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吸附剂吸附回收硫脲废液中金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姚丽 钟盛文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28,共6页
提出一种以毛竹为原料制备生物质吸附剂、选择性地从硫脲废液中吸附回收金的方法。竹炭在H_(2)O-CO_(2)气氛中活化后表面的纳米孔洞比单独使用CO_(2)活化的活性炭孔洞数量更多且尺寸更小,大大增加了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探究了吸附材料... 提出一种以毛竹为原料制备生物质吸附剂、选择性地从硫脲废液中吸附回收金的方法。竹炭在H_(2)O-CO_(2)气氛中活化后表面的纳米孔洞比单独使用CO_(2)活化的活性炭孔洞数量更多且尺寸更小,大大增加了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探究了吸附材料种类、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硫脲废液中金吸附脱除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吸附条件为:pH=6、吸附剂用量8 g/L、吸附温度25℃、时间3.5 h,其中采用H_(2)O-CO_(2)协同活化的活性炭吸附效果较好,可吸附脱除硫脲废液中96%以上的金。采用吸附等温模型拟合了H_(2)O-CO_(2)协同活化的活性炭在硫脲废液中吸附金的过程,结果表明,协同活化的活性炭吸附硫脲废液中金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为物理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竹炭 改性 活化 活性炭 硫脲废液 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正极材料Li_(1+x)[Ni_(0.36)Mn_(0.64)]_(1-x)O_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钟盛文 梅文捷 +4 位作者 李栋 金柱 刘熙林 陈鹏 胡经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4,共5页
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高温固相焙烧法合成了富锂正极材料 Li1+x [Ni0.36 Mn0.64]1-x O2(x=0.12,0.15,0.18,0.2)。采用 XRD 表征其结构,SEM 表征其形貌,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其中,XRD 结果表明各样品都具有α-NaF... 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高温固相焙烧法合成了富锂正极材料 Li1+x [Ni0.36 Mn0.64]1-x O2(x=0.12,0.15,0.18,0.2)。采用 XRD 表征其结构,SEM 表征其形貌,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其中,XRD 结果表明各样品都具有α-NaFeO2型层状结构。结果表明:室温下以30 mA/g 的电流密度,在4.6~2.75 V 的电压范围内充放电,x=0.15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37.9 mAh/g,经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8%。研究发现,层状富锂镍锰正极材料中的 Li2 MnO3组分在充放电过程中会逐渐向尖晶石相转变,这是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 MNO3 无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07)Ni_(0.4)Mn_(0.53)O_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3
作者 钟盛文 刘熙林 +5 位作者 李栋 陈鹏 梅文捷 金柱 胡经纬 王春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8-42,共5页
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出Ni0.43Mn0.57(OH)2前驱体,与Li2CO3混合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07Ni0.4Mn0.53O2,利用SEM、XRD对所得试样的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950℃下保温16h所得Li1.07... 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出Ni0.43Mn0.57(OH)2前驱体,与Li2CO3混合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07Ni0.4Mn0.53O2,利用SEM、XRD对所得试样的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950℃下保温16h所得Li1.07Ni0.4Mn0.53O2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2.75~4.2V、90mA/g(0.5C)下Li1.07Ni0.4Mn0.53O2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27.11mAh/g,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1.07Ni0.4Mn0.53O2 共沉淀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热粉体爆炸烧结单相纳米氧化铝陶瓷初步研究
4
作者 钟盛文 焦永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328-330,共3页
采用预热粉体爆炸烧结的方法对单相纳米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对纳米陶瓷的密度、不同预热温度对纳米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纳米陶瓷的XRD谱线特征、以及纳米陶瓷的质量及其改善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预热粉体 爆炸烧结 单相纳米氧化铝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磺表生铁矿的工艺矿物学及其综合回收
5
作者 钟盛文 刘新波 贺政权 《矿产保护与利用》 1998年第6期36-38,共3页
对宁都硫磺矿次生铁矿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做了矿物定量和解离度测算以及铁矿的高梯度磁选试验,可获得品位59%TFe。
关键词 次生铁矿 工艺矿物学 高梯度磁选 硫磺矿 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中高岭土对氨氮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靖青秀 郭欢 +3 位作者 黄晓东 王巍 钟盛文 黄亚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4-70,共7页
