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剂量三苯基锡暴露对鲤GH/IGF-I轴的毒性效应
1
作者
刘伟
钟利桥
+3 位作者
解华晓
吴路银
姚凡
倪朝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共6页
为探究环境内分泌物对鱼类生长的毒性影响及作用机制,以鲤(Cyprinus carpio)为实验动物,利用三苯基氯化锡(TPT)为目标毒物,设定对照组和0. 024、0. 24、2. 4μg/L三个TPT暴露组,不同时间(7、21、48 d)暴露取样,通过检测血浆生长激素(GH...
为探究环境内分泌物对鱼类生长的毒性影响及作用机制,以鲤(Cyprinus carpio)为实验动物,利用三苯基氯化锡(TPT)为目标毒物,设定对照组和0. 024、0. 24、2. 4μg/L三个TPT暴露组,不同时间(7、21、48 d)暴露取样,通过检测血浆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水平及肝脏生长激素受体(GHR)、IGF-I基因和脑垂体GH基因的表达量,探讨三苯基锡暴露对鲤GH/IGF-I轴毒性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暴露7 d时,高浓度的TPT(0. 24、2. 4μg/L)促进垂体GH的合成与分泌,而IGF-I的合成与分泌及肝脏IGF-I基因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暴露21、48 d时,血浆GH、IGF-I含量显著下降,脑垂体GH基因及肝脏GHR、IGF-I基因的表达均受到显著性抑制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鲤血浆GH、IGF-I含量及肝脏GHR、IGF-I基因和垂体GH基因的表达量对不同浓度的TPT反应敏感,可以作为监测环境污染物对鱼类GH/IGF-I轴毒性影响的指示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锡
鲤(Cyprinus
carpio)
GH/IGF-I轴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淘选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单链抗体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凤
李周全
+6 位作者
闫利明
罗绍祥
钟利桥
张晓华
袁丽
方勤
戴和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0-437,共8页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是引起我国大面积草鱼幼鱼出血病暴发的主要病原,其外衣壳蛋白VP5和VP7在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以原核表达的VP7、全长VP5、VP5的N端片段及C端片段为靶蛋白,利用已构建的噬菌体展示单链...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是引起我国大面积草鱼幼鱼出血病暴发的主要病原,其外衣壳蛋白VP5和VP7在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以原核表达的VP7、全长VP5、VP5的N端片段及C端片段为靶蛋白,利用已构建的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文库进行淘选。经过3轮淘选后,共获得7个针对VP7、VP5、VP5N和VP5C的单链抗体。经过验证,识别原核表达的VP7的两个单链抗体能够成功识别天然GCRV病毒。此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GCR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VP5
VP7
噬菌体展示
单链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温度下BDE-209对草鱼离体肝脏组织的毒性效应
3
作者
解华晓
钟利桥
+2 位作者
吴路银
姚凡
倪朝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0,共5页
为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十溴联苯醚(BDE-209)对鱼类的毒性影响,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离体肝脏组织为试验材料,在肝脏组织匀浆液中加入浓度为0.00、0.04、4.00、400.00μg/L的BDE-209,并将其分别置于低温(15℃)、常温(25℃...
