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FT3水平和睡眠障碍独立相关
1
作者 文罗娜 何晓娇 +2 位作者 李双 邱振梁 钟小仕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5期366-369,391,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睡眠障碍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23年1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行MHD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透析前血液...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睡眠障碍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23年1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行MHD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透析前血液检查资料、用药情况,并收集患者透析前血清以检测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结果共纳入患者126例,其中睡眠正常组65例(51.6%),睡眠障碍组61例(48.4%)。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连续变量中较低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OR=0.332,95%CI:0.178~0.620,P=0.001)、较长的透析龄(OR=1.018,95%CI:1.007~1.030,P=0.001),以及分类变量中FT3<3.4 pmol/L(OR=3.201,95%CI:1.222~8.390,P=0.018)、服用安眠药物(R=5.658,95%CI:2.310~13.861,P<0.001)均与睡眠障碍相关。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睡眠障碍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中,调整了年龄、性别、透析龄、Kt/V、服用安眠药物后,发现血清FT3<3.4pmol/L与睡眠障碍仍然相关(OR=3.225,95%CI:1.229~8.464,P=0.017)。结论MHD患者较低的血清FT3和睡眠障碍独立相关,但两者的关联仍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睡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监测指导腹膜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钟小仕 刘岩 +1 位作者 李青 卢智 《现代医院》 2004年第8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指导腹膜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的意义。方法 使用非侵入性的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 34例腹膜透析 (CAPD)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 ,通常从早上 9:0 0开始每 30分钟记录 1次血压 ,共监测 2 4小时。结果 所有病人 2 4小时...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指导腹膜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的意义。方法 使用非侵入性的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 34例腹膜透析 (CAPD)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 ,通常从早上 9:0 0开始每 30分钟记录 1次血压 ,共监测 2 4小时。结果 所有病人 2 4小时的平均血压是 14 5 6 / 91 3mmHg ,39 6 %收缩压记录超过 15 0mmHg ,4 8 7%的舒张压记录超过 90mmHg。糖尿病肾病患者 (12例 )平均血压是 15 7 3/ 88 8mmHg ,5 8 5 %的收缩压记录和 4 4 6 %的舒张压记录超过 15 0 / 90mmHg。平均血压、心率和血压负荷白天和夜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多数的CAPD患者伴有高血压的病人其血压控制不佳 ,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更差。大多数CAPD患者血压 2 4小时节律性消失 ,白天和夜间高血压控制不佳并没有区别 ,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评估血压可以指导降压治疗和增加降压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 腹膜透析 高血压 节律性 血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普利酮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钟小仕 陈辉 +2 位作者 覃丹平 肖笑 刘岩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08-111,190,共5页
目的:研究依普利酮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探讨依普利酮的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O)组、UUO组和UUO+依普利酮治疗组(T-UUO组,依普利酮100mg.kg-1.d-1)。于术后7d、... 目的:研究依普利酮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探讨依普利酮的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O)组、UUO组和UUO+依普利酮治疗组(T-UUO组,依普利酮100mg.kg-1.d-1)。于术后7d、14d分别处死各组7只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 actin,α-SM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单核细胞/巨噬细胞-1(monocytes/macrophages-1,ED-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UUO组肾间质α-SMA、MCP-1、ED-1、PCNA的表达较SO组增加(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使用依普利酮治疗的T-UUO组大鼠肾间质α-SMA、MCP-1、ED-1、PCNA的表达较UUO组显著减少(P<0.05),但仍高于SO组(P<0.05)。结论:依普利酮可通过降低α-SMA和MCP-1表达、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和和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普利酮 肾间质 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的时机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钟小仕 覃丹平 +1 位作者 陈文璇 刘岩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6期324-327,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的时机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新进入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的患者144例,登记收集首次透析的生化参数包括尿素氮、肌酐、血清白蛋白等数据,并...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的时机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新进入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的患者144例,登记收集首次透析的生化参数包括尿素氮、肌酐、血清白蛋白等数据,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GFR)。结果全部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的GFR为(6.01±0.59)ml/(min·1.73m2),9例患者GFR>10ml/(min·1.73m2),74例患者GFR为5~10ml/(min·1.73m2),61例患者GFR<5ml/(min·1.73m2)。糖尿病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治疗时的GFR明显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分别为(7.41±0.47)ml/(min·1.73m2)和(5.22±0.44)ml/(min·1.73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9,P<0.05)。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的GFR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结论本组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时机通常较迟,明显低于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要求;特别是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对尿毒症的耐受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透析时机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营养补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谭荣韶 古琳琳 +5 位作者 钟小仕 覃丹平 何育勤 曾彤梅 何惠君 刘岩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9期550-553,共4页
