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核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颖 董伟毅 +2 位作者 倪佩青 钟慧君 俞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于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收集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结核病防治门诊诊治的38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4...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于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收集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结核病防治门诊诊治的38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47名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肺结核组中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44例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维生素D治疗,作为治疗组;选取45例患者不增加维生素D治疗,作为治疗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研究对象血清25-(OH)D2、25-(OH)D3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3+、CD4+、CD8+绝对值水平,比较肺结核组与健康对照组,以及维生素D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肺结核组患者25-(OH)D、25-(0H)D2、25-(OH)D3水平分别为31.3(22.5~41.5)、0.3(0.0~1.5)、31.9(22.3~41.1)nmol/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42.0(34.3~51.5)、2.0(1.5~3.6)、40.1(31.9~49.5)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2.19、16.42、9.89,P值均〈0.01);肺结核组CD3+、CD4+、CD8+。绝对值水平分别为968.0(800.0~1164.0)、524.0(460.0~656.0)、394.0(288.0-512.0)个/μ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324.0(1116.0~1568.0)、708.0(568.0~864.0)、524.0(412.0-652.0)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5.68、13.30、12.15,P值均〈0.01)。肺结核维生素D治疗组25-(OH)D3、25-(OH)D以及CD3+绝对值水平在治疗6个月分别为39.3(31.7~54.5)nmol/L、46.5(36.0~57.5)nmol/L、1268.0(1012.0~1448.0)个/μl,高于治疗对照组同期水平[39.3(34.3~45.8)nmol/L、38.0(33.8~44.8)nmol/L、1008.0(752.0~1212.0)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7、1.45、2.41,P值分别为0.012、0.150、0.018)。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25~(OH)D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低下,纠正维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可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维生素D T淋巴细胞亚群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7例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钟慧君 李慧锦 杨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探究儿童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年1-12月某院就诊并符合筛选条件的发热儿童328例为研究对象,依初步诊断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87例)、... 目的探究儿童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年1-12月某院就诊并符合筛选条件的发热儿童328例为研究对象,依初步诊断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87例)、单纯流感感染组(149例)和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组(92例),比较三组患儿血液指标和血清免疫指标。结果328例发热患儿中,87例(26.5%)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1~6岁儿童。与单纯流感组相比,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出现咳嗽、咳痰和肺炎征象的情况明显偏多(P<0.05)。与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相比,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出现咳嗽、咳痰情况明显多。与单纯流感组和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相比,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体温处于中高热状态人数明显较高,患儿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单核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IgG、IgA、IgM、C3和C4阳性异常情况所占比例明显较高。结论该地区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秋冬季节,临床表现多出现较长时间的中高热症状,同时咳嗽、咳痰的征象相对普通流感更为严重,免疫指标检测结果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流感 肺炎支原体感染 血液指标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对拟柱孢藻( 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 )和角星鼓藻( Staurastrum spp.)季节动态和生长的影响——以广东大沙河水库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谭琳 胡润鹏 +3 位作者 钟慧君 肖利娟 雷腊梅 韩博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61-1770,共10页
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和角星鼓藻(Staurastrum spp.)是热带亚热带浮游植物群落中的常见优势种类,为了解铁对2种浮游植物季节动态和生长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典型热带水库的野外调查,分析铁与2种藻生物量和相对生物量... 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和角星鼓藻(Staurastrum spp.)是热带亚热带浮游植物群落中的常见优势种类,为了解铁对2种浮游植物季节动态和生长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典型热带水库的野外调查,分析铁与2种藻生物量和相对生物量的季节动态的关系,并通过室内实验分别以无机磷(KH 2 PO 4)和有机磷(C 6 H 13 O 9 P)为磷源,比较3种铁浓度(0.029、0.29和0.689 mg/L)下拟柱孢藻(C.raciborskii,N8)和角星鼓藻(Staurastrum sp.,FACHB-1449)的比生长速率、铁载体产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拟柱孢藻和角星鼓藻是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优势种类,两者的生物量最大占到总生物量的82%以上;两者对环境变量响应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溶解性铁浓度变化的响应差异上,拟柱孢藻生物量与溶解性铁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但角星鼓藻的生物量与铁没有显著线性回归关系.室内实验中,拟柱孢藻N8的比生长速率在无机磷源铁浓度为0.689 mg/L条件下最大,为0.098±0.01 d-1,2种磷源条件下比生长速率均随铁浓度降低而显著降低,6个实验组均检到铁载体:6个实验组角星鼓藻FACHB-1449的比生长速率没有明显差异,平均为0.079±0.001 d-1,均未检出铁载体,磷源和铁浓度对其比生长速率的影响不显著;有机磷源条件下,拟柱孢藻N8实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角星鼓藻FACHB-1449实验组,拟柱孢藻N8实验组酶活性随铁浓度降低而显著降低,但角星鼓藻FACHB-1449各实验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水体中溶解性铁的供应对拟柱孢藻的种群动态和优势有重要作用,与角星鼓藻相比,拟柱孢藻的生长更易受到铁的限制,尤其在无机磷缺乏、磷源主要以有机磷形式供应时,铁对拟柱孢藻生长的限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柱孢藻 角星鼓藻 季节动态 比生长速率 大沙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