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湿甘薯渣水分相态分布测定及其束水机制分析
1
作者 张欢欢 高飞虎 +5 位作者 张玲 钟巍然 杨世雄 李雪 张雪梅 梁叶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7,共7页
为探究鲜湿甘薯渣的束水机理,以10种不同品种鲜湿甘薯渣为研究对象,采用低场核磁共振仪测定鲜湿甘薯渣中水分的相态分布,分析甘薯渣各相态水分与主要有机非水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再结合酶解实验进行因果关系验证。结果表明:10种鲜湿甘薯... 为探究鲜湿甘薯渣的束水机理,以10种不同品种鲜湿甘薯渣为研究对象,采用低场核磁共振仪测定鲜湿甘薯渣中水分的相态分布,分析甘薯渣各相态水分与主要有机非水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再结合酶解实验进行因果关系验证。结果表明:10种鲜湿甘薯渣中存在3~4种相态的水分,分别命名为组成水(T_(21),0.658~2.310 ms)、固定化水(T_(22),7.055~21.550 ms)、滞化水(T_(23),377.410~705.480 ms)和自由流动水(T_(24),705.480~3764.936 ms);鲜湿甘薯渣中滞化水含量最高,平均占比93.59%,固定化水含量次之,平均占比5.15%,组成水和自由流动水含量较少,分别占比0.85%、0.41%;鲜湿甘薯渣中主要相态水分滞化水与果胶、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鲜湿薯渣经果胶酶水解后可排出水量显著增加,而经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酶解后的薯渣可排出水量无明显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大部分淀粉颗粒被包裹或束缚于细胞壁碎片中。此研究可为甘薯渣高效脱水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湿甘薯渣 低场核磁共振 水分相态分布 束水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丙烷代谢途径中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钟巍然 柴友荣 +3 位作者 张凯 陈晓丹 卢坤 陶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5285-5289,共5页
苯丙烷次生代谢途径通过合成木质素、类黄酮等多种次生物质而影响植物的许多重要性状。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参与苯丙烷途径的至少16种关键酶反应。从蛋白特征、功能、编码基因、表达调控等角度,综述了公共苯丙烷和主要分支途径中的细胞色... 苯丙烷次生代谢途径通过合成木质素、类黄酮等多种次生物质而影响植物的许多重要性状。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参与苯丙烷途径的至少16种关键酶反应。从蛋白特征、功能、编码基因、表达调控等角度,综述了公共苯丙烷和主要分支途径中的细胞色素P450,如肉桂酸-4-羟化酶、类黄酮-3’-羟化酶、类黄酮-3’5’-羟化酶、阿魏酸5-羟化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烷代谢途径 细胞色素P450 木质素 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马铃薯产业发展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钟巍然 伍加勇 +2 位作者 董政 黄世龙 王卫强 《南方农业》 2011年第1期52-54,共3页
通过对重庆马铃薯产业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进行分析,提出重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重庆 马铃薯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巍然 张先锋 +3 位作者 徐良兵 冯伟 谢明菊 周玉华 《南方农业》 2021年第4期55-58,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全程机械化种植的优质马铃薯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米拉为对照,引进8个新品种开展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物候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及产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薯9号、渝昌薯1号、渝薯7号和渝昌薯2号可作... 为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全程机械化种植的优质马铃薯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米拉为对照,引进8个新品种开展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物候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及产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薯9号、渝昌薯1号、渝薯7号和渝昌薯2号可作为优质中晚熟品种推广;费乌瑞它可作为优质早熟品种推广;红美可作为优质彩色品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全程机械化 品种比较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根素浸泡紫色脱毒马铃薯苗对薯块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钟巍然 任自明 +2 位作者 杨家碧 谢明菊 王卫强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2期38-39,共2页
以‘紫云一号’马铃薯脱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生根素组分浓度配比及浸泡时间对脱毒马铃薯扦插苗生产的紫色微型薯花青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扦插生产紫色脱毒马铃薯种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最... 以‘紫云一号’马铃薯脱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生根素组分浓度配比及浸泡时间对脱毒马铃薯扦插苗生产的紫色微型薯花青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扦插生产紫色脱毒马铃薯种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最有利于紫色微型薯获得花青素含量的浓度配比为萘乙酸(NAA)50 mg/kg+吲哚丁酸(IBA)25 mg/kg,浸泡时间为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扦插苗 生根素 浸泡时间 花青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区秋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初探