目的 探讨口服营养补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蛋白质能量消耗(PEW)患者的营养状况影响.方法 采取7分主观整体评估(SGA)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92人进行PEW患病率调查,并... 目的 探讨口服营养补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蛋白质能量消耗(PEW)患者的营养状况影响.方法 采取7分主观整体评估(SGA)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92人进行PEW患病率调查,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PEW患者6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口服营养补充组(ONS),每组各31人,观察其干预前后SGA评分及营养状况指标的变化. 结果 本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EW的患病率为39.1%(75/192).与对照组比较,ONS干预后可明显改善血清白蛋白(37.19±1.54比35.18±5.11)g/L、前白蛋白(305.74±43.20比275.68±65.23) mg/L、转铁蛋白(1.43±0.25比1.28±0.25)g/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NS可增加SGA评分、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上臂围、上臂肌围,并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清总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患病率高,口服营养补充可改善血液透析PEW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有可能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PEW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消耗 血液透析 主观整体评估 营养状况 口服营养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衰竭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岩 肖笑 +3 位作者 钟小仕 周道远 孔敏玲 覃丹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8期460-462,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报道典型的横纹肌溶解导致急性肾衰竭3例患者,并作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3.3岁,2例大量饮酒(其中1例同时注射海洛因)后,另1例由于一氧化碳中毒... 目的:探讨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报道典型的横纹肌溶解导致急性肾衰竭3例患者,并作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3.3岁,2例大量饮酒(其中1例同时注射海洛因)后,另1例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有长时间昏睡史,血压偏低。其中有1例患者的肾活检病理报告: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内存在大量蛋白栓子;免疫组化证实为肌红蛋白。3例患者入院时均无尿,高钾血症,重度酸中毒,所以予以血液透析及对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虽然尿中检测到肌红蛋白是诊断横纹肌溶解的“金标准”,但我们认为肾穿刺活检免疫组化证明肾小管内肌红蛋白栓子可作为诊断横纹肌溶解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更直接证据。酗酒加注射毒品后引起肌溶解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较重且复杂,早期血液透析治疗可以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 急性肾衰竭 肌红蛋白 横纹肌溶解 文献复习 急性肾小管坏死 血液透析治疗 一氧化碳中毒 免疫组化 注射毒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中肠外营养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江杰 刘岩 +2 位作者 钟小仕 周道远 李彦生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9期481-485,共5页
目的评估透析中肠外营养作为营养不良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肾内科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①对照组,②50%葡萄糖干预组,③8.5%氨基酸干预组,... 目的评估透析中肠外营养作为营养不良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肾内科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①对照组,②50%葡萄糖干预组,③8.5%氨基酸干预组,试验前后测量营养状况指标及其他生化指标。结果①干预前后比较,葡萄糖和氨基酸干预组的营养指标升高,尤以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转铁蛋白(TRF)、蛋白分解率(PCR)升高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50%葡萄糖干预组干预后谷氨酸、色氨酸和亮氨酸水平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5%氨基酸干预组干预后谷氨酰胺、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必需氨基酸以及总氨基酸的水平均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C反应蛋白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中肠外营养干预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也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清氨基酸状态,但不会影响患者炎症状况和引起血脂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透析中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米卡星封管在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涤纶套导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覃丹平 钟小仕 +3 位作者 陈文璇 何筱娴 胡建广 郑媛媛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研究硫酸阿米卡星混合法安明封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带隧道、涤纶套导管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试验组予硫酸阿米卡星混合法安明封管,对照组使用法安明封管。均为20例,观察2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血泵... 目的研究硫酸阿米卡星混合法安明封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带隧道、涤纶套导管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试验组予硫酸阿米卡星混合法安明封管,对照组使用法安明封管。