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平原北部明清时期的环境演变 被引量:2
1
作者 钟愉佳 莫多闻 +3 位作者 李宜垠 史辰羲 胡珂 刘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1-718,共8页
通过对江汉平原北部蔡垱西剖面沉积物粒度、地球化学元素、孢粉等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揭示了该地区约1250年以来环境演变历史。通过沉积物的野外观察、粒度数据分析及剖面所处地貌部位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剖面沉积物主要为汉江等周围水系... 通过对江汉平原北部蔡垱西剖面沉积物粒度、地球化学元素、孢粉等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揭示了该地区约1250年以来环境演变历史。通过沉积物的野外观察、粒度数据分析及剖面所处地貌部位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剖面沉积物主要为汉江等周围水系洪水带来的泥沙泛滥至低洼平原区,并以近乎停滞的低缓流速沉积而成,所以沉积物以细粒的黏土质粉砂为主,并由于沉积物来源区存在广泛的黄土沉积分布,使得沉积物具有某些类似于黄土的沉积特征。1500年前后沉积物粒度的明显变粗和分选的明显变差,可能反映洪泛作用的增强。地球化学元素和孢粉分析结果揭示,该地区自1250年以来的气候可以划分为较为暖湿、偏干凉、较为暖湿和稍许干凉化的4个阶段。其中1500年前后出现的显著气候干凉化事件反映出明清时期气候中突出的一次降温事件,这个时间段洪泛作用增强同气候干凉化事件的对应表明气候的干凉化可能是导致洪泛过程增强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明清时期:环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