6
作者 钟巍然 王卫强 +2 位作者 周芝蓉 谢明菊 任自明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4期78-80,共3页
用定点观察的方法,结合逐日的温湿度和日照时数变化,对重庆市永川区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和中薯2号都易感晚疫病,费乌瑞它得病早、发病快,中薯2号发病后植株存活时间较长。2)11... 用定点观察的方法,结合逐日的温湿度和日照时数变化,对重庆市永川区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和中薯2号都易感晚疫病,费乌瑞它得病早、发病快,中薯2号发病后植株存活时间较长。2)11月初是秋马铃薯晚疫病病害普遍发生时期,11月中旬晚疫病病害开始大幅增长,到11月底晚疫病病害达到最大值。3)当平均温度在16℃以下,平均湿度在90%以上,且长时间为阴雨天时,重庆市永川区秋马铃薯晚疫病病害将大面积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发病规律 重庆市永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钟巍然 任自明 +1 位作者 谢明菊 王卫强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4期23-24,共2页
为了研究重庆河谷浅丘区种植密度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以鲜食型紫色甘薯品种"渝紫7号"为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测定紫色甘薯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鲜重、T/R值、商品薯率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渝紫7... 为了研究重庆河谷浅丘区种植密度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以鲜食型紫色甘薯品种"渝紫7号"为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测定紫色甘薯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鲜重、T/R值、商品薯率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渝紫7号"的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鲜薯产量、淀粉产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单株薯鲜重数呈波动变化,T/R值随生育期的推进而下降,不同种植密度间有所差异。当种植密度为6000株/667 m^2时,单株鲜薯重、商品薯率和鲜薯产量最高,T/R值下降速率最快,鲜薯产量为1574.2 kg/667 m^2。重庆河谷浅丘区紫色甘薯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000株/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甘薯 种植密度 产量 河谷浅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苗期磷高效基因型的TOPSIS法筛选 被引量:10
8
作者 卢坤 钟巍然 +3 位作者 张凯 王瑞 郑钦玉 李加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本研究以8个经田间初步筛选的不同磷营养效率代表品系为材料,在缺磷和施磷条件下进行营养液培养试验,通过测定苗期与磷营养效率相关程度较高的根长、冠部和根部鲜重、单株干重、根冠比、磷含量、冠部和根部酸性磷酸酶活性8个指标,引入TO... 本研究以8个经田间初步筛选的不同磷营养效率代表品系为材料,在缺磷和施磷条件下进行营养液培养试验,通过测定苗期与磷营养效率相关程度较高的根长、冠部和根部鲜重、单株干重、根冠比、磷含量、冠部和根部酸性磷酸酶活性8个指标,引入TOPSIS法进行综合排序,以筛选出真正的磷高效甘蓝型油菜品系。结果表明:缺磷和施磷条件下,甘蓝型油菜品系W17(第1)和W39(第8)的TOPSIS排名相同,与田间试验结果一致;缺磷处理的W23及施磷处理的W11和W31的TOPSIS排名与田间试验结果一致;缺磷处理的W31和W290及施磷处理的其他4个品系的TOPSIS排名与田间试验结果相差1位;缺磷处理的W11、W27和W288的TOPSIS排名与田间试验结果相差2~4位。可以看出,TOPSIS法准确地筛选出了磷高效基因型甘蓝型油菜W17和磷低效基因型甘蓝型油菜W39;其他品系排序结果也与田间试验比较吻合,表明TOPSIS法可增加材料筛选的准确性,尤其适宜于极端品系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磷高效 TOPSIS法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紫色马铃薯在重庆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卫强 钟巍然 +3 位作者 张晓春 任自明 杨家碧 谢明菊 《南方农业》 2013年第S1期35-36,共2页
紫色马铃薯作为马铃薯新品种,营养丰富,具有食疗保健的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针对目前重庆马铃薯种植广、需求大,紫色马铃薯产业发展相对迟缓的现状,探讨在重庆发展紫色马铃薯产业的前景。凭借重庆适宜的... 紫色马铃薯作为马铃薯新品种,营养丰富,具有食疗保健的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针对目前重庆马铃薯种植广、需求大,紫色马铃薯产业发展相对迟缓的现状,探讨在重庆发展紫色马铃薯产业的前景。凭借重庆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优势,初步设想了"加强新品种选育,推广种植;优化布局,发挥区域特色(色素提取加工,特色开发,高档蔬菜)"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马铃薯 发展前景 发展方向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甘薯在重庆的开发利用前景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卫强 钟巍然 +5 位作者 黄世龙 张晓春 谢明菊 任自明 谷明禹 余国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7期10-11,共2页
文章概述了紫色甘薯的营养价值及重庆市甘薯产业现状,以此分析出了紫色甘薯在重庆市开发利用的依据。