均为20例,观察2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血泵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hs,hs-CRP)、血红蛋白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40例)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χ2=4.097,P=0.043;导管功能不良:χ2=11.841,P=0.001;导管血栓形成:χ2=7.978,P=0.005)。试验组(15例)血泵流量(t=-4.233,P=0.000)、Kt/V(t=-8.552,P=0.000)、hs-CRP(t=8.228,P=0.000)及血红蛋白(t=-2.331,P=0.031)较试验前都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血泵流量:t=4.121,P=0.001;Kt/V:t=3.716,P=0.001;hs-CRP:t=-6.415,P=0.000;血红蛋白:t=3.139,P=0.005]。结论硫酸阿米卡星混合法安明封管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透析充分性,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阿米卡星 法安明 血液透析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中输注高张葡萄糖液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周道远 胡建广 +4 位作者 覃丹平 钟小仕 林柳 谭荣韶 刘岩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高张葡萄糖液或氨基酸液输注对患者营养状况、生化指标及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方法 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纳入并完成研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葡萄糖干预组,氨基酸干预组。干预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分别给予50%葡萄糖液250毫升... 目的观察高张葡萄糖液或氨基酸液输注对患者营养状况、生化指标及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方法 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纳入并完成研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葡萄糖干预组,氨基酸干预组。干预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分别给予50%葡萄糖液250毫升或8.5%氨基酸250毫升静脉滴注。以主观全面评定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进行营养评定,采集透析前血液标本进行血清生化代谢指标检测和22种氨基酸浓度测定。结果 6个月后,3组患者的SGA评分较基线均无改变。3组患者均未发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较基线升高。葡萄糖干预组必需氨基酸较基线升高(697.0vs.590.5nmol/L,P=0.032),而氨基酸干预组的必需氨基酸较基线呈下降趋势。结论透析中高张葡萄糖输注有助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蛋白质代谢,能量摄入对于氮平衡可能更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状态 能量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尿钠测定指导患者低钠饮食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笑 刘岩 +2 位作者 熊轩 钟小仕 覃丹平 《现代医院》 2010年第8期5-6,共2页
目的评价根据进行24小时尿钠检测指导患者低盐饮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每4周行24小时尿钠排泌定量检测,并据此计算出患者钠摄入量,用以监测及指导患者控制饮食中的钠摄入量,B组(对照组),对患者... 目的评价根据进行24小时尿钠检测指导患者低盐饮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每4周行24小时尿钠排泌定量检测,并据此计算出患者钠摄入量,用以监测及指导患者控制饮食中的钠摄入量,B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低钠饮食宣教,每4周行24小时尿钠排泌测定,以评估患者实际钠摄入量。两组病人追踪随访6个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钠摄入量无显著差异,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低盐饮食干预后,通过测定尿钠排泌计算出患者钠摄入量的患者,从第16周起,A组患者的钠摄入量比干预前以及对照组的钠摄入量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24小时尿钠测定的方法来监测及指导患者低钠饮食,比常规的低盐饮食宣教能更好地促使患者达到低盐饮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低钠饮食 24小时尿钠 钠摄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抗凝法对双腔静脉导管迟发性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覃丹平 刘岩 +2 位作者 卢智 钟小仕 洪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8期472-473,共2页
目的 :探讨两种抗凝方法对导管迟发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观察 171例经锁骨下双腔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病人 ,其中置管期间每天肝素盐水抗凝 (A组 ) 84例 ,每次透析治疗结束时肝素盐水抗凝 (B组 ) 87例。结果 :A组留置天数为 1879d ,... 目的 :探讨两种抗凝方法对导管迟发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观察 171例经锁骨下双腔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病人 ,其中置管期间每天肝素盐水抗凝 (A组 ) 84例 ,每次透析治疗结束时肝素盐水抗凝 (B组 ) 87例。结果 :A组留置天数为 1879d ,导管相关性感染率 (CAIR)为 8.5 2例 / 10 0 0留置天 ,导管内血栓形成率 (CTR)为 4 .76 % ;B组留置天数为1912d ,CAIR为 2 .6 2例 / 10 0 0留置天 ,CTR为 5 .75 %。两组CAIR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CTR无统计学差异 ,两组病人中无 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两种抗凝方法对于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相同 ,但是 ,每次透析治疗结束时予肝素盐水抗凝的CAIR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静脉导管 抗凝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覃丹平 刘岩 +3 位作者 钟小仕 周道远 肖笑 卢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7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临时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月~2010年10月,经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之尿毒症患者的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927例患者共行965次临时锁骨下静脉置管。一次置管成功率95.1%,换位后100%... 目的:探讨临时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月~2010年10月,经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之尿毒症患者的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927例患者共行965次临时锁骨下静脉置管。一次置管成功率95.1%,换位后100%成功。导管留置共39860导管天,平均(45±12.57)d。发生急性并发症11例次,发生率1.14%。出口感染67例次,菌血症73例次,发生率各为1.68次及1.83次/1000导管天;无导管隧道感染;症状性深静脉梗阻42例次,发生率4.35%。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可替代颈内静脉作为血液透析临时通路,今后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导管 锁骨下静脉 安全性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Abernethy畸形致门脉系统性脑病二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曾强英 刘云 +1 位作者 钟小仕 刘岩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543-544,共2页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90岁,因“周期性神志不清1年余,伴昏迷1 d”于2022年10月4日入院。