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五子衍宗浓缩丸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欧阳若水 钟兰英 +4 位作者 文桂卿 钟倪俊 卓进盛 邢益涛 王利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6期18-22,共5页
目的建立加味五子衍宗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对所制浓缩丸的质量进行检测。方法采用塑制法制备浓缩丸。以软材性状、成型性、水分和溶散时限为指标确定处方成型工艺,并根据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要求进行质量标准的检测。结果优... 目的建立加味五子衍宗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对所制浓缩丸的质量进行检测。方法采用塑制法制备浓缩丸。以软材性状、成型性、水分和溶散时限为指标确定处方成型工艺,并根据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要求进行质量标准的检测。结果优选出加味五子衍宗浓缩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清膏相对密度1.40,药蜜用量比1∶0.4,药粉细度100目,干燥温度60℃,干燥时间10 h;浓缩丸的水分、溶散时限、重量差异、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结论该成型工艺制备浓缩丸稳定可靠,简单易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五子衍宗 浓缩丸 成型工艺 塑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联用分析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
2
作者 曾自珍 钟倪俊 +4 位作者 李晓燕 梁齐 文桂卿 钟兰英 王利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6期46-51,共6页
目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分析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HS-SPME和气质联用对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萃取头种类、平衡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固相微萃取条件,面积归一法... 目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分析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HS-SPME和气质联用对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萃取头种类、平衡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固相微萃取条件,面积归一法确定每种成分相对含量。结果最终确定最佳条件为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头,装样量0.5 g,在170℃下平衡30 min,萃取30 min,解吸附时间3 min。全刺芫荽粉末出峰60个,鉴定了其中55个成分。结论成功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刺芫荽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S-MS分析广东刺芫荽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3
作者 曾自珍 钟倪俊 +3 位作者 李晓燕 刘志杰 沈英俊 王利胜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9期89-92,共4页
目的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广东刺芫荽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质谱联用(GC-MS)对广东刺芫荽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计算每种成分的相对百分含有量。结果从广东刺芫荽的根、... 目的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广东刺芫荽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质谱联用(GC-MS)对广东刺芫荽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计算每种成分的相对百分含有量。结果从广东刺芫荽的根、茎、叶分别鉴定出21、26、21种成分,分别占各部位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4.68%、47.27%、47.73%。三者共鉴定出42个化学成分,其中有4个共有的成分。挥发油主要由十二醛、酚醇类和烯烃组成。结论广东刺芫荽根、茎、叶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以茎的挥发性成分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刺芫荽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