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关联整合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子祺 付亦宁 +1 位作者 刘绮莉 钟博文 《创新科技》 2024年第2期82-92,共11页
从知识关联整合的内涵出发,研究知识关联整合的3个维度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以跨层次深度学习为中介变量,通过分层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剖析知识关联整合通过跨层次深度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江... 从知识关联整合的内涵出发,研究知识关联整合的3个维度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以跨层次深度学习为中介变量,通过分层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剖析知识关联整合通过跨层次深度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江苏省依托研究型大学或科研机构的39个跨学科研究团队的共331名成员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知识关联整合3个维度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跨层次深度学习在知识关联整合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丰富了知识关联整合和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为跨学科团队科研管理实践带来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团队 知识关联整合 创新能力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粘滑驱动跨尺度精密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2
作者 钟博文 王振华 +1 位作者 陈立国 孙立宁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9-485,492,共8页
目前跨尺度纳米定位技术在纳米操作、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和生物技术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宏微混合式驱动、压电超声马达驱动、尺蠖式驱动和粘滑式驱动这4种跨尺度定位技术驱动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分... 目前跨尺度纳米定位技术在纳米操作、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和生物技术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宏微混合式驱动、压电超声马达驱动、尺蠖式驱动和粘滑式驱动这4种跨尺度定位技术驱动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分辨率、速度、推力、尺寸、驱动器数量和结构6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粘滑驱动以其驱动范围大,分辨率高,结构简单,体积小和集成度高等突出优点,适用于微纳操作领域。对目前国内外粘滑驱动在驱动原理、关键技术和样机实验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目前粘滑驱动研究中的研究基础和不足,并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滑驱动 跨尺度 精密定位 纳米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地区致密气田气井积液判断新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界 李颖川 +3 位作者 刘通 周俊杰 张迪 钟博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大牛地地区致密气田气井普遍产液,严重影响了气井的正常生产,正确判断井筒积液是实施排液工艺的重要内容。采用临界滑脱密度法对气井积液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够正确判断气井积液,与工程实际相符合,并且还可判断出气井发生... 大牛地地区致密气田气井普遍产液,严重影响了气井的正常生产,正确判断井筒积液是实施排液工艺的重要内容。采用临界滑脱密度法对气井积液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够正确判断气井积液,与工程实际相符合,并且还可判断出气井发生气液滑脱后不会立即积液,而是当滑脱超过一定程度后才开始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液判断 临界滑脱密度 气液比 大牛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并联微动机器人应用现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振华 钟博文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416,共3页
介绍了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位置误差不积累等特点的并联微动机器人,在应用上与串联机器人呈互补关系,已经成为微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微型系统或微动系统。目前,并联微动机器人已... 介绍了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位置误差不积累等特点的并联微动机器人,在应用上与串联机器人呈互补关系,已经成为微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微型系统或微动系统。目前,并联微动机器人已经在航天、航空、制造业、计算机辅助医疗设备、生物工程以及微机电系统等方面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并联机构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磁吸附式微小型惯性粘滑运动平台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彬 钟博文 +1 位作者 王振华 孙立宁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5-727,764,共4页
在显微操作领域中,要求运动平台能在狭小空间中实现高精度的位姿调整,因此,该文提出了一款整体尺寸仅10 mm×10 mm×10 mm的惯性粘滑精密跨出度定位运动平台。该结构的设计采用将惯性部分与滑块部分集成为一体的设计方案,摩擦... 在显微操作领域中,要求运动平台能在狭小空间中实现高精度的位姿调整,因此,该文提出了一款整体尺寸仅10 mm×10 mm×10 mm的惯性粘滑精密跨出度定位运动平台。该结构的设计采用将惯性部分与滑块部分集成为一体的设计方案,摩擦力使用磁铁来提供。对惯性粘滑运动平台中的柔性铰链进行尺寸优化,并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校核,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测试样机性能结果表明,水平方向最大运动速度为4.966 mm/s,竖直方向上运动速度可达2.1 mm/s,正、反向最大单步位移分别为2.984μm和2.349μm,步长重复性良好。实验证明,该样机具有体积小,运动速度快,步长重复性稳定等特点,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高精度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惯性粘滑运动 小体积 纳米定位 柔性铰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尺度精密运动压电平台和快速驱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开明 孙承峰 +2 位作者 衡扬 孙立宁 钟博文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7-191,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粘滑驱动原理、可快速运动的跨尺度精密运动压电平台。