患者1年前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呈昏睡状态,呼之可应,对答部分切题,间有乱语,完善实验室检查:血尿素氮21.8 mmol/L,血肌酐407.4μmol/L,血氨123.0μ...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90岁,因“周期性神志不清1年余,伴昏迷1 d”于2022年10月4日入院。患者1年前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呈昏睡状态,呼之可应,对答部分切题,间有乱语,完善实验室检查:血尿素氮21.8 mmol/L,血肌酐407.4μmol/L,血氨123.0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6.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13.0 U/L,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肝回声增粗,门静脉、肝静脉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当时诊断“高氨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ABERNETHY畸形 肝外门体分流 门脉系统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9
14
作者 覃丹平 钟小仕 +3 位作者 陈辉 葛月辉 陈敏 刘岩 《内科》 201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比较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L-HDF)与常规血液透析(R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MHD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HDF组30例行后稀释法OL-HDF,HD组30例行RHD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及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 目的比较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L-HDF)与常规血液透析(R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MHD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HDF组30例行后稀释法OL-HDF,HD组30例行RHD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及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Kt/V值的变化。结果 OL-HDF可减少MHD患者的顽固性皮肤瘙痒、周围神经病变、慢性骨痛等并发症;治疗6个月后HDF组血清PTH、β2-MG、hs-CRP水平较HD组显著降低,而Kt/V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L-HDF能更好地清除尿毒症毒素,预防和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 顽固性皮肤瘙痒 甲状旁腺素 Β2-微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高尿酸血症临床状况及相关疾病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志昭 肖笑 +2 位作者 周道远 钟小仕 刘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8期83-84,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诊断率及疾病相关并发症的概况。方法 110例住院患者,对其尿酸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对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诊断率进行分... 目的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诊断率及疾病相关并发症的概况。方法 110例住院患者,对其尿酸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对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诊断率进行分析。结果将110例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25例)与血尿酸正常组(85例)。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血清尿酸、年龄、空腹血清葡萄糖及血清胆固醇水平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患者高血压、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肾结石的罹患率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的罹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高尿酸血症临床诊断率为16.66%(450/2701),在450例诊断为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给予药物治疗181例(40.22%),饮食干预130例(28.89%)。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罹患率高,临床医生对高尿酸血症的诊断率和干预治疗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诊断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量元素与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子源 刘云 +2 位作者 谭荣韶 钟小仕 刘岩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7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全血微量元素与微炎症状态(micro-inflammatory state)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9月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MHD的患者,收集...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全血微量元素与微炎症状态(micro-inflammatory state)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9月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MHD的患者,收集受试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测定透析前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和全血微量元素铜、锌、锰、铅、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根据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为微炎症状态组(hs-CRP 3~15mg/L)和对照组(hs-CRP<3mg/L),比较2组临床特征。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评价与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相关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28例MHD患者,其中微炎症状态组65例,对照组63例,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hs-CRP、IL-6与全血铜水平呈正相关(r=0.530、0.427,均P<0.001)。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全血铜升高(OR=1.008,95%CI:1.004~1.012,P<0.001)和全血铜≥810.60μg/L组(OR=7.406,95%CI:3.080~17.807,P<0.001)是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MHD患者全血铜水平升高与微炎症状态独立相关,值得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并有必要加强对该患者全血铜水平的随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铜 微炎症状态 维持性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血微量元素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浩楠 刘云 +2 位作者 谭荣韶 刘岩 钟小仕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与全血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9月在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的患者。...