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胱氨酸基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黄体酮的荧光恢复响应
1
作者
钟榕榕
翁文婷
+1 位作者
高平章
柴梓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5-581,共7页
将胱氨酸(Cys)碱性溶液在恒温水热反应后,可制得荧光碳点(Carbon Dots, CDs),添加柠檬酸(CA)为碳源后,形成的氮硫掺杂碳点CA-Cys-CDs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好的光稳定性。实验表明,该碳点对Pb^(2+)离子有特异性响应,碳点溶液的荧...
将胱氨酸(Cys)碱性溶液在恒温水热反应后,可制得荧光碳点(Carbon Dots, CDs),添加柠檬酸(CA)为碳源后,形成的氮硫掺杂碳点CA-Cys-CDs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好的光稳定性。实验表明,该碳点对Pb^(2+)离子有特异性响应,碳点溶液的荧光信号可被Pb^(2+)猝灭。pH=5.72的B-R缓冲溶液条件下,在CA-Cys-CDs-Pb^(2+)体系中加入黄体酮,可使体系的荧光信号得以恢复。在9.90×10^(-7)-1.07×10^(-5)mol/L浓度范围内,体系的荧光强度恢复程度与黄体酮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I_(0)=5.83×10^(4)c+1.02,相关系数为0.9908,检出限为3.7×10^(-7)mol/L。将该方法用于黄体酮注射液中黄体酮含量的检测,所测结果为药品标示量的93.2%-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氨酸
荧光碳点
Pb^(2+)
荧光恢复
黄体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牡蛎壳超细球霰石碳酸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
4
2
作者
高平章
艾杨城
+4 位作者
钟榕榕
翁文婷
孙丽丹
吕凤娇
谢晓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51-157,共7页
以牡蛎壳为原料,经粉碎、乳酸溶提活性钙后,在胰蛋白酶调控下用碳化法制备超细碳酸钙,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等表征分析产品特征。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研究了乳酸溶提牡...
以牡蛎壳为原料,经粉碎、乳酸溶提活性钙后,在胰蛋白酶调控下用碳化法制备超细碳酸钙,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等表征分析产品特征。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研究了乳酸溶提牡蛎壳活性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1∶20的固液比体系(牡蛎壳质量∶乳酸溶液体积)下,当反应时间为30 min,乳酸浓度为2 moL/L,反应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350 r/min时,牡蛎壳钙溶提率可达39.46%。在此基础上考察胰蛋白酶添加对乳酸溶提液碳化制备碳酸钙的影响,SEM、IR等表征结果显示,按3∶1胰钙质量比添加胰蛋白酶调控碳酸钙的碳化结晶,可制备出由纳米颗粒团聚而成的,大小较均一的(粒径为300~400 nm)键合胰蛋白酶的球霰石超细碳酸钙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乳酸溶提工艺
胰蛋白酶调控
球霰石
超细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荧光探针8-萘重氮氨基-2-硫代苯并噻唑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雯静
钟榕榕
+1 位作者
翁文婷
谢晓兰
《精细石油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2,共6页
以1-萘胺为原料,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进一步和2-巯基苯并噻唑偶联合成一种新型的荧光试剂8-萘重氮氨基-2-硫代苯并噻唑(NADTBT)。合成产率为40.7%,提纯后产物表观为红褐色粉末的固体,具有乙醇溶解性。通过...
