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养殖环境下大菱鲆消化代谢昼夜节律分析
1
作者 杨明超 刘志峰 +7 位作者 施越雷 钟珺联 王艺淋 闫鹏飞 王新安 李明 马得友 马爱军 《渔业科学进展》 2025年第5期43-56,共1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长期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消化代谢昼夜节律,实验设置高温组(23℃、盐度30)、低盐组(16℃、盐度10)和对照组(16℃、盐度30),每日投喂2次(06:00和18:00),养殖周期为30 d。实验结束后,对大菱鲆...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长期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消化代谢昼夜节律,实验设置高温组(23℃、盐度30)、低盐组(16℃、盐度10)和对照组(16℃、盐度30),每日投喂2次(06:00和18:00),养殖周期为30 d。实验结束后,对大菱鲆幼鱼进行72 h的周期性采样,系统分析在不同养殖环境下大菱鲆幼鱼的体重增长情况以及几项关键消化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和血清代谢物(皮质醇、葡萄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高温组的平均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盐组(P<0.05),而低盐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体重差异则不显著。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节律性在各组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但对照组和低盐组的消化酶活性在前48 h内呈现规律波动,而高温组则缺乏明显规律性,导致峰值提前或出现剧烈变化。皮质醇分析显示,对照组72 h和48 h的节律显著(P<0.05),而低盐组和高温组的节律性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高温组皮质醇含量在多个测量点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低盐组皮质醇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葡萄糖浓度在各组均未表现出显著的节律性,但对照组和低盐组在前48 h内葡萄糖含量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而高温组的波动不规律。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分析显示,对照组和低盐组在48 h内具有显著的节律性(P<0.05),而高温组未显示出显著的节律性;低盐组甘油三酯含量在多数测量点略低于对照组,高温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在多数测量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低盐环境,高温对大菱鲆幼鱼的代谢和消化功能影响更大,表现为显著的应激反应和消化酶活性异常;血清皮质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能够有效反映大菱鲆在不同环境胁迫条件下的健康状态和应激反应程度,还可以进一步用于抗逆性状选育评估。本研究揭示了大菱鲆在不同养殖环境下消化代谢节律的动态变化,为理解环境胁迫对鱼类代谢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提高大菱鲆的健康管理水平,还为其抗逆育种提供了潜在指标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养殖环境 昼夜节律 消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