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1
作者 钟召兵 王宁 侯磊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32,共4页
为了给槲皮素(Que)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借鉴,本研究以21日龄、平均体重一致的白羽肉鸡(公鸡)为研究对象,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12羽鸡,共480羽。CK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Q50、Q100、Q200和Q400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50、100... 为了给槲皮素(Que)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借鉴,本研究以21日龄、平均体重一致的白羽肉鸡(公鸡)为研究对象,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12羽鸡,共480羽。CK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Q50、Q100、Q200和Q400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50、100、200和400 mg/kg的Que,试验为期21 d。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Q200和Q400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Q100的末重和ADG显著高于CK(P<0.05),F/G显著低于CK(P<0.05)。在血清炎症因子方面,Q200和Q400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β(IL-6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且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Q100的促炎因子含量显著高于CK(P<0.05)。在肠道消化酶方面,同CK相比,Q100、Q200和Q400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Q200和Q400的提高量处于同一水平(P>0.05)且显著高于Q100(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宜含量Que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提高肠道消化酶的活性。在本研究条件下,Que的适宜添加量为2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肉鸡 生长性能 炎症因子 肠道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舍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产生及其传播的REP-PCR鉴定 被引量:17
2
作者 钟召兵 柴同杰 +3 位作者 段会勇 苗增民 姚美玲 袁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95-1401,共7页
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在山东泰安4个鸡场舍内空气、舍外环境上风向10、50m和下风向10、50、100、200、400m不同距离处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计算每个采样点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与此同时,收集鸡的... 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在山东泰安4个鸡场舍内空气、舍外环境上风向10、50m和下风向10、50、100、200、400m不同距离处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计算每个采样点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与此同时,收集鸡的粪便,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DNA基因外重复一致回文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Repeti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 elements PCR,REP—PCR)鉴定技术,扩增不同测量点和粪便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图谱。通过每个采样点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浓度变化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遗传相似性分析确认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结果显示:4个鸡场舍内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浓度远远高于舍外上风和下风向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P〈0.05或P〈0.01),但是舍外下风不同距离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差异并不显著(P〉0.05)。REP-PCR结果表明,从鸡的粪便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从舍内空气中分离的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38.7%)相似性可达100%,从鸡场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55.9%)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相似性可达100%。可见,它们分别是由粪便中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菌株繁殖而来。而从鸡舍上风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相似性仅在60%~87%。结果显示,鸡粪便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形成气溶胶,进入气悬状态,不仅能在舍内传播,而且还能够借助舍内外气体交换,传播到舍外下风一定的距离。从而说明,来自动物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既能污染舍内空气,对本舍鸡群构成传染威胁,又能传播一定的距离,对周边社区环境空气造成生物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舍 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 REP—PCR 病原菌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牛场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性及其ERIC-PCR指纹图谱分型 被引量:5
3
作者 钟召兵 王宁 +1 位作者 孙红华 杨夫会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3期87-90,共4页
[目的 ]了解不同规模牛场分离的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分型,为临床治疗和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来自不同规模牛场分离的产气荚膜梭菌25株,采用K-B法检测其对9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应用基因间重复序列聚... [目的 ]了解不同规模牛场分离的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分型,为临床治疗和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来自不同规模牛场分离的产气荚膜梭菌25株,采用K-B法检测其对9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应用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菌株进行DNA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分离到25株产气荚膜梭菌;在耐药检测的9种药物中,耐药率超过50%的有4种,其中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92%),其次是对青霉素(84%),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最低(4%),对其余药物的耐药率在12%~52%之间;ERIC-PCR谱型表现为9个基因型(Ⅰ~Ⅸ),其中大部分来源于不同的克隆株,且有2个克隆株的相似度为100%。[结论 ]奶牛场的产气荚膜梭菌多重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分子多样性复杂;产气荚膜梭菌来源广泛,不同地区、环境和条件下,同一种病原菌的基因型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存在多个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耐药性 ERIC-PCR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环境细菌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及其健康危害评估 被引量:14