关键词 紫色甘薯 重庆 营养价值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重庆地区套作的大豆品种筛选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红 尹学伟 +3 位作者 杨明 钟巍然 王红梅 张晓春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2期36-37,共2页
玉米、大豆套作是我国南方主要种植模式之一。为了提高套作大豆产量,筛选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以5个重庆主栽大豆品种为材料,试验比较套作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结果表明:南豆12、贡选1号的株... 玉米、大豆套作是我国南方主要种植模式之一。为了提高套作大豆产量,筛选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以5个重庆主栽大豆品种为材料,试验比较套作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结果表明:南豆12、贡选1号的株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产量均大于其他品种,667 m2产量分别为126.7 kg、113.3 kg,是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套作大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筛选 套作 重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肥与密度对重庆市深丘区彩色马铃薯紫云一号整薯播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卫强 鞠远金 +7 位作者 钟巍然 黄世龙 张晓春 任自明 谢明菊 谷明禹 杨高 郑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期60-61,共2页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肥料(P/K)、密度对彩色马铃薯品种紫云一号产量的影响,研究得出:在重庆市深丘区,紫云一号整薯播种获得高产的最优施肥量,每公顷纯P2O5施用量为50kg,KH2PO4喷施浓度为2‰,最合理密度每公顷为75000株。
关键词 P肥 K肥 密度 整薯播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甘薯产业发展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卫强 钟巍然 +1 位作者 黄世龙 张晓春 《南方农业》 2010年第6期33-35,共3页
通过对重庆甘薯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重庆甘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重庆 甘薯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奉节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伍为民 余治国 +2 位作者 孔诚 钟巍然 王卫强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5期93-95,共3页
介绍了重庆市奉节县甘薯生产、产后利用的现状,分析甘薯产业发展存在"产业科技薄弱、产后带动力弱、统筹发展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在奉节中山区着力打造甘薯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 甘薯 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重庆市奉节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水县烤烟房改建甘薯高温大屋贮藏窖及种薯贮藏关键技术
15
作者 张燕 钱昌宇 +2 位作者 王建军 钟巍然 王卫强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5期4-6,共3页
阐述重庆市彭水县烤烟产业、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在甘薯贮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不影响烟叶烘烤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将该县的烤烟房改建成甘薯高温大屋贮藏窖。介绍了简易的改建方法,甘薯种薯高温大屋贮藏窖贮藏的关键技术。将烤烟房... 阐述重庆市彭水县烤烟产业、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在甘薯贮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不影响烟叶烘烤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将该县的烤烟房改建成甘薯高温大屋贮藏窖。介绍了简易的改建方法,甘薯种薯高温大屋贮藏窖贮藏的关键技术。将烤烟房改建成甘薯高温大屋贮藏窖,投入少,成本低,效益高,贮藏量大,管理方便,简单易行,贮藏效果好,也使烟叶烘烤与甘薯贮藏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不失为解决彭水县乃至周边区县甘薯种薯越冬贮藏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房 改建 甘薯 高温大屋贮藏窖 贮藏技术 重庆市彭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示范项目成效
16
作者 钟巍然 《植物医生》 2016年第6期31-31,共1页
前不久,由重庆市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在永川区吉安尖山村实施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及其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彩色马铃薯现场展示中,通过了永川区科委组织的专家测产验收。专家组通过听取项目组负责人的项目实施情... 前不久,由重庆市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在永川区吉安尖山村实施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及其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彩色马铃薯现场展示中,通过了永川区科委组织的专家测产验收。专家组通过听取项目组负责人的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和现场查看彩色马铃薯新品种展示片,并随机抽取5个点进行现场测产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新品种 尖山村 关键技术集成 项目成效 永川区 项目实施情况 测产验收 作物研究所 皮光 栽培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