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软骨肉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丁硕 黄志刚 +4 位作者 房居高 钟琦 张洋 侯丽珍 郭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年第4期205-209,共5页
目的研究喉软骨肉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其临床数据,为更好的治疗喉软骨肉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原发喉软骨肉瘤患者完整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5... 目的研究喉软骨肉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其临床数据,为更好的治疗喉软骨肉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原发喉软骨肉瘤患者完整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5例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性别比例为11∶4,平均发病年龄为57.3岁,平均临床症状时间为12.2个月。肿瘤位置:11例患者肿瘤主要位于环状软骨,2例位于杓状软骨,2例位于甲状软骨。肿瘤病理分级:7例患者为Ⅰ级,8例患者为Ⅱ级。治疗方式:4例患者行经口激光微创手术,2例行喉部分切除+气管切开,9例行喉全切除手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气管造瘘术。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为85.7%,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100%,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为90.9%。喉软骨肉瘤患者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分级、Ki-67、肿瘤大小以及是否保喉的手术不影响局部区域控制率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结论喉软骨肉瘤一般病史较长不易被发现,病理多为分化较好的类型,区域性或远处转移罕见,长期生存率良好。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式,在不降低肿瘤控制率的基础上应优先考虑保留喉部功能手术,而综合治疗一般不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预后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性导航的管道地理坐标定位误差修正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彭浩 钟琦 +2 位作者 刘畅 孙明楠 赵帅 《管道技术与设备》 2025年第2期9-14,共6页
惯性导航系统依靠推算方法进行解算,解算参数误差随时间不断累积,会引起导航参数的发散现象。首先阐述了2种惯性导航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总结了中心线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和误差来源,详细分析了里程轮、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安装误差修正方法... 惯性导航系统依靠推算方法进行解算,解算参数误差随时间不断累积,会引起导航参数的发散现象。首先阐述了2种惯性导航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总结了中心线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和误差来源,详细分析了里程轮、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安装误差修正方法及其效果,然后重点梳理了分段解算和数据融合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误差修正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以期提高埋地管道地理坐标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中心线测量 惯性导航系统 误差修正 地理坐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路径探析
3
作者 钟琦 张家祥 +2 位作者 汪光军 徐紫涵 沈彤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69-172,共4页
为探究课程思政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建设现状及路径,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质量。本研究于2024年3月对预防医学本科生开展课程思政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466名学生通过线上方式填写调... 为探究课程思政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建设现状及路径,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质量。本研究于2024年3月对预防医学本科生开展课程思政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466名学生通过线上方式填写调查问卷。结果发现88.2%的学生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理论课程满意度较高,93.3%学生表示本课程有必要开展思政教学,86.5%学生从课程思政教学中获得一定帮助。92.7%的学生比较喜欢混合模式下的思政案例教学方式。83.0%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思政教学可以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思政元素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中的融入效果较好,仍需继续提升专业教师素养,丰富思政内容,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政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课程思政 现状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联合近红外自体荧光在甲状旁腺病变识别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瑞鸣 李祖飞 +3 位作者 钟琦 张洋 黄志刚 黄俊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9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索吲哚菁绿联合近红外自体荧光成像技术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手术中识别病变甲状旁腺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40例PHPT患者数据,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目的探索吲哚菁绿联合近红外自体荧光成像技术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手术中识别病变甲状旁腺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40例PHPT患者数据,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甲状旁腺。