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晶白光LED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1
作者 钟海政 柏泽龙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3年第10期40-43,共4页
介绍半导体纳米晶及发光性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纳米晶的白光LED研究现状和产业化进展,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并对未来我国在纳米晶产业的研究和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纳米晶 白光LED 光转换膜 荧光粉 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转换发光量子点
2
作者 刘秀 车艳玲 +1 位作者 杨高岭 钟海政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7-313,共17页
光子上转换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反斯托克斯发光现象,在激光、显示、光伏、信息安全以及生物成像与诊疗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与研究较多的有机分子三重态-三重态湮灭和稀土掺杂纳米颗粒上转换发光材料相比,上转换量子点可以在宽光谱激发... 光子上转换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反斯托克斯发光现象,在激光、显示、光伏、信息安全以及生物成像与诊疗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与研究较多的有机分子三重态-三重态湮灭和稀土掺杂纳米颗粒上转换发光材料相比,上转换量子点可以在宽光谱激发范围内实现上转换发光,具有频谱吸收宽、发光效率高、近红外可吸收、能带可调、尺寸小以及稳定性高等特点,引起了领域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上转换发光的种类及机理,对近年来上转换发光量子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基于激发态吸收的半导体双量子点的类型和设计原理,探讨了上转换发光量子点在发光二极管(LED)、光电探测、生物标记、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应用潜力,特别是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量子点 能带调控 半导体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光刻技术及其显示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萍萍 杨高岭 +2 位作者 康果果 石建兵 钟海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75-1188,共14页
量子点显示器件具有高光谱纯度、宽色域、高亮度等优势,被认为是显示行业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发展量子点高精度光刻图案化技术对实现其在显示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量子点光刻技术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光刻胶辅助剥... 量子点显示器件具有高光谱纯度、宽色域、高亮度等优势,被认为是显示行业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发展量子点高精度光刻图案化技术对实现其在显示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量子点光刻技术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光刻胶辅助剥离光刻和直接光刻技术。在直接光刻技术方面,着重介绍混入光刻胶光刻和配体工程光刻,并对图案化的量子点发光层在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中的应用进展进行评述。同时,介绍量子点光刻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在超高分辨率显示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刻 量子点 图案化 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材料制备中的溶剂配位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欣 韩登宝 +3 位作者 陈小梅 陈宇 常帅 钟海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82,共10页
钙钛矿材料具有吸收系数大、载流子迁移率高、可溶液加工等特点,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钙钛矿的光电性质与其维度、尺寸、形貌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材料的生长是实现高性能器件应用的基础。钙钛矿... 钙钛矿材料具有吸收系数大、载流子迁移率高、可溶液加工等特点,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钙钛矿的光电性质与其维度、尺寸、形貌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材料的生长是实现高性能器件应用的基础。钙钛矿前驱体与溶剂之间的配位作用对钙钛矿的生长过程具有重要影响。本综述总结了钙钛矿前驱体与溶剂之间的配位作用对钙钛矿单晶、多晶薄膜、量子点三类体系制备的影响,讨论了在上述材料制备中的溶剂配位效应,特别是溶剂配位效应所形成的溶剂化物对材料生长过程,以及所制备的材料(形貌、晶相、缺陷、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我们对这一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配位作用 结晶 溶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铅核壳量子点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小丽 王雷 +2 位作者 李冬 邹炳锁 钟海政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1-645,共15页
硒化铅(PbSe)量子点具有宽红外光谱调控范围、高荧光量子产率和可溶液加工等特点,成为一类重要的红外材料体系。与广泛研究的PbS量子点相比,PbSe量子点在空气中容易氧化,从而严重破坏其光电特性,制约了其应用的发展。壳层的包覆是有效提... 硒化铅(PbSe)量子点具有宽红外光谱调控范围、高荧光量子产率和可溶液加工等特点,成为一类重要的红外材料体系。与广泛研究的PbS量子点相比,PbSe量子点在空气中容易氧化,从而严重破坏其光电特性,制约了其应用的发展。壳层的包覆是有效提升PbSe量子点光学特性和化学稳定性的策略之一,是推动PbSe量子点应用发展的材料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PbSe核壳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在光电探测、太阳能电池、激光器和光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国内研究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铅 量子点 核壳结构 红外 光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液晶显示应用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显刚 季洪雷 钟海政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6-290,共15页
液晶显示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显示技术,然而常用的LED背光荧光粉的宽光谱特点限制了其色彩显示能力和总流明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量子点具有窄发射光谱和高荧光效率等优势,为提高液晶显示色彩品质和感知亮度提供了新技术路线。本文介绍了量... 液晶显示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显示技术,然而常用的LED背光荧光粉的宽光谱特点限制了其色彩显示能力和总流明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量子点具有窄发射光谱和高荧光效率等优势,为提高液晶显示色彩品质和感知亮度提供了新技术路线。本文介绍了量子点液晶显示(QD-LCD)应用的结构设计和材料体系,探讨了量子点应用存在的材料稳定性、背光设计难度和制备成本等问题。针对液晶显示应用的低成本、低毒性和易集成需求,讨论了钙钛矿量子点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进一步扩展量子点适用性的解决方案,如彩膜透过率光谱交叉、偏振片的能量损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 背光 量子点 钙钛矿量子点 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二维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发光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孟竞佳 张峰 +3 位作者 任艳东 刘立格 刘永皓 钟海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2-350,共9页
钙钛矿纳米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一方面,合成方法不断涌现,已经可以实现从零维纳米晶、一维纳米线到二维纳米片的形貌精确控制,对其尺寸和维度依赖的光学性质认识也不断深入;另一方面,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光学和光电子应用也得到了快... 钙钛矿纳米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一方面,合成方法不断涌现,已经可以实现从零维纳米晶、一维纳米线到二维纳米片的形貌精确控制,对其尺寸和维度依赖的光学性质认识也不断深入;另一方面,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光学和光电子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技术最受关注。由于钙钛矿的天然层状结构,通过配体调控很容易制备出二维纳米材料,其发光性能可以通过层数和组分进行调节,最高量子产率超过85%,且具有偏振发光特性,有望成为一类新型发光材料。本文从制备方法、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基于钙钛矿二维纳米材料的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纳米材料 钙钛矿 量子限域效应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uttered gold nanoparticles enhanced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8
作者 Abida Perveen 张欣 +5 位作者 汤加仑 韩登宝 常帅 邓罗根 纪文宇 钟海政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9-24,共6页
Surface plasmonic effects of metallic particles have been known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perfor- mances of light emitting didoes. In this work, we report the sputtered Au nanoparticles enhanced electro... Surface plasmonic effects of metallic particles have been known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perfor- mances of light emitting didoes. In this work, we report the sputtered Au nanoparticles enhanced electroluminescence in inverted 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 (ITO/Au NPs/ZnMgO/QDs/TFB/PEDOT:PSS/A1). By combining the time- resolved photoluminescence, transient electroluminescence, and ultraviolet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 measurements, the enhancement of the internal field enhanced exciton coupling to surface plasmons and the electron injection rate increasing with Au nanoparticles' incorporation can be explained. Phenomenological numerical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on mobility of the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increases from 1.39 ×10-5 cm2/V-s to 1.91 ×10-5 cm2/V-s for Au NPs modified device. As a result, the maximum device luminescence is enhanced by 1.41 fold (from 14600 cd/cm2 to 20720 cd/cm2) and maximum current efficiency is improved by 1.29 fold (from 3.12 cd/A to 4.02 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 nanoparticles plasmonic effect quantum dots light-emitting dio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