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建原始宗教的文化内涵——以昙石山文化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钟礼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7-92,共6页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时代,人们往往把自然现象超自然化,迷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万物,并且支配着人们的各种活动。在福建的考古发现中,远古时代昙石山文化的拔牙、割体葬仪、原始巫术与图腾崇拜的内涵,透露出福建史前原...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时代,人们往往把自然现象超自然化,迷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万物,并且支配着人们的各种活动。在福建的考古发现中,远古时代昙石山文化的拔牙、割体葬仪、原始巫术与图腾崇拜的内涵,透露出福建史前原始宗教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宗教
考古资料
昙石山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闽台考古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
4
2
作者
吴春明
钟礼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29,共8页
闽台考古是中国区域考古重要而特殊的环节。在东南土著民族史的框架内解释闽台考古文化遗存 ,是闽台考古百年学术的基本定位 ;在重建史前文化谱系基础上的两岸考古文化比较研究 ,探索考古遗存背后的土著民族关系、民族迁徙 ,是闽台考古...
闽台考古是中国区域考古重要而特殊的环节。在东南土著民族史的框架内解释闽台考古文化遗存 ,是闽台考古百年学术的基本定位 ;在重建史前文化谱系基础上的两岸考古文化比较研究 ,探索考古遗存背后的土著民族关系、民族迁徙 ,是闽台考古的基本实践 ;人类学传统与民族考古学方法是闽台考古的基本取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东南文化
史前文化谱系
比较研究
民族考古学
20世纪
福建
台湾省
考古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昙石山文化原始居民的经济生活
被引量:
10
3
作者
钟礼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昙石山遗址发现于1954年,但昙石山文化这一考古学的文化名称的提出却是在1961年。当时对它的内涵、面貌、分期及年代等的认识可以说是很不清楚的,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田野发掘的开展,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这一文化的基本内涵和面貌才比较清...
昙石山遗址发现于1954年,但昙石山文化这一考古学的文化名称的提出却是在1961年。当时对它的内涵、面貌、分期及年代等的认识可以说是很不清楚的,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田野发掘的开展,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这一文化的基本内涵和面貌才比较清晰起来。就目前学术界多数人的意见,昙石山文化指的是分布于闽江下游地区,以昙石山遗址的下、中文化层为代表的这一类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它的主要遗址,除昙石山的下、中文化层外,还有闽侯白沙的溪头、庄边山和福清东张等遗址的下文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昙石山文化
文化层
新石器时代遗址
新石器时代晚期
考古学
闽江下游
原始农业
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
经济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原始宗教的文化内涵——以昙石山文化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钟礼强
机构
厦门大学历史系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7-92,共6页
文摘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时代,人们往往把自然现象超自然化,迷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万物,并且支配着人们的各种活动。在福建的考古发现中,远古时代昙石山文化的拔牙、割体葬仪、原始巫术与图腾崇拜的内涵,透露出福建史前原始宗教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
原始宗教
考古资料
昙石山文化
Keywords
primitive religion, archeological discoveries, Tanshi Hill culture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K8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闽台考古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
4
2
作者
吴春明
钟礼强
机构
厦门大学历史系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29,共8页
文摘
闽台考古是中国区域考古重要而特殊的环节。在东南土著民族史的框架内解释闽台考古文化遗存 ,是闽台考古百年学术的基本定位 ;在重建史前文化谱系基础上的两岸考古文化比较研究 ,探索考古遗存背后的土著民族关系、民族迁徙 ,是闽台考古的基本实践 ;人类学传统与民族考古学方法是闽台考古的基本取向 。
关键词
人类学
东南文化
史前文化谱系
比较研究
民族考古学
20世纪
福建
台湾省
考古研究
Keywords
the 20th century, archaeological studies of Fujain and Taiwan Region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昙石山文化原始居民的经济生活
被引量:
10
3
作者
钟礼强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文摘
昙石山遗址发现于1954年,但昙石山文化这一考古学的文化名称的提出却是在1961年。当时对它的内涵、面貌、分期及年代等的认识可以说是很不清楚的,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田野发掘的开展,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这一文化的基本内涵和面貌才比较清晰起来。就目前学术界多数人的意见,昙石山文化指的是分布于闽江下游地区,以昙石山遗址的下、中文化层为代表的这一类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它的主要遗址,除昙石山的下、中文化层外,还有闽侯白沙的溪头、庄边山和福清东张等遗址的下文化层。
关键词
昙石山文化
文化层
新石器时代遗址
新石器时代晚期
考古学
闽江下游
原始农业
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
经济生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建原始宗教的文化内涵——以昙石山文化为例
钟礼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世纪闽台考古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吴春明
钟礼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昙石山文化原始居民的经济生活
钟礼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