其中吲哚菁绿给药组10例,非给药组30例。采用近红外自体荧光成像仪进行图像采集,ImageJ软件进行荧光强度分析。结果吲哚菁绿给药组的病变甲状旁腺荧光强度显著高于非给药组(142.7±23.7 vs.94.5±31.4,t=-4.434,P=0.000);病变甲状旁腺/甲状腺荧光比值显著高于非给药组(1.6±0.3 vs.1.2±0.4,t=-3.162,P=0.004)。非给药组甲状旁腺荧光强度与术前血钙(r=0.029,P=0.088)及术前甲状旁腺激素(PTH)(r=-0.142,P=0.455)均无相关性,给药组甲状旁腺荧光强度与术前血钙(r=0.206,P=0.568)及术前PTH(r=0.160,P=0.658)均无相关性。非给药组近红外光检出率为53.3%(16/30),给药组近红外光检出率为100%(10/10)。非给药组的平均检出时间为(71.0±16.9)min,给药组的平均检出时间为(52.7±11.1)min,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187,P=0.003)。结论吲哚菁绿联合近红外自体荧光成像技术有助于在PHPT手术治疗中识别病变甲状旁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甲状旁腺 近红外自体荧光 吲哚菁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针状电极在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研究
5
作者 王哓艳 钟琦 +5 位作者 马泓智 郭伟 丁硕 赵延明 何雨蓉 李齐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99,共6页
目的比较经皮针状电极和经口插管表面电极用于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的异同,并探讨在不适合经口插管或表面电极故障时,如何识别和保护喉返神经和迷走神经。方法收集并分析32例因甲状腺疾病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监测喉返神经和... 目的比较经皮针状电极和经口插管表面电极用于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的异同,并探讨在不适合经口插管或表面电极故障时,如何识别和保护喉返神经和迷走神经。方法收集并分析32例因甲状腺疾病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监测喉返神经和迷走神经各40侧,分别使用经口插管表面电极及经皮针状电极对神经进行监测,记录所获取的振幅及潜伏期。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潜伏期进行分析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分析经皮针状电极与经口插管表面电极刺激所得振幅是否有差异。结果经皮针状电极用于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时,所有神经均被识别并获得与经口插管表面电极潜伏期和振幅相似的双相肌电信号,并可通过潜伏期有效鉴别喉返神经和迷走神经[(3.22±0.50)ms vs.(3.85±1.00)ms,P<0.05],与经口插管表面电极的监测效果[(3.04±0.58)ms vs.(3.89±1.07)ms,P<0.05]无明显差异;同时,经皮针状电极可视化操作度及安全性都更高,具有很大优势。结论经皮针状电极可有效辅助识别并保护喉返神经和迷走神经,是经口插管表面电极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电极 神经监测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迷走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微创手术治疗诱导化疗后下咽癌疗效分析
6
作者 封丽菲 高文 +6 位作者 尹高菲 郭伟 钟琦 陈晓红 房居高 黄志刚 张洋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对局部晚期下咽癌经诱导化疗降期后行微创及开放手术患者预后及喉功能保留情况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接受诱导化疗并疗效评估为大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即肿瘤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70%后... 目的对局部晚期下咽癌经诱导化疗降期后行微创及开放手术患者预后及喉功能保留情况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接受诱导化疗并疗效评估为大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即肿瘤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70%后,行保留喉功能手术的54例下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接受经口微创手术和颈外入路开放手术的患者术后喉功能恢复情况、生存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接受经口微创手术28例,接受颈外入路部分下咽和(或)部分喉切除手术26例,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63%和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P>0.05),微创手术组术后呼吸功能(χ^(2)=14.676,P<0.05)、吞咽功能(χ^(2)=10.956,P<0.05)及发声功能(χ^(2)=13.290,P<0.05)的恢复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微创治疗在诱导化疗后降期的下咽癌患者治疗中能够获得与开放手术近似的生存率,且经口微创手术后喉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 诱导化疗 预后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黏膜病损中拭子HPV半定量检测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李齐佳 王哓艳 +7 位作者 何雨蓉 李荣佳 史晓钰 丁硕 郭伟 赵延明 房居高 钟琦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6期341-345,共5页
目的比较头颈部黏膜病损HPV E6/E7 mRNA的半定量检测与组织中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6/E7RNA原位杂交检测的一致性,探讨应用咽拭子检出头颈部黏膜病损中高危型HPV感染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 目的比较头颈部黏膜病损HPV E6/E7 mRNA的半定量检测与组织中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6/E7RNA原位杂交检测的一致性,探讨应用咽拭子检出头颈部黏膜病损中高危型HPV感染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头颈外科经治的头颈部黏膜病损患者100例,进行口咽、病损表面拭子和病损组织标本HPV E6/E7 mRNA的半定量检测和病损组织的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6/E7 mRNA原位杂交检测,并对不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100例患者中,符合纳排标准者共83例,其中乳头状瘤21例、息肉/慢性炎症10例、喉癌19例、口咽癌13例、下咽癌20例。