4
作者 钟召兵 王宁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为深入了解畜禽舍环境中气载细菌微生物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规律,并评估其潜在的健康危害风险,采用Andersen-6级微生物空气采样器以血-琼脂培养基、沙氏培养基和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为采样介质,对鸡舍、猪舍、牛舍环境中空气样品进行系... 为深入了解畜禽舍环境中气载细菌微生物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规律,并评估其潜在的健康危害风险,采用Andersen-6级微生物空气采样器以血-琼脂培养基、沙氏培养基和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为采样介质,对鸡舍、猪舍、牛舍环境中空气样品进行系统定点取样、测定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鸡舍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含量最高,猪舍次之,牛舍最低;空气细菌粒径分布均为第Ⅰ级最高,鸡舍空气粒径呈偏态分布,牛舍、猪舍分别在第Ⅲ级和第Ⅳ级出现第2个峰值。携带细菌可吸入微粒在猪舍环境中比例最大。空气真菌与放线菌均在第Ⅳ级最高,携带真菌和放线菌可吸入粒子的比例显著大于细菌(P<0.05)。鸡舍、猪舍、牛舍空气微生物粒径各级分布比例基本一致。在鸡舍、猪舍、牛舍每天约有6.1×105CFU、4.7×104CFU和3.6×104CFU气载细菌微生物可分别进入人和动物小支气管或直接进入肺泡,从而对人和动物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舍 细菌微生物气溶胶 粒径分布 潜在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羊场环境气载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性及其ERIC-PCR分型 被引量:3
5
作者 钟召兵 王宁 +1 位作者 孙红华 杨夫会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3期76-80,共5页
为监测不同规模羊场空气中分离的气载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性变迁及不同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从而为临床治疗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收集了2016—2017年来自不同规模羊场分离的气载产气荚膜梭菌30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基因间重复序列... 为监测不同规模羊场空气中分离的气载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性变迁及不同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从而为临床治疗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收集了2016—2017年来自不同规模羊场分离的气载产气荚膜梭菌30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菌株进行DNA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30株气载产气荚膜梭菌在监测的9种药物中,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最强(86.7%),其次为青霉素(43.3%),对头孢噻肟耐药率最低(1%),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在3.3%~36.7%之间;ERIC-PCR谱型表现为14个基因型(Ⅰ~XIV),其中大部分来源于不同的克隆株,且有2个克隆株的相似度为99.0%。本研究结果表明:规模羊场的气载产气荚膜梭菌多重耐药较严重,分子多样性复杂;气载产气荚膜梭菌来源广泛,不同地区、环境和条件下,同一种病原菌的基因型也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存在多个基因型;同一个规模羊场的基因型也不同,不同羊场之间也存在相同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载产气荚膜梭菌 耐药性 ERIC-PCR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舍空气细菌内毒素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钟召兵 王宁 杨夫会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9期88-92,共5页
[目的 ]比较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与鲎试验(LAL)在检测畜禽舍空气内毒素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性,以及气载内毒素是否对环境和饲养人员健康构成危害。[方法 ]通过国际标准AGI-30液体冲击式空气采样器,在4个养殖场16个畜禽舍采集空... [目的 ]比较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与鲎试验(LAL)在检测畜禽舍空气内毒素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性,以及气载内毒素是否对环境和饲养人员健康构成危害。[方法 ]通过国际标准AGI-30液体冲击式空气采样器,在4个养殖场16个畜禽舍采集空气样品,采用GC-MSMS与LAL测定空气细菌内毒素浓度。[结果 ]LAL测定的牛舍、猪舍、羊舍和禽舍空气细菌内毒素浓度中间值分别为1.85×10~5 EU/m^3、2.76×10~6 EU/m^3、4.82×10~5 EU/m^3、6.55×10~6 EU/m^3;而GC-MSMS测定的分别为3.3×10~4 EU/m^3、1.26×10~5 EU/m^3、2.4×10~4EU/m^3和8.21×10~5 EU/m^3。GC-MSMS在禽舍检测出的空气内毒素浓度显著大于其他畜舍(p<0.05)。用LAL和GC-MSMS分析测定的空气中内毒素浓度超过了对大多数动物和人体有威胁的阈限值1.0×10~3EU/m^3。用GCMSMS与LAL测定的禽舍和羊舍空气样品中细菌内毒素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而牛舍和猪舍之间浓度没有显著相关性。GC-MSMS主要检测存在于动物舍空气内毒素中含有C_(14)-C_(18)链的3-羟基脂肪酸。LAL测定的内毒素浓度与含有C_(14)-C_(16)链3-羟基脂肪酸量之间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GC-MSMS与LAL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气载内毒素的准确性,且本研究表明畜禽舍中检测到的空气细菌内毒素浓度可以危害人类和家畜动物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舍 气载细菌内毒素 鲎试验 气相色谱-质谱 3-羟基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养殖舍中细菌气溶胶与气载内毒素检测
7
作者 钟召兵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11期22-26,3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水貂舍细菌气溶胶和气载内毒素对环境的污染及对饲养人员健康的潜在危害。[方法]采用Andersen-6空气收集器和AGI-30液体冲击式采样器对市郊不同饲养条件的2个水貂场6栋养殖舍内的细菌气溶胶和气载内毒素进行定期检...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水貂舍细菌气溶胶和气载内毒素对环境的污染及对饲养人员健康的潜在危害。[方法]采用Andersen-6空气收集器和AGI-30液体冲击式采样器对市郊不同饲养条件的2个水貂场6栋养殖舍内的细菌气溶胶和气载内毒素进行定期检测。[结果]两个场舍内气载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浓度分别介于4.17×10^1-2.43×10^3 CFU/m^3之间和4.27×10^1-5.1×10^3 CFU/m^3之间,以大肠杆菌科为主,假单胞菌属和巴斯德氏菌属次之;从革兰氏阴性菌在Andersen-6空气收集器层级上的分布规律来看,主要分布在Ⅲ级(36.9%),气溶胶颗粒直径在2-6 mm之间。两个场舍内的气载内毒素浓度分别介于2.92×10^2-2.15×10^3 EU/m^3之间和2.67×10^1-2.56×10^2 EU/m^3之间。[结论]水貂舍内气溶胶颗粒可以进入到动物和人的支气管、细支气管,甚至肺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貂和饲养人员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气载内毒素的浓度部分超出了对人体无影响的推荐标准(1.0×10^2 EU/m^3),可对水貂饲养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舍内气载革兰氏阴性菌与内毒素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表明空气中气载内毒素含量不能用空气中气载革兰氏阴性菌的含量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场 环境 气载需氧革兰氏阴性菌 气载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