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养平衡护理方法成功救治特重度烧伤婴儿60例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淑婷 钟晓旻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营养平衡护理方法在救治特重度烧伤婴儿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1年1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重度烧伤患儿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营养平衡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血糖异常变化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营养平衡护理方法在救治特重度烧伤婴儿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1年1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重度烧伤患儿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营养平衡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血糖异常变化发生情况、动脉血气分析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120例患儿均抢救成功,治疗组高葡萄糖血症发生率[8.3%(5/60)]、低葡萄糖血症发生率[6.7%(4/60)]均低于对照组[21.7%(13/60)、18.3%(11/60)],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静脉导管感染[12.5%(10/80)]、呼吸系统感染[17.5%(11/63)]、低钠血症[21.9%(233/1065)]、低钾血症[33.9%(317/963)]、低钙血症[7.9%(84/1065)]、代谢性酸中毒[16.2%(173/1065)]、低氧血症[18.9%(201/1065)]、高乳酸血症[17.0%(181/1065)]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1.1%(19/61)、40.0%(24/60)、24.7%(263/1065)、36.3%(340/936)、31.5%(295/936)、27.7%(259/936)、42.6%(399/936)、29.7%(268/8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营养平衡疗法在救治特重度烧伤患儿中,抢救成功率高、安全性高、并发症少,适用于重度烧伤患儿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方法 重度烧伤 患儿 营养支持 胰岛素 允许性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感染性休克的控制性低血压护理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淑婷 钟晓旻 《现代医院》 2012年第6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烧伤后特重度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最佳血压水平及血压的控制、护理措施。方法报导3例救治成功的烧伤后特重度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控制性低血压治疗及护理措施,介绍控制性低血压的动态血压监测、护理方法(持续动态有创血压监测是首选)... 目的探讨烧伤后特重度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最佳血压水平及血压的控制、护理措施。方法报导3例救治成功的烧伤后特重度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控制性低血压治疗及护理措施,介绍控制性低血压的动态血压监测、护理方法(持续动态有创血压监测是首选);监测、护理指标(主要指标包括动脉有创血压值及动脉压力波形两个指标)及低血压的控制、护理措施。结果 3名病人都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烧伤后特重度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必须要结合病人各个器官的病理变化特点来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烧伤 护理方法 控制性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覆盖治疗小儿特重度烧伤深Ⅱ度创面的护理 被引量:15
3
作者 罗显利 余惠 +3 位作者 陈丽映 温雪满 汤文彬 钟晓旻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7期56-58,共3页
目的总结脱细胞猪真皮基质覆盖治疗小儿特重度烧伤深Ⅱ度创面的护理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重区收治的9例特重度烧伤小儿应用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覆盖深Ⅱ度创面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 目的总结脱细胞猪真皮基质覆盖治疗小儿特重度烧伤深Ⅱ度创面的护理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重区收治的9例特重度烧伤小儿应用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覆盖深Ⅱ度创面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9例特重度烧伤患儿均平稳渡过休克期,于2~3周全部治愈。结论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急诊覆盖治疗小儿特重度烧伤深Ⅱ度创面可以促进创面愈合,护理重点在于生命体征观察与输液护理、疼痛管理与心理护理及术后加强创面生物敷料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去除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下积液、积脓,维持敷料的干燥,防止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缩窄影响肢端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猪真皮基质 小儿 深Ⅱ度 烧伤 创面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VEGF基因的转染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粤 戴丽冰 +3 位作者 钟晓旻 沈雁 李叶扬 李孝建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分离培养、鉴定方法及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165基因转染hMSC后表达情况,拟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皮肤。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筛选贴壁细胞培养并传代。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分离培养、鉴定方法及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165基因转染hMSC后表达情况,拟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皮肤。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筛选贴壁细胞培养并传代。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况。检验细胞CD44、CD29、CD14、CD45等表面标记。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CDN3.1+VEGF表达质粒,并将其转染第3代hMSC。经G418抗性筛选后扩大培养并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其蛋白产物。结果: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MSC,接种培养瓶后26 h呈对数生长,6 d后达到高峰。hMSC表达CD29,CD44,不表达造血细胞标记物CD14和CD45。通过酶切鉴定验证成功构建pCDN3.1+VEGF表达质粒。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转染后hMSCS表达VEGF增加。结论:成功建立hMSC分离培养鉴定体系。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可成功将hVEGF基因导入hMSC并产生预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VEGF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