口咽拭子和病损表面拭子的HPV E6/E7 mRNA半定量检测结果与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现为中度或接近高度的一致性,而病损组织的HPV E6/E7 mRNA半定量检测结果与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现为高度的一致性(Kappa=0.780);在诊断效能分析中,两种拭子均表现出与HPVE6/E7mRNA原位杂交高度的一致性(Kappa=0.690、0.708)。结论在头颈部黏膜病损中,口咽和病损表面拭子的HPV半定量检测结果与经典的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金标准”HPV E6/E7 mRNA原位杂交相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是一种简便可靠的临床高危型HPV检出方法,有助于头颈部黏膜病损HPV感染的筛查和个体化精准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E6/E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静脉低剂量亚甲蓝甲状旁腺定位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钟琦 房居高 +2 位作者 马泓智 李平栋 冯凌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5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亚甲蓝在甲状腺癌手术过程中对于甲状旁腺功能保护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14年8月~2015年1月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1例,其中男9例,女32例,中位年龄46岁,初次手术38例,二次手术3例。均行甲状腺手术,并... 目的探讨低剂量亚甲蓝在甲状腺癌手术过程中对于甲状旁腺功能保护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14年8月~2015年1月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1例,其中男9例,女32例,中位年龄46岁,初次手术38例,二次手术3例。均行甲状腺手术,并在术中应用3~4 mg/kg亚甲蓝静脉快速滴注。结果蓝染甲状旁腺84枚,39例染色患者平均染色时间(31.27±9.41)min。3 mg/kg组和4 mg/kg组染色率及染色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4、0.20,P均〉0.05)。术后各组患者均未出现口周麻木、肌肉酸胀、疼痛、肌痉挛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状。术后监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持续性功能减退。无患者出现神经中毒症状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状腺手术中经静脉低剂量亚甲蓝甲状旁腺定位是一种安全、有效、易于实施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甲状旁腺 外科手术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肿瘤多学科联合查房在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钟琦 黄志刚 +5 位作者 王琪 陈晓红 周维国 陈学军 侯丽珍 房居高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5期279-280,共2页
头颈肿瘤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多学科团队治疗模式在头颈肿瘤治疗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与此同时多学科教学查房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专科医师培养的需要。北京同仁医院头颈肿瘤专业组实行多学科联合查房多年,主要涉及外科、影像诊断、肿... 头颈肿瘤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多学科团队治疗模式在头颈肿瘤治疗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与此同时多学科教学查房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专科医师培养的需要。北京同仁医院头颈肿瘤专业组实行多学科联合查房多年,主要涉及外科、影像诊断、肿瘤病理、肿瘤内科、放疗科、核医学、介入及营养科等相关科室。在教学效果、人才梯队建设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Neck and Head Neoplasms) 教学(Teaching) 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在N-烃化反应中的相转移催化作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钟琦 邵建国 +1 位作者 王进海 龚正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5期441-443,共3页
N-烃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是合成脂肪族伯胺和α-氨基酸的重要中间体。近年来,Landini,D.,Santaniallo,E.等先后报道过在鎓盐存在下进行邻苯二甲酰亚胺的相转移催化烃化反应。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酰亚胺 烃化反应 相转移催化作用 聚乙二醇 合成脂肪 重要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04
11
作者 钟琦 武志勇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4年第2期26-33,共8页
随着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及移动通讯技术、网络媒体及社交网站的广泛应用,"微课程"也成为国内外信息化教学中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该文基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视角,在深入了解课程现状和培养目... 随着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及移动通讯技术、网络媒体及社交网站的广泛应用,"微课程"也成为国内外信息化教学中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该文基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视角,在深入了解课程现状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微课程"的特点研究并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碲氧化物催化合成α,β-不饱和腈,腈酯和腈酰胺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琦 邵建国 +1 位作者 刘长庆 陆荣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7-20,共4页
本文报道了应用双对-甲氧苯基氧化碲(BMPTO)催化合成α,β-不饱和腈,腈酯和腈酰胺的简便方法。收率73~97%。反应具有较好的立体选择性,所有产物经熔点、IR、~1H NMR证实为E-型异构体。
