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环境下深水深埋承台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
1
作者 钟少敏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10期201-203,243,M0019,共5页
东江特大桥采用左侧分离加宽方式,新桥设置在旧桥左侧(上游侧)1 m外,紧邻旧高速环境下,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其中3#、4#墩位于东江中,水深约为12 m,承台埋置于河床以下5.5 m左右的砂砾层上。承台采用超长钢板桩围堰进行施工,封底厚度2.... 东江特大桥采用左侧分离加宽方式,新桥设置在旧桥左侧(上游侧)1 m外,紧邻旧高速环境下,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其中3#、4#墩位于东江中,水深约为12 m,承台埋置于河床以下5.5 m左右的砂砾层上。承台采用超长钢板桩围堰进行施工,封底厚度2.5 m,整个围堰施工水深最深可达20 m。相较于相似项目采用双壁钢围堰或锁扣钢管施工方案,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更简单、快速、经济,对今后深水深埋结构物施工具有一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扩建 深水深埋 承台 钢板桩 围堰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明习俗之清明粿的饮食文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巧航 毛玮 +1 位作者 傅海庆 钟少敏 《福建轻纺》 2021年第10期12-15,共4页
文章研究了中国传统节日之清明节的传统小吃清明粿的起源、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营养功效,以及不同地区之间清明粿的制作差异与有关习俗的对比,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走访、观察制作等方式,了解清明粿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小食所蕴含的文化内... 文章研究了中国传统节日之清明节的传统小吃清明粿的起源、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营养功效,以及不同地区之间清明粿的制作差异与有关习俗的对比,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走访、观察制作等方式,了解清明粿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小食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如何继承和发扬该传统饮食文化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习俗 清明粿 制作工艺 传统饮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伏液在腹腔镜手术中镜面防雾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钟少敏 陈捷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2期30-30,3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镜面防雾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镜面防雾随机分为碘伏组(n=60)和盐水加热组(n=60),比较2组维持镜头防雾时间。结果维持镜头防雾时间>30min:碘伏组为45例,盐水加热组23例,2组比较χ2值=16.4253,P...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镜面防雾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镜面防雾随机分为碘伏组(n=60)和盐水加热组(n=60),比较2组维持镜头防雾时间。结果维持镜头防雾时间>30min:碘伏组为45例,盐水加热组23例,2组比较χ2值=16.4253,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碘伏液擦拭腹腔镜,不仅镜面防雾效果好,且取材及操作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防雾 碘伏液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栽培猴头菇比较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少敏 陈超荣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6-17,共2页
猴头菇的代料栽培已逐渐被人们掌握,为了探索不同栽培料对猴头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和子实体经济性状的影响,我们于1992~1993年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金猴1号,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经我厂... 猴头菇的代料栽培已逐渐被人们掌握,为了探索不同栽培料对猴头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和子实体经济性状的影响,我们于1992~1993年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金猴1号,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经我厂复壮提纯。母种配方:稻草500g煮汁,马钤薯200g,白糖2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8,VB_130mg,琼脂20g,定水1000ml。原种配方:木屑68%,麸皮20%,玉米粉8%,黄豆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栽培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菇的干制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钟少敏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0,共1页
近年来,猴头菇主要是以其干品在市场上走俏,在广州、深圳市场售价仅次于香菇中的花菇。但要烘出上等的猴头菇干品,需掌握一定的烘干技术。笔者在1992、1993年进行大规模生产时,探索出一套新的烘干技术,可日处理1.5t鲜菇,现在介绍给菇农... 近年来,猴头菇主要是以其干品在市场上走俏,在广州、深圳市场售价仅次于香菇中的花菇。但要烘出上等的猴头菇干品,需掌握一定的烘干技术。笔者在1992、1993年进行大规模生产时,探索出一套新的烘干技术,可日处理1.5t鲜菇,现在介绍给菇农参考。 一、干燥设备 应根据生产规模来建造烘房或烘箱。笔者根据日生产2000kg干料而设计的一大、一小烘箱,这种烘箱结构简单,投资少,设计比较合理,省柴省工省时。 (一)箱架 用杉木做成1×1×2m箱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式栽培猴头菇高产技术
6
作者 钟少敏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32,共2页
笔者经多年实践,掌握了袋栽猴头菇高产技术。1992年从广东微生物研究所引进金猴1号菌种,用棉子壳栽培15万袋,每袋平均产鲜菇500g以上,生物效率达110%。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期选择 猴头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温度范围比较宽,6~3... 笔者经多年实践,掌握了袋栽猴头菇高产技术。1992年从广东微生物研究所引进金猴1号菌种,用棉子壳栽培15万袋,每袋平均产鲜菇500g以上,生物效率达110%。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期选择 猴头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温度范围比较宽,6~32℃均可生长,最适温度21~25℃。子实体形成的温度范围12~24℃,以15~22℃为最适宜。具体栽培季节,应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灵活安排。广西、广东地区,制种期在8~10月,11月~翌年2月为菌丝培养期,12~翌年5月为出菇期。 (二)原种制作 培养基配方为木屑68%,麸皮20%,玉米粉8%,黄豆粉2%,石膏粉1%,白糖1%,另加柠檬酸、维生素B_1各20g,干酵母、磷酸二氢钾各50g。将事先备好的长10~12cm、宽1~1.2cm的新鲜竹枝条放入锅内,再将配方中的白糖、维生素、柠檬酸、干酵母、磷酸二氢钾配成溶液倒入锅,加水量以淹没竹枝为度,煮沸1.5~2小时后,与配方中的其余部分料拌匀,料含水量65%左右,pH5~5.5。竹枝条单独装瓶,松紧度以倒转瓶口竹枝不落下为宜,上面加少量木屑,剩下的木屑单独装瓶,松紧适度,抹净瓶身瓶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袋栽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