该平台由滑动部分、摩擦调整部分、堆叠压电陶瓷、惯性部分和底座组成,总尺寸为60 mm×60 mm×58 mm。该文详细介绍了基于此结构的新型惯性粘滑驱动...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粘滑驱动原理、可快速运动的跨尺度精密运动压电平台。该平台由滑动部分、摩擦调整部分、堆叠压电陶瓷、惯性部分和底座组成,总尺寸为60 mm×60 mm×58 mm。该文详细介绍了基于此结构的新型惯性粘滑驱动原理。为了研究所设计压电平台的驱动性能,制作了样机并建立了实验系统。实验中,驱动频率7 kHz时最大的单步步距为2.67μm,最大速度为22.7 mm/s,最大静态保持力为36 N。实验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平台可快速运动,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尺度 压电平台 结构设计 粘滑驱动 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转移印花生产工艺的优化与技术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钟博文 武宗文 刘新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冷转移印花技术不仅具有圆网印花的高产量和低成本优势,同时具有媲美数码直喷印花产品的高品质,极具发展潜力。文章从冷转移印花的工艺特点出发,分别从转印载体的制造、湿态前处理以及转印设备3个方面着手,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对生产细节... 冷转移印花技术不仅具有圆网印花的高产量和低成本优势,同时具有媲美数码直喷印花产品的高品质,极具发展潜力。文章从冷转移印花的工艺特点出发,分别从转印载体的制造、湿态前处理以及转印设备3个方面着手,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对生产细节进行优化控制。通过对冷转移印花工艺、设备装置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创新,探讨新印花加工技术,随着锦纶和涤纶面料冷转移印花工艺的开发,突破了转移印花对纤维品种的应用限制,拓宽了转移印花在服装和家纺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转移印花 染料转移率 工艺优化 技术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D尼龙面料的冷转移印花 被引量:4
8
作者 武宗文 钟博文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4-36,共3页
将冷转移印花技术应用于20 D(2.2 tex)尼龙面料,介绍了转印纸、酸性染料墨水、前处理工艺及转印工艺等对20 D尼龙冷转移印花效果的影响。实践证明,冷转移印花技术可以解决20 D尼龙超薄超密面料的印花问题,且污染物排放量低,水洗简单,... 将冷转移印花技术应用于20 D(2.2 tex)尼龙面料,介绍了转印纸、酸性染料墨水、前处理工艺及转印工艺等对20 D尼龙冷转移印花效果的影响。实践证明,冷转移印花技术可以解决20 D尼龙超薄超密面料的印花问题,且污染物排放量低,水洗简单,可节水30%-50%,色牢度达4-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转移印花 酸性染料 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转移印花的技术创新 被引量:9
9
作者 钟博文 刘新刚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2,44,45,共3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冷转移印花技术的5个创新优势,即它能适应快速反应的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绿色环保、节能降耗、运用了专利策略来保护其知识产权。
关键词 转移印花技术 技术创新 产品附加值 快速反应 绿色环保 节能降耗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深井射孔枪打捞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玫浩 秦德友 +3 位作者 党刘根 钟博文 易飞 段云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112,共3页
迪那气田是塔里木油田的高压、高产凝析气田,气藏埋深平均超过5 000 m,地层温度高,生产过程中出砂严重。其中部分井采用射孔完井一体化管柱,此类气井在大修作业时,需要打捞井内残留的砂埋射孔枪,由于井下情况复杂高压深井捞枪历来是一... 迪那气田是塔里木油田的高压、高产凝析气田,气藏埋深平均超过5 000 m,地层温度高,生产过程中出砂严重。其中部分井采用射孔完井一体化管柱,此类气井在大修作业时,需要打捞井内残留的砂埋射孔枪,由于井下情况复杂高压深井捞枪历来是一个难题。文章诣在通过对射孔枪结构及工作原理的阐述,结合迪那2-X井的井况分析探索深井射孔枪打捞工艺技术。技术人员从钻井液体系优选、工具改进、关键参数优化、打捞方案制定等方面入手逐一解决施工难点,最终成功完成射孔枪打捞形成高压深井射孔枪打捞工艺具有极大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深井 砂埋 打捞 射孔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rge Thrust Trans-scale Precision Positioning Stage Based on Inertial Stick-Slip Driving
11
作者 李宗伟 钟博文 +3 位作者 王振华 金子祺 孙立宁 陈林森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For the smaller thrust,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3Dtrans-scale precision positioning based on previous stick-slip driving.A large thrust trans-scale precision positioning stage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inertial stick-... For the smaller thrust,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3Dtrans-scale precision positioning based on previous stick-slip driving.A large thrust trans-scale precision positioning stage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inertial stick-slip driving.The process of the movement is divided into two steps,i.e.,the″sliding″phase and the″stickness″phase.In the whole process,the kinematics model of the inertial stick-slip driving is established,and it reveals some factors affecting the velocity of inertial stick-slip driving.Furthermore,a simulation of movement is preformed by Matlab-Simulink software,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inertial stick-slip driving is displayed.After one experimental prototype is designed,the back and forth velocity is tested.Finally,the simulation verifies the accuracy of the kinematic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 actuator inertial stick-slip driving trans-scale precision positio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