关键词 不饱和腈 腈酯 腈酰胺 BMPTO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MDR-1小干扰RNA的慢病毒载体系统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钟琦 黄志刚 +5 位作者 房居高 陈晓红 张伟 黑虎 王鸿 韩德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05-509,共5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表达MDR-1小干扰RNA的慢病毒载体系统并检测其对于喉癌多药耐药细胞系(LSC-1/TAX)多药耐药表型的逆转效果。方法根据MDR-1基因序列,设计3条寡聚核苷酸序列,合成互补DNA链,插入慢病毒表达质粒pLVTHM中,与pCMV-dR8.74和pMD2... 目的构建并鉴定表达MDR-1小干扰RNA的慢病毒载体系统并检测其对于喉癌多药耐药细胞系(LSC-1/TAX)多药耐药表型的逆转效果。方法根据MDR-1基因序列,设计3条寡聚核苷酸序列,合成互补DNA链,插入慢病毒表达质粒pLVTHM中,与pCMV-dR8.74和pMD2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病毒颗粒。以RT-PCR、realtime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三条siRNA在人喉癌耐药细胞系(LSC-1/TAX)中的干扰效率,并采用MTT方法检测干扰前后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通过酶切和测序证实慢病毒载体构建正确,产生能够表达GFP和siRNA的慢病毒颗粒,浓缩滴度为>1×108TU/ml。三条siRNA均可以感染LSC-1/TAX细胞系,其中第三条siRNA敲减效果最佳。结论成功建立逆转MDR-1小干扰RNA的慢病毒载体系统,为逆转喉癌多药耐药表型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多药 喉肿瘤 RNA干扰 慢病毒属 遗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碲氧化物催化合成α,β-不饱和酮和2,4-二烯酮 被引量:32
14
作者 钟琦 陆荣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9-92,共4页
α,β-不饱和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常用醇钠或氢氧化钠作催化剂由醛酮缩合合成,这时常由于强碱而发生副反应。Cava曾报道双对-甲氧苯基氧化碲(BMPTO)对醇醛缩合有一定催化作用。本文以BMPTO为催化剂,通过Claisen-Schmidt反应合成... α,β-不饱和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常用醇钠或氢氧化钠作催化剂由醛酮缩合合成,这时常由于强碱而发生副反应。Cava曾报道双对-甲氧苯基氧化碲(BMPTO)对醇醛缩合有一定催化作用。本文以BMPTO为催化剂,通过Claisen-Schmidt反应合成了一系列α,β-不饱和酮和2,4-二烯酮。所得产物及其结构表征结果列于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酮 不饱和酮 BMPTO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油脂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钟琦 吴慧昊 +1 位作者 代军飞 牛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5-128,共4页
该文介绍了微生物油脂的组成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工艺,着重叙述主要提取方法,包括超临界CO2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索氏抽提法、酸热法、酶解辅助萃取、超声波辅助萃取、反复冻融辅助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分析论述了这些方法对... 该文介绍了微生物油脂的组成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工艺,着重叙述主要提取方法,包括超临界CO2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索氏抽提法、酸热法、酶解辅助萃取、超声波辅助萃取、反复冻融辅助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分析论述了这些方法对产油微生物油脂萃取率的影响,同时总结了这些提取方法的原理、优点和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微生物油脂提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油脂 提取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硬结病的临床及病理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钟琦 郭伟 张盛忠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7期374-376,共3页
目的:鼻硬结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感染性肉芽肿疾病,通过回顾性观察鼻硬结病的临床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初步探讨鼻硬结病的发病、发展及转归。方法以43例鼻硬结病患者的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用HE及组织化学Warthin-Starry(W-S)染色... 目的:鼻硬结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感染性肉芽肿疾病,通过回顾性观察鼻硬结病的临床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初步探讨鼻硬结病的发病、发展及转归。方法以43例鼻硬结病患者的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用HE及组织化学Warthin-Starry(W-S)染色,其中13例组织分别用CD43(T淋巴细胞)、CD20(B淋巴细胞)、CD68(巨噬细胞)、溶菌酶抗体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全部标本均检测到鼻硬结杆菌,W-S染色和电镜观察均在Mikulicz细胞内检测出大量鼻硬结杆菌。全部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13例辅助手术治疗,3例辅助放疗。随访1~26年,11例复发,31例一次治愈,1例未控。结论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分析有助于鼻硬结病早期诊断。宿主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是潜在致病机制。以抗生素为主包括放疗和手术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清除鼻硬结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硬结病 病理学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储运企业输油管道环境污染风险的评估及控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钟琦 张勇刚 +2 位作者 李自强 李小英 苏文峰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17年第4期70-74,共5页