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与全血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9月在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的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用药情况,测定透析前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和全血微量元素锌、铜、锰、铅、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根据血清PTH数值分为高PTH组(PTH≥300pg/ml)和低PTH组(PTH<300pg/ml),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H≥300pg/ml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MHD患者153例,其中高PTH组46例,低PTH组107例。与低PTH组患者相比,高PTH组患者有较高的透析前血清总钙、磷、肌酐、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前白蛋白、铁蛋白以及全血铅水平,余微量元素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透析前血清总钙、血清磷、较高的骨化三醇使用率及全血铅高于中位数44.3μg/L是MHD患者血清PTH≥300pg/ml的独立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13.646,2.859,3.400,2.655;95%CI分别为1.470~126.649,1.442~5.667,1.470~7.863,1.162~6.113;P值分别为0.022,0.003,0.004,0.021)。结论MHD患者全血铅>44.3μg/L和血清PTH≥300pg/ml独立相关,值得临床关注并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激素 全血铅 全血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量元素与全血细胞分布宽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庞绿光 刘云 +6 位作者 王良涛 周道远 胡建广 覃丹平 谭荣韶 钟小仕 刘岩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全血微量元素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9月于本中心行规律MHD的患者。收集透析前血液标...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全血微量元素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9月于本中心行规律MHD的患者。收集透析前血液标本和临床数据。根据RDW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与RDW水平相关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前述回归中有意义的微量元素对RDW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154例MHD患者,中位RDW为14.9(14.1±15.9)%。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RDW与全血铜水平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微量元素无相关。此外,RDW水平也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和血清铁呈负相关,与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在校正相关因素后,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全血铜>825.35μg/L与低血清铁是RDW≥14.9%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681(95%CI 0.596~0.765,P<0.001)。结论:较高的全血铜与低血清铁是MHD患者RDW的独立影响因素,全血铜对RDW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铜 红细胞分布宽度 维持性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论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雨萍 许世林 +5 位作者 张玉净 邹得娥 刘岩 钟小仕 陈文璇 谢彩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1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控制论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HD)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HD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研究基于控制论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HD)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HD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控制论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疲劳、抑郁、紧张、慌乱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干预后,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控制论理念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护理 控制论 并发症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相位角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蛋白血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威锋 刘云 +4 位作者 许世林 陈文璇 谭荣韶 刘岩 钟小仕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7期478-482,共5页
目的 评价生物电阻抗相位角(phase angle,Ph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低蛋白血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年3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患者136例,收集基本资... 目的 评价生物电阻抗相位角(phase angle,Ph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低蛋白血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年3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患者136例,收集基本资料、生化指标、透析相关指标和透析前生物电阻抗测量数据。将患者分为低蛋白血症组(34例)和非低蛋白血症组(102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明确低蛋白血症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相位角对低蛋白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非低蛋白血症组相比,低蛋白血症组有较低的PhA(Z=8.715,P<0.001);Sperman法分析显示相位角和白蛋白呈正相关(r=0.609,P<0.001);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提示,较低的PhA、血清钙是MHD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OR=5.148,95%CI:2.550~10.394,P<0.001;OR=15.857,95%CI:1.302~193.170,P=0.030)。ROC曲线提示PhA诊断MHD患者低蛋白血症的最佳临界值为3.85°(AUC=0.815,95%CI:0.736~0.895,P<0.001)。结论 低PhA值是MHD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蛋白血症 生物电阻抗分析 相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