速普及,催生了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未来教育等,但信息化还没有真正给教育带来大规模常态化的革命。从人的培养过程动态多变性入手,分析了其他行业只要买到好产品就能够直接带来进步,而教育即使配备最好产品也不一定就能够实现革命的深层次原因。以信息化的视角,对教育问题做了合适的层级划分,对不同层级教育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化途径与工作范式。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定位和取向、智能技术支持问题解决新模式、智能支撑环境、实施组织和保障体系等层面,对智慧教育内涵做了深入分析。从教育信息化由产品应用转段升级为教育创新,基于人才培养量化标准全面捕捉学校办学问题,全面运用智能技术有效支持教育活动实施,在智能生态育人环境中常态化开展智慧教育活动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智慧教育学校应具备的核心特征。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慧教育
教育革命
人网融合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sdom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volution
Human Network Integration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信息时代教育新模式
被引量:
45
12
作者
钟绍春
机构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29,共7页
基金
2016年度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信息系统及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160203011GX)
文摘
文章分析了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所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从解决教育教学所存在的瓶颈性问题角度,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和应采取的基本工作思路。系统分析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未来学校创新发展的方向,重点是聚焦教育核心瓶颈问题,建立有效学习环境(学习路网),构建起让学生认同并主动学习,按照需要并找到适合的方式学习,得到最适合的教师帮助并找到最佳合作伙伴完成学习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创新与合作、认知与系统思维,学科关键问题解决与职业能力,以及多元智慧的新教育体系。论述了信息时代学校创新发展的新样态,即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汇聚名师教学智慧建设学习路网和智能导引系统,"人网融合"供给优质教育,实现高品质个性化育人。从教与学过程监测调控和教与学活动有效支持两个方面,深入讨论了依据以问题为线索的知识图谱采集教学大数据、筛选学习路径、优化学习路网等支撑新模式实施的智慧系统构建关键技术。最后,讨论了推进教育新模式构建应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应包括全员更新理念,明确方向;编制有前瞻性的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建创新团队,全面开展创新实践工作等。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育新模式
人网融合
智慧学习系统
Keywords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New Model of Education
Human Network Integration
Smart Learning System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及软件研究
被引量:
37
13
作者
钟绍春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8,共6页
文摘
本文围绕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及软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提出了整合的资源及软件研究应从学科的教与学过程入手开展研究工作。在分析人类学习模式、教与学的过程以及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所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讨论了能够用于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存在困难的教学支撑软件以及合适的、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建设方法和一些关键问题。
关键词
整合
教学软件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课堂教学新模式构建方向与途径研究
被引量:
30
14
作者
钟绍春
机构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0-48,共9页
文摘
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和AR/VR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人工智能等技术还没有真正给课堂教学带来深层次、大规模、革命性(结构性)的改变。该文从信息化视角对课堂教学问题做了层级划分,系统分析了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问题的实际解决情况,阐述了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第二层级问题尚未形成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法体系是导致课堂教学没有出现深层次、大规模、革命性改变的根本原因;讨论了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下,破解课堂教学第二层级问题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构建方向和基本思路;提出了从基于工具和资源的知识学习与问题探究、基于微课和云课的人网融合课堂翻转教学、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与精准学习等方面,分类、分层次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方法,并深入讨论了学科图谱、教学与学习路径、技术赋能方式等影响课堂教学新模式构建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课堂教学新模式
人工智能
智慧教育
人网融合
Keywords
new mod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mart education
human network convergence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支持智慧学习的方向与途径
被引量:
38
15
作者
钟绍春
机构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3,共6页
文摘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还没有真正引发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革命的问题,该文剖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只用来为原有教学思路和方法提供教学条件,而未用来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从技术支持疑难知识学习和构建感悟探究环境,基于数据优化教师教学和引导学生高品质个性化学习等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改变学习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应从学生有针对性学习、优质教师供给、疑难知识学习、提供更多探究机会、动态掌控和调整教学和学习、系统评价教师教学等方面,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变革与创新,实现高品质学习。从数据驱动的智慧学习、依据知识与能力图谱采集学习大数据和基于学习大数据构建和优化学习路网等方面,讨论了以智慧学习路网为基础构建"人网融合"智慧学习新样态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智慧学习
人网融合
人工智能
Keywords
Intelligent Learning
Human-network Integr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专用领域自动问答系统模型
被引量:
2
16
作者
钟绍春
张琢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8,共6页
基金
国家级火炬重点项目(Z20040010)
文摘
介绍了一般问答系统的技术和方法,同时,为了提高问答系统的精确度,提出了专用领域问答系统模型,其核心是专业词典库(Thesaurus)的应用(专业词典库包含了结构化的领域专业词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建筑学与教育领域的问答系统.并应用MRR(Mean Recip-rocal Rank)评估方法,在建筑学领域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关键词检索方法,应用此方法的系统在性能上取得了近10%的改善.