我国缺乏储运系统事故统计数据库,也缺乏对储运系统安全事故,特别是灾难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的系统研究,通过分析大量国内外输油管线事故的数据,采用类比法确定了某石化储运公司某输油管线的主要风险因子集,利用模糊数学法对具体管线做... 我国缺乏储运系统事故统计数据库,也缺乏对储运系统安全事故,特别是灾难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的系统研究,通过分析大量国内外输油管线事故的数据,采用类比法确定了某石化储运公司某输油管线的主要风险因子集,利用模糊数学法对具体管线做了风险评估,并估算了管道不同损坏程度下的风险源强;提出管线事故风险控制技术和方法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模糊数学 类比法 源强预测 风险控制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研团队线上、线下知识共享网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琦 李骁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3-150,共8页
团队知识共享对提升团队的效率至关重要,如何促进团队知识共享也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从线上与线下两个维度,对高校研究生科研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量化分析及对比研究,并进一步对情感信任这一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 团队知识共享对提升团队的效率至关重要,如何促进团队知识共享也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从线上与线下两个维度,对高校研究生科研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量化分析及对比研究,并进一步对情感信任这一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通过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有效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线上知识共享行为与线下知识共享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与线下方式相比,线上方式更有助于提高成员之间知识共享的广度和深度;情感信任会同时对线上与线下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相比较而言对线下的共享行为影响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研团队 知识共享 社会网络分析 线上 线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R1基因RNA干扰逆转喉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琦 黄志刚 +6 位作者 王琪 房居高 陈晓红 张伟 王鸿 洪锐 杨征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2-235,共4页
目的采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通过敲减MDR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的表达,逆转人喉癌耐药细胞系(LSC-1,WⅨ)对于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方法采用表达MDR1shRNA(smallhairpinRNA)的慢病... 目的采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通过敲减MDR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的表达,逆转人喉癌耐药细胞系(LSC-1,WⅨ)对于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方法采用表达MDR1shRNA(smallhairpinRN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LSC-1/TAX细胞,干扰MDR1mRNA。体外MTT实验观察其对各种化疗药物敏感性,裸鼠荷瘤试验在体检测其对TAX的敏感性,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在蛋白水平检测体内外细胞中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体外逆转LSC-1/TAX喉癌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的MDR,裸鼠荷瘤试验显示细胞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被成功回复。免疫组化方法证实MDR1shRNA可以在体内外有效地敲减MDRl基因的表达。结论表达MDR1shRNA的慢病毒载体可以在转录后明显降低MDR1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喉癌细胞对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抗药性 肿瘤 RNA干扰 慢病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Lin28A/B表达及其临床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琦 张洋 房居高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10期501-505,共5页
目的初步分析Lin28A/B蛋白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改变及下游miRNA异常,为HNSCC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HN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HNSCC组织及相应的癌... 目的初步分析Lin28A/B蛋白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改变及下游miRNA异常,为HNSCC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HN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HNSCC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Lin28A/B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基因芯片检测6例HNSCC患者及6例良性病变患者的mi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舌癌Scc23细胞(简称Scc23细胞)、舌癌Tca8113细胞(简称Tca8113细胞)及下咽癌FADU细胞(简称FADU细胞)系中Lin28A/B表达,并用RT-PCR验证其下游let-7a的表达。结果 Lin28A/B在HNSCC组织中均呈过表达状态,中晚期肿瘤及淋巴结转移灶表达更高。Lin28A在细胞浆中表达,Lin28B在细胞核中表达。miRNA芯片中,与对照组相比HNSCC组织中let-7a、let-7b、let-7g及let-7f-1均有不同程度下调。Scc23细胞和Tca8113细胞中Lin28A/B均呈高表达。Lin28A在细胞浆中表达,Lin28B在细胞核中表达,与免疫组化结果相一致。下游let-7a的RT-PCR显示Scc23细胞和Tca8113细胞中let-7a表达相应较低分别为0.46±0.02和0.60±0.13。结论 Lin28A/B作为RNA连接蛋白,特异性选择抑制let-7家族成员的生物合成。初步发现其在HNSCC中的高表达与恶性病程相关,同时其下游的let-7家族成员也有相当程度的异常表达。且发现与Lin28A不同,在HNSCC中Lin28B的表达位置在细胞核内,为进一步的功能学研究及临床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了一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微RNAS 免疫组织化学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