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油藏CO_2驱注入时机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钟张起 史运芳 +2 位作者 刘鹏程 彭波 庄永涛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3期346-349,共4页
根据吉林油田某区块的油藏条件,运用数值模拟软件,研究CO2不同注入方式下的驱油效果。数模结果显示,与水驱和连续注气方式相比,交替驱能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衰竭开采后进行气水交替驱时,随着注入时机的推迟,采收率先是快速增加,然后逐... 根据吉林油田某区块的油藏条件,运用数值模拟软件,研究CO2不同注入方式下的驱油效果。数模结果显示,与水驱和连续注气方式相比,交替驱能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衰竭开采后进行气水交替驱时,随着注入时机的推迟,采收率先是快速增加,然后逐渐降低,不过采收率变化幅度较小。注水开发后进行气水交替驱时,随着注入时机的推迟,采收率先是快速降低,然后逐渐增加,采收率降低幅度较大。注水开发后,经过一段时间焖井,再进行气水交替驱,焖井时间与采收率关系比较复杂,最佳焖井时间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2驱 注入时机 交替驱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_2驱注入方式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钟张起 吴义平 +2 位作者 付艳丽 吴桂晶 刘鹏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4,139,共3页
根据吉林油田某低渗透区块的油藏条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驱替方式下的驱油效果。数模结果显示,交替驱替方式优于注水方式和连续气驱方式,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在交替驱过程中,气段塞和水段塞的先后顺序对采收率有显著的影响... 根据吉林油田某低渗透区块的油藏条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驱替方式下的驱油效果。数模结果显示,交替驱替方式优于注水方式和连续气驱方式,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在交替驱过程中,气段塞和水段塞的先后顺序对采收率有显著的影响,气水交替驱优于水气交替驱,随着注气速度的增加,采收率的差值也逐渐增加。气水交替驱注入CO2能够和原油充分接触,越早注入CO2,对提高原油采收率越有利。该研究不仅为低渗透油田CO2驱油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对于国家下一步进行CO2驱油和埋存潜力评价及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2驱 交替驱替 提高采收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驱油藏有利沉积相组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钟张起 侯读杰 +2 位作者 李跃红 刘鹏程 安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5-117,156,共3页
油藏CO2驱时,气体突破时间延长,可提高经济效益。以中原油田某研究区块储层条件为基础,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不同沉积相组合储层CO2驱开发效果。数模结果表明,平均渗透率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加,生产时间逐渐缩短,采收率和... 油藏CO2驱时,气体突破时间延长,可提高经济效益。以中原油田某研究区块储层条件为基础,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不同沉积相组合储层CO2驱开发效果。数模结果表明,平均渗透率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加,生产时间逐渐缩短,采收率和气体突破时间逐渐增加,井口产出CO2气体的峰值产量逐渐降低。在水下分流河道侧翼部署注入井和采油井,通过压裂引流,开采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的原油,可有效减缓气窜,延长开发时间,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油藏开发 沉积相 复合油藏 数值模拟 中原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机井结蜡定量化分析新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钟张起 侯读杰 +2 位作者 王建飞 刘鹏程 孙金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71,共4页
为了对抽油机井的结蜡进行定量化分析,从示功图中提取最大载荷、最小载荷、载荷差及载荷比4个参数,依据这4个参数的变化率来衡量油井的结蜡程度,并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对比和优化。依据最大载荷、最小载荷、载荷差及载荷比的变化率,结... 为了对抽油机井的结蜡进行定量化分析,从示功图中提取最大载荷、最小载荷、载荷差及载荷比4个参数,依据这4个参数的变化率来衡量油井的结蜡程度,并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对比和优化。依据最大载荷、最小载荷、载荷差及载荷比的变化率,结合实测示功图的解释结果,得出用载荷比来判断结蜡程度误差井次最少,且结蜡井界限易于分级。根据结蜡分级公式对研究区油井进行结蜡分级,对不同结蜡程度的油井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具体是轻度结蜡井维持现有措施,中度结蜡井加强结蜡监测,重度结蜡井应加大清蜡力度,增大清蜡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井 示功图 结蜡 参数变化率 定量化分析 载荷比 载荷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压降试井在低能井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钟张起 侯读杰 +2 位作者 彭波 刘鹏程 王鑫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101,共3页
近年来,低品位油藏大量投入开发,成为老区增产和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低能井的比例逐年增加。造成低能井的原因有多种,需要对低能井进行分类,然后再制定诊治措施。低能井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储层因素和流体因素... 近年来,低品位油藏大量投入开发,成为老区增产和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低能井的比例逐年增加。造成低能井的原因有多种,需要对低能井进行分类,然后再制定诊治措施。低能井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储层因素和流体因素。试井技术是油井诊断的重要手段,低能井的供液能量严重不足,普通的试井技术不能满足需要。注入压降试井技术是向油井注入流体使储层压力增高,克服储层供液能量不足的限制,注入压降试井技术适用于低能井的诊断。对研究区A19-47井实施注入压降试井,利用现代试井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储层表皮系数为5.24,储层伤害较严重。对该井采取酸化措施,措施前平均日产油0.3 t,措施后平均日产油2.2 t,酸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井 注入压降试井 油田开发 表皮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低渗透储层流体识别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永宏 杨孝 +2 位作者 王秀娟 钟张起 侯读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115,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储层为典型的特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油水分异差,流体识别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补偿中子、补偿密度和声波时差3种孔隙度曲线的重合程度,通过构建孔隙度曲线指数来指示岩性的纯度;结合反映流体性质...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储层为典型的特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油水分异差,流体识别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补偿中子、补偿密度和声波时差3种孔隙度曲线的重合程度,通过构建孔隙度曲线指数来指示岩性的纯度;结合反映流体性质的深感应电阻率和刻画储层物性的声波时差曲线,构建流体识别指数识别储层的含油性;在此基础上,依据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进一步识别油水同层和水层。综合流体识别指数和产水率,建立油水层识别图版。通过对研究区的58口井测井综合解释,并与试油数据进行对比,该方法识别油水层的准确率为91.4%,提高了储层流体识别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区 低渗透储层 储层评价 流体识别 测井曲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振旺 郑锡 +2 位作者 钟张起 侯读杰 刘敏昭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6,57,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储层形成机理复杂,对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是寻找优质储层、认识油气分布规律的有效途径。利用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和测井资料,对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及压汞系数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在特低渗透... 鄂尔多斯盆地储层形成机理复杂,对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是寻找优质储层、认识油气分布规律的有效途径。利用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和测井资料,对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及压汞系数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在特低渗透储层评价中,引入了压汞系数,它综合考虑了孔隙度、最大进汞饱和度、中值半径、排驱压力和分选系数共5个因素。对研究区长6油层组的136块岩石样品进行了压汞实验,根据压汞系数及压汞曲线特征,将储层划分为优质、好、中等和差共4种类型。实验结果表明,压汞系数越大,相应层段的试油产量越高,说明利用压汞系数评价低渗透储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有沉积作用、次生溶蚀作用及异常高压作用;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中的绿泥石膜胶结带、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和异常高压带,是研究区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形成机理 主控因素 压汞系数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