我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氨氮污染严重,高岭土是矿区土壤的主要黏土成分之一。本文对高岭土黏土矿物与氨氮污染间的吸附特点及吸附动力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氨氮初始浓度、温度的升高,高岭土对氨氮的吸附量与吸附速率均提... 我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氨氮污染严重,高岭土是矿区土壤的主要黏土成分之一。本文对高岭土黏土矿物与氨氮污染间的吸附特点及吸附动力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氨氮初始浓度、温度的升高,高岭土对氨氮的吸附量与吸附速率均提高;pH〈9.2时,高岭土对氨氮的吸附量随pH值增大而增大;pH〉9.2时,二者间的吸附量随pH值增大急剧降低;高岭土对氨氮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于实际的我国南方的离子型稀土开采矿区,在矿区土壤的温度存在主要区间(298~310K)、pH值存在范围(3.0~6.0)内,随原地浸矿时温度、浸矿液浓度或pH值的升高,矿区土壤中氨氮的吸附残留量均会增大;可通过使用较低浓度的原地浸矿液、控制较低的土壤pH值和温度,加强对矿区污染土壤中氨氮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氨氮污染 吸附 离子型稀土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铁基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小林 钟盛文 +3 位作者 张骞 李之锋 李栋 陈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6-39,共4页
随着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和大型定置装备上的应用,稀有金属锂(Li)供应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因而发展钠离子可充电池尤其是室温钠离子电池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视。相比于其他正极材料,铁基正极材料具有电位高,储量丰富等优势。综述了当前... 随着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和大型定置装备上的应用,稀有金属锂(Li)供应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因而发展钠离子可充电池尤其是室温钠离子电池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视。相比于其他正极材料,铁基正极材料具有电位高,储量丰富等优势。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各类钠离子铁基正极材料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其结构特征和电化学性能,总结了各类型铁基正极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优缺点。最后提出新型的高电压聚硫酸根离子铁基正极材料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铁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浓度对共沉淀法合成钠电Ni_(0.2)Fe_(0.4)Mn_(0.4)(OH)_(2)前驱体的影响
8
作者 吉同棕 钟盛文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8期148-149,共2页
通过共沉淀控制结晶法制备Ni_(0.2)Fe_(0.4)Mn_(0.4)(OH)_(2)前驱体,文章系统研究了氨水作络合剂的浓度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SEM结果表明:氨水作络合剂能得到一次颗粒细长,微观形貌良好的类球形前驱体。XRD结果表明:提升氨水浓度未使晶... 通过共沉淀控制结晶法制备Ni_(0.2)Fe_(0.4)Mn_(0.4)(OH)_(2)前驱体,文章系统研究了氨水作络合剂的浓度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SEM结果表明:氨水作络合剂能得到一次颗粒细长,微观形貌良好的类球形前驱体。XRD结果表明:提升氨水浓度未使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且结晶度得到了提高;当氨浓度为2.5g/L时,得到振实密度为1.74g/cm^(3),比表面积为16.45m^(2)/g的Ni_(0.2)Fe_(0.4)Mn_(0.4)(OH)_(2)前驱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形貌 晶体结构 振实密度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钴镍基正极材料LiNi0.7Mn0.3O2氟掺杂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之锋 罗垂意 +2 位作者 王春香 钟盛文 张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329-2334,2339,共7页
以硫酸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LiNi_(0.7)Mn_(0.3)O_(2-x)F_x(x=0,0.01,0.02,0.03)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法(CV)、充放电测试等... 以硫酸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LiNi_(0.7)Mn_(0.3)O_(2-x)F_x(x=0,0.01,0.02,0.03)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法(CV)、充放电测试等系统地研究了F掺杂对无钴镍基正极材料LiNi_(0.7)Mn_(0.3)O_(2-x)F_x(x=0,0.01,0.02,0.03)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典型的α-NaFeO_2层状结构,随着F掺杂量的增加,材料晶胞体积逐渐增大;扫描电镜结果显示,F掺入使材料的一次颗粒形状更加规则、均匀、致密,且尺寸更大、结晶度更高。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表明,F掺入之后,材料中二价镍的含量增加,其他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CV)曲线数据证实掺适量F可以减小电池的电化学转移内阻(Rct)和电极的极化作用。F掺杂虽然减小了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但提高了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LiNi0.7Mn0.3O2 电化学性能 F掺杂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Li_2MnO_3·0.5LiMn_(0.5)Ni_(0.5)O_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伟 谢辉 +1 位作者 张骞 钟盛文 《世界有色金属》 2009年第3期35-37,共3页
本研究通过碳酸盐共沉淀法合成前驱体,并与碳酸锂混合,经高温焙烧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0.5Li2MnO3·0.5LiMn0.5Ni0.5O2。对分别在750℃、850℃、950℃最终烧结温度下合成的材料进行了比较,在一定条件下能得到较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电化学性能 合成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共沉淀法 高温焙烧 烧结温度 前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1/3)Co_(1/3)Mn_(1/3)O_2及相关材料安全性研究
11
作者 张晓吉 张淑静 +2 位作者 张骞 钟海燕 钟盛文 《世界有色金属》 2009年第3期28-31,共4页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一般从耐过充性、高温稳定性、短路和穿钉实验进行检测。本文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新型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18650型电池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安全性能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高温稳定性 耐过充性 650型 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