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加味五子衍宗浓缩丸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欧阳若水
钟兰英
+4 位作者
文桂卿
钟倪俊
卓进盛
邢益涛
王利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6期18-22,共5页
目的建立加味五子衍宗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对所制浓缩丸的质量进行检测。方法采用塑制法制备浓缩丸。以软材性状、成型性、水分和溶散时限为指标确定处方成型工艺,并根据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要求进行质量标准的检测。结果优...
目的建立加味五子衍宗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对所制浓缩丸的质量进行检测。方法采用塑制法制备浓缩丸。以软材性状、成型性、水分和溶散时限为指标确定处方成型工艺,并根据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要求进行质量标准的检测。结果优选出加味五子衍宗浓缩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清膏相对密度1.40,药蜜用量比1∶0.4,药粉细度100目,干燥温度60℃,干燥时间10 h;浓缩丸的水分、溶散时限、重量差异、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结论该成型工艺制备浓缩丸稳定可靠,简单易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五子衍宗
浓缩丸
成型工艺
塑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S-SPME-GC-MS联用分析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
2
作者
曾自珍
钟倪俊
+4 位作者
李晓燕
梁齐
文桂卿
钟兰英
王利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6期46-51,共6页
目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分析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HS-SPME和气质联用对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萃取头种类、平衡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固相微萃取条件,面积归一法...
目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分析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HS-SPME和气质联用对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萃取头种类、平衡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固相微萃取条件,面积归一法确定每种成分相对含量。结果最终确定最佳条件为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头,装样量0.5 g,在170℃下平衡30 min,萃取30 min,解吸附时间3 min。全刺芫荽粉末出峰60个,鉴定了其中55个成分。结论成功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刺芫荽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S-SPME-GS-MS分析广东刺芫荽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3
作者
曾自珍
钟倪俊
+3 位作者
李晓燕
刘志杰
沈英俊
王利胜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9期89-92,共4页
目的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广东刺芫荽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质谱联用(GC-MS)对广东刺芫荽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计算每种成分的相对百分含有量。结果从广东刺芫荽的根、...
目的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广东刺芫荽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质谱联用(GC-MS)对广东刺芫荽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计算每种成分的相对百分含有量。结果从广东刺芫荽的根、茎、叶分别鉴定出21、26、21种成分,分别占各部位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4.68%、47.27%、47.73%。三者共鉴定出42个化学成分,其中有4个共有的成分。挥发油主要由十二醛、酚醇类和烯烃组成。结论广东刺芫荽根、茎、叶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以茎的挥发性成分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刺芫荽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味五子衍宗浓缩丸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欧阳若水
钟兰英
文桂卿
钟倪俊
卓进盛
邢益涛
王利胜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南药学院
海南省中医院肺病科
海南省中医院泌尿外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6期18-22,共5页
基金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18229)。
文摘
目的建立加味五子衍宗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对所制浓缩丸的质量进行检测。方法采用塑制法制备浓缩丸。以软材性状、成型性、水分和溶散时限为指标确定处方成型工艺,并根据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要求进行质量标准的检测。结果优选出加味五子衍宗浓缩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清膏相对密度1.40,药蜜用量比1∶0.4,药粉细度100目,干燥温度60℃,干燥时间10 h;浓缩丸的水分、溶散时限、重量差异、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结论该成型工艺制备浓缩丸稳定可靠,简单易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
加味五子衍宗
浓缩丸
成型工艺
塑制法
Keywords
Jiawei Wuzi Yanzong
Concentration pills
Molding process
Plastic molded method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S-SPME-GC-MS联用分析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
2
作者
曾自珍
钟倪俊
李晓燕
梁齐
文桂卿
钟兰英
王利胜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6期46-51,共6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191400)。
文摘
目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分析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HS-SPME和气质联用对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萃取头种类、平衡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固相微萃取条件,面积归一法确定每种成分相对含量。结果最终确定最佳条件为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头,装样量0.5 g,在170℃下平衡30 min,萃取30 min,解吸附时间3 min。全刺芫荽粉末出峰60个,鉴定了其中55个成分。结论成功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
关键词
广东刺芫荽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Keywords
Guangdong Eryngium foetidum L.
Volatile components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omatogragh-mass spectrometer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S-SPME-GS-MS分析广东刺芫荽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3
作者
曾自珍
钟倪俊
李晓燕
刘志杰
沈英俊
王利胜
机构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9期89-92,共4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191400)。
文摘
目的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广东刺芫荽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质谱联用(GC-MS)对广东刺芫荽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计算每种成分的相对百分含有量。结果从广东刺芫荽的根、茎、叶分别鉴定出21、26、21种成分,分别占各部位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4.68%、47.27%、47.73%。三者共鉴定出42个化学成分,其中有4个共有的成分。挥发油主要由十二醛、酚醇类和烯烃组成。结论广东刺芫荽根、茎、叶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以茎的挥发性成分最多。
关键词
广东刺芫荽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质谱联用
Keywords
Guangdong coriander
Volatile components
Headspace-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加味五子衍宗浓缩丸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欧阳若水
钟兰英
文桂卿
钟倪俊
卓进盛
邢益涛
王利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HS-SPME-GC-MS联用分析广东刺芫荽挥发性成分
曾自珍
钟倪俊
李晓燕
梁齐
文桂卿
钟兰英
王利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HS-SPME-GS-MS分析广东刺芫荽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曾自珍
钟倪俊
李晓燕
刘志杰
沈英俊
王利胜
《中国医药科学》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