为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十溴联苯醚(BDE-209)对鱼类的毒性影响,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离体肝脏组织为试验材料,在肝脏组织匀浆液中加入浓度为0.00、0.04、4.00、400.00μg/L的BDE-209,并将其分别置于低温(15℃)、常温(25℃)、高温(35℃)中水浴60 min,然后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低温时各浓度组BDE-209诱导下的SOD、CAT、GR活性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常温时BDE-209对SOD、CAT、GR活性具有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现象,高温时BDE-209对肝脏组织中CAT、SOD、GR活性造成明显的抑制效应,MD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其含量都随BDE-209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BDE-209对鱼体肝脏组织造成的氧化损伤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温度
十溴联苯醚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剂量三苯基锡暴露对鲤GH/IGF-I轴的毒性效应
1
作者
刘伟
钟利桥
解华晓
吴路银
姚凡
倪朝辉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出处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50716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5JBFM35)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08)。
文摘
为探究环境内分泌物对鱼类生长的毒性影响及作用机制,以鲤(Cyprinus carpio)为实验动物,利用三苯基氯化锡(TPT)为目标毒物,设定对照组和0. 024、0. 24、2. 4μg/L三个TPT暴露组,不同时间(7、21、48 d)暴露取样,通过检测血浆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水平及肝脏生长激素受体(GHR)、IGF-I基因和脑垂体GH基因的表达量,探讨三苯基锡暴露对鲤GH/IGF-I轴毒性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暴露7 d时,高浓度的TPT(0. 24、2. 4μg/L)促进垂体GH的合成与分泌,而IGF-I的合成与分泌及肝脏IGF-I基因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暴露21、48 d时,血浆GH、IGF-I含量显著下降,脑垂体GH基因及肝脏GHR、IGF-I基因的表达均受到显著性抑制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鲤血浆GH、IGF-I含量及肝脏GHR、IGF-I基因和垂体GH基因的表达量对不同浓度的TPT反应敏感,可以作为监测环境污染物对鱼类GH/IGF-I轴毒性影响的指示因子。
关键词
三苯基锡
鲤(Cyprinus
carpio)
GH/IGF-I轴
毒性效应
Keywords
triphenyltin(TPT),Cyprinus carpio,GH/IGF-I axis,toxicity effects
分类号
X503.2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淘选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单链抗体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凤
李周全
闫利明
罗绍祥
钟利桥
张晓华
袁丽
方勤
戴和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0-437,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9CB118704)资助
文摘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是引起我国大面积草鱼幼鱼出血病暴发的主要病原,其外衣壳蛋白VP5和VP7在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以原核表达的VP7、全长VP5、VP5的N端片段及C端片段为靶蛋白,利用已构建的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文库进行淘选。经过3轮淘选后,共获得7个针对VP7、VP5、VP5N和VP5C的单链抗体。经过验证,识别原核表达的VP7的两个单链抗体能够成功识别天然GCRV病毒。此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GCR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VP5
VP7
噬菌体展示
单链抗体
Keywords
Reovirus of grass carp(GCRV)
VP5
VP7
Phage display
scFv antibody
分类号
Q939.4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温度下BDE-209对草鱼离体肝脏组织的毒性效应
3
作者
解华晓
钟利桥
吴路银
姚凡
倪朝辉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出处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0,共5页
基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2017HY-ZD0206)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08)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507162)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科研项目(0799555)。
文摘
为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十溴联苯醚(BDE-209)对鱼类的毒性影响,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离体肝脏组织为试验材料,在肝脏组织匀浆液中加入浓度为0.00、0.04、4.00、400.00μg/L的BDE-209,并将其分别置于低温(15℃)、常温(25℃)、高温(35℃)中水浴60 min,然后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低温时各浓度组BDE-209诱导下的SOD、CAT、GR活性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常温时BDE-209对SOD、CAT、GR活性具有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现象,高温时BDE-209对肝脏组织中CAT、SOD、GR活性造成明显的抑制效应,MD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其含量都随BDE-209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BDE-209对鱼体肝脏组织造成的氧化损伤越大。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温度
十溴联苯醚
毒性
Keywords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temperature
BDE-209
toxicity
分类号
X503.2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剂量三苯基锡暴露对鲤GH/IGF-I轴的毒性效应
刘伟
钟利桥
解华晓
吴路银
姚凡
倪朝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淘选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单链抗体
张凤
李周全
闫利明
罗绍祥
钟利桥
张晓华
袁丽
方勤
戴和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温度下BDE-209对草鱼离体肝脏组织的毒性效应
解华晓
钟利桥
吴路银
姚凡
倪朝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