关键词
信息检索
领域词典库
问答系统
NE(名称实体)
Keywords
information retrieval
domain-specific thesaurus
question answering
specialized names entities
分类号
TP39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教育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27
17
作者
钟绍春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10,23,共9页
文摘
本文针对中小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从教育信息化的定位及需要思考的问题、信息化环境下学校的管理、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法、信息化资源及软件建设模式与方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模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分析了这些方面工作的关键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与途径。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资源与软件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放、自适应、分布式多Agent系统
被引量:
1
18
作者
钟绍春
刘大有
陈建中
机构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出处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5-42,共8页
文摘
阐述了多Agent系统开放、自适应的含义,指出开放、自适应多Agent系统应具有的特性.分析了当前DAI研究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分布式
人工智能
多AGENT系统
开放系统
Keywords
distributed artifical intelligence, multi-Agent system, open system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态逼近关系及时态逻辑的扩充
19
作者
钟绍春
刘大有
机构
吉林大学计算机系
出处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9-127,共9页
文摘
本文提出了时态逼近关系,并给出了命题不确定性时态关系的一种分类,在Shoham的时态逻辑基础上,对命题和一阶两种情况,提出了能描述不确定性时态关系,基于时间点和(点对构成的)时间区间的时态逻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此外,还给出了在非确定性时态关系下用于描述命题类型的一些命题时态性质.
关键词
不确定性
时态逻辑
时态逼近关系
人工智能
Keywords
Uncertainty temporal relation,temporal property of proposition,temporallogic.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
184
20
作者
唐烨伟
樊雅琴
庞敬文
钟绍春
王伟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54,65,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自主选题资助项目"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数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模式效果测量方法体系及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4ZZ2236)
2013年度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效果测量方法体系及实证研究"(项目编号:MCM20130641)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技术的发展带动教育的进步,理念是指导教学变革的基础。近年来,网络学习空间与智慧教育分别以其新颖、新式的教学优势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支持。该文以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点,从真实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
网络学习空间
智慧教育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Keywords
e-Learning Space
Wisdom Educa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Strategies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实然问题、应然逻辑与实现路径
钟绍春
杨澜
范佳荣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
钟绍春
张琢
唐烨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7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与实践
钟绍春
张琢
李吉南
钟永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8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和方法
钟绍春
姜雁秋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如何构建智慧课堂
钟绍春
钟卓
张琢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途径与方法研究
钟绍春
钟卓
张琢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
钟绍春
王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6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与路径研究
钟绍春
唐烨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7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智慧教育的关键问题思考及建议
钟绍春
唐烨伟
王春晖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9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智能技术如何支持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钟绍春
钟卓
范佳荣
赵雪梅
杨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育革命
钟绍春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构建信息时代教育新模式
钟绍春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及软件研究
钟绍春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课堂教学新模式构建方向与途径研究
钟绍春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人工智能支持智慧学习的方向与途径
钟绍春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专用领域自动问答系统模型
钟绍春
张琢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关于教育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
钟绍春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开放、自适应、分布式多Agent系统
钟绍春
刘大有
陈建中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时态逼近关系及时态逻辑的扩充
钟绍春
刘大有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唐烨伟
樊雅琴
庞敬文
钟绍春
王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8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