以1-萘胺为原料,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进一步和2-巯基苯并噻唑偶联合成一种新型的荧光试剂8-萘重氮氨基-2-硫代苯并噻唑(NADTBT)。合成产率为40.7%,提纯后产物表观为红褐色粉末的固体,具有乙醇溶解性。通过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引入了噻唑环结构,增加了NADTBT分子刚性的平面结构,使其具有明显不同于萘胺的荧光性能,最佳激发/发射波长为225 nm/366 nm,荧光量子产率为5.82%。NADTBT分子中的偶氮结构可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导致荧光强度发生变化。其中,铜离子的猝灭响应最为明显,可为铜离子的检测提供一种新型的荧光检测探针。荧光猝灭程度与铜离子的浓度在(1.00~9.00)×10-6 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萘胺
2-巯基苯并噻唑
合成
荧光探针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胱氨酸基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黄体酮的荧光恢复响应
1
作者
钟榕榕
翁文婷
高平章
柴梓欣
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出处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5-581,共7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20J01769)
泉州市科技计划(No.2020C034R)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No.S202010399040)。
文摘
将胱氨酸(Cys)碱性溶液在恒温水热反应后,可制得荧光碳点(Carbon Dots, CDs),添加柠檬酸(CA)为碳源后,形成的氮硫掺杂碳点CA-Cys-CDs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好的光稳定性。实验表明,该碳点对Pb^(2+)离子有特异性响应,碳点溶液的荧光信号可被Pb^(2+)猝灭。pH=5.72的B-R缓冲溶液条件下,在CA-Cys-CDs-Pb^(2+)体系中加入黄体酮,可使体系的荧光信号得以恢复。在9.90×10^(-7)-1.07×10^(-5)mol/L浓度范围内,体系的荧光强度恢复程度与黄体酮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I_(0)=5.83×10^(4)c+1.02,相关系数为0.9908,检出限为3.7×10^(-7)mol/L。将该方法用于黄体酮注射液中黄体酮含量的检测,所测结果为药品标示量的93.2%-112%。
关键词
胱氨酸
荧光碳点
Pb^(2+)
荧光恢复
黄体酮
Keywords
Cystine
Fluorescent carbon dots
Lead ions
Fluorescence recovery
Progestin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牡蛎壳超细球霰石碳酸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
4
2
作者
高平章
艾杨城
钟榕榕
翁文婷
孙丽丹
吕凤娇
谢晓兰
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51-157,共7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18Y0073)
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2019C021R)。
文摘
以牡蛎壳为原料,经粉碎、乳酸溶提活性钙后,在胰蛋白酶调控下用碳化法制备超细碳酸钙,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等表征分析产品特征。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研究了乳酸溶提牡蛎壳活性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1∶20的固液比体系(牡蛎壳质量∶乳酸溶液体积)下,当反应时间为30 min,乳酸浓度为2 moL/L,反应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350 r/min时,牡蛎壳钙溶提率可达39.46%。在此基础上考察胰蛋白酶添加对乳酸溶提液碳化制备碳酸钙的影响,SEM、IR等表征结果显示,按3∶1胰钙质量比添加胰蛋白酶调控碳酸钙的碳化结晶,可制备出由纳米颗粒团聚而成的,大小较均一的(粒径为300~400 nm)键合胰蛋白酶的球霰石超细碳酸钙微球。
关键词
牡蛎壳
乳酸溶提工艺
胰蛋白酶调控
球霰石
超细碳酸钙
Keywords
oyster shell
lactic acid extraction process
trypsin regulation
vaterite
ultrafine calcium carbonate
分类号
TQ132.32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荧光探针8-萘重氮氨基-2-硫代苯并噻唑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雯静
钟榕榕
翁文婷
谢晓兰
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出处
《精细石油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2,共6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8Y0073)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No.S201910399059)
泉州师范学院博士启动基金(No.H19031)。
文摘
以1-萘胺为原料,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进一步和2-巯基苯并噻唑偶联合成一种新型的荧光试剂8-萘重氮氨基-2-硫代苯并噻唑(NADTBT)。合成产率为40.7%,提纯后产物表观为红褐色粉末的固体,具有乙醇溶解性。通过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引入了噻唑环结构,增加了NADTBT分子刚性的平面结构,使其具有明显不同于萘胺的荧光性能,最佳激发/发射波长为225 nm/366 nm,荧光量子产率为5.82%。NADTBT分子中的偶氮结构可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导致荧光强度发生变化。其中,铜离子的猝灭响应最为明显,可为铜离子的检测提供一种新型的荧光检测探针。荧光猝灭程度与铜离子的浓度在(1.00~9.00)×10-6 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55。
关键词
1-萘胺
2-巯基苯并噻唑
合成
荧光探针
铜离子
Keywords
1-naphthylamine
2-mercaptobenzothiazole
synthesis
fluorescent probe
copper ion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胱氨酸基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黄体酮的荧光恢复响应
钟榕榕
翁文婷
高平章
柴梓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牡蛎壳超细球霰石碳酸钙的制备与表征
高平章
艾杨城
钟榕榕
翁文婷
孙丽丹
吕凤娇
谢晓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荧光探针8-萘重氮氨基-2-硫代苯并噻唑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刘雯静
钟榕榕
翁文婷
谢